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古典仙俠復興王者
不久前在知乎上看到非常活躍的「流浪的蛤蟆」大大回復了一個「為什麼現在的修真仙俠小說一點仙氣都沒有」的問題
不記得蛤蟆大大怎麼回復的,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時,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爛柯棋緣》」
首訂破萬直逼同期上架、老牌白金至高神「我吃西紅柿」新作《滄元圖》
上架當月直衝風雲榜前十,暢銷、風雲……無處不見爛柯身影
爛柯的驚豔,甚至讓人很難相信作者真費事是一名至少擁有兩本書的老作者——因為難以相信這樣優秀的作者之前的文字竟然是那樣籍籍無名
推書進行時
無論多大年齡,人總是有種逆反心理,尤其對於自己未曾了解的事上;
比如當總有總管腦殘粉不分場合說《雪中悍刀行》優秀、一書壓網文的時候;
亦如在不久前,一眾專欄主總是在群裡提及《爛柯棋緣》這個名字
出於對好友們的信任,在我剛剛開始對《爛柯棋緣》四個字產生反感的時候選擇點開書籍試毒
沒想到一次入坑,不,深淵,再也爬不出來的那種
就像「十二天王」推薦語,就像我在全篇最開始的描述,《爛柯棋緣》是為數不多充滿仙意的古典仙俠;
但若說引領了古典仙俠復甦,我倒不太贊同;
作家創作網文、寫手模仿套路,套路好仿,意境難尋
爛柯的套路算是出色——爛柯山的傳說、為虎作倀的開頭,或許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所熟知的神話故事都將是計緣計先生隨手一子成就;
但爛柯的成功更多在於它的浪漫寫意瀟灑,美人在骨不在皮,小說其實也是如此,在這兒筆者想提一下封七月大大的新書《通幽大聖》中同樣出現過的「為虎作倀」的劇情,同樣的故事卻不見同樣的感覺
而這種浪漫寫意瀟灑,很難以用簡簡單單的幾段文字概括出來;閱讀爛柯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揭開漢語言面紗一角,品味方正字魅力的過程
「爛柯旁棋局落葉,老樹間對弈無人。
興所致天元一子,再回首山海茫茫。」
這裡便是,《爛柯棋緣》
熱情的作者
閱文盛典,真費事和育做舍友,我是「roomtour」的探訪人
真費事大大是一個特別特別和善的作者,人長得有些瘦小,和出身東北的育站在一起就更顯嬌弱
因為跟我想像中的「仙風道骨」完全不同,甚至在明了這個瘦瘦小小的人竟然是「真費事」還驚呼出了聲,也更讓我感慨——網文果然是一個吃天賦的行業
哦!對了,真費事大大筆名的源自於,大大最初寫作起名時,總是被提示名字被佔用,七八次反反覆覆終於消磨了全部內心,遂名「真費事」!!!
(想了解更多閱文盛典的小朋友們可以閱讀《爛柯棋緣》盛典單章,內有大大四千字第一視角文字直播哦~)
《爛柯棋緣》原文賞析
尹夫子,計某不日或將離開寧安遠遊了!」這件事在昨夜得知劍意帖消息和今早破解劍意帖秘密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那位左大俠的墓冢可絕對不近,現在計緣不過是提前會知一聲。尹兆先頓了一下,這句話來得太突然了,讓他撿棋子的手勢都慢了不少。尹青剛想嚷嚷說話,卻被這次反應較快的尹兆先瞪了一眼憋回去了。「計先生打算什麼時候走?」「尚不清楚,快則三五日,慢則六七天吧!」主要還是得想辦法先熟悉一下大貞各州各府的大致地圖,也得和縣城隍相約告別。小院中沉默了一會,尹青有些垂頭喪氣的趴在石桌上,尹兆先將最後兩粒白子放進棋盒,才繼續開口。「尹某知曉計先生絕非常人,離去自是有離去的理由,尹某不便多問,若到時能會知尹某一聲,自當為先生送行,如若不便,只能祝願先生到時能一路順風了!」「好,多謝尹夫子美意!」 計緣也是笑著拱手,又揉揉無精打採的尹青。 似是又想到什麼,抬頭看看院中棗樹,只是感嘆一句。 「這今年的棗子,我怕是吃不到了,屆時望尹夫子和小尹青能摘下熟果,分予街坊共食吧!」 「尹某一定辦到,請放心!」 尹兆先回答的時候同樣看著棗樹,兩人反而沒有像往常那樣施禮還禮的。 這番對話之後,再閒聊幾句,尹家父子興致明顯都不太高了,加上已近飯點,不多久就告辭離開了。 等尹家夫子走後,計緣也照常作息,出門吃飯回家修煉,又準時回屋睡覺。 …… 是夜,院中棗樹之花有枯有落,為枝頭逐漸長大的青棗所頂,到天近黎明,居安小閣院內棗樹葉脈多有枯黃之色,但枝頭卻已碩果纍纍。 清晨,當計緣醒來後打開房門,也是被眼前的一幕所驚到了,定睛看了棗樹很久,才有感而發的開口:「忽如一夜秋風來,滿園碩果由人摘!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