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事跡
充分展示了中石大學子
優秀的品質 創新的精神
深厚的家國情懷
以及強烈的社會擔當
他們就是——
十佳大學生
學習學術
經濟管理學院 2018級本科 李宗瀚
GPA4.06,計量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7門必修課100分;獲5項國家級、4項省部級、12項校級獎項,代表學校參加挑戰杯創業、外研社杯閱讀、學創杯企業模擬等省部級複賽;綜測排名大一2/95,獲中石化獎學金;大二1/75,獲國家獎學金;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科技創新先進個人。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大一學期末由油氣儲運轉至能源經濟專業;大二上學期為南烏拉爾國立大學交換生,專業課位列全球赴俄經濟專業交換生第一名(1/21),文化課優秀率100%,並獲多位教授好評;入學即科研,高標準嚴要求,主持國家級科創項目一項(全英)、擔任書籍《活在當下:低油價的生存之道》編委會成員,完成兩篇創業計劃書。
傳播黨團聲音,助力學風建設
擔任能經18-1團支部書記,舉辦活動40+次,推出推送70+篇,閱讀量10000+次;被校媒報導10+次;與武漢大學、蘇州大學等6所高校共建支部;多次舉辦全院「義分享」,助力學術建設。擔任校英語協會主席,舉辦100+次晨讀,助力學風建設。獲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日活動工作案例等獎勵。
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
兩年內參加10+項志願服務,累計時長465小時,獲北京市二星志願者,校一等優秀志願者;參加防疫志願服務,獲優秀防疫志願者稱號;完成4項社會實踐、1項500強暑期實習。
文體齊頭並進,力求全面發展
二胡十級;多次帶隊參與集體文體競賽並獲獎;參與歌曲《那年遲到的春天》歌詞撰寫,發布於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平臺;在學院官微發表多篇原創古體詩。
志不求易,轉專業逐夢隨心,趨遠洲求索致知;事不避難,做學問切思捧袂,著文章研精覃思。他用七門必修課滿分、數篇學術作品、二十餘項競賽獎勵,和從校內到全國再到國際的交流經歷,詮釋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熱血丹心,正學風不遺餘力,築班團走向全國;允公允能,勤實踐淬鍊能力,擔使命服務人民。
學習學術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2018級博士 袁夢
發表論文35篇(一作9篇,含5篇SCI一區TOP),成果多地現場應用;5次國際會議宣講,6個SCI審稿人;獲SPE亞太區論文大賽亞軍等競賽獎項10餘項,教育部「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全校唯一)等榮譽10餘項。
腳踏實地,學術科研勤耕耘
聚焦我國油氣管網改革、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開展交叉學科研究;綜合測評連續三年排名第一,獲國家獎學金;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35篇(含SCI23篇),第一作者發表論文9篇,SCI6篇(中科院一區TOP5篇,二區1篇,平均IF6.342),EI1篇,核心2篇;成果涵蓋能源、管理和環境類頂級期刊(ECM\ENERGY POLICY\JCLP)。
成果落地,現場應用於我國華中、華東、西南等地成品油管網;國際會議論文宣講5次,擔任APEN等6個SCI期刊審稿人。
挑戰突破,學科競賽促成長
SPE亞太區學生論文大賽亞軍;全國大學生石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累計獲競賽獎項國際級3項,國家級7項。
牢記使命,砥礪奮進獻青春
曾任四年團支書、兩年黨支書,在不同崗位上奉獻力量;曾任第七屆石油工程設計協會競賽部副部長,獲大賽「先進個人」稱號,被教育部授予首批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稱號;連續三年獲校「優秀研究生」稱號;累計獲國家級榮譽1項,省部級4項。
工程、管理、環境,學科交叉,卻在「碰撞」中孕育靈感,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是她的勤勉回報;競賽、會議、審稿,角色各異,都在學術前沿乘風破浪,數十國內外獲獎是她的實力印證;科研、校園、社工,舞臺不同,但相同的是奉獻心,「黨員標兵」對她是榮譽更是責任。學海雖無涯,但青春無悔,不論站在哪裡,為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積蓄力量。
創新創業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 2018級碩士 徐東升
勵志科研逐夢,創新憧憬未來,三年間默默揮灑汗水播種,科研成果豐碩,科技獎勵突出。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努力成就的精彩,他用實踐講述自己的青春故事。
科技創新: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第5完成人);前往南海藍鯨1號平臺與HYSY982平臺應用深水鑽井裝備;曾獲中海油南海西部分公司表揚信。
創新成果:學以廣才,志以成學
授權國家專利5件,國家發明專利(實審)5件;發表學術論文10篇(其中SCI/EI6篇);參與和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建立聯合研究中心並得到CCTV報導。
學業成績:砥礪奮進,成績斐然
連續2年綜合測評專業排名前3,獲得中國石油獎學金,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會議6次(國際會議宣讀2次),擔任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協會競賽部部長。
創新創業:全面發展,屢創佳績
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活動一等獎,大學生「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一等獎、二等獎,中國「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
將學習融入實踐,以創新憧憬未來,科研是他研究生期間的主旋律。4項國家級創新創業獎勵是對他的嘉獎;10篇論文、5件專利是他持之以恆播撒智慧的碩果;三下南海應用鑽井裝備是他騎鯨蹈海的理想;科技進步獎是對三年努力的最大肯定。
勵志自強
外國語學院 2017級本科 張慧影
三年的專注學習,斬獲了二十餘項省市國家級獎項;全面發展,擔任班長和社團主席,獲評集體和個人榮譽稱號六項;用兼職實習實現經濟獨立,用奉獻志願真誠回饋。
做敢於逐夢的年輕人,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學習競賽,腳踏實地
2018-2020學年平均綜合測評排名2/52;學科競賽國家級獎項3項,省部級獎項11項,校級獎項6項;獲2019年中國石油獎學金、第十四屆十佳十強獎學金、2020年國家勵志獎學金。
牢記使命,全面發展
擔任英語17-2班班長,帶領班級獲評2019年」十佳班集體「、「紅旗團支部」稱號;擔任第八屆外語青協主席,組織與協辦活動15餘項,協會志願時長超700小時;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優秀團員。
自立自強,真誠奉獻
經濟獨立,生活費由兼職和實習支持;連續四個學期參與中石大附小共建支教;聯合北京市昌平區外事辦,累計註冊志願者84人次,項目志願服務總時長536小時,採集並初步翻譯有效數據2272條,助力昌平區外語標識規範化建設。
世界上總是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著人前進,而勵志自強就是她成長的標誌,刻苦的學習獲得的是二十餘項省市國家級獎項;勤奮的鑽研獲得的是科研實踐的全面發展;獨立的生活獲得的是多家公司的實習青睞。
多才多藝
理學院 2018級碩士 金毅
連獲三年一等獎學金、兩年優秀研究生,參與國家項目並發表論文,俄語水平四級;各級競賽獲獎12項,蟬聯全國、北京市健美操比賽冠軍,北京市展演首獲金獎;任黨支部書記及院研究生會主席,曾獲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國慶遊行先進個人。
不忘初心,腳踏實地
本校推免生、俄語小語種特色班成員;綜合測評研一第一,研二第二;參與發表EI學術論文1篇、在投1篇;獲一等學業獎學金(3次)、優秀生源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稱號(2次)。
全面發展,多才多藝
理學院研18-2黨支部書記,理學院第十屆研究生會主席,第二十二屆大學生藝術團管樂團團長,校健美操隊主力、文體活動先進個人;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部級獎項5項、校級獎項1項;獲全國啦啦操聯賽冠軍3次、季軍1次,首都高校健美操比賽冠軍1次、亞軍1次,首都高校熱力操比賽冠軍2次,北京市大學生音樂節器樂類展演金獎。
參與實踐,甘於奉獻
擔任國慶遊行方陣後勤保障小隊隊長,被評為國慶群眾遊行活動先進個人;獲紅色「1+1」示範活動北京市優秀獎,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志願服務時長學院研究生總排名第六;作為高校代表參加大慶油田開放日活動;參加學校組織部「重走長徵路」黨支部書記培訓,製作推送20餘篇、舉辦活動20餘場。
中石大七載,她翩然飛過藝術的晴空,留下閃閃發光的航跡;指尖音符跳動,她用長笛奏出唯美樂章,自大學生音樂節裡脫穎而出;腳下舞步蹁躚,數次全國聯賽的冠軍領獎臺上有她的身影。她將俄語視作一葉扁舟,乘著它渡過文學的深海;身兼數職,她把奉獻之心當做結緣紅線,連接著自己和多彩世界。
公益服務
地球科學學院 2017級本科 董文豪
在疫情期間成為抗疫志願者,被評為志願服務之星。擔任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副主席與地球科學學院蒲公英青協主席,多次組織高校開展公益志願活動,形成了較好的志願氛圍,開展創新創業等實踐活動,獲得第六屆「網際網路+」大賽市級三等獎。
踐行初心使命,爭做抗疫一線熱心人
烏魯木齊市防疫志願服務之星,累計測溫12960餘人次,服務141戶家庭,共417名居民,疫情期間累積志願時長378小時。
擁護「兩山」理論,爭做首都環境守護人
第十五屆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執委副主席,帶領首都13所高校開展環境主題活動,活動輻射7000餘人;入選2019寶潔先鋒計劃,推動大眾對環保工作的了解,聯合多所學校組織開展「多一個小時」支教活動。
落實實踐公益,爭做公益活動實幹人
第六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紅旅賽道北京市級三等獎,連續兩年組織開展公益類社會實踐,分別獲得校級二等獎,校級答辯第六名;「大地之光——海有你我」社會實踐入選共青團中央專項中國土地協會專項活動,「大地之光——護生命之源,建綠色家園」社會實踐,被推薦為北京優秀社會實踐隊伍。
弘揚志願精神,爭做雷鋒精神傳承人
擔任第十屆蒲公英青年志願者協會主席,年度累計組織開展志願活動49次,樂水行和太陽村分別獲中石大十佳志願項目評比第二名、第六名;獲得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最具環保獎;樂水行被評為昌平區優秀志願項目,蒲公英青協被評為昌平區優秀志願服務隊。
疫情危急,他奔赴抗疫一線,用無畏與擔當,書寫志願者的堅定踏實;他熱心公益事業,用良善和真誠,書寫新青年的動人篇章;他致力校園環保,用行動和實踐,助力美麗校園建設。他是首都大學生環境保護帶頭人,也是中石大志願精神傳承人,乘時代長風,破萬裡波浪,他帶著「蒲公英」的約定和志願者的精神,奮勇向前!
學習學術
非常規油氣科學技術研究院 2018級碩士
楊景斌
連續三年專業第一,獲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3次);科技創新獎學金,獲評優秀研究生。參與科研項目6項,實現科研成果轉化,發表文章11篇,獲第九屆學術論壇校級二等獎。
樂學善思,夯實專業知識
研究生期間學習智育成績第一,專業綜合測評第一,曾獲國家獎學金(2次),一等學業獎學金(3次),科技創新獎學金;獲評優秀研究生,並被授予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證書。
刻苦鑽研,開拓創新之路
作為學生骨幹參與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課題6項,研發合成了2D智能納米黑卡,建立了低滲透油藏2D智能納米黑卡的靜態性能評價方法和驅油物理模擬實驗方法,取得了礦場應用效果,實現了科研成果的轉化。
研究生期間共發表文章11篇,以第一作者發表3篇SCI,2篇中文核心,其中2篇SCI被業內頂級1區TOP期刊收錄。參加學術會議3次。獲得第十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三等獎、第九屆校研究生學術論壇二等獎。
投身實踐,敢於承擔責任
2018年參加北京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負責外聯工作;2019年在青島長興高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完成實習工作;2019年被濱州市委聘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青鳥驛站」站長。
山可以很高,但是高不過勇於攀登的人;路可以很長,但長不過不停邁動的腳步。他,求知若渴,執著追求,在成績榜上風採卓然,專業第一的名號貫穿了整個研究生生涯,國家獎學金的獲得絕不是偶然。學無止境,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科研項目6項,發表文章11篇,其中兩篇SCI文章躋身業內1區TOP期刊。德智體全面發展,學術實踐齊頭並進,運動賽場風採飛揚。他一步一個腳印,正在用辛勤的汗水書寫新的輝煌。
學習學術
石油工程學院 2016級博士 張濤
一作論文20篇:SCI收錄14篇(頂刊4篇、Top期刊8篇),頂級會議1次;ESI高被引3篇,論文總被引1100+次;提出的相滲模型被加拿大院士應用到油藏數值模擬器;二區SCI期刊青年編委、核心期刊特邀專家、20餘個SCI期刊審稿人。
科研成果
一作/通訊發表論文20篇:SCI收錄14篇,EI收錄4篇,發明專利1項,其中一作行業頂刊4篇(WRR、SPE Journal、PRE、Energy),Top期刊8篇(Fuel、IJHMT、CES等),受邀國際會議作口頭報導4次、行業頂級會議(SPE年會)1次。
同行評價
ESI高被引論文3篇,論文總被引次數1100+,h-index:19,建立的相滲模型被Chen Zhangxing 院士團隊(CMG首席科學家)應用到油氣藏數值模擬器中,論文受到史丹福大學Hamdi Tchelepi教授、Ilenia Battiato教授、德國亞琛大學Bernhard Krooss 教授 (ESI-1%高被引論文科學家)等團隊高度評價並引用。
學術兼職
SCI期刊Petroleum Science (中科院二區)青年編委,中文核心期刊《特種油氣藏》技術委員會特邀專家,20餘個SCI期刊,包括中科院一區期刊WRR、Applied Energy、Energy等著名期刊審稿人。
五年前,穿越秦嶺,北上求學。追求學術是他的初心,勤奮刻苦是他的特質。14篇SCI凝聚著拼搏的汗水,4篇行業頂刊見證著堅持的力量。被20餘個國際SCI期刊認可,邀請他成為審稿專家;國際一流石油高校的研究員評價他「研究成果具有開拓性的意義,具備成為優秀科學家的潛力與資質」。如今,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將不忘初心,為民族爭氣,為中國加油。
勵志自強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2017級本科 付洋
保研至清華大學,獲各級各類獎項30餘項,獲評校「十佳十強大學生」等榮譽稱號10餘項。勤工儉學、身兼數職,依靠自己的雙手實現經濟獨立,減輕了家庭負擔;學生幹部、社會實踐經歷豐富。
學業為本,勤奮好學求真知
必修課優良率98%,42門課程90+;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中國石油獎學金、校十佳十強獎學金;累計獲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國家級三等獎、「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第十六屆五一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等省級及以上獎項8項,校級10項;已參與會議論文1篇,專業著作翻譯1部,已參與國家級科創項目1項,主持校級科創項目1項。
才藝拓展,文體活動兩開花
在書法、演講、健美操、遊泳等各類文體競賽累計獲校級及以上獎項10餘項;主持紅歌賽、校歌賽,參演企獎、校慶、五四頒獎典禮等大型晚會10餘次。
成長服務,躬行求索
獲評校「十佳十強大學生」等榮譽稱號10餘項,在校期間依靠獎助學金和各類兼職活動,實現經濟獨立,入選北京市「雙百行動計劃」社會實踐,曾擔任校團委副部長、物理協會會長、院社聯外聯部部長、團支書等;疫情期間參與「愛國之志,青春戰役」線上志願宣講活動,此活動得到了「北京頭條」、「中國大學生在線」等媒體報導。
競賽科研屢創佳績,成長服務上下求索。俯首耕耘、奮勇爭先,學業中的她依靠著勤勉和自律成功地從中石大本科保研到清華;勤工儉學、身兼數職,生活中的她憑藉著自己的雙手實現了經濟獨立。勵志自強、全面發展,初心未改的少年,她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社會實踐
外國語學院 2019級本科 何錫婷
班級團支書,合作12個團支部,5所高校,工作負責。文理融合發展,計算機雙學位,智育德育均為1/90。從貧困縣走出,家國情懷,助力扶貧,入選雙百行動。國際舞臺,國際賽事,國際社會實踐,傳遞青年智慧。
文理融合,全面發展
擔任英語19-1班團支書,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綜合測評第一(智育德育均為1/90)、英語專業計算機專業雙學位,參與跨學科賽事9場。
國際舞臺,為國發聲
Oxford GlobalMUN 關注教育不平等;Oxford MUN Asia 聚焦發展中國家經濟問題;參與MUN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33、The Hague International MUN、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I&Machine Learning等;Youth4SDG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Youthink Center校園負責人
社會責任,家國情懷
香港中文大學未圓湖書院公益項目設計英文證書、專家推薦信「貴州丹寨寧航蠟染館志願者研習培訓計劃」策劃案設計者,Greenwa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Culture Exchange Center 國際義工證書。
使命相傳,助力扶貧
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入選「雙百行動」社會實踐1/3「網際網路+紅色築夢之旅」校級一等獎;第六屆「網際網路+」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市三等獎;「我是演說家」語言藝術大賽三等獎。
從貧困縣走出,不忘初心,回饋家鄉,助力扶貧攻堅。計算機雙學位,文理融合發展。家國情懷,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說話,躬行社會實踐。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與群英探討,為國發聲,傳遞中國智慧。從小村鎮到首都再到國際化,阻擋不了的是她前進的腳步和不斷開闊的視野。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