牧原、溫氏、雙匯、金鑼、雨潤……誰才是真正的肉業霸主?

2020-12-16 新零售財經

2019年,國內豬肉供應緊張,價格暴漲,豬肉企業一直是媒體報導的焦點。2020年,豬肉龍頭市值大漲,營收向好,更加受到行業關注。市場不斷變化,導致行業發展格局變化, 誰才是豬肉行業「霸主」呢?新食材多維度對比,解讀豬肉龍頭溫氏、雙匯、金鑼、雨潤、牧原,發現……

豬價大漲,豬企紅利期來臨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主要數據顯示,在食品菸酒類消費價格中,除了鮮果和蛋類消費價格同比分別出現27.7%及14.5%的跌幅外,其餘的糧食、鮮菜、畜肉類和水產品等食品均有漲幅。

在肉類中,豬肉價格在7月漲幅最大,環比上漲10.3%,同比上漲85.7%;牛肉、羊肉的價格雖然比6月漲幅不大,但是比去年同期上漲幅度超過10%。

豬肉價格飆升,企業業績表現靚麗,7月1日-8月22日,A股及港股豬企股價均取得不同程度漲幅,其中雨潤食品及中糧肉食等企業股價漲超50%,各豬企總市值也大幅攀升。

總市值對比

備註:截止日期8月22日(總市值為約等於)

截至8月22日,已有近30家豬肉上市公司發布半年報或業績預告,利潤表現十分驚人。其中,雙匯發展上半年營收高達363.48億元,為行業最高;利潤大頭則是牧原股份,上半年淨利潤突破百億,達107.84億,同比增速超過70倍。

牛羅山成功扭虧,溫氏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359.57億元,同比增長18.2%;當期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為41.53億元,同比增長200.33%

已披露2020年上半年業績的A股及港股豬企淨利潤平均增幅則超過10倍。豬肉價格的飆升,也讓豬企利潤端成色更顯著,這主要體現在毛利率上。已披露2020年上半年業績的豬企毛利率大多錄得大幅度漲幅,例如牧原股份生豬產品毛利率為63.27%,同比提升幅度達59.93個百分點,同期唐人神生豬毛利率為63.36%,同比提升50.14個百分點。

養殖:南溫氏VS北牧原

豬肉養殖行業已經形成了南溫氏北牧原的格局,兩家巨頭對比,區別在哪,誰才是霸主?

溫氏:

養殖模式:結合產業政策與行業發展形勢新變化,公司推動了「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生產模式的迭代升級,加快推動「公司+養殖小區」模式的發展,發展肉豬飼養能力,以適應未來的發展要求。

業務多元化:在養豬業務和養雞業務之外,蛋雞業務、肉鴿業務穩定增長,發展勢頭良好,還成立水禽事業部,積極布局業務新賽道,多元化發展。

產能布局:為了加大產業戰略投資布局,推進溫氏生態圈建設,公司投資管理業務圍繞產業鏈生態圈積極謀篇布局。上半年舉牌了華統股份、增持了新農飼料,公司生態圈進一步擴大和完善。

戰略: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及行業形勢帶來的深刻影響,更加堅定了公司加快禽業轉型升級的決心與信心。2020年,公司加快肉雞屠宰加工產能建設步伐,完成了肉雞屠宰加工產能規劃布局及高效屠宰廠與高效養殖小區的協同建設規劃。在疫情期間的價格低位期,公司採取屠宰收儲的方式,有效緩解了出欄壓力。未來,將積極推動轉型升級,打造新優勢。

養豬業方面,公司將加快落後產能升級改造,推進傳統家庭農場升級改造,對未按標準或無法升級改造的老舊豬舍,逐步淘汰退出。同時全面提速新項目建設,確立了新產能建設標準,多措並舉,逐步實現新產能代替低效產能,滿足未來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

牧原:

養殖模式:公司自建飼料廠和研究營養配方,生產飼料,供應各環節生豬飼養;自行設計豬舍和自動化設備;建立育種體系,自行選育優良品種;建立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擴繁體系,自行繁殖種豬及商品豬;採取全程自養方式,使各養殖環節置於公司的嚴格控制之中,從而使公司在食品安全控制、產品質量控制、疫病防治、規模化經營、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特色和優勢。

業務專注養豬業。主營業務為生豬的養殖與銷售,主要產品為商品豬、仔豬和種豬。公司堅持採用大規模一體化的養殖模式,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集科研、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為一體的完整閉環式生豬產業鏈,目前是我國較大的生豬養殖企業、生豬育種企業。

戰略:2020上半年,公司加快下遊屠宰環節的布局,在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公司生豬產能較為集中的地區成立10個屠宰子公司。同時,公司做好市場調研,組建管理、銷售團隊,做好人才儲備,為公司屠宰業務的開展做好充足準備。下半年,預計牧原肉食和正陽肉食將會進入試運行階段。

目前,公司持續加大對智能化、信息化、疾病研究、豬舍設計等研發項目的投入。公司將新的技術應用到養豬中,加大對優秀技術成果及生產成績的獎勵力度,推動公司養殖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支撐公司快速發展。

豬肉製品:三雄爭霸

我國肉類市場基本上呈現出本土品牌一支獨放的局面,一批擁有先進技術設備、規模較大、銷售和運營體系完善的企業在市場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像雙匯集團、雨潤食品、金鑼集團、江泉等,其中前三家企業佔據了肉製品市場份額的75%以上,產業的集中度很高。

雙匯、雨潤、金鑼具有相似的技術、分銷渠道、客戶服務等,構成了一個完備的戰略群組。群組內的競爭會非常激烈,競爭越激烈對每個企業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的威脅就越大。

上市公司中,2020上半年,雙匯實現營業總收入363.48億元,同比2019年上半年上升43.0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41億元,同比2019年上半年上升26.74%。屠宰業營業收入約為239.1億元,同比增長58.96%,佔總營收的65.77%;鮮凍肉及肉製品外銷量(含禽類產品外銷)為149.6萬噸,同比下降3.79%,肉製品業務營業收入為139.99億元,同比增長18.02%,佔總營收的38.51%。

雨潤收益為75.36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5%;毛利4.44億港元,同比減少14.03%,冷鮮肉銷售額為港幣56.42億元,較去年增加3.5%,佔抵銷內部銷售前集團總收益約75%,冷鮮肉和低溫肉製品作為集團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是推動整體業務發展的中堅力量。

2020年,針對市場情況,各企業都有什麼新戰略,要重點發力哪些領域?

雙匯

順應風口轉型 品牌年輕化

多年來一直內斂沉穩的雙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有了一個攀峰式的轉變,一邊自己造勢、一邊抓風口借勢:2019年6月28日在中國文化最前沿北京798,召開明星黃磊代言及雙匯筷廚新品發布會;2019年9月26日,在成都舉辦的世界肉類大會上,召開中國兒童高端肉製品品牌智趣多新品發布會;2020年一開始更是新動作不斷,火炫風抖音挑戰賽、王中王街舞大賽、小獅子IP動漫視頻,以及聯合中國頭部網紅薇婭、美食明星林依輪、段子手羅永浩,有節奏的開展直播帶貨等。

2020年端午節期間,雙匯高管帶隊出其不意空降蓉城,搞起了「快閃地攤網紅2.0」,這一系列小清新的出圈行徑,都在傳遞出一個清晰的意圖——品牌年輕化。

金鑼

肉類精深加工 開發新特品種

金鑼表示將繼續大力進行肉類精、深加工,不斷增加花色品種,開發新特品種。高低溫肉製品由原來單一的豬肉火腿腸逐步發展為雞肉腸、牛肉腸、魚肉腸等11大系列40多個品種,600多個規格,年生產能力80萬噸。低溫產品中的脆脆腸創造了中國低溫肉製品單一品種銷量最大的紀錄,產品供不應求,豬肉灌腸在香港市場的佔有率65%以上。

進一步延伸產品線,以大型屠宰基地為依託,充分利用豐富的新鮮原料骨、脂肪等,通過物理萃取,深加工生產高湯、骨素、香精、醬類及食用動物油脂等系列產品,暢銷全國市場。豬副產品精深加工,採用國際先進的自動生產線加工豬小腸,年產肝素鈉1萬億單位以上,遠銷歐美各國。為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金鑼投資20億元,自建集種豬場、飼料廠、養殖場等為一體的生豬基地,發力規模化養殖,進軍上遊產業鏈。

雨潤

雙核驅動 劍指生鮮終端銷售

8月伊始,雨潤食品新零售轉型變革再度推出實質性舉措——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菜市場和南京市棲霞區華銀路20號丁家莊的雨潤生鮮精選、特選專營店雙店同啟,正式開門迎客。這標誌著雨潤食品探索實施生鮮連鎖新零售變革和線下門店轉型升級的步伐全面提速,開啟華東布局序幕,劍指生鮮終端銷售藍海市場。

伴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升級已然成為市場大背景,傳統的零售方式不再適用於新的市場環境。為打破市場零售信息不對稱現象,雨潤藉助大數據分析手段和全產業鏈優勢,建立更有效的雙向信息反饋機制,完善價格和服務體系,充分調配已有資源,推動零售業態的革新,實現消費者、代理商、線下合作夥伴和企業自身的多方共贏。

新零售業態為雨潤的成長帶來了新活力,雨潤精選店和特選店帶來的示範連鎖效應和規模效應,將有助於穩定生鮮產品的市場供給。這一良性循環發展模式的形成不僅有助於鑄造雨潤品牌,還有望助力生鮮電商市場的信息化升級,促使各類零售業態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從而推進傳統零售業態的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雙匯、雨潤、金鑼,誰會笑到最後?
    例如雨潤、雙匯、金鑼,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品牌,但這些年卻上演了一場「三國殺」,並打起了「價格戰」。其實,國內第一條火腿腸生產線是「春都」,雙匯崛起之後,春都就與雙匯最先打起了「價格戰」,為了搶佔市場,雙方價格一度降至5毛。之後,不少消費者表示,雖然火腿腸的市場價格下滑了,但買到的已經不是豬肉火腿腸了,而是澱粉火腿腸了。
  • 肉食行業競爭激烈 雙匯狙擊金鑼大戰雨潤
    雨潤的創始人祝義才出生於安徽桐城,一個出過不少詩人和政治家的地方。祝做過公務員,小打小鬧地做過水產生意。1993年,祝義才決定懷揣300萬元的原始積累到經濟更為發達、信息更為通暢的南京去一展身手。 1993年,肉製品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多達2萬家。其中雙匯、春都、金鑼三大巨頭壟斷了高溫肉類製品80%以上的份額。 1994年,雨潤以敏銳的戰略眼光明智地選擇了低溫肉製品這一最具增長潛力的嶄新品類為突破口。
  • 雙匯雨潤金鑼「三國殺」,誰才是火腿腸界的「王中王」?
    近日,有消息稱,在一份雨潤的人事任命文件中,涉及多名雙匯在職員工。在多年的「肉搏」中,位於火腿腸市場第一陣營的雙匯、雨潤、金鑼的競爭不僅從未停止,且愈演愈烈。經過惡性價格戰、「瘦肉精」 「過期肉」等事件,雙匯、雨潤、金鑼在送走了曾稱霸一時的「春都」火腿腸後,儼然已形成三強爭霸局勢。然而,對於這些頭部玩家來說,三足鼎立並不是競爭的結尾,而是下一輪競爭的開始。
  • 雙匯雨潤金鑼「三國殺」 誰才是火腿腸界的「王中王」
    近日,有消息稱,在一份雨潤的人事任命文件中,涉及多名雙匯在職員工。在多年的「肉搏」中,位於火腿腸市場第一陣營的雙匯、雨潤、金鑼的競爭不僅從未停止,且愈演愈烈。經過惡性價格戰、「瘦肉精」 「過期肉」等事件,雙匯、雨潤、金鑼在送走了曾稱霸一時的「春都」火腿腸後,儼然已形成三強爭霸局勢。然而,對於這些頭部玩家來說,三足鼎立並不是競爭的結尾,而是下一輪競爭的開始。
  • 雙匯雨潤金鑼火腿腸「三國殺」 誰能走出價格戰
    近日,有消息稱,在一份雨潤的人事任命文件中,涉及多名雙匯在職員工。在多年的「肉搏」中,位於火腿腸市場第一陣營的雙匯、雨潤、金鑼的競爭不僅從未停止,且愈演愈烈。經過惡性價格戰、「瘦肉精」、「過期肉」等事件,雙匯、雨潤、金鑼在送走了曾稱霸一時的「春都」火腿腸後,儼然已形成三強爭霸的局勢。然而,對於這些頭部玩家來說,三足鼎立並不是競爭的結尾,而是下一輪競爭的開始。
  • 豬肉壓力測試:溫氏、牧原、正邦誰更扛壓?
    近期豬肉價格拐點論甚囂塵上,豬肉相關股票紛紛下跌,面對低價豬肉,龍頭三甲溫氏、牧原、正邦誰更有底氣?核心提示: 1.在價格下跌的預期通道中,透鏡公司研究基於公開數據對滬深A股三家最大的養豬企業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做了一個簡單的豬肉跌價壓力測試研究:三家龍頭養豬企業中,誰更能扛住未來豬肉價格下跌壓力呢?01 毛利潤率分析牧原股份最能扛壓,正邦科技墊底。為什麼將毛利潤率作為豬肉跌價壓力測試的首要考察指標?
  • 金鑼涉嫌抄襲雙匯包裝被起訴 部分產品被責令下架
    當時雙匯發展的法務部表示,「雙匯此次的訴訟請求,一是要求金鑼公司立刻停止使用與涉案產品近似的包裝、裝潢、產品名稱,並停止銷售涉案侵權產品,第二要求金鑼登報導歉,除此之外,保留追究金鑼公司經濟損失賠償的權利。」  《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獲悉,截至8月20日,案件還沒有實質性進展,雙匯發展也沒有在2017年半年度報告中披露此事進展。
  • 5年虧損160億,「挖牆腳」的雨潤為何不是「中國第一豬王」?
    有員工收到雙匯發展肉製品財務部的群發通知:「截至9月2日16:00後提出辭職人員,暫時不再辦理離職手續,誰辦理誰負責。」雨潤絲毫不掩飾地聘用雙匯在職人員,缺乏對競爭對手尊重的這一商業行為,或為改善公司持續虧損、業績低迷的局面,也或許是利用遊牧的影響力招來追隨者。
  • 我國「最好吃」的火腿腸,你是不是只知道「雙匯」和「金鑼」呢?
    火腿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很多人特別喜歡吃的一種零食,不管是直接吃還是用來泡泡麵或者是炒菜等,都是特別的好吃的,現在我們在購買火腿腸的時候,可以選擇的品牌也是越來越多了,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國最好吃的幾種火腿腸,你是不是只知道「雙匯」和「金鑼」呢?
  • 金鑼肉業:消費升級下的肉製品產業發展
    金鑼肉業:消費升級下的肉製品產業發展時間:2020-11-24 10:0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鑼肉業:消費升級下的肉製品產業發展 隨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攀升和科技發展帶來的消費推動力,中國正迎來一個消費全面升級的新時代。
  • 雙匯能活到最後嗎?
    金鑼&雨潤:雙匯的有力挑戰者金鑼火腿腸早在1994年就已經成立,只不過相比於如日中天的雙匯與春都,金鑼在成立之初的表現,只能以「中規中矩」來形容。春都倒下後,金鑼與雙匯一起主導國內火腿腸市場,直到雨潤火腿腸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同樣在94年創立的雨潤,曾跟風出過火腿腸,但顯然不是雙匯和春都的對手。
  • 雙匯起訴金鑼包裝裝潢、商標侵權 究竟誰仿了誰?
    雙匯和金鑼是肉食行業的兩大巨頭,雙匯推出的「雙匯王中王」高檔產品,以添加大瘦肉塊作為產品賣點,以熱播的「獅子王」為吉祥物,隨後還請來葛優、馮鞏做廣告。這一招使得其知名度迅速躥升,在價格惡戰中異軍突起,「雙匯王中王」一躍成為中國高檔火腿腸的代名詞。然後雙匯和金鑼的外包裝卻相似的讓人難以分辨,多名消費者反映,曾有過把金鑼當成雙匯的買錯經歷。
  • 豬肉跌價壓力測試:龍頭三甲溫氏、牧原、正邦誰更能扛壓?
    溫氏股份經營策略在A股三大養豬龍頭中最為穩健保守,其在未來豬肉下跌風險中的扛壓綜合能力方面要強於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但正因如此,在過去的一兩年,溫氏股份的保守策略也讓其相對失去了豬肉風口行情,其生豬出欄量預計很快會被牧原股份超過,後期甚至還有可能讓正邦科技超過;3.
  • 中國最好吃的火腿腸,除了「雙匯」和「金鑼」外,你還知道哪些?
    中國最好吃的火腿腸,除了「雙匯」和「金鑼」外,你還知道哪些?火腿腸是我們在生活當中特別受歡迎的一種零食,不管是直接吃還是用來泡麵或者炒菜,都是特別美味的,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當中購買火腿的時候,品牌也是變得越來越多了,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最好吃的火腿腸,除了雙匯和金鑼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呢?第1個雙匯火腿腸。
  • 中國十大火腿腸,除了雙匯和金鑼,你還聽過哪個
    喜歡嘗新的吃貨們都知道,中國有十大火腿腸品牌,不過美食君除了雙匯和金鑼,其餘的都沒聽過。哪個最好吃,就由大家來評評理了!除了雙匯和金鑼,其餘都沒聽過1.雙匯火腿腸雙匯集團,作為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供應商,雙匯火腿腸一直是該公司主打的明星產品。小時候,美食君錯把「王中王」當作品牌名,每次購買也只認準包裝袋上的那隻威風凜凜的小獅子。
  • 雙匯、金鑼等火腿腸被曝"混搭"雞肉
    10月12日,據中國之聲報導,有記者調查發現,在雙匯、金鑼等15個品牌56種不同類型的火腿、肉腸中,多達37種產品都是在豬肉裡「混搭」了雞肉,也就是有七成的火腿「成色」是不足的,有的甚至是添加的雞肉比豬肉還多。  相關人士表示,火腿裡豬肉摻雜雞肉,是因為雞肉比豬肉便宜,可以降低成本。
  • 雙匯原總裁遊牧「空降」雨潤,肉製品行業大變局會來嗎?
    黑馬失色,如何挽救雨潤遊牧的到來,能否扭轉早已「失色」的雨潤,或許才是業內真正的關注點。在中國肉食行業版圖中,雙匯發展是毫無疑問的「老大哥」。但是在這片江湖裡,雨潤也曾有過輝煌。1993年,中國肉製品加工企業迎來大發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中雙匯、春都、金鑼三大巨頭壟斷了高溫肉類製品80%以上的份額。那時,雨潤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肉類企業。不過,1994年,雨潤硬是在銅牆鐵壁的肉製品市場撕開了一個缺口,在三大巨頭無暇顧及的低溫肉製品市場,開闢出了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