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主編:解學芳 同濟大學;臧志彭 華東政法大學
本文執筆:葛祥豔 同濟大學;跨校研究團隊
責任編輯:祝新樂 同濟大學
本號編輯:張軒宇 華東政法大學
來源出處:《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
公益平臺:文化上市公司
文公使命:讓文化為資本領航
WX ID :Cultural Companies
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研究
「龍」,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是擁有「強大力量」的象徵。有關人類文明史的大量研究發現,「龍」並不僅僅出現在東方的古老文明中,在西方的文明進程中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印記。雖然,東方和西方的文明為「龍」賦予了截然相反的正面與負面形象,但令人驚奇的是,「龍」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中都是擁有強大超凡能力的文化符號。追本溯源、歸根結蒂,「龍」,是祥還是魔,起最終決定作用的,其實是人類的良心與欲望間的博弈。
上市公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基本上代表了一個產業中最為先進的生產力主體。得到資本加持的上市公司,就像擁有強大超凡能力的「龍」,引領著全球各個產業的發展變遷。
文化創意產業,與一般產業最大的不同在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承載著超越物質的強大的思想與情感力量——這種思想與情感可能是正義的,也可能是邪惡的;可能是藝術的、經濟的、技術的,也可能是政治的、歷史的,甚至軍事的,總之承載著人類對現實世界的各種希望和欲望。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恰恰是兩種超凡力量的融合體,就像一條「巨龍」,擁有了能夠對全世界、全人類產生巨大且深遠影響的超越國界、超越物質、超越時間的能量。換句話說,在當今世界的競爭格局中,一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是否足夠強大,將直接決定著該國在全球政治、經濟秩序中的戰略地位。
有鑑於此,本研究決定採用「龍文化指數」作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綜合評價的學術表徵。
同濟大學與華東政法大學「龍文化指數」聯合研究團隊經過近三年的研究,在搜集整理1950-2016年全球50多個國家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上百萬條數據基礎上,形成《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本平臺將在適當時間陸續發布本報告的主要研究成果,敬請期待!
——「龍文化指數」創始人
美國從二十世紀以來非常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採用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來扶持美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內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鼓勵本國的文化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地兼併重組;對外通過不斷擴大美國文化產品的對外輸出,佔領海外文化市場的主要份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已經相當發達,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法規最完善、發展模式最先進、最具創意創新能力的國家,擁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發展經驗。[1]
2016年12月,美國國際智慧財產權聯盟(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簡稱「IIPA」)發布的《美國經濟中的版權產業:2016年度報告》(《Copyright Industries in the U.S. Economy:The 2016 Report》)顯示,美國全部版權產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近2.1萬億美元的增加值,是無可爭議的美國經濟支柱產業。其中,核心版權產業增加值高達12356億美元,就業人口貢獻率近4%,貢獻了近8%的GDP。[2]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美國最富有活力的支柱產業,為美國經濟的增長帶來了強勁動力。
通過分析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綜合發展龍文化指數十強演化趨勢,可以看到美國文化創意產業頭部企業的發展現狀與演化趨勢。
一、文創龍頭企業形成三大梯隊
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LCI)總體呈緩和增長趨勢,文化創意企業的綜合實力依然非常強勁。具體來看,龍文化指數(LCI)可以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的龍文化指數(LCI)在170以上,代表企業有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威瑞森電信公司,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兩家龍文化指數你追我趕,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搶佔優勢,連續兩年高於蘋果公司,2016年達到最高,為330.31;威瑞森電信公司在2015年、2016年增長最為迅速,龍文化指數達到250左右,與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並駕齊驅。第二梯隊以康卡斯特集團康卡斯特集團和微軟公司為代表,龍文化指數(LCI)大部分在100—170之間浮動。第三梯隊的龍文化指數(LCI)在100以下,但最低的也在50以上,可見美國文化創意企業實力還是非常雄厚的。
圖1 2012-2016年美國主要文創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LCI)演化
二、文創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強大
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表現突出,2012-2016年龍文化指數成績優異,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在各個細分指標中也表現俱佳,具體分析如下:
(一)10強中巨頭企業「霸主」地位難撼
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榜單中,蘋果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威瑞森電信公司、康卡斯特集團康卡斯特集團、微軟公司和華特迪士尼、時代華納和字母表公司這8家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穩佔每年的10強名額, 大型企業對市場的壟斷性地位明顯。其中,前六強排名基本穩定,席位基本被鎖定。蘋果公司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此消彼長,輪流佔據冠亞軍位置。威瑞森電信公司在2013年完成對Verizon無線公司的45%股權收購,市值超過谷歌,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好地整合其手機與有線電視業務,並投入更多的資金升級行動網路,因而在2013年擠掉康卡斯特集團,從第4上升到第3名,之後也一直都保持名次不變。
圖2 2012-2016年美國主要文創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排名變化
此外,入圍10強榜單的企業還有3M公司(2013年排名第10)、特許通訊(Charter Communications Inc)(2016年排名第8)、易貝公司(eBay Inc)(2014年排名第9)、臉書公司(2015年排名第9)、時代華納有限公司(Time Warner Cable Inc)(2012年排名第9;2013年排名第10;2015年排名第10)、21世紀福克斯公司(2013年排名第9)。這些公司突然擠入10強,主要和公司戰略有關,如2016年的特許通訊(Charter Communications)突然「殺入」主要是因為在2016年5月完成了對時代華納有限公司、Bright House Networks的收購,併購使特許通訊公司一躍成為美國第二大有線電視公司,新公司的體量是原來的4倍,擁有近5000萬家庭和企業用戶。
(二)三大行業近乎壟斷10強,市場領先格局明顯
美國基於其強大的經濟基礎和科技實力,在文化消費領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循環狀態。當今世界,美國的電影產業毫無疑問成了引領和影響世界電影業發展的文化符號[3],電視工業是美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4],網際網路科技發展更是一直領跑世界。從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的行業分布,也可以看出美國在這些行業中的強大實力。
在前10強榜單中,廣播電視行業(包括廣播電視播放設備、無線通信服務、有線電視和其他電視服務等)、電影娛樂行業、網際網路和軟體服務行業(字母表公司、雅虎公司、臉書公司等)這三大行業幾乎瓜分完入圍10強的企業行業類別,只有一家紙業企業——3M公司「獨樹一幟」。3M公司最初是製造砂紙產品,經過不斷開拓創新,已開發了近七萬種產品,成為一家世界領先的多元化科技創新企業。
三、文創上市公司頭部企業無形資產實力突出
伴隨著世界經濟競爭程度的不斷加劇,無形資產在競爭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技術及品牌的競爭成為了主流。美國作為世界上對無形資產立法保護和規定都比較成熟的國家,其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對無形資產的重視和開發也都比較成熟。
在這五年中,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大部分表現良好,穩步上升。這主要是因為美國文創企業在一開始就比較注重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無形資產開發鏈,對無形資產的開發也比較充分。其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康卡斯特集團康卡斯特集團、威瑞森電信公司三家企業的無形資產達到300多,這主要和行業性質、發展歷史、企業整合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其中,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無形資產上升幅度最為明顯,2014年及之前還是400左右,2015年突增到670多,2016年達到近700,這主要和企業併購有很大的關係。2015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與最大的衛星電視服務供應商直播電視集團合併交易,2016年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與旗下資產涵蓋了華納兄弟公司以及TBS和CNN等有線電視網絡的娛樂巨頭時代華納合為一體,從一家電信公司變身為一家媒體巨頭,無形資產猛增。同樣,威瑞森電信公司2015年無形資產的突增(從2014年的308.85上升到2015年的358.4)也跟對美國在線(AOL)的收購有很大關係。
四、美國10強企業盈利能力增長可能已進入「瓶頸期」
總資產利潤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對判斷一個企業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有重要意義。分析發現,2012-2016年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的營業收入總體在呈上升趨勢,但是總資產利潤率波動變化不明顯,這也暴露出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可能遭遇「瓶頸期」,在成本增加、市場份額縮減的情況下,盈利能力未能找到新的突破口,美國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的雄風正在受到多方面的挑戰,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便是如此。蘋果公司的總資產利潤率從2012年的31.67%下降到2016年的19.08%,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微軟公司下滑趨勢也比較明顯,2012年還在18%以上,2016年僅為10%。
總資產利潤率有明顯增加的就是迪士尼。迪士尼的總資產利潤率在2013年之後穩步上升,一方面是美國經濟改善,另一方面是其接連發行了多部影視爆款作品,此外與其海外(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增長有很大關係。而字母表公司、康卡斯特集團、時代華納表現比較「淡定」,波動不是很明顯。
圖3 2012-2016年美國文創上市公司前10強主要企業總資產利潤率
附錄:2012-2016年美國文創上市公司龍文化指數前10強
本文來源於《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出版),臧志彭、解學芳編著,參著人員有上海交通大學劉芹良博士,同濟大學李琳博士、葛祥豔、雷文宣、陳冰心、鄒佩伶、張佳琪、胡晨楠,華東政法大學伍倩穎、李潭、謝銘煬等,原文有所刪減。
參考文獻:
[1] 馮子標、焦斌龍:《分工、比較優勢與文化產業發展》,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30頁。
[2] 陳廣玉:《美國經濟中的版權產業:2016年度報告》,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id=10520,2017年3月6日。
[3]王海龍:《美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動力學因素探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4]Walter A. Friedman,Geoffrey Jones.Creative Industries in History,Business History Review,Vol.85,No.2,2011:237-244.
版權聲明:
「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是學術公益開放平臺,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轉載「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的文章,但請務必註明轉載文章來源於「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並請完整註明文章作者及相關出處。對未依此規定轉載者,本公眾號將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免責聲明:
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的基礎單元
文化上市公司,
代表了文化產業最為先進的生產力。
本微信公眾號是由同濟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
聯合研究團隊共同創建的公益開放平臺,
旨在分享文化企業研究成果,
與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共同洞見
全球文化產業的歷史演進、世界格局
戰略價值與未來大勢。
投稿與合作聯繫:zangzp@fudan.edu.cn
文公智庫
《文化上市公司》公益平臺
學術顧問
解學芳 臧志彭
主編團隊
輪值主編:張佳琪
輪值副主編:鄒佩伶 王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