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告」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十強

2020-12-22 文化企業研究

報告主編:解學芳 同濟大學;臧志彭 華東政法大學

本文執筆:葛祥豔 同濟大學;跨校研究團隊

責任編輯:祝新樂 同濟大學

本號編輯:張軒宇 華東政法大學

來源出處:《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

公益平臺:文化上市公司

文公使命:讓文化為資本領航

WX ID :Cultural Companies

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研究

「龍」,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是擁有「強大力量」的象徵。有關人類文明史的大量研究發現,「龍」並不僅僅出現在東方的古老文明中,在西方的文明進程中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印記。雖然,東方和西方的文明為「龍」賦予了截然相反的正面與負面形象,但令人驚奇的是,「龍」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中都是擁有強大超凡能力的文化符號。追本溯源、歸根結蒂,「龍」,是祥還是魔,起最終決定作用的,其實是人類的良心與欲望間的博弈。

上市公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基本上代表了一個產業中最為先進的生產力主體。得到資本加持的上市公司,就像擁有強大超凡能力的「龍」,引領著全球各個產業的發展變遷。

文化創意產業,與一般產業最大的不同在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承載著超越物質的強大的思想與情感力量——這種思想與情感可能是正義的,也可能是邪惡的;可能是藝術的、經濟的、技術的,也可能是政治的、歷史的,甚至軍事的,總之承載著人類對現實世界的各種希望和欲望。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恰恰是兩種超凡力量的融合體,就像一條「巨龍」,擁有了能夠對全世界、全人類產生巨大且深遠影響的超越國界、超越物質、超越時間的能量。換句話說,在當今世界的競爭格局中,一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是否足夠強大,將直接決定著該國在全球政治、經濟秩序中的戰略地位。

有鑑於此,本研究決定採用「龍文化指數」作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綜合評價的學術表徵。

同濟大學與華東政法大學「龍文化指數」聯合研究團隊經過近三年的研究,在搜集整理1950-2016年全球50多個國家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上百萬條數據基礎上,形成《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本平臺將在適當時間陸續發布本報告的主要研究成果,敬請期待!

——「龍文化指數」創始人

美國從二十世紀以來非常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採用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來扶持美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內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鼓勵本國的文化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地兼併重組;對外通過不斷擴大美國文化產品的對外輸出,佔領海外文化市場的主要份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已經相當發達,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法規最完善、發展模式最先進、最具創意創新能力的國家,擁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發展經驗。[1]

2016年12月,美國國際智慧財產權聯盟(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簡稱「IIPA」)發布的《美國經濟中的版權產業:2016年度報告》(《Copyright Industries in the U.S. Economy:The 2016 Report》)顯示,美國全部版權產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近2.1萬億美元的增加值,是無可爭議的美國經濟支柱產業。其中,核心版權產業增加值高達12356億美元,就業人口貢獻率近4%,貢獻了近8%的GDP。[2]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美國最富有活力的支柱產業,為美國經濟的增長帶來了強勁動力。

通過分析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綜合發展龍文化指數十強演化趨勢,可以看到美國文化創意產業頭部企業的發展現狀與演化趨勢。

一、文創龍頭企業形成三大梯隊

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LCI)總體呈緩和增長趨勢,文化創意企業的綜合實力依然非常強勁。具體來看,龍文化指數(LCI)可以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的龍文化指數(LCI)在170以上,代表企業有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威瑞森電信公司,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兩家龍文化指數你追我趕,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搶佔優勢,連續兩年高於蘋果公司,2016年達到最高,為330.31;威瑞森電信公司在2015年、2016年增長最為迅速,龍文化指數達到250左右,與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並駕齊驅。第二梯隊以康卡斯特集團康卡斯特集團和微軟公司為代表,龍文化指數(LCI)大部分在100—170之間浮動。第三梯隊的龍文化指數(LCI)在100以下,但最低的也在50以上,可見美國文化創意企業實力還是非常雄厚的。

圖1 2012-2016年美國主要文創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LCI)演化

二、文創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強大

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表現突出,2012-2016年龍文化指數成績優異,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在各個細分指標中也表現俱佳,具體分析如下:

(一)10強中巨頭企業「霸主」地位難撼

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榜單中,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威瑞森電信公司、康卡斯特集團康卡斯特集團、微軟公司和華特迪士尼、時代華納和字母表公司這8家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穩佔每年的10強名額, 大型企業對市場的壟斷性地位明顯。其中,前六強排名基本穩定,席位基本被鎖定。蘋果公司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此消彼長,輪流佔據冠亞軍位置。威瑞森電信公司在2013年完成對Verizon無線公司的45%股權收購,市值超過谷歌,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好地整合其手機與有線電視業務,並投入更多的資金升級行動網路,因而在2013年擠掉康卡斯特集團,從第4上升到第3名,之後也一直都保持名次不變。

圖2 2012-2016年美國主要文創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排名變化

此外,入圍10強榜單的企業還有3M公司(2013年排名第10)、特許通訊(Charter Communications Inc)(2016年排名第8)、易貝公司(eBay Inc)(2014年排名第9)、臉書公司(2015年排名第9)、時代華納有限公司(Time Warner Cable Inc)(2012年排名第9;2013年排名第10;2015年排名第10)、21世紀福克斯公司(2013年排名第9)。這些公司突然擠入10強,主要和公司戰略有關,如2016年的特許通訊(Charter Communications)突然「殺入」主要是因為在2016年5月完成了對時代華納有限公司、Bright House Networks的收購,併購使特許通訊公司一躍成為美國第二大有線電視公司,新公司的體量是原來的4倍,擁有近5000萬家庭和企業用戶。

(二)三大行業近乎壟斷10強,市場領先格局明顯

美國基於其強大的經濟基礎和科技實力,在文化消費領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循環狀態。當今世界,美國的電影產業毫無疑問成了引領和影響世界電影業發展的文化符號[3],電視工業是美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4],網際網路科技發展更是一直領跑世界。從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的行業分布,也可以看出美國在這些行業中的強大實力。

在前10強榜單中,廣播電視行業(包括廣播電視播放設備、無線通信服務、有線電視和其他電視服務等)、電影娛樂行業、網際網路和軟體服務行業(字母表公司、雅虎公司、臉書公司等)這三大行業幾乎瓜分完入圍10強的企業行業類別,只有一家紙業企業——3M公司「獨樹一幟」。3M公司最初是製造砂紙產品,經過不斷開拓創新,已開發了近七萬種產品,成為一家世界領先的多元化科技創新企業。

三、文創上市公司頭部企業無形資產實力突出

伴隨著世界經濟競爭程度的不斷加劇,無形資產在競爭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技術及品牌的競爭成為了主流。美國作為世界上對無形資產立法保護和規定都比較成熟的國家,其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對無形資產的重視和開發也都比較成熟。

在這五年中,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大部分表現良好,穩步上升。這主要是因為美國文創企業在一開始就比較注重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無形資產開發鏈,對無形資產的開發也比較充分。其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康卡斯特集團康卡斯特集團、威瑞森電信公司三家企業的無形資產達到300多,這主要和行業性質、發展歷史、企業整合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其中,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無形資產上升幅度最為明顯,2014年及之前還是400左右,2015年突增到670多,2016年達到近700,這主要和企業併購有很大的關係。2015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與最大的衛星電視服務供應商直播電視集團合併交易,2016年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與旗下資產涵蓋了華納兄弟公司以及TBS和CNN等有線電視網絡的娛樂巨頭時代華納合為一體,從一家電信公司變身為一家媒體巨頭,無形資產猛增。同樣,威瑞森電信公司2015年無形資產的突增(從2014年的308.85上升到2015年的358.4)也跟對美國在線(AOL)的收購有很大關係。

四、美國10強企業盈利能力增長可能已進入「瓶頸期」

總資產利潤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對判斷一個企業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有重要意義。分析發現,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的營業收入總體在呈上升趨勢,但是總資產利潤率波動變化不明顯,這也暴露出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可能遭遇「瓶頸期」,在成本增加、市場份額縮減的情況下,盈利能力未能找到新的突破口,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的雄風正在受到多方面的挑戰,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便是如此。蘋果公司的總資產利潤率從2012年的31.67%下降到2016年的19.08%,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微軟公司下滑趨勢也比較明顯,2012年還在18%以上,2016年僅為10%。

總資產利潤率有明顯增加的就是迪士尼。迪士尼的總資產利潤率在2013年之後穩步上升,一方面是美國經濟改善,另一方面是其接連發行了多部影視爆款作品,此外與其海外(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增長有很大關係。而字母表公司、康卡斯特集團、時代華納表現比較「淡定」,波動不是很明顯。

圖3 2012-2016年美國文創上市公司前10強主要企業總資產利潤率

附錄:2012-2016年美國文創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

本文來源於《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臧志彭、解學芳編著,參著人員有上海交通大學劉芹良博士,同濟大學李琳博士、葛祥豔、雷文宣、陳冰心、鄒佩伶、張佳琪、胡晨楠,華東政法大學伍倩穎、李潭、謝銘煬等,原文有所刪減。

參考文獻:

[1] 馮子標、焦斌龍:《分工、比較優勢與文化產業發展》,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30頁。

[2] 陳廣玉:《美國經濟中的版權產業:2016年度報告》,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id=10520,2017年3月6日。

[3]王海龍:《美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動力學因素探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4]Walter A. Friedman,Geoffrey Jones.Creative Industries in History,Business History Review,Vol.85,No.2,2011:237-244.

版權聲明:

「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是學術公益開放平臺,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轉載「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的文章,但請務必註明轉載文章來源於「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並請完整註明文章作者及相關出處。對未依此規定轉載者,本公眾號將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免責聲明:

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的基礎單元

文化上市公司,

代表了文化產業最為先進的生產力。

本微信公眾號是由同濟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

聯合研究團隊共同創建的公益開放平臺,

旨在分享文化企業研究成果,

與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共同洞見

全球文化產業的歷史演進、世界格局

戰略價值與未來大勢。

投稿與合作聯繫:zangzp@fudan.edu.cn

文公智庫

《文化上市公司》公益平臺

學術顧問

解學芳 臧志彭

主編團隊

輪值主編:張佳琪

輪值副主編:鄒佩伶 王玉娟

相關焦點

  • 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100強——尋找中國在全球的準確坐標
    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文化產業研究所、同濟大學人文學院藝術與創意產業研究所聯合研究團隊合作出版了《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全球報告》)一書。該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100強、「一帶一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演化與競爭格局、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納稅能力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對全球主要國家,特別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競爭格局、優勢差距、結構特徵與演化態勢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和深刻解析。
  • 文化建設藍皮書在漢發布 湖北文化發展指數進入十強
    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吳珊、何奇)12月17日,《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在湖北大學發布。這是湖北大學第7年發布文化建設藍皮書。該報告由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組織編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 地方文化產業輿情報告第21期
    目前,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2012)已經出版,書中闡述了2011年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揭示了各省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態勢和速度,並對指數的變動原因展開深入分析;同時研究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區域特徵和強勢、弱勢地區的決定要素;最後指出了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中現存的問題,並對解決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據了解,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2013)也將於明年3月份出版。
  • 「首都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及「首都文化產業十大傑出人物」推選...
    來源標題:「首都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及「首都文化產業十大傑出人物」推選活動啟動 為引導文化企業復工復產,助力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進一步發掘和展示近年來北京文化改革發展成就,促進首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深交所發布國證香蜜湖文化創意指數 回測收益8年累計超1倍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深交所發布國證香蜜湖文化創意指數,回測收益8年累計超1倍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聯合福田區人民政府發布國證香蜜湖文化創意指數為綜合反映深港兩地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的運行態勢
  • 「緣生文化」:推出文創產品無人體驗店,提供一站式文化資源整合...
    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首次超過4%,但相比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國文化產業GDP佔比仍然很低。去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部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明確鼓勵具備條件的文化文物單位採取合作、授權、獨立開發等方式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 創意DNA 「打」出「龍麵館」
    這是飲食工房推出以弘揚中菜飲食文化為目標的第二個餐廳品牌。此前,飲食 工房推出的「YUM CHA 飲茶」創意中餐廳在開業未夠一年,已經開了兩間分店,獲得大眾的 高度認可。此次開業的「龍麵館」更以歷史悠久的中國麵條為主打,融合了香港的傳統美食、 文化及歷史,以別樹一格的方式呈現於客人眼前,「龍麵館」的室內設計以中國武館為主題, 就好像將功夫電影立體化地表現出來一樣,讓人期待。
  • 文化創意產業成法國經濟支柱 35%遊客是文化旅遊
    該報告得到法國總統奧朗德的關注和支持,法國文化部部長菲莉佩蒂和8位前部長為報告作序。據報導,該報告現已呈交愛麗舍宮和總理府。據了解,此項研究由《法國創意論壇》提出,並委託安永公司具體實施,在法國13家主要文化創意行業協會的支持和協助下得以完成。報告用詳盡的經濟數據表明:文化創意產業是法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對提升法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起到重要作用。
  • 上海德必文化擬創業板上市,目前在管40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來源:藍鯨財經近日,上海德必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德必文化」)通過了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的審核。這也是繼錦和商業(SH.603682)之後,又一家擬登陸資本市場的、以運營文化創意產業園為主業的公司。
  • 香港尖沙咀文化零售新地標「文化矽谷」K11 MUSEA正式開業
    作為K11集團旗下備受矚目的項目,K11 MUSEA已於去年8月在香港尖沙咀海濱Victoria Dockside開幕營業,融合頂尖藝術和文化創意,為全球消費者掀開文化零售體驗新篇章。這一被命名為「海邊的靈感繆斯」的全新項目透過創意、文化與創新的力量,革新香港乃至世界現有的購物體驗,為熱愛藝術文化的千禧一代締造創意溝通與思維碰撞的「文化矽谷」。
  • 一個城市的文化創意營銷的想像
    他們在商品中僅注入稀薄的藝術、文化的元素,讓自己的成品勢單力孤地和消費者的「名牌印象」碰撞,蒙上抄襲或仿製國際間流行名牌的陰影。雖然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國際間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趨勢,但是,個人工作室所要標榜的,還是要以藝術的、文化的內涵作為核心價值,其所創作的商品,才會真正屬於自己的對文化、藝術的見解。
  •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我國文化產業急需問診把脈、發現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推動文化產業進入創意產業乃至創意經濟發展的新階段,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那麼,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怎樣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的升級換代?筆者認為,必須在八大方面下功夫,實現一個目標。必須建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 聯華電子連續九年列名道瓊永續性指數成分股
    「新興市場指數 (DJSI- Emerging Markets)」成份股之一。此次聯華電子在「環境政策及管理系統」、「環境報告」等項目獲得了滿分,在數個項目則獲得了半導體業最高分,這個成果再度顯示聯華電子持續追求企業永續的積極作為,已獲得國際評比機構的肯定。2016年道瓊永續性世界指數由全球大型企業中挑選約2500家企業參加評比,全球半導體業僅有4家列名,新興市場指數中半導體業則僅有3家列名。
  • 我們需要「波西米婭族」 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核心
    英國學者弗羅裡達在他的《創意階層》一書中,強調了創意階層對於創意產業的極端重要性。他認為,從根本上看,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速發展依靠文化創意人力資本的投入產出和文化創意階層的崛起。今天的創意產業越來越多地被用來表述國民經濟中從事於利用人們的「智力資本」進行的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流通的新興產業。
  • 深圳構築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如今,深圳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深圳文化創意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11—2015年)》及《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振興發展政策》,這為深圳文化創意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將為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創造出更加廣闊的空間,為深圳「文化立市」戰略的實施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支撐。
  • 瑞安市文化創意產業園 文化創意街區
    產業龍頭——奧光動漫集團奧光動漫集團有限公司創立於1989年,業務涉及動漫、動漫衍生品、早教和母嬰用品等領域,總資產3億元。公司曾榮獲「2015-201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浙江省文化產業三十強企業」「中國禮儀休閒用品十強企業」等榮譽。
  • 寧波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2016年上半年,寧波出臺了《寧波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管理辦法》,截至目前,共評定兩批20家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31家市級培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寧波市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寧波文創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已提高到7%,逐年增加趨勢明顯。可見,文創產業不僅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從錢塘之濱眺望全球文化產業:未來娛樂潛藏無限可能
    文化產業作為近年來新興產業之一,同樣面臨著全球化、科技化的命題。技術與文化產業正如何交互融合?影視娛樂的全球化進程將如何推進?影視產業泡沫中的風險又如何規避?為解答這些問題,11月30日,以「未來娛樂」為主題的首屆全球文化娛樂創新大會在杭州召開。作為第四屆世界浙商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百位浙商精英和全球文化領袖齊聚探討文化娛樂全球化、科技化發展中的趨勢與難題。
  • 「Taiwan HYPE 臺灣海普」開展:以廟宇文化展現臺灣文創精神
    「2020 創意內容大會 TCCF」是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今年度最大動,內容包含交易媒合、論壇、展覽、交流等,於 11 月 17 日至 11 月 22 日在臺北寒舍艾美酒店、新光三越 A11 Legacy MAX、信義義威秀廣場等處盛大舉行。
  • 從臺灣特色小鎮看文化創意 | 9月研習營開班啦!
    「豐味文創果品」「URS127玩藝工坊」「林家祖厝」「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臺北陽明山夜景晚宴「THE TOP屋頂上」亞洲風味餐廳「創作者工坊」「臺北紅點設計博物館」「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設計點」松山文創園區藉由『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創意四大策略領航,將歷史悠久的老煙廠成功蛻變成臺北文化創意產業展現的新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