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的總督,哪個權力更大?

2020-12-14 騰訊網

明朝總督權力更大。

明朝的總督是臨時派遣,一般說來其使命都是總攬一方軍務,如保境安民,平定叛亂,主持防務等,有時也會負責一些重大民政事宜,如漕運、河務等。

在明朝,總督一職因事而設,事畢即撤,通俗說,有欽差大臣性質,所以往往由朝廷重臣擔任,權力很大,所到之處,入朕親臨,地方軍政要員皆要聽其節制。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

比如,明正統六年,明廷用兵麓川,以兵部尚書王驥總督軍務,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以總督來命名的官職。

再比如,正統至景泰初年,明廷以兵部尚書于謙總督京師軍務,主持北京保衛戰,抵禦瓦剌入侵。

可以說,在明朝,總督一職舉足輕重。能夠被託以總督一職的人,即便是在朝廷,那也是內閣要員,身居高位,影響力大,且為皇帝所信任。

而在清朝,總督一職則成為定製,管轄一至三省軍政,官品一般為正二品,但後來清廷規定地方總督可加兵部尚書銜以及都察院右都御史銜,遂為從一品。

有清一代,清朝共設置了九位總督,即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和東三省總督。此外,還有漕運總督以及河道總督。

與明朝的總督相比,清朝總督已蛻變為一類地方官職,不再具備中央派出的欽差性質,更無法代表皇權行事,其權力大為縮水。

而且,清朝總督並不能徹底節製作為一省之長的巡撫。因為從本質上看,總督的管轄權很多側重於軍務,而對於民政、財政、司法諸項權力,其權力未必能延伸至轄下各省。尤其面對一些具體情況,巡撫並不一定要弱於總督,比如江蘇巡撫在江蘇的影響力,就要高於兩江總督,這導致兩江總督在江蘇很掣肘。

更何況,由於清廷懼怕地方權力過大,所以便大量授予地方官專摺奏事的權力,令其互相參劾,以便皇權控制。到乾隆年間,不僅總督有此權力,巡撫和布政使都有此項權力,所以總督的權威被大大削弱,與明朝總督更是無法同日而語了。

相關焦點

  • 形成於明朝,完善於清朝的總督制度,哪個時期的權力最大呢?
    中國的總督一職,形成於明朝,完善於清朝。如非要要探究哪個時期的總督權力更大,這還真不好比,因為明朝的總督,大多是臨時性的,而清朝時期的總督,卻是常設性的。首先要搞明白的是,明朝為什麼要設立總督?於是乎,1497年為了處理陝西、甘肅、寧夏、延綏的軍務問題,明朝便設立三邊總督,1510年為了解決宣大和陝西等地的軍務及糧餉問題,明朝便設立宣大總督。總而言之,明朝的總督,是為了解決各省之間的某一問題而設立的,和這一問題不相關的,那總督就是沒有權力過問的。
  • 明朝總督跟清朝總督相比,有什麼不同?
    前兩天跟大家講了清朝總督職位的重要,以及它是否能夠抵抗朝廷旨意的問題。有一個讀者就詢問我,明朝跟清朝都設立了總督,那麼,這兩個總督之間,有什麼不同?我們先來講一講總督這個職位的由來,以及設立這一職位的初衷。總督這一職位,國內外都有設立。
  • 總督和巡撫哪個權力更大
    保定直隸總督府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即總督和巡撫,那麼總督與巡撫是什麼關係,總督和巡撫總要負責什麼呢? 三、總結 總督與巡撫皆為地方軍政大員,合稱督撫。但總督權力較巡撫大,巡撫位於總督之下,亦有總督兼巡撫者;滿清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
  • 清朝時期的尚書和總督,哪個的品級更高,哪個的實權更大呢?
    在清朝時期來講,尚書可一算得上是朝廷中的六大部部長,而且那個時候的尚書一職和清朝時期是有著不同的,在清朝的時候,六部尚書可不是6個人,而是12個人的,這12個人中有6個是辦實事的漢人大臣,以及其他6位只拿錢不辦事的滿人貴族。
  • 清朝時期,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誰的權力更大?
    總督、巡撫、提督、總兵這些官職從明朝時就開始出現,至清朝各官職的設置、職責趨於完善,成為清朝官僚系統中的常設職位。然而將軍、都統在清朝官僚體系的職位與其他朝代大不相同。巡撫的權力較總督小,多數地區巡撫位於總督之下,也有不少總督兼任巡撫(特別是督、撫同省者,往往總督兼任巡撫)。總督的作用是協調各省、各鎮關係,用文臣鉗制武將,統一事權,防止各省、各鎮政令不一,互相推諉。督撫同為封疆大吏,互相監督,防止地方割據,體現了中央對地方政治、軍事的控制權。
  • 都是封疆大吏,清朝的總督和提督,誰的官職更高,權力更大?
    先說結論:一般情況下,提督受地方總督節制,所以總督地位更高,權力更大。 現實的情況略有點複雜。 ▲清朝職官品級 一、總督 總督主要分為三種:地方總督、漕運總督與河道總督。
  • 六部尚書和兩廣總督,誰的實權更大,哪個才是真正的「香餑餑」?
    皇太極決定向自己敵人大明朝學習,明朝在封建社會有一套較為完善的政權模式和官員管理體系制度。後來歷史學者開始在明朝的末年,將滿清和明朝納入一個中國:便開始有了南朝和北廷這一說,覺得由於明清兩朝的政權建設、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已經是大相逕庭了。這也為滿清進關建朝立邦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 從一品總督和正二品巡撫,作為封疆大吏,誰的權力更大?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過明清時期的一系列官職,例如提督、總兵、參將等等。在很多讀者,對於總督和巡撫之間的權力劃分,存在很大的疑問。似乎很多人認為總督屬於巡撫的上級,巡撫見到總督就應該畢恭畢敬。但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總督最多屬於巡撫的半個上級,而且並沒有權力處理巡撫。
  • 清朝的總督權力如此之大,為何不擔心地方割據?
    總督之名創製於明朝,不常設。清朝正式成為定製,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總理一至三省軍民要政,有節制文武之權。從宋代起,軍權和政權,特別是財權,往往都是分開掌管,防止坐大。清朝怎麼敢常設總督呢,就不怕有居心者趁機割據嗎?
  • 清朝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
    清朝時期,地方上級別最高的文官是總督,級別最高的武官是提督和駐防將軍。由於這幾個官職都屬於省級最高長官,因此也被稱為封疆大吏。那麼,清朝的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呢?總督是一省或二三省的最高長官,掌管治下省份的行政、經濟及軍事大權,官階為正二品。不過,為了方便管理,按照清朝慣例,總督一般都會加兵部尚書銜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從而使總督名正言順地擁有領兵的權力和督查官員的權力,官階也因此提升為從一品。
  • 清朝六部尚書和地方總督誰的實權、品級更高一些?
    清朝尚書是清朝朝廷中央的六大部部長,清朝的尚書與明朝有一些不同,清朝的六部尚書是有十二個人的,這十二個人有六個是辦實事的漢人大臣,有六個人是基本不辦事情的滿人貴族。如果要說到清朝總督和清朝尚書的誰的權力更大一些,這其實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因為清朝每個總督、每個尚書手中掌握的權力都是不一樣的。
  • 清朝八大總督的差距,直隸總督搶不上,雲貴總督卻沒人願意當
    自社會開始確立法度,有了權力的高低之分,人們便開始渴求、渴求權力,只因權力能使人同時擁有財富和地位。維帕曾說過,「權力是當別人反抗時,自己發出命令的可能性。」有了力量,便可減少別人叛逆的可能性,仿佛可以肆無忌憚地控制別人的命運。
  • 在清朝侍郎和巡撫同為二品大員,那麼誰的地位更高,權力更大呢
    清朝例設總督8人,巡撫15人。於是問題就來了:作為地方要員的總督和巡撫,到底誰說了算呢?一般人想當然地會認為總督比巡撫大,總督肯定是管著巡撫的。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總督與巡撫其實是完全平行的兩個官職,並沒有上級與下屬之分,也就是說,總督是不能直接給巡撫下命令的。
  • 清朝的總督,提督和巡撫中,誰的權力最大?
    清朝的封疆大史中,總督兼管軍政和民政,而提督偏軍政,巡撫偏民政;總督一般是提督的上級,巡撫可節制提督,而總督與巡撫之間管轄內容略有不同,因此各管各的事,互不參與對方事務。至於三者的權力大小,一般來講總督最大,提督次之,巡撫最小,下面從官銜高低、軍權大小和管轄範圍等三個方面進行對比。1.官銜高低總督官銜一般為正二品,通常加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為從一品。
  • 清朝尚書和總督誰的品級更高且實權更大呢?
    而全國比較重要的五大總督,直隸、兩廣、陝甘、湖廣、兩江總督,一般會再加一個尚書頭銜的,官從一品,等於給了總督一個榮譽稱號。一個掌管全國事務的部長,一個是掌管地方軍政的總督,如果單看品階的話的確是尚書大。但畢竟六部長不是虛設,總督辦事還是要配合六尚書行政的,總督辦公也要向尚書報告。
  • 清朝九大總督,誰的地位最高?不是直隸總督,也不是兩江總督
    中國古代的總督,是統轄一方行政、經濟及軍事的最高長官,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多省聯合黨委書記、兼多省聯合省長、兼軍區司令員,但實際地位要更高、實際權力要更大。早在明朝正統年間,便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總督制度,但後世最熟知的,當屬清朝的總督制度。
  • 都是封疆大吏,總督和巡撫哪個官職大?清朝究竟有幾大總督?
    在以清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中,我們總是能看到總督、巡撫這樣的官職名稱。那麼,總督和巡撫究竟哪個官職大?實際上,總督和巡撫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封疆大吏」。其中:「總督」在朝廷則為顯官、在地方則是一方軍政首腦,全稱是「總督某地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如: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負責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官階一般是正二品,但如果總督同時身兼兵部尚書則可官居從一品。
  • 同為總督、巡撫,為什麼明朝與清朝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但是,最讓老朱皇帝忌諱的,也是最不放心的就是權力集中到別人的手裡。 上圖_ 明朝 布政司分布 如此進行權力分割之後,確實是對地方政務集權起到了「無與倫比」的防微杜漸的效果,
  • 湖廣總督的權力非常大,清朝為何要讓湖北和湖南兩省分家?
    還有一個疑問,清朝明明設立了湖廣總督,為何湖廣總督是能管理湖南和湖北,根本無法管理兩廣地區呢?其實,這僅僅是一個說法,湖廣總督的管轄區只有兩湖地區。湖南和湖北原本就是一家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兩湖地區就是楚國的主要根據地。到了漢朝統治時期,荊州的地盤其實就是湖南、湖北。
  • 清朝「八大總督」之最
    總督,中國明清時期總管一方軍政的大員,最早設立於明朝時期。明正統六年,朝廷因對雲南隴川用兵,時任兵部尚書的王驥首次以總督軍務入銜,此後便被沿襲下來,不過早起的總督多因事而設,事畢即撤,到了明朝成化年間才漸漸趨於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