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拐點」論之爭:大幅下挫還是橫盤整理

2020-12-15 房天下

深圳樓市「拐點」論之爭:大幅下挫還是橫盤整理

新華網  作者:彭勇   2007-12-31 10:18

作為全國房價最高、上漲最快的城市,近期有關深圳樓市出現「拐點」的爭論日益激烈。有些聲音認為深圳樓市已經價跌量縮,樓盤出現了大幅度的。然而記者走訪深圳市一些新盤發現:只是個別現象,樓市的主要走勢是橫盤整理,而非大幅下挫。

並未出現大規模

儘管面臨著嚴厲的宏觀調控,深圳的樓市並未出現大規模的現象。曾有報導說,深圳南山區一個名為後海公館的樓盤價格下降了四成,記者以客戶的名義打電話核實,回答是「我們這裡從來沒有降過價」。

為了解目前樓市的真實信息,記者走訪了深圳市新近開盤的樓盤。發現,在宏觀調控的壓力下,深圳一些郊區樓盤採取了低價銷售的策略,如龍崗區金田風華苑開盤價為每平方米5800元,是近年來深圳少有的低價樓盤。

但特區內的一些樓盤都維持了高價,如香蜜湖唯珍府暫定的開盤價是每平方米4萬元,羅湖區的雙御雅軒的價格為每平方米2萬元,鹽田區的藍郡廣場開盤價為每平方米1.8萬元,地處關外的寶安區的世紀春城四期價格也維持在1.2萬元左右。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1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5%,其中,深圳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7%,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9.7%,漲幅仍然居前。

「深圳個別樓盤出現了現象,但整體還是維持著縮量價高的局面。」深圳滿堂紅物業顧問有限公司營業二部區域總監卞超說,目前深圳樓市向上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只是因為銀行收縮了銀根,導致一些者難以為繼,一旦政策環境發生變化,房價還是會重新回到上升通道。

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監測數據顯示,11月份深圳二手商品房的掛牌均價為13388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但成交面積為373290平方米,比上月增加9萬多平方米,增幅為33.2%。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人多地少,深圳樓市的剛性需求比較強勁,消費者對價格相當敏感,所以一旦價格出現鬆動,剛性需求立即得到釋放。

要素環節在加速調整

價格的堅挺並不意味著深圳樓市在宏觀調控政策的重壓下「巋然不動」。據記者調查了解,以前一段時間出現的中介倒閉事件為標誌,目前深圳房地產的各個要素環節,如土地轉讓、樓盤建設、開發商、中介、消費者等都在加速調整。

來自有關方面的信息顯示,開發商的拿地熱情趨冷。12月20日,深圳市龍崗區3宗居住用地掛牌出讓土地使用權,由於只有1家競買者交了履約保證金卻沒有報價,3宗居住用地最終沒有成交。而在此前的12月17日,寶安區3宗、合計13萬平方米的土地也是流拍。業內表示,土地的屢屢流拍,說明開發商的態度開始轉為謹慎。

樓盤建設方面,來自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深圳商品房施工面積2978.10萬平方米,下降4.4%;商品房竣工面積317.38萬平方米,下降40%;商品房銷售面積534.899萬平方米,下降26.6%。

深圳的地產中介也不斷收縮「陣地」。華強北商圈是深圳主要的商業區,日客流量超過50萬人次,因此成為中介門店扎堆的地方。記者在振興路不到300米的街道上,發現了12家中介門店,然而其中10家關門。剩下的兩家中介也是慘澹經營,幾乎沒有什麼顧客上門,員工坐在一排電腦面前無所事事。

深圳中原地產總經理李智耀說,深圳樓市上半年的非理性發展帶動了地產中介的快速擴張,而一系列抑制的調控措施出臺,使深圳樓市的二手房交易業務發生很大變化,月成交量由高峰時期的上百萬平方米萎縮到目前的二三十萬平方米,地產中介的經營受到嚴峻考驗。

樓市的根本格局並未改變

「不能將這些調整和收縮簡單地理解為樓市開始進入下降通道。」深圳滿堂紅物業顧問有限公司營業二部區域總監卞超說,深圳的樓市有著較強的支撐。首先,從長遠來看,深圳總體經濟發展與社會財富積累同步上升,居民消費需求依然強勁,樓市的基本格局並未發生變化,這決定了深圳房價不可能出現大的下降。

其次,從歲末年初的走勢看,現今土地拍賣、商品房建設等環節的遇冷收縮,未來將進一步加劇目前的供求緊張;銀行緊縮銀根的政策影響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年初,但到3月份銀行要執行新的信貸計劃,受此影響,市場可能逐漸回暖,走出一輪新的上漲行情。

再者,從中介行業來說,目前出現的調整不見得完全是壞事,它也是一次行業洗牌的機會。市場的壓力必然引起行業內的自我調整,一些聲譽不好、實力不濟的企業會被淘汰,從而增加行業的集中度。

「所謂的『拐點』,主要是指房地產市場不再像以前那樣飛速上漲了,而非房價掉頭向下。」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營運主任高海燕說,深圳樓市目前的調整很像前段時間滬深股市出現的「擠泡沫」現象。

但同時,高海燕強調,近期深圳房價不會大幅上漲,因為前期上漲已經透支一定空間,何況國家的調控政策力度正在不斷加大。未來深圳的樓市將更加理性。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房天下APP優惠多,速度快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關注房天下北京特價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

相關焦點

  • 毛大慶「危機四伏論」PK餘英「馬上瘋漲論」
    原標題:毛大慶「危機四伏論」PK餘英「馬上瘋漲論」    近日,網上先是瘋傳萬科副總裁毛大慶一篇直言中國樓市危機四伏的講話稿,接著傳出百強房企光耀集團「破產」。    但廣東保利董事長餘英日前卻放話:「一線城市(房價)馬上瘋漲」,而地產「大炮」任志強則稱「無法找到中國(房地產)泡沫的論據」。
  • 泉州樓市;經濟強市,房價樸實。一年的橫盤背後是理想的購房者
    這個很了不起的,有點像廣東的深圳。那麼,如此強的經濟城市,它的房價是怎樣的排名呢?根據安居客數據;泉州新房價格是,9427元/平;二手房均價是,12451元/平。這個很有意思,往往我們所見到的經濟強市,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幾乎佔比同樣多,比如深圳,東莞,它們的工業是很強,但服務業金融業一樣很強。而泉州就是工業強,頭尾弱,反正也不管了,最後的結果是,反正我很強。人口方面,泉州常住人口874萬,如此強工業的城市,外來常住人口多達200萬。人口淨流入城市。人口最多是晉江市,有206萬,其次南安,146萬,安溪,101萬。
  • 股市一曝十寒:監管風暴盤旋 樓市休整恐引池魚之災
    摘要 【股市一曝十寒:監管風暴盤旋 樓市休整恐引池魚之災】深滬股市遭遇去槓桿式調控已逾15個月,中國樓市才迎來拐點,再遇限購限貸的監管風暴。當樓市調控轉向微觀化甚至碎片化之時,房價上漲預期難以扭轉。
  • 香港樓市又火了?
    香港曾長期霸佔全球房價最高城市的前幾名,經歷去年年末香港樓市整體量價小幅下挫之後,進入今年4月,香港樓市交易明顯活躍,樓市熱度又重新回歸。近段時間以來,香港樓市出現回暖跡象。來自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香港二手居屋買賣合約登記(包括房屋自由市場及第二市場)取得686套,總值35.73億元(港元,下同),較3月的477套及24.11億元,分別大幅上升43.8%及48.2%。金額是創自1995年7月有記錄以來的近24年按月歷史新高,而套數是創2014年7月687套後的近5年按月新高。
  • 深圳2000萬級豪宅開盤受捧 不代表樓市回暖
    去年7月以來,全國的樓市都呈現出銷售放緩、開發商業績下滑的趨勢。作為中國樓市一大風向標,深圳在調控下低迷已久。瑞府給沉寂已久的深圳樓市帶來一波熱度。但這是個案,還是樓市回暖的信號?深圳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單個案例並無法表明大幅的回暖趨勢。瑞府代表了細分、小眾的豪宅市場,深圳已經將近兩年未有頂級豪宅項目推出,富人被抑制的換房需求此時得以釋放。
  • 樓市拐點出現,32城二手房價下跌!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樓市拐點已現,市場分化持續。同時,1月國內樓市成交遇冷,2月份房價或持續下調。當前各地微調樓市政策以應對疫情影響,但疫情影響之下,房企資金鍊風險值得重視。連續8個月超過20城市二手房房價下調,表明樓市拐點出現,且之後疫情將影響全國大部分城市房價。 2 1月樓市成交遇冷 2月房價或再下調 在成交量方面,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情報(2020年1月)》,受春節假期及疫情影響,1月樓市成交遇冷,明顯回落。
  • 樓市拐點已至,明年起炒房或將「消失」?李嘉誠曹德旺直言不諱
    這數十年來,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房地產業也吃到了城鎮化和人口上升的紅利,房價上漲幅度之快我們都看在眼裡。而經常關注房價波動的人應該都知道,國內的商品房平均房價從7月起就已經突破了萬元大關,並且維持高位橫盤已4個月之久,從98年的均價2000元/平方米,到現在已經有500%的漲幅。
  • 中國樓市「天花板」又被打破:深圳二手房均價,破8萬了
    史上最嚴調控的政策環境下,深圳為何還是這麼猛?背後傳遞了什麼信號? 深圳的房價,一路挺進,尤其是在二手房市場。 今年上半年二手房還是「6字頭」,雖有7–15樓市調控,還是突破7萬。到了11月,已經是8萬多一平了。
  • 北京樓市成交量創新低 深圳一月之內樓價降三次
    北京:新房打折二手房降價 成交量創新低  再來看看北京的樓市,縱觀9月和10月的背景樓市行情,雖然價格沒有大幅的下降,但北京樓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都迎來了交易量創歷史新低的成績。來自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今年九、十月份新房與二手房共成交26085套,較去年同期下降48%,創下3年來同期樓市成交量新低。而10月份本市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2183元/平米,與今年北京二手住宅價格的最高點的7月份的25099元/平米相比,大幅下跌了11.6%。進入11月份,北京樓市的行情究竟怎樣呢?
  • 金價一周下挫87.66美元/盎司
    本報記者 杜雨萌伴隨9月份以來全球資本以及商品市場的調整,尤其是上周美元指數明顯走強,這使得自8月中旬進入橫盤整理期的國際金價於上周大幅跳水4.66%。截至9月27日,國際金價報1860.05美元/盎司,較8月7日年內最高點已累計下跌212.44美元/盎司。
  • 深圳樓市虛火當滅!年前應清光網紅,增供應、速把需求往東洩洪!
    因為深圳樓市有個輪動效應,當西邊房價超過全市平均太多以後,龍坂市場是一定會跟上的。2020年的龍坂可能還是「賣方市場」,說不定過了年就變成「買方市場」。唯一能遏制這個現象形成的,就是2021年1-4月份,抓緊讓龍坂新盤開盤。能開多少開多少。龍華、坂田、觀瀾,地鐵、學位、輪動、價差的利好太多了。
  • 全國平均房價超萬元,銷量拐點要來了?
    而四個一線城市,以更能體現樓市情況的二手房來說,除北京外,上海、廣州的二手房均在近期刷出新高,而深圳的二手房更是遙遙領先。 具體看,北京的新房相對還是很弱,而廣州新房則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最為強勢的。
  • 深圳業主漲價聯盟撞上鐵板,樓市調控再無死角
    當民間終於明白中央不會讓房價暴漲之時,當打砸售樓處也不管用之時,當大半身家全壓在鋼筋混凝土盒子時,或是追求超額利潤的衝動,或是資產貶值的恐慌,就會久久盤桓在業主的心頭。現在,一群業主跳了出來,試圖以個體的力量延續「樓市只漲不跌」的傳說。
  • 花火HDU金小雅:論花火HDU的橫盤
    這句話用到股市,就是橫盤太久了,一種情況就是空方徹底失去了信心和意志。到了他們自己難以承受的時間點,他們就出貨了,造成一瀉千裡。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多方力量在橫盤的過程中不斷吸貨,到達他想要的倉位就開始爆拉,以便拉高出局。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花火HDU的橫盤一定會和股市不一樣,甚至有質的區別,為什麼這樣說呢?
  • 10月觀察:成交庫存均大幅縮水,限購後杭州樓市現拐點
    接下去的11月,杭州市僅20餘盤入市,是否預示著瘋狂了8個月的樓市,將迎來一個轉折點?  主城區住宅成交縮水明顯  2016年10月,杭州商品房累計成交15702套,相比9月份的23302套大幅縮水,同比去年10月(11739套)增長了33.8%,同比漲幅在縮水。
  • 深圳樓市又炸了!
    深圳再上頭條,這一次還是因為樓市。據說深圳華潤城三期開盤,出現「代持炒房 」「眾籌炒房」等違規現象,千萬元的豪宅瞬間清盤。 這吸引了全國人的關注,同時深圳官方表示要徹查。華潤城三期是否會成為「殺豬盤」,我們拭目以待。 華潤城三期成了投資客天堂 這一次,深圳樓市再鬧大新聞。
  • [分享]青島樓市崩盤房價暴跌資料下載
    回顧全國商品房成交量,1998年是中國房地產業的重要節點,這年國家出臺了著名的房改文件「23號文」,從而解放了房地產業的生產力和市場需求。而之前,經歷了1992-1993年商品房屋成交面積的高增長,主因是海南樓市泡沫較大。1993年6月兇悍調控後,海南泡沫破滅,其後全國商品房成交量增幅大幅回落。
  • 沒有「一哥」之爭,南京、蘇州協同發展終將挑戰深圳和廣州雙子座
    江蘇之所以叫江蘇,是取南京和蘇州兩個城市的名字中的一個字組成(南京古時叫江寧),可在江蘇省內這兩個城市爭一哥爭了好多年了,誰都不服誰。論經濟蘇州的GDP在江蘇省內一騎絕塵,但如果論其他不管是城市的地位,還是科教文衛各方面,南京領先了蘇州好幾個身段南京:今年真是揚眉吐氣,一季度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但我的GDP還是實現了正增長,蘇州小弟,你不行,你都負增長6%了蘇州:一季度雖然受疫情影響,我的GDP負增長,但我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了163%,逆勢上揚,創下歷史新高
  • 一位操盤手20年來的投資感悟:「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
    「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此訣一語道破天機,這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實為最根本、最有效之。不懂此訣,交易萬次,亦不過股市中的盲人瞎馬,最終難免一死。未曾摸盤先必默念一遍,牢記於心。日久天長,養成習慣,方能百鍊成鋼。
  • 樓市出現三大新現象,暗示了未來房價走勢!看看是漲還是跌?
    2020年已經到了下半場,接下來樓市走向將會如何呢?我們先來梳理一下上半年的樓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坐過山車,在疫情的衝擊下,一二月份樓市進入了冰封期,多個城市出現了零成交的情況,但當疫情剛剛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房地產市場回溫的速度就超過多數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