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山裡的野味,只要你勤奮,一年四季都有美味的食材

2020-12-06 濤哥美食匯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國的農村好多都依山而居,大山就像一座寶庫,一年四季都能提供美味的食材,只要你勤奮,這點相信農村山裡的朋友更有體會,物資匱乏的過去,我們充飢果腹,挺過難關,生活富足的現在,我們品嘗美味,慰藉生活。無論過去與現在,無論美味還是記憶,我們都難以割捨忘懷,回憶往昔,讓我們細數,有哪些難忘的野味。

現如今,好多生活在城市的人們都嚮往鄉村的田園生活,每到周末都到郊區農村體驗下農家院的感受,品嘗下山裡的野味,下面就來看看農村大山裡一年四季的野味,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

1、山裡的春天

春天給人最多的感覺是生機盎然,「勢如破竹」的春筍體現了生命力,也給農民帶來了美味,每當這個季節走進去山裡,都能聞到泥土的清香,在生命的氣息中,總能感覺到一種超凡脫俗的清新與寧靜,沁入心脾。為了這份珍貴的鮮味,挖筍人通常要掌握好時節,那樣才能將春筍最美好的年華保留了下來。

挖春筍是一門技術活,和挖冬筍不同,冬筍是深埋在泥土下的,而春筍是破土的, 從第一場春雨後算起,給予挖筍人收集這份鮮味的時限,只有十多天。一旦耽誤了最佳時機,春筍便會長成竹子,不能食用或者口感變差。 俗話說「嘗鮮無不道春筍。」作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筍體肥厚,脆嫩鮮美,可葷可素,曾被蘇東坡贊道:「無竹則俗,無肉則瘦,若想不俗也不瘦,天天筍煮肉。」

2、山裡的夏天

每年一度的梅雨季節,天天下雨也讓炎熱的夏季稍微涼快了一下,雨水滋潤了土地,滋養了萬物,尤其是野蘑菇,在雨後的山裡特別多,甚至有不少還扎堆生長,運氣好的話一天能採摘幾十斤,在市場上常常能賣到幾十元元一斤,所以很多山裡的農民十分願意去採摘它。

在我國各地,幾乎山上都有松樹,松樹下會生長一種松樹菌,松樹菌生長在季節還比較常,從夏初到重陽節後基本都能採摘到,只要下過雨,去山裡的松樹林裡必然會發現它,松蘑目前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松蘑除具備一般蘑菇生長條件外,還必須以松樹生長在一起,與松樹根共生 ,其生長環境為海拔700到500米的陰坡或半陰坡的松樹林中。松蘑肉質肥厚,味道鮮美滑嫩。不但風味極佳、香味誘人,而且是營養豐富的食用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稱。

3、山裡的秋天

八月瓜,這些都是長在深山裡的正宗野生「山貨」,聞起來特香摘下來吃的時候,就吃中間的果肉。吃起來嫩滑滑的,甜甜的,像香蕉,但比香蕉更鬆軟,柔嫩,細膩,而且在口中還有綿綿嚼頭彈性,它的果肉白白的像石榴子一樣透明吃起來更是一個甜爽。八月瓜是長在藤上的,而藤是依附在高高的樹上,所以想要摘到八月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八月瓜,又名野香蕉,中藥名稱「預知子」,它生長在密林危巖間,五至六月開花結果,農曆八月開始成熟,故名八月瓜。八月瓜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中旬成熟,果形似香蕉,富含糖以及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游離胺基酸。吃八月瓜很有講究,不能早摘,也不能晚摘,定要等它自己炸開了,才可以吃!八月瓜自然炸開了,就表示已經成熟了。 但令人可惜的,八月瓜一旦炸開,鳥雀必然爭相啄食,往往只剩瓜殼而不見瓜瓤。

4、山裡的冬天

冬天到了,每次進山裡面拔木薯的時候都會帶上彎彎的鐮刀,遇到木薯苗就用力連根拔起,不用用到的葉子就拔出後放置到家裡做其他的料理,美食的主角木薯經常藏在底端,抓起來後用彎刀把它們一個個用刀子切下來,挑選木薯質量比較好的,切好後有些會被製作變成木薯粉,冬天用來下火鍋,麻辣燙等最好不過了。

採摘回來的木薯經常還帶著大自然的泥土和香氣,將其用水洗淨,去掉表面的泥土,再找來一些瓦罐,一個個依次放進瓦罐裡頭。這個時候再準備一些撿來的木柴,點燃起來並且生火維持,把瓦罐倒扣放在柴火上方,開始烘烤,濃鬱的香氣隨著時間的流逝開始竄出。

結束語

在兒時的記憶裡,山上總是有些各種樂趣,就像魯迅的百草園一樣,在這些地方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些野味,找到自己的快樂,更是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屬感,自從來到大城市了以後。為了工作,為了生活,總是奔波個不停。即使再忙我也會抽空回到家鄉,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嘗一下家鄉山裡的野味!

你在農村住過嗎?哪些美食讓你印象深刻?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山裡總會有意外的收穫,只要你有心,隨處都是你要的美味
    農村山裡意外的收穫,是否又勾起了我們對美味的美好追求呢?山裡的枯木下雨後長出了很多野生蘑菇從城市回到農村以後,深深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夠勤勞,農村裡隨處都是美味的食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 農村大山裡的野味,很多人沒吃過,用它來煲湯,又美味又營養!
    農村大山裡的野味,很多人沒吃過,用它來煲湯,又美味又營養!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吃過的野菜,野果和野味都是不少的,在之前吃不飽哦,穿不暖的時代,人們就經常去尋找這種野味來吃,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現在人們吃這些東西,不是因為窮了,而是因為這些食物是天然無公害的,對人的身體還有很多的好處。
  • 農村大山上的野味,全身都是寶,幾十年才長成,北方人很少吃到
    農村大山上的野味,全身都是寶,幾十年才長成,北方人很少吃到農村裡的野味遍地都是,如果想吃的話,只需上山或是去野地裡就能看到許多,但有些珍稀的野味連本村裡的人都很少吃到,更別提城市裡的人啦。今天我們說的這種農村美味只有南方人吃的到農這種野味有個奇怪的名字,叫「棕包」,這種東西很稀有,一棵樹上面只有一點點,吃的也只是裡面的心,外面的皮是不能吃的。
  • 大山裡的野味,曾被農村人拿來餵豬,如今一斤500元成稀罕貨
    在農村生活過的農民朋友,差不多都吃過野菜野草之類的,對於農村人來說,野菜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價值也高,特別是老農民特別喜愛野菜,不過也過不少農民朋友會去山裡挖野味,比如菌類就是如此,營養好而且味道無比鮮美。
  • 在雲南大山裡找到一種小野味,烤著吃油炸吃,煮湯喝都非常美味
    在雲南大山裡找到一種小野味,烤著吃油炸吃,煮湯喝都非常美味。大家都知道,在大自然裡面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特別是在現在沒有汙染到的野外,資源更是非常豐富,在有些不起眼的角落裡也能找到各種奇奇怪怪的野味。在野外多的都是野菜,野果子,野草這些,或者是深山裡的一些美食和水裡的河鮮,如果沒有被汙染自己長大的河鮮那才是真的美味。在我國雲南,雲南地區可以說是一個天然寶庫,有著生物的多樣性,所以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野生美食,很多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在雲南就有可能找到。但是如果你要找到這些美味還是需要有野外經驗,以及爆棚的運氣。
  • 樹林裡這種野味,農村人都愛吃,卻不知它是寶貴的「野良姜」
    ,許多生活在農村當地的人就很熟悉,只要是在溼地就能看到它的影子,同時在味道和口感上也要比平時所吃到的蔬菜肉食來得更好吃, 野味也是不在少數,以前都被吃膩了,如今被遺忘身價卻暴漲,成城裡人的寶。樹林裡這種野味,農村人都愛吃,卻不知它是寶貴的「野良姜」。
  • 農村大山裡一種野味,功效勝過人參,200一斤成稀罕貨
    農村大山裡一種野味,它不僅珍稀,美味且功效勝過人參,200一斤成稀罕貨,這種珍稀的野生植物就叫做「竹蓀」,是一種菌類,別看它長的是非常的奇怪,但是價值卻是非常高的。竹蓀在我國的分布並不是太廣,主要分布於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等省市的農村裡,而其生長位置則是高溫高溼的地區,如深山、灌叢等地方,所以外面難得見到。
  • 一種大山裡才有的野味,葉子像芭蕉芋,根部長果實俗稱「洋火姜」
    一種大山裡才有的野味,葉子像芭蕉芋,根部長果實俗稱「洋火姜」在廣袤的大山裡,物產資源特別的豐富,到處都能看到各種植物,當然也有不少的野味,像現在很多農村人都的喜歡上山摘野果、挖藥材、撿山坑螺等等,所以說大山裡的美味多到吃不完,靠著大山生活肯定是餓不著的
  • 大山裡才有的野味,葉子像芭蕉芋,根部長果實俗稱「洋火姜」
    在廣袤的大山裡,物產資源特別的豐富,到處都能看到各種植物,當然也有不少的野味,像現在很多農村人都的喜歡上山摘野果、挖藥材、撿山坑螺等等,所以說大山裡的美味多到吃不完,靠著大山生活肯定是餓不著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種大山裡才有的野味,長得遍地都是,葉子像芭蕉葉,但最美味的果實長在根部,俗稱「洋火姜」,不知道小夥伴們吃過嗎?相信很多農村朋友都不陌生,畢竟這洋火姜也是葉子一種很常見的野菜。看圖中長在植物就是洋火姜了,它的葉子又寬又長,表面還有很多坑條紋路,看起來確實挺像芭蕉葉的。
  • 農村小夥自製的石板烤鳥,食材全是山裡的野味,你們覺得值多少錢
    在我們國內,自古以來就有食用野味的喜好了,只不過由於南北方的氣候還有環境的不同,所以在野味的選擇上也會稍有不同。但是野味吃起來那種細膩的口感還有營養滿滿的保健價值,一直都是人們很喜歡的,小白覺得這應該也就是為什麼野味「屢禁不止」的原因了吧。
  • 農村最常見的「野味」,搭配瘦肉熬粥,好吃又營養,人人都愛吃!
    提到野味,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愛的味道,尤其是在農村,野味更是數不勝數,農村的野味都是非常豐富的,因為農村的生態環境比較好,到處都是大山小溪,野味隨處可見。很多野味不僅僅是它的美味誘人,而且還富含著豐富的營養。
  • 農村山裡的極品野味,含有的都是蛋白質,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的
    農村山裡的極品野味,含有的都是蛋白質,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的。說到野味很多人都是有所了解,這野味說的就是野生的美味,在農村裡就會有存在許多,各種各樣的野味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味,雖說是野味但是它們所含有的營養價值都是非常高的。
  • 農村這種野味,和瘦肉一起用來熬粥,吃起來非常的有嚼勁好好吃
    下文轉載自作者:貴中大小事說到野味很多朋友都是不會陌生,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大山小溪小河的生態環境中,野味更是隨處可見,很多野味不僅僅是美味而且還富含營養,了解過的朋友就會重視它們。對於農村裡所出現的野味那就是非常多,種類繁多的野味各種各樣的特色風味而受到人們的喜歡,那都是最為原生態的美味來著。農村這種野味,和瘦肉一起用來熬粥,吃起來非常的有嚼勁好好吃。
  •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美味,營養高卻沒人吃,曬乾加工後成雲貴川特產
    2019-04-05 11:44:27 來源: 申傑愛吃米田共 舉報   俗話說,大山遍地都是寶
  • 野生蘑菇,大山裡的美味牛肝菌
    生在大山裡的農民,好像上天總是眷顧我們。每年這個時候,大山裡的野生蘑菇開始生長。牛肝菌是野生蘑菇當中一種味道鮮美、肉肥厚、營養豐富的山珍美味。在農村牛肝菌生長地把牛肝菌奉為山珍海味。野生蘑菇野生蘑菇是一道天然美食,眾多野生蘑菇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等人體不可合成物質,有的還可以預防癌症等,通過實踐證明,常吃野生蘑菇對身體有很大益處
  • 大山裡長得像生薑的野味,一斤上百元產量很少,煮粥吃能補氣健脾
    大山裡長得像生薑的野味,一斤上百元產量很少,煮粥吃能補氣健脾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眾所周知,大山裡是有很多「寶貝」的,像很多住在山腳下的農村一有空就會去山上「尋寶」,經常都會有意外收穫,例如在雨季的時候,就有很多野生菌冒出來了,摘完拿回家一煮,味道特別的鮮美。
  • 農村小夥河裡拉出個廢棄大半年地籠,裡面有不少野味,很開心了
    眾所周知,在農村裡總是有著不少的野味,野味顧名思義就是野生的美味,作為原生態的美味不少可是要比專門種植飼養的要好吃許多。農村常見的大山以及池塘裡的野味通常就是非常多,很多農村人在了解到這些野味價值都是喜歡帶著工具前去收穫,像是很多人都喜歡往有水的池塘放地籠,輕輕鬆鬆就可以收穫不少野味。農村小夥河裡拉出個廢棄大半年地籠,裡面有不少野味,很開心了。
  • 四月農村野味,如今孩子不知其味,曾經當零食吃的都已是不惑之年
    小時候,牛為伴山為友,一年四季都能從山裡尋覓到不同的野味,在那個物質匱乏及生活窘迫的年代,這些野味則成了孩子們的天然零食,雖然比不上如今的零食那麼美味,但卻是特有的天然、健康。映山紅映山紅,很多地方都有,如今很多城市裡的花園或綠化帶,都有它綻放的影子
  • 冬天大山裡藏著一種食材,把它簡單烹飪下就很美味
    冬筍的外衣非常漂亮冬天來了,藏在大山裡的一種美味食材野生冬筍讓農村勤勞的人們開始變得熱鬧起來。早上九點多山裡的霧還沒有完全散去,人們三五成群地相約一起去尋找冬季特有的一種食材:冬筍。提到冬筍,可能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竹子的樣子,再仔細回想可能慢慢能記起冬筍長什麼樣子。像小寶塔一樣的野生冬筍讓人們的餐桌上頓時又多了一道美食。
  • 這野味曾在農村泛濫,現在城市裡百元一公斤難買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這野味曾在農村泛濫,陽光一照就死,現在城裡百元一公斤,難買到根據有關專家做的統計表明,全球平均每過一小時大概就會有一個物種滅絕,每天大概有二十多個物種滅絕。而在農村,這種野味曾泛濫成災,曾經小河裡到處都能看到這種野味的蹤影,但是他不能讓陽光直接照射在他的身上陽光下一照就死,如今賣百元1斤還是很難買到。尤其是現在的農村早就不像之前那樣純樸和自然了,現在的農村經過了太多人的洗禮,少了最初的那份純真和自然。最近常能聽到的一件事情,就是什麼東西又少了,現在的小孩子也都只能從百度上找到,從長輩們口中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