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肯德基、必勝客這樣的地方快餐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的青睞,但是你知道嗎?其實,肯德基、必勝客等快餐品牌背後擁有共同的母公司,這就是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1987年,中國大陸第一家肯德基餐廳正式入駐北京。2020年,中國肯德基餐廳的母公司百勝中國,在港股二次上市。不過很遺憾的是,百勝中國開盤即破發。9月10日,港股百勝中國開盤報價為410.0港元,低於412.0港元的發行價。截至收盤,公司股價為390.2港元,跌幅達到5.29%,公司市值目前為1635億港元。
有人說,百勝中國時機不好,恰逢農夫山泉上市,資金都去投農夫山泉了。
百勝中國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餐飲企業,百勝中國二次上市戰績不佳,不僅僅是因為上半年受疫情衝擊,公司業績出現嚴重的下滑。主要受到公司主打品牌所處的快餐行業市場逐漸飽和、公司多元化餐飲戰略遇到發展瓶頸影響,多重因素導致百勝中國業績不理想。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勝中國旗下共計有9900多家門店,7月份百勝中國門店總數已經達到10000家。想想看,我國很多本土的餐飲企業目標還停留在衝刺開上1000家門店,百勝中國的存在確實猶如巨無霸一般。
必勝客和肯德基毋庸置疑,在百勝中國中屬於挑大梁的選手,這兩大品牌門店數量佔比接近90%。過去幾年的時間裡,百勝中國每年門店的新增數量都超過千家,其中肯德基佔比最多。然而,百勝中國業績並沒有實現暴漲,公司的盈利能力明顯下滑不少。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百勝中國各項數據更加令人擔憂,營收為36.56億美元,同比下降17.43%,淨利潤為1.94億美元,同比下滑51.5%。這還是在第二季度,公司下滑幅度有所收窄的情況下,看來公司全年業績受到的衝擊真是不小。
進入中國市場之後,百勝中國開始實施多元化戰略,陸續培養、收購了東方既白、小肥羊、黃記煌等本土餐飲品牌,以及拿下了COFFii&JOY、塔可貝爾等的西餐和咖啡品牌的經營權,由此可見百勝中國準備中西方餐飲品牌同時發展。但是顯而易見,百勝中國的業務偏科嚴重,作為主打品牌的肯德基和必勝客每年對百勝中國的營業收入貢獻超過90%,其他品牌帶來的收連10%都不到。
中餐業務基本都在拖後腿,西餐業務也只能靠肯德基勉強支撐,必勝客也在下滑。百勝中國的核心優勢就是,規模化、標準化。但是不同品類的餐飲標準化依據都不太一樣,中餐領域一直都難以標準化,百勝中國卻堅持選擇對中餐領域進行細分,那麼相對容易標準化的火鍋、燜鍋、快餐,自然成為了百勝中國的首要選擇,他們想以此發揮自己標準化的優勢。但現實很骨感,影響餐飲運營的因素和細節太多了,百勝中國想實施本土化和多元化戰略屢屢碰壁。
就拿中餐來說,標準化是把雙刃劍,高效的系統化可以讓運營管理更加便捷,門店擴張也很容易,但同時也會弱化了中餐品牌的整體特色和鮮明個性,小肥羊火鍋被收購之後,市場需求、認可度都明顯下滑,這是一個失敗的經驗教訓百勝中國依然在積極下沉市場,赴港二次上市更是為了走親民路線,消費者和資本市場是否買帳還要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