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朋友在五倫之內。(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朋友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親人。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好的朋友,可以提升你的見識修養,相互鼓勵,成為事業的基石。
一個壞的朋友,可能會帶你走向歪門邪道,處處掣肘,把你拉向命運的深淵。
所以王陽明告誡自己的學生:交朋友,要慎之於先。
畢竟,選擇朋友,就是選擇命運。
1
品德上的門當戶對
王陽明說:
朋友居五倫之內,一生學業要他幫助教導,異日兒女成行尊為父執,此之謂取善輔仁的朋友。
若同惡相濟,朋比為奸,當初雖誼勝漆膠,其後必盟寒車笠,如是之人,不勝枚舉。與其悔之於後,何如慎之於先?
朋友在學業上會給自己指導幫助,在將來還會成為自己孩子的榜樣,所以交友務必謹慎,要找善良仁慈的朋友。
如果是交到了惡友,朋比為奸,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所以交朋友要儘量識別君子和小人,知善知惡。然後在生活中逐漸疏遠這些人,近善遠惡。
一方面和他們相處,自己不會平白無故的遭受牽連禍患,另一方面,自己和這些人在一起,可以互為鏡子,提高自己的修養。
當然,一個人交到什麼樣的朋友,歸根結底,還要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想要交到品德高尚的朋友,那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2
志向上的門當戶對
《世說新語》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管寧和華歆是一對很好的朋友。他們天天形影不離,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相處和諧。
有一天,他們正在一張蓆子上讀書,突然外面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於是華歆就忍不住出去看,而管寧則巋然不動,繼續讀書。
華歆看到外面排場華麗聲勢浩大,完全被吸引了,扔下書跑去看熱鬧了。
回來之後,管寧用刀把蓆子割成兩半,說:我們的志趣有太多不同了,從今往後,我們就像這被隔開的草蓆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這就是有名的「割席斷交」。
王陽明說:崇一於此等處見得當已分曉,今日之間,正為發明此學,於同志中極有益。
王陽明生平交友廣泛,但是稱為同志的卻不在多數。
同志,就是有著相同的志向。
古人有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朋友一起往前走,步調是否一致還是小事,若是方向不同,就容易出大問題。
有著相同的方向,有著內在的默契,一起追求,一起進步,可以溝通理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3
興趣上的門當戶對
除了品德和志向,人一定要有一點興趣。
興趣就像是人生的點綴,就像是飯桌上大魚大肉之餘的水果小菜。
雖然不多,但是卻不可或缺。
喜歡一起旅遊的,我們喜歡叫驢友。
喜歡一起看球的,我們叫球迷。
喜歡一起穿漢服的,我們叫同袍。
不同的興趣造就了不同的圈子。
不同的人在這裡彼此相識,結為摯友。
兩個人在一起,得有共同的話題可聊。
一個喜歡二次元漫畫,一個喜歡唐詩宋詞,兩人相處起來,一定很彆扭。
王陽明酷愛書法,書法造詣其實很高,他曾經沒日沒夜的研究書法,以至於「此時不知在何時,此身不知在何處」。
無癖之人不可交。
興趣癖好,需要的是忘我的投入,
一個有癖好的人,一定是一個真誠的人。
高山流水,伯牙碎琴,在書畫、音樂之間,在看似無足輕重的興趣愛好裡,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情,這樣的友情,往往最真誠。
文章來源:儒風大家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與欣賞,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