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全球最好吃的石斑魚,你要全吃過,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大神」第一種:東星斑,在海鮮中有這麼一句說「花中櫻,魚中鯛,若論東星,二者皆拋 」。東星斑是擁有超高味覺體驗的深海貴族魚,其表面全身通紅,內裡卻晶瑩雪白,加上肉質鮮甜,魚皮爽彈,一貫給人高貴的印象。東星斑成為名貴食用魚,以大紅為貴,是很多高級宴會的首選。東星斑頭小,刺少,肉多。一般用來生吃,清蒸或白灼。此外,東星斑還可用於過橋、煎焗、椒鹽、煲湯、炒斑球等等。在潮菜中,東星斑常被用作生炊。東星斑的外皮光滑,炊熟的魚皮裂開,雪白的魚肉與鮮豔的表皮交相輝映,頗吸引人。不需要太多的佐料,生炊出來的原始的味道才是粵菜的王道。
第二種:老鼠斑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其體扁平,背鰭棘10枚,無大牙,一般在45釐米以上,體白色,布滿黑點,成魚體色較深,體上斑紋特別明顯,色彩豔麗。這種魚外觀白瑩華貴,肉質細膩,鮮美奪魄,故而常年成為高級宴席中的專寵。上等的老鼠斑膚色偏白,經烹調高手用心料理過後,端上桌來光彩煥發。富貴之人講究「錦衣玉食」,吃老鼠斑不論從外觀或從身價上看,都庶幾達到了食玉的境界,豈能不受歡迎?
第三種:海紅斑,俗名為赤點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赤點石斑魚體呈紅褐色,頭、背較深,腹部顏色較淡,頭部及體側密布與瞳孔等大之橙紅色斑點;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齒,兩側齒細尖,背鰭最後數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餘鰭無顯著之斑點。
第四種:紅丁斑,紅丁斑是一種南海產的斑魚,又因顏色紅亮而得名紅玫瑰魚。與櫻桃魚不同的是,紅丁斑屬於鱸科斑魚,每條重300-400克。它最大的特點是肉質比較細嫩,外形美觀,因而受到很多食客的喜愛。
第五種:老虎斑,身體黃色至淺褐色,以金黃色最靚,老虎斑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胺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老虎斑是石斑裡的普通品種,魚皮較厚,頭腩豐滿,多肉。
第六種:龍躉(dǔn),珍稀的斑魚之王!這個與眾不同的名字,連發音附帶著與生俱來的霸氣。作為石斑魚中的貴族,它用鮮美至極的肉質和豐富的營養詮釋著無與倫比的魅力。甚至在餐飲界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沒有品嘗過龍躉魚,你絕對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饕客。野生龍躉在大海中不輕易露面,有經驗的漁民往往用延繩釣、手釣或底拖網捕獲它。特別是超過150千克的大龍躉,據說它已有四五十年的海上生活經驗,所以就更難捕到,偶爾捕獲便成為罕見之物。龍躉魚肉質美味,營養豐富,味道好於一般石斑魚,而且能做出多種龍躉佳餚,目前貨源稀少、售價昂貴。堪稱全球最好吃的石斑魚,你要全吃過,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