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舉幾幅對聯:
1,板凳要坐十年冷
仄仄仄仄平平仄
文章不寫一句空
平平仄仄平仄平
(含數,量詞的對聯不講究平仄)
2,打倒帝國主義
仄仄仄平仄仄
建立中華強國
仄仄平平平平
(符合時代特徵,口號式的對聯不講究平仄)
3,有關國家書常讀
仄平平平平平平
無益身心事莫為
平仄平平仄仄平
(請問這一聯為什麼不講究平仄?)
4,一彈流水一彈月
平仄平仄平仄仄
半入江風半入雲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1,)
5,碧野田間牛得草
仄仄平平平平仄
青山林裡馬識途
平平平仄仄平平
(集句聯不講究平仄)
6,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下聯?至今無
(這後半句也是集句聯)/先舉幾聯不講究平仄的對聯在這裡,也留了一聯為什麼不講究平仄給朋友們去思考,去查資料,去學習。也推薦幾本書(《聲律啟蒙》《笠翁對韻》《中國對聯藝術》)給對聯愛好者。再談《觀音山上觀山水》怎麼對對句,要怎麼理解?
一,主題。我們所說的對聯橫批即主題也,也就是說觀音山上觀山水的橫批《觀音山》是主題,上下聯都是為其服務的。除橫批外,上聯又是主題,下聯是襯託上聯用的。那麼《觀音山上觀山水》的主題是什麼呢?是:在觀音山上觀山賞水。厄要點即「觀山賞水」。只要下聯能襯託「觀山賞水」這一主題那麼意境即達到。在這裡我又不得不拿我在「用對聯的幾大禁忌淺析《觀音山上觀山水》的幾幅下聯」裡的幾句對句來賞析。「玉皇觀前玉觀樓」連玉皇都來捧場,還有什麼理由不值得人們去觀山賞水呢!用「觀樓」對「山水」也很好的襯託了「山水」,不然,大家想想無觀無樓的「山水」是什麼「山水」?是不是「窮山惡水」?再看「狀元紅中狀紅塵」描繪出的色和形態,繪出的世俗人間是不是也襯託出了「山水」的另一美景?再看「師延管中師管弦」用人們追求的另一種美一一聲樂的美來增添「觀山賞水」愉悅的心情,符合襯託主題意境的標準!
二,集句聯。上面列出的5,6乃集句聯也,什麼叫集句聯?準確的說是叫「集詞」,但沒「集詞」這種說法。「觀音山上觀山水」是集句聯嗎?是!是集「觀音」和「觀音山」這兩個專有名詞後合二為一的集句聯,轉品的「山水」也是常出現於古詩詞中,也是集於此句!當然有些集句聯是集古詩中的完整的句式。關於集句聯不講究平仄,但對平仄只有一個要求,即上,下聯各自做到「抑揚頓挫」即可,也就是說不能一句全仄或全平。說到這裡,有人可能就要問了:你明知這對聯不講究平仄,為什麼還要用對聯的幾大禁忌去淺析呢?這就好比我們初學光學,都是學的光是沿直線傳播。當我們學到一定程度,就會知道光是沿曲線傳播一樣。當我們懂得更多了,那些基本的條條匡匡就不再是評判的一些標準。
所以,觀音山上觀山水的下聯只要詩意盎然,對仗符合,詞性相當,斷句意義可取,能襯託上聯的主題的集句聯就是佳聯!來看看我上篇文章中評的幾幅是否是集句聯,「玉皇觀前玉觀樓」是集「玉皇」和「玉皇觀」合二為一的,「觀樓」也是古詩詞常用的詞。如果改成「玉皇宮」或「玉皇殿」前面這是可以,但後面「宮樓」在詞海中就一個意思(宮中之樓)無轉品,「殿樓」在詞海中無此詞!「狀元紅中狀紅塵」「師延管中師管弦」也是集句聯。
三,方位詞。別小看「觀音山上觀山水」只用了一個方位詞「上」,但大家在對方位詞在對聯中的應用又理解多少?方位詞在語法中是什麼詞性?答案是「後置介詞」。在對聯中介詞可以對任何詞性,平仄不講究。也就是「下」可以對「上」。
四,在這裡我們來看看觀音山景區的徵聯要求:
1,聯句要符合《聯律通則》,以平水韻入句。
2,對仗工整,具有韻味,且詞性相當。
3,要注意出句「技巧」,重字及專有名詞的運用。
4,對句要以觀音山的景點應對,且具有詩意。
是不是覺得和《中國對聯藝術》知識挺矛盾的?我也看過觀音山獲獎對聯的解說,《聯律通則》沒怎麼解說,問題出在觀音山的「景點」如果有佳句,甚或絕對都可拒之門外了!所謂「景點」不是以觀音山某「景點」固有名稱那還能說得過去。如果以「景點」固有名稱,別說無人能對,更是無可對,不僅無絕對,連佳作都無。我認為意境符合能掛在觀音山大門的,符合《中國對聯藝術》標準的,再找不出第二句可與之相比的(因為是集句聯,專有名詞的輕重,大小都可分出高下)就是絕對。
其實,我寫這篇文章太難了,尤其羅列前面那6幅對聯,要考慮大家是否接觸過,我花了10天的業餘時間在幾萬幅對聯中選出來的,我相信大家都應該熟悉這6幅對聯吧!
後記,由於本人才疏學淺,難免有些失誤,望大家指正。也正是這個原因,我作兩點聲明:1,我不在網上給任何對聯妄加揣評,有共同學習探討的,可私信!2,關於我作的「用對聯的幾大禁忌淺析《觀音山上觀山水》的幾幅下聯」的那3幅下聯並非本人所創,我拿來寫文章是徵得創作者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