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帶大和奶奶帶大的孩子,三大不同寶媽不知,老師卻能一眼看出

2020-12-14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

如今職業家庭越來越多,帶孩子的重任一般都是由家中老人承擔,此時就分為兩派——外婆帶娃vs奶奶帶娃,二者究竟有何區別呢?也許父母看不出,但幼兒園老師卻能一眼看穿。

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自理能力不同

通常情況下,孩子都是隨男方姓,在奶奶心中,他就是自家人,所以會格外溺愛,例如,習慣性地包辦孩子的全部日常事務,包括穿衣服、上廁所、洗澡、餵飯等,再加上很多奶奶不願與寶媽溝通,即使寶媽想要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奶奶處於心疼會攔著不讓。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理能力會比其他小朋友差很多,上了幼兒園以後,什麼事情都不會,需要老師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慢慢教。因此,很多幼師會對這類孩子避之不及。

而相對來講,姥姥會更願意聽女兒的話,所以即使疼愛孩子,也會聽從女兒的意見,堅持原則和底線,儘量不溺愛孩子,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這樣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會更受老師的歡迎和喜愛。

二、個性不同

現實生活中,很多奶奶都會無條件、無原則的寵愛孫子(孫女),例如幫他們隱瞞過錯,阻止寶爸寶媽教育孩子,這些對孩子好的方式其實就像裹著蜜糖的砒霜,會讓孩子變得驕橫跋扈、目中無人,將來上幼兒園以後不受老師和同學的待見。

而姥姥帶孩子,哪裡有問題,寶媽直接指出,姥姥也不會說什麼,兩者育兒觀念更容易統一,在孩子犯錯後,也可以幫著女兒一起教育,在這種家庭教育環境的薰陶下,更有利於培養一個講道理、有原則,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三、運動能力不同

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奶奶會格外緊張孫子(孫女),平時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很少讓孩子出去玩,在家也是什麼都不讓幹,就怕摔著、碰著,平時接送孩子上幼兒園時,也會一手接過背包和水壺,長期如此,孩子運動能力得不到鍛鍊,容易缺乏活力,上幼兒園以後玩遊戲時會比較吃力。

而姥姥帶孩子往往能聽進女兒的建議,讓孩子去外面接觸新事物,這樣他們熱愛運動的天性得到釋放,將來上幼兒園以後更開朗活潑,願意參加集體活動。

其實對於寶爸寶媽而言,老人帶娃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父母也要學會體諒其辛苦和不易,但隔代帶娃對孩子好的尺度總是會有失偏頗,一旦愛的天平有所傾斜,老人有放縱溺愛的趨勢時,父母要及時幹預,這樣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lyj)

相關焦點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姥姥帶娃,奶奶「賣好」截胡,寶媽:你誰啊?閨蜜家兒子今年3歲了,剛上幼兒園。最近,閨蜜說婆婆總是來看孫子,而且周末也來接孫子到她那兒玩。我說這是好事啊,有人帶娃還不樂意?但是閨蜜說:「從寶寶滿月開始,一直都是我媽帶,帶了三年了,現在大了上學了,婆婆又來『賣好』表示親近,這不是『截胡』嗎?」所以,在奶奶提出以後她帶孩子,她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閨蜜拒絕了,問她:「你誰啊?是孩子奶奶嗎?我出了月子孩子沒人管,公司催我上班,我求你帶娃,你說自己身體不好,帶不好孩子。
  • 為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而不找奶奶?原因寶媽們心知肚明
    朋友家孩子今年3歲了,從滿月開始,就是姥姥在幫忙帶。朋友說,奶奶伺候完月子就說腰酸背痛,帶娃力不從心。沒辦法,她就讓自己親媽幫忙帶娃了。當然,奶奶有時候也表達過身體好了,想幫忙帶孫子。但是,我朋友直接拒絕了,理由是「孩子習慣姥姥了」,可實際上是她內心排斥讓奶奶帶娃。除了這位朋友,我身邊很多人也是讓孩子姥姥幫忙帶娃。
  • 為何姥姥成了帶娃主力軍?寶媽道出實話:還是自己的媽媽最放心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現如今很多年輕夫妻都喜歡讓姥姥幫忙看孩子,奶奶越來越閒,反倒是姥姥成了帶娃主力軍。同事小琴生了兩個寶寶,兩個娃都由姥姥一手帶大;朋友阿芳懷孕六個月了,聽說她早就和老公商量好了,把寶寶送到姥姥家照顧;據說閨蜜以後也想讓自己的媽媽幫忙帶娃。
  • 幼兒園老師:我一眼能看出孩子是誰帶大的,奶奶和媽媽差距大
    只不過,老人帶娃遵守的始終是當年對待子女的一套,與現代講究的科學教育格格不入,帶大的孩子自然也是如此,從性格到言行舉止上,都跟媽媽帶大的孩子有很大差距。我表妹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多年,對孩子家長的性格都把握精準。對她來說,孩子是誰帶大的一眼就能瞧出來,只因以下方面大有不同。
  • 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由姥姥帶大,奶奶哪兒去了?當了爹媽後才明白
    所以,在寶爸寶媽忙的時候,都是由奶奶、姥姥幫忙帶孫子。以往,孩子大多數都是由奶奶帶著,而現在始終出現在寶寶身邊,並精心照顧他們的基本上都是姥姥。那麼,奶奶們究竟哪兒去了?第一種是寶媽不願意讓奶奶帶孩子。婆媳天生是對立的,婆媳問題是亙古難題。許多婆媳住在一起或者接觸多了之後,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各種摩擦,鬥氣、甚至吵架。
  • 為啥現在都提倡姥姥帶娃?姥姥這3大優勢,是奶奶沒有的
    為啥現在都提倡姥姥帶娃?姥姥這3大優勢,是奶奶沒有的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往往是小夫妻上班,爺爺奶奶幫著看孩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媳婦與長輩之間總是少不了出現一些隔閡。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關於育兒手法的爭論,年輕媳婦嫌棄婆婆帶孩子不夠細緻周到,婆婆又覺得是媳婦太過於挑剔,自己勞心勞力帶孩子還要被為難,於是各種委屈。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本來就緊張的婆媳關係漸漸被"升華"了,家庭中總是瀰漫著硝煙,讓孩子的爸爸左右為難。也正是因為這樣,現在很多家庭開啟了"姥姥帶孩子"的模式。不少寶媽寧願把自己的媽媽請過來,也不願意把孩子交給婆婆了。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聽聽這3位年輕人理解的姥姥和奶奶帶孩子的不同之處吧!楊楊 女 26歲我是姥姥帶大的孩子,因為我父母工作很忙,很小我就在姥姥家住了。我小時候的記憶裡,都是在姥姥家,跟姥姥一起在院子裡吃飯,和她一起去蘋果園裡摘蘋果,還和姥姥姥爺一起去集市賣蘋果。
  • 如果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你是選擇奶奶還是姥姥?
    依照傳統國情帶娃一般是奶奶的職責,但是現在確實姥姥上陣帶娃的比較多了。那作為一位寶媽到底是選擇奶奶還是姥姥呢?1、選擇奶奶選擇奶奶帶的弊端:不僅僅到面對孩子的隔代教育問題,還要面對一個更古不變的婆媳問題,都說婆婆跟媳婦是上輩子的仇人。婆媳關係處理不妥當會延發至家庭關係不和睦。但是遇到一個與時俱進的婆婆,不僅能為媳婦排憂解難,還會促進家庭和睦。
  • 姥姥辛苦把孩子帶大,奶奶卻想「截胡」,寶爸的這番回懟太給力
    畢竟很多媽媽休完產假後就要回去上班,到時候孩子應該由誰帶呢?之前有位寶媽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她和老公結婚兩年,一直被婆家催生。原本小兩口是打算攢點積蓄後再要孩子,但迫於公婆的壓力,還是選擇了第三年要孩子。寶媽懷胎十月後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原本是件開心的事,公婆也很滿意家裡有人傳宗接代了。但說到孩子的照顧問題時,一家人卻又不開心了。
  • 現在很多都是姥姥在帶娃奶奶呢?這幾個原因,奶奶也沒辦法
    ,雖然老人幫帶娃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是哪邊的老人來幫忙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孩子基本都是奶奶來帶,而現在很多姥姥成了帶娃的主力軍,但這並不代表奶奶不疼孩子,姥姥來帶娃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寶媽和奶奶為避免婆媳矛盾很多婆婆在媳婦生娃前都相處的好好的,但是生娃之後因為教育理念不合而矛盾重重,很多寶媽和孩子奶奶就為了避免產生這種矛盾,乾脆就不提讓帶娃這件事,很多寶媽覺得如果是孩子姥姥帶,就算有矛盾也不會產生隔閡,但是婆媳一旦產生隔閡,是非常難消除的。2.
  • 奶奶和姥姥帶娃有什麼不同?區別在這三點,寶媽表示:很扎心
    老人帶娃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生活壓力太大,尤其是嬰兒用品便宜的不敢用,寧可多花錢也圖個放心,每一筆花銷都不小,又有房貸壓著,光憑著爸爸一個人很難養活一家。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媽媽過了月子期,紛紛加入寶媽復工潮,而孩子就只能拜託給老人幫忙帶。
  • 孩子是外婆帶好,還是奶奶帶好?答案就是這麼現實!
    「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來就上網,姥爺天天去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有人卻持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這些只是女性心裡的想法,中國自古以來的婆媳關係,讓寶媽對奶奶帶娃存在有色眼鏡。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孩子的到底是姥姥帶好?還是奶奶帶好?
  • 為什麼現在都是姥姥帶娃,奶奶卻很少幫忙?原因很無奈
    文|好孕姐現在,很多小孩子都是姥姥帶大的,吃在姥姥家、住在姥姥家、姥姥接送上學……但是老話都說「外孫是姥姥家的狗,吃完就走」,既然如此,姥姥為什麼還這麼執著帶娃呢?其實,有時候也不一定是姥姥非要上趕著去幫女兒帶娃,而是孩子的奶奶不幫忙帶,自己只能頂上去。那麼,究竟為什麼現在都是姥姥帶娃,奶奶卻很少幫忙呢?原因很無奈。
  •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給紅包?寶媽說出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要感恩?這不快周末了,和同事閒聊到了周末怎麼安排,她說準備去買點禮品和幾件衣服,去看看孩子外婆。因為前段時間孩子奶奶有事回老家了,自己和老公又都要工作,沒有辦法照顧孩子,於是就讓孩子姥姥過來照顧了孩子一段時間。
  • 「姥姥帶娃成主力」是個偽命題,並非奶奶不管,而是沒有選擇權
    如今在很多家庭當中特別是在城市家庭當中,我們會看到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姥姥帶大的,而孩子的奶奶只是平時來兒子家看望孫子或者孫女。因此很多人都覺得姥姥帶娃已經成為了主力。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姥姥帶娃"成為是個偽命題,奶奶也並不是不想要帶自己的孫子或孫女,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和空間。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奶奶:不是不想帶娃,是被迫隱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媽圈裡流行一個順口溜: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姥爺天天跑市場,爸媽回來就上網。生動地刻畫了不少家庭帶娃的現狀。◆金阿姨:兒媳備孕的時候就商量了,孫子不用我帶,坐月子我也只是幫親家打了打下手。兒媳說,跟自己的媽更好說話,畢竟自己的媽還是最了解女兒的,我也理解。只是孫子一天天長大,跟我這個奶奶並不親,娃都是誰帶大的跟誰親,我也沒有辦法。
  • 為什麼現在都是姥姥在帶娃,奶奶都去哪了?答案現實又扎心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在小區閒逛,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寶媽在生了孩子之後,自己不帶孩子,許多孩子的奶奶也不帶孩子,帶孩子的人竟然大部分都是姥姥。大部分都是姥姥帶孩子,那奶奶都幹什麼去了呢? 就在前段時間,樓上的張姐生了孩子之後,婆婆就直接從老家趕過來,擔負起照顧這娘倆的責任。可是沒過多長時間,兩個人就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畢竟張姐和婆婆沒有長時間呆在一起過,有很多習慣不同,兩個人的性格也是有些不合。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以前一提帶孩子,那不用多說,指定是奶奶的事兒,可時過境遷,走在社區的公園裡,隨便一打聽,姥姥帶娃的現象遠遠多過了奶奶帶娃的情況。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的發生呢?@劉美麗:我讓我媽帶孩子,那也是沒辦法,人家奶奶真不給帶啊。
  •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卻成為帶娃「主力軍」?2個原因很現實
    導讀: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卻成為帶娃「主力軍」?2個原因很現實說起帶娃任選,首先是父母,其次是奶奶,怎麼也輪不到姥姥。但是近些年來,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卻逐漸成為帶娃「主力軍」,為什麼會這樣呢?
  • 為什麼說姥姥是帶娃「主力軍」,奶奶幹什麼去了?答案很扎心
    現在,為了能夠不打亂工作節奏,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仔細調查後卻發現了一絲不同尋常的事——帶孩子的大多是姥姥,而姥姥也儼然變成了大娃的「主力軍」。為什麼說姥姥是帶娃「主力軍」,我們一起看一下寶媽們是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