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幸福就像是刀口舔蜜——冰汽時代:我們所追尋的幸福和美好,永遠在痛苦之後!
幸福是什麼?這個問題真的是老掉牙的問題,但就是這樣老掉牙的問題我卻在一款遊戲中找到了清楚回答。這款遊戲本身也是充滿了槽點,常被玩家們吐槽"窮山惡水出刁民",同時也被玩家譽為彰顯社會主義好的遊戲。說到這,應該就有朋友猜得出來,那就是《冰汽時代》。這是一款以社會生存為題材的策略類遊戲,生存題材我們見過很多,但是社會生存為題材的《冰汽時代》是我見過的第一個,顧名思義在遊戲中你要保證存活的不再是個人或團體,而是一個社會。
遊戲的背景被放在了一個遭受終極嚴寒侵蝕的世界,在峽谷中間所建造的蒸汽動力核心成為倖存者們生存的唯一希望,而玩家則扮演著倖存者的領導者,合理地安排各種資源,建造不同的設施保證你的居民存活。看上去並不複雜,但其實你治下的民眾卻並非善茬,他們會向你提出種種看似合理,但卻讓你無能為力的要求。這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槽點出處,他們會在你為了保障他們存活而安排人手加班加點的採集資源時,提出要求8小時工作制。就像貼吧老哥說的"世界末日了!除了求生欲望之外什麼欲望都有!"
在這樣一款社會生存遊戲中,自然會出現各種社會問題,幫派的產生就是如此。而倫敦幫的出現則更是顛覆了我的三觀,即使玩家做到了一切,不論是溫度還是食物都做到了最好,但是倫敦幫的兄弟們依舊堅持離開這裡,堅持著回到已經毀滅的倫敦。身為玩家的我著實難以理解這樣的想法。除此之外,就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希望也越來越大的時候,依舊有人挑撥群眾發起暴動。這些"愚蠢的刁民"在遊戲中真的是讓玩家哭笑不得的存在,但當我們跳出遊戲環顧現實,其實這樣的人也並不鮮有不是嗎?疫情期間,在國內各省市都在全力防止疫情蔓延的時候,總有些人要跳出來搞點事情。不戴口罩的上街,對著工作人員破口大罵,吐口水等等,簡直就是"刁民"的模板。
想到這是不是不得不佩服《冰汽時代》工作室,要知道開發《冰汽時代》的正是當年開發了《這是我的戰爭》的 11 bit studios,而對於他們來說簡單地把社會現象搬進遊戲可不符合他們的風格,所以《冰汽時代》中除了無窮無盡的"刁民"之外,最常見的就是"人性"問題的考量。在遊戲整個過程中,尤其是遊戲前期對問題的優化和資源管理經常會與人性和決策發生衝突。例如面對食物不夠時,你可以選擇給人們提供湯或者木屑飯,選擇喝湯會降低收益並且會導致大量的不滿,如果選擇木屑飯則會造成醫院壓力的增加。這樣的選擇在《冰汽時代》中經常遇見,但從沒有一種選擇可以是完美而沒有缺陷的。
這仿佛就應了那樣一句話"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傷",每一個選擇都以為這團隊中會損失一些人,而這樣的負擔都需要領導者也就是玩家承擔。相對於在《這是我的戰爭》中那樣直接的對人性的拷問,在《冰汽時代》中11 bit studios更像是把一切交給了玩家。在生存面前做什麼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在這個遊戲中好像每個選擇都帶著人性的考驗,但其實每個選擇都無關人性。因為玩家在遊戲中不是為了自己的生死存亡,而是為了絕大多數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刁民"提出那麼多的無理要求,因為領導者只有一個,需要傾聽所有人的聲音,但是所做的抉擇卻無需在意。所以,在我玩這款遊戲的時候,我會看到來自居民的要求,但我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著自己的計劃。而這也是為什麼有玩家會認為《蒸汽時代》沒有多少代入感,因為我們扮演的不再是自己,上帝視角的領導者即使面對關乎人性的問題,也會以生存為主。
但是關乎人命的選擇真的可以做出很果斷的決定嗎?就像是"電車困境"一樣,1個孩子和5個孩子選擇救誰是個問題,我們都知道救5個孩子其實是最好的,不過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生命可以用價值來衡量嗎。如果是1個孩子和100個孩子的問題呢,我想很多人都不會猶豫太長時間選擇救100孩子。而這就是《蒸汽時代》告訴我們的,作為一個領導者要保證的是大多數的存活,會有人譴責專政和殘暴,但是有些時候會有人自願站出來,而有些時候則需要我們無奈的選擇。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就仿佛一場大戲,更有趣的是如果我們套入《冰汽時代》就會發現,當下的西方就像《冰汽時代》前期的苦日子,做出了放棄一些的人的決定,但是被放棄者並不情願,他們渴望生存的權利。在他們一直自以為充滿人權的國度中,當面臨生存問題是人權顯而不值一提,想想我們更高說到的"電車困境"如果是1個人或者100人的話怎麼做出選擇?西方已經做出了選擇。而中國呢,不要急。《冰汽時代》中在後期會有不同的派別選擇,信仰或秩序,但是這並不是《蒸汽時代》被喊作社會主義遊戲的原因。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集體化勞動生產成為了"救命稻草",這遊戲的BGM就差改成"團結就是力量"或者"咱們工人有力量"。
而這一點也極其符合國內面對疫情或重大災情時的應急方案,不論是各省市對武漢的緊急馳援,還是當年汶川地震的全國性的抗震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我們的社會主義中國被得以完美的詮釋。當然遊戲中也免不了在到達幸福生活前就倒下的人,這一點在遊戲中的表達都是一樣的,只要做出了選擇一定會有人員傷亡。但是現實不同於遊戲,在西方就像是一場遊戲一樣,由領導者對治下的人民做出了生死的區別。而在中國領導者沒有放棄任何一個病人,卻時常看到年邁的重症病人主動要求放棄治療,節省醫療資源。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刀口舔蜜。感受到了痛苦的時候,也感受到了蜂蜜的甜美。《冰汽時代》整體看來其實也在說著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在遊戲中,唯有玩家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經歷,也唯有玩家知道在當下幸福生活來臨前倒下了多少人。沒有經歷痛苦,便不知珍惜幸福。這不也正解釋了,為什麼在疫情面前仍會有刁民出現,因為他們感受不到活著和死亡的距離有多麼近。他們不明白他們與病毒之間站著多少戰疫的工作人員,無論是晨跑的"大媽",還是要和礦泉水的"大姐"在我看來與遊戲中的刁民一樣。
《冰汽時代》中的我們渴望著溫暖的長久,現實中的我們則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在實現這兩個目標的過程中,還不知會有多少人失去生命。每一條鮮活生命的逝去,都是世界的悲痛,就像是一個人正極力的探著身子去摘玫瑰花叢中那最美的一朵,總免不了要被玫瑰花刺傷一樣,當我們感到了痛苦是,幸福也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