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家庭收留,緊急包機回國:英國小留學生做夢般的大撤離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陳柯芯 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候機室裡身穿防護服的乘客 圖丨東方IC

在英的中國留學生中,未成年留學生有1.5萬人,分別在1000多個中小學就讀,其中絕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在國內。英國疫情嚴重後,他們被迫從學校離開,獨自面對異國他鄉陌生的社會。當焦慮和恐懼來襲,只能隔著時差打越洋電話,傾吐之後,依舊需要獨自承受。當東西方的認知差距被放大,這群只有十多歲的孩子,被迫生活在兩個世界的間隙中。

撰文丨陳柯芯

編輯丨周安

出品丨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4月2日下午,連日陰沉的倫敦終於出了太陽,帶來久違的溫暖。下午4點,團團媽拉著兩個女兒的手,登上英國倫敦直飛中國濟南的包機。同機的還有另外約180名未成年留學生。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在9個半小時的長途飛行後回到中國。

這趟飛行不同尋常。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從英國接回小留學生的第一班包機。儘管票價是普通商業航班全價票的兩倍(成人經濟艙3萬元,12歲以下的兒童經濟艙2.2萬,商務艙5萬),但在漫長的焦慮、等待之後,票價早已不是考慮的要素。無論是在他們自己還是旁觀者的眼中,登上這趟航班的乘客,幾乎等於「撞了大運」。

團團媽早就想回來了。1月底,英國初中開學,她帶著小女兒送大女兒過去,沒想到國內疫情爆發,她在當地租了房子,準備等3月底復活節假期再帶孩子們一起回國。假期沒等到,卻等來學校關閉的消息。

眼看房子要到期了,她在網上瘋狂刷票,卻只買到4月中旬和5月初的回國機票。第一班飛機已經通知停飛,隨著中國入境政策不斷縮緊,誰也不能保證第二張票能按時起飛。

疫情之下,母女3人在英國的生活逐漸偏離正常的軌道。她們不再去大型超市購買食物,取而代之的是團團媽每天捧著手機琢磨:華人超市的青菜還能配送,但沒有牛奶,要去另一家超市下單,如果想要買水果和肉類,則還要通過第三家甚至第四家超市的APP,團團媽把這稱為維持疫情期間生活的「平衡術」。

疫情期間,英國倫敦塔橋上行人寥寥 圖丨新華社

團團不再上課了,每天只有一個小時能外出「放風」,母女3人的時間一下子好像多得用不完。團團媽形容每天的生活就是,「坐在窗前發呆,數一個早晨有幾個人路過自己的房子,然後等待外送小哥敲門」。

一籌莫展之際,大使館的電話打來了。不久前,她參與了166名英國小留學生家長發起的聯名信,申請臨時包機回國,並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

現在回看滯留英國那段最難熬的日子,團團媽很是感慨:「至少我能跟女兒們在一起,單獨住在租的房子裡,還能稍微放心一點。可是你想,那些十來歲的孩子,家長不在身邊的,他們可怎麼辦?」

在英的中國留學生中,未成年留學生有1.5萬人,分別在1000多個中小學就讀,其中絕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在國內。英國疫情嚴重後,他們被迫從學校離開,獨自面對異國他鄉陌生的社會。當焦慮和恐懼來襲,只能隔著時差打越洋電話,傾吐之後,依舊需要獨自承受。當東西方的認知差距被放大,這群只有十多歲的孩子,被迫生活在兩個世界的間隙中。

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離別的難過比疫情的影響更真切

點點和屋娜是好朋友,她們在同一所英國私立中學讀初二。3月18日學校關閉後,離父母為他們預定好的回國航班還有一周時間。按照英國的留學生制度,他們需要住進各自對應的寄宿家庭。

點點的住家是白人,還有兩個孩子,她不好意思這時候去麻煩別人,屋娜於是邀請她一起去她的華人寄宿家庭住。

蘇平的家在劍橋市郊區,是一個周圍只有二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她是位50多歲的華人女性,在英國生活的日子佔了她人生的一半。3月18日,英國學校停課當天,從早上11點開始,有來自3所中學的11個中國孩子住進她家,下午6點多,她才總算能坐在沙發上歇口氣了。

說到那天來家裡住的孩子,蘇平顯得有些激動,「嚯,我的奶奶呀,一幫孩子從車裡下來了,每人都抓著大箱子、手提袋,(年齡)一個比一個小。」

學校關閉了,但網課還在繼續,孩子們沉甸甸的行李裡裝著大部頭課本,藝術生還帶著好幾個畫板。蘇平數了數,平均一個孩子就有兩個大箱子和一個小箱子,她趕緊叫上丈夫、丈夫的同事,還有3個鄰居一起幫著搬。她又借來8人座的車,開去東部海邊的學校接另外的孩子,「5人座的車根本不行,(孩子們的行李)裝不下」。

停課後孩子們帶到寄宿家庭的課本

對點點和屋娜來說,在那之前的24小時裡,經歷了一場做夢般的大撤離。

一天前,點點正在學校食堂吃晚飯,平時,吃得差不多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宿舍長會宣讀一些通知和注意事項,比如帶泥的鞋子不能穿進宿舍啦,周末的比賽希望大家參加啦。但那天有些不一樣,宿舍長的聲音帶了些請求的意味——如果今晚有空的話,希望能到我們畢業班學生的房間來,跟我們都說一聲再見,怕後面就見不到了,因為明天,學校要關閉了。

點點懵了,她實在不敢相信停課來得如此突然。幾個小時前,有同學議論可能要停課的事,她還懟人家:「誰信你啊!」點點記得,當時坐在她旁邊的室友眼淚都要出來了。

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離別讓他們感受到的難過和觸動,顯得比疫情的影響更為真切。吃完飯,點點趕緊回宿舍收拾行李。收拾得手忙腳亂時,突然有一個孩子說,呀,我們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還沒去跟他們說再見呢。可是,當時已經很晚了,老師快來查寢了,五六個初二的孩子湊在一起討論,「我們所有人一起去,老師也不能拿我們怎麼樣」。他們跑下樓,在廚房裡找到正在聊天的學姐學長,撲上去一個熊抱,個兒已經接近成年人的畢業班孩子彎下了腰,拍拍她們的背,互相說著「希望還能再見面」。

事實上,從二月中旬開始,隨著英國疫情迅速增長,點點所在的學校就有孩子被父母提前接回家。點點有一個室友來自英國的澤西島,這是一個高度自治的行政區,與英國本土實行「一國兩制」的政策。幾個星期前,她爸媽來學校探望她,結果臨時決定把孩子接回家,理由是他們認為邊境隨時有關閉的可能。

房間剩下的3位室友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因為學習和生活還在正常進行。3月12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沒有科學證據顯示需要停課」,因此暫不關閉學校。

看起來,少年的生活並沒有因疫情發生太多的改變。英國本地的同學每天還是嬉皮笑臉地來上課,點點單肩背書包的時候,調皮的男生從背後衝過去一把拽下來。他們還是那麼愛開玩笑,以前是這樣,疫情期間也是這樣,走到哪都吵吵鬧鬧的。相比之下,國際學生明顯沉悶許多,點點每次和中國同學在一起時,不管是下了課一起走路,還是碰到了,都在談論疫情。

3月14日,英國累計確診人數破千,依然有6.8萬人參加了位于格洛斯特郡的賽馬節,在威爾斯加的夫,搖滾樂隊Stereophonics的演唱會也照常舉行。點點媽媽一邊從國內給點點郵寄口罩,一邊干著急,「中國人經歷了非典,也經歷了新冠,知道戴口罩的重要性。英國人卻還沒意識到疫情有多嚴重,就像非洲發生伊波拉了,你讓全中國人都戴上口罩,鬼才理你呢。」

她甚至開始盤算,萬一點點真的在英國生病了,輕症的話,能夠買到哪些藥,不能去醫院的情況下怎麼辦。她還跟當地的朋友打聽NHS(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如果病情嚴重了,孩子的保險能不能免費醫療。她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爸爸媽媽各顯神通,用盡所有資源讓孩子回家

3月14日傍晚,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瓦朗斯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戰勝新冠病毒的「終極方式」是讓英國民眾通過患病來獲得「群體免疫」,而根據英國專家的測算,新冠肺炎疫情需要60%的人口患病,才能獲得「群體免疫」。華人家長圈瞬間炸了。

電視講話的時候劉琳正在睡覺,第二天一早,她幾乎是在手機的瘋狂振動中醒來,「我收到了很多很多很多信息」,她一口氣用了3個「很多」。「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給我發信息,他們被『群體免疫』嚇壞了。」

劉琳是英國一家私立學校高中部的老師,教學之外,還負責亞太地區家長的溝通事務。「家長問我該怎麼辦,但其實他們內心裡已經決定要把孩子接回國了。當時校長讓我勸他們不要回國,但我跟第一個家長溝通之後,反而被她勸服了,我說,那行,那走吧。」

未成年的外籍學生在英國讀書,需要遵守一套縝密的制度。如果學生父母不在英國,則需委託一位25歲以上、持合法英國身份的居民為監護人,他們代表父母跟學校溝通,還要為學生尋找當地合適的住宿家庭。

點點在英國的監護人丹丹,同時也是另一個小留學生的監護人。3月15日凌晨,那個孩子的家長從國內打來電話,說給孩子搶到了第二天從莫斯科轉機回國的機票。「只有這張票了,但莫斯科需要過境籤。」孩子的爸爸媽媽在電話裡跟丹丹說。但這麼短的時間是不可能拿到俄羅斯籤證的,丹丹只能勸他們先冷靜下來,建議他們退掉這張機票再想辦法。

一夜之間,從英國返回的機票,從往返三四千變成單程15000元以上,而且一票難求。買機票就像一場賭博。有位家長給孩子買到了第二天凌晨4點的飛機,結果前一天的11點,孩子準備從家裡出發的時候,飛機突然被取消了,再買的話,最早一張票只有5月的了。「每個家長都是一口氣買五六張票,希望有一張票能成行。」丹丹說。

多班英國客機抵港,穿防護裝備的未成年乘客 圖丨中新網

有個孩子買到了3月29日飛回國的機票,但中國時間26日出臺了新政策,每個國家飛中國一周只能保留一趟航班,且客座率不得高於75%,正好從29日開始施行。航班被取消的可能性很大,孩子媽媽連夜找人,「家長給我說,我現在就弄票,什麼時候弄到什麼時候走,對我們來說壓力很大的,司機隨時要準備著」。在英國時間的25號晚上,這個媽媽真的拿到了第二天回國的票,當時小孩正在從學校到寄宿家庭的路上,司機立即得到指令,不去住家了,現在就去機場。

「爸爸媽媽各顯神通,用盡所有資源讓孩子回去,錢已經不重要了」,丹丹這樣總結。她的同事徐女士也遇到個棘手的事兒。新加坡23號宣布封國、停止轉機服務,政策出來的時候,她監護的一個孩子正在從英國飛往新加坡的飛機上,下飛機發現沒有飛機可以繼續飛了。「這時候就看家長的能耐了,你要有能力在一個小時之內搞定機票」,小孩很可憐,拎著箱子到處跑。

民航機票的供不應求導致價格水漲船高,全價經濟艙15000元到20000元之間的票,被二道甚至三道販子賣上了四五萬,商務和頭等艙到了10萬元左右。

情急之下,不少家長把目光轉向了公務包機,機上10到15個座位,總價約為200萬元。幾位做英國低齡留學的中介告訴我,「確實(很多家長)都在打聽,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過哪個孩子真的是包機回去的。」一名就讀於英國的高三學生非常篤定地說,他認識一個比他低一年級的同學從倫敦包機到香港,「200萬的包機,他一個人一架飛機就回去了」,飛行時間是3月21日。

3天後,民航總局暫停了所有境外飛中國的公務包機運行,直到本周才開始恢復公務機入境審批,需要提供「目的地機場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副省級)聯防聯控機制辦公室的接收函」,同時要求「乘客人員不得超過15人」,「全國每日批准最多5班」。

我們諮詢了兩家公務包機公司,均表示「現在有錢也包不了(公務)機」,其中一家回覆說,目前有少量商業包機能飛,最近一班從英國回國的航班是4月13日的波音737機型,為防止交叉感染,隔一個位置坐一個人,機上56個座位預計坐30人,票價為13.8萬。

有些英國寄宿家庭,寧願付違約金也不再接待中國孩子

半個月裡,有家長前後買了10張回國機票,全部在臨行前被取消。3月18日星期五,英國學校正式關閉,這意味著未成年留學生如果不能回國,則需要住進監護人許可的住宿家庭。

隨著疫情在英國蔓延開來,年紀大的英國本地住家不再願意接受陌生孩子來自己家裡,有些更是寧願付違約金也不接待中國孩子。一個14歲的中國留學生改籤了晚一天的直飛航班,英國住家得知後,大喊「no, no, no」,「我很難理解你們不按計劃做事」。他平時那種英國人的溫文爾雅都沒了,大喊大叫,還哄騙孩子,「你該走了,曼城就要關閉了,這是你們最後一次離開英國的機會。」佟娜的孩子也在英國上學,聽到群裡家長的遭遇,她很生氣,拿著合同去跟監護公司溝通,對方才終於同意讓孩子多住了一晚。下午4點的飛機,孩子還是在早上6點被叫醒,6:45就被住家送上了計程車。

全副武裝去機場的小留學生

現在,凡有需要幫忙安排住處的孩子找到她,她都首先考慮安排到熟識的華人家庭居住。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有個華人家庭,妻子還有半個月就到預產期了,還是接收了一個14歲的中國孩子。他們沒有推脫,反而主動跟佟娜說,「就怕到時候照顧不好這個孩子,你要跟他說一下,有需求提前告訴我們去安排」。

蘇平是全職住家,這次疫情中,所有來的孩子她都同意接收,沒有設立門檻。為了接納更多的小留學生,蘇平的兩個孩子把自己的房間讓出來,睡到父母的房間裡去,還有一部分性格乖巧的孩子被轉移到鄰居家住。晚上睡覺的時候,她不敢關手機,調成震動放在枕邊,「就怕有什麼情況」。

一天早上5點多,蘇平被鈴聲吵醒,一名家長告訴她,剛買到一張當天早上10點20的回國機票。她趕緊叫孩子起床,4個小時裡,要收拾東西、做早飯、把孩子送到機場。

疫情期間,這些都是有講究的。「早飯一般給他們做炒米粉,·還有至少兩個雞蛋,吃這種沒有水的東西可以避免在公共場所上廁所,但一大早起來孩子吃不進去,就逼著他吃,不吃也得吃。」蘇平說。護目鏡、防護衣服、消毒液、消毒紙巾、小包裝巧克力、水和能量棒,一一裝上,上飛機前找個空曠的地方吃掉巧克力和能量棒,最後喝口水,從登機開始,就不能摘掉口罩吃東西了,也最好不去衛生間。

回國前一晚,屋娜和點點抱了床被子到沙發上,倆人躲在裡面互相打氣。點點給媽媽打了個電話,雖然她已經獨自坐過好幾次國際航班了,但還是仔細地把候機流程寫在備忘錄裡。

屋娜只有14歲,半年前剛到英國讀書,她不停地跑去找蘇平:阿姨,我這個吃的夠不夠啊,阿姨,我的餐巾紙夠不夠啊,阿姨,我的消毒液夠不夠,這個瓶子可不可以呀,臨上車去機場的時候還說,我害怕,阿姨,我害怕,我害怕。蘇平說:「我只能不停地鼓勵她,你可以,我們都在一條船上,只要按阿姨告訴你的去做,就沒有問題,一旦感到有問題了,也沒有問題,你回到自己的國家了,他們會把你治好的」。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願意在人前展現自己的脆弱。一個13歲的男孩對我說,「像我們很小就出來了的,其實獨立性很強,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麼害怕和焦慮。」他媽媽後來把房間門關上,又打來電話說,回國前一晚,孩子緊張得怎麼都睡不著,媽媽打電話陪著他,一直聊到凌晨5點。

最近,蘇平的家裡跟驛站一樣,今天這個走,明天那個走。有天晚上10點,家長發來一個網址,託她給孩子再買些防疫用品帶著,她開車去市區取貨回來一看,糟了,那是潛水用的潛水鏡,把鼻子也罩在裡面了。她拿剪刀在潛水鏡鼻子的位置剪出小口子,趕在凌晨3點前做完,給孩子戴上,送上去機場的車。

疫情之下,高壓的生活需要些緩衝,每次去超市,蘇平都要買些鮮花和水果回來,再放放音樂。蘇平說她自己也挺害怕的,在孩子們來之前,她提前聯繫了村莊的公共場所,把鑰匙要了過來,裡頭有幾個放著摺疊床的小房間。如果哪個孩子有什麼毛病,可以暫時住到那邊去。「真是上天保佑,沒一個感染的。」

現在,蘇平家裡還住著3個孩子。他們都即將面臨英國高考(A-Level)或中考(GCSE),所以短期內他們不打算回國了。

疫情期間,蘇平家一名即將高考的男生在上網課

也有一部分學校允許國際學生繼續住在校內。今年高考的郝田等來考試取消的消息後,回國機票早就買不到了,全校和他一樣滯留的外國留學生還有大約50人。困在學校的日子有些無聊,他早上起來上會兒網課,中午去「椅子被排得很稀」的食堂吃飯,下午沒事做了,就開始睡覺,他說自己以前從來沒有睡午覺的習慣。

學校規定留校的同學不能離開校園,買東西只能送貨上門。無聊的時候,他刷刷instagram,發現沒什麼新鮮內容可看了,倒是多了一些「奇怪的接龍」,就是寫一些問題然後@幾個人,讓他們回答,然後繼續@朋友。他看到「最讓人迷惑」的遊戲是@朋友一起畫番茄,「跟QQ空間差不多,哇,就所有人都在玩這個東西,還玩得挺開心的,因為太無聊了。」

飛機落地,有一種終於熬到頭了的感覺

4月2日下午,在希思羅國際機場的四號航站樓,能夠輕易辨認出乘坐小留學生專機的乘客們。他們大多是正在上中學的孩子,偶爾有七八歲的小孩,由監護人送來機場,辦好值機後,被東航工作人員統一組織送去安檢和登機口。

團團媽坐在機尾,看著一個個「生化人」走進機艙,感覺跟看電視一樣不真實。每個人都捂得很嚴實,隔離服、眼鏡、口罩、手套,還有長到膝蓋的鞋套。經濟艙裡,兩個人之間隔著一個空座,最後幾排設置了隔離區。

乘客們被告知儘量減少走動,推車的餐飲也不再提供,改為飛行前發放食品盒,裡面有蛋糕、麵包、幾根能量棒,幾片溼巾和一瓶水,「但是吃的人不多,喝水的也不多,基本沒有人離開座位,大家都老老實實地坐著幹挺著。」

飛機跨越8個時區,從下午飛到第二天早晨。9個半小時裡,團團媽斜前方的女孩,每隔一會兒就拿出消毒噴霧,「譁——」,在自己周圍噴一圈。坐她後面的女士帶了兩個男孩,小的看起來只有五六歲,大的也才七八歲,全程只吃了一次東西,一直在向媽媽喊餓。

飛機落地的時候,團團媽鬆了一口氣,「有一種終於熬到頭了的感覺」。踏上中國土地之前,180多雙腳先在噴了消毒水的地墊上蹭了蹭,又用免水洗手液洗了手,才被允許走下飛機舷梯。

在團團媽抵達的第二天,機上一名16歲的福建籍小留學生被確診感染,第三天,又確診一名17歲無症狀感染者。檢測之前,工作人員跟團團媽說,只要沒接到電話就表明是健康的,她不放心,又打電話去問,得到肯定的回答才放下心來。

「進了隔離酒店,基本上啥都不知道了」,跟左鄰右舍的溝通只能通過聲音來揣測。「隔壁房間拉了一個小時小提琴,過了會兒,樓上的大哥又唱了一個小時歌」,團團媽的大女兒也拿出長笛來吹,像回應一樣,另一個房間也傳出了長笛的聲音,「顯然那個孩子比我女兒吹得更好,女兒把自己在群裡的備註改成『我在大佬隔壁吹長笛』。」

點點在10天前落地上海,又轉大巴到江蘇,到隔離酒店的時候已經半夜一點多了,爸媽早已等在那裡。他們遠遠地看著彼此,說話全靠喊,「你快上去吧」,「上去打電話」!終於躺在酒店床上的時候,距離點點出發坐飛機已經過去了整整30個小時。

屋娜順利回到了上海的家裡,根據上海的政策,未成年人被允許居家隔離。我們打電話的時候,媽媽剛給她的房間送了午飯。「今天吃魚豆腐湯,還有蘆筍、米飯,弟弟還給我拿了小番茄」,她聞了聞覺得挺香,很滿意這頓飯。事實上,她對回家的一切都感到滿足。她一遍又一遍感嘆:「回家真是太好了!」

回國前,屋娜拍下的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

還有4天,點點就能結束隔離回家了。隔離期過了一半的時候,點點媽媽發覺點點有點煩躁,一直溝通得很好的女兒不太願意回信息了,她打電話去跟女兒開玩笑,「你還好嗎?有沒有被關傻?語言功能有沒有出現障礙?」點點媽媽自己先笑了起來,女兒也跟著笑出聲來。

點點媽鼓勵女兒:「再堅持堅持吧,還有幾天就結束了。」

*文中劉琳、佟娜、郝田為化名。本文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華人家庭收留,緊急包機回國:英國小留學生做夢般的大撤離|穀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穀雨|華人女性緊急收留11個小留學生 父母10萬天價票難求
    下午4點,團團媽拉著兩個女兒的手,登上英國倫敦直飛中國濟南的包機。同機的還有另外約180名未成年留學生。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在9個半小時的長途飛行後回到中國。 這趟飛行不同尋常。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從英國接回小留學生的第一班包機。
  • 英國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的時候,中國的小學生在做什麼?值得深思!
    1.5萬英國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在眾人以為這件事不可能實現的時候,4月1日,中國駐英大使館組織小留學生包機回國,機票隔離費用等由家長支付!4.2日增加臨時航班赴英國,4.3日這些報名回國的小留學生將乘坐東航的航班回國,航班已確認188名留學生乘客!
  • 包機回國小留學生出現感染到底讓誰怒不可遏?
    首批包機回國小留學生出現確診病例,是個令人措手不及卻又意料之中的問題。畢竟國家包機接回滯英小留學生,就和當初這些小留學生家長將忍痛割愛將孩子送到萬裡之外的不列顛一樣,本質上都是一種投資。不過「去」是為了英國國籍,而「回」則是為了身家性命。
  • 孩子英國被困只有13歲,母親請求包機回國,網友:這是道德綁架!
    就在這時,留學生群體受到了網友們的熱議。國內十幾億人付出了兩個多月的努力,如今已經看到勝利的希望,不容許出現意外,讓努力白費!留英學生困境中國在英國將近有1.5萬個小留學生,他們平均年齡才14歲。倫敦時間3月18日,英國宣布關閉所有學校,這讓小留學生的家長們擔心了起來。他們的孩子原本都是留校或者在寄宿家庭生活,可是學校關閉後,孩子無法留校,部分寄宿家庭也不願意接受中國留學生。同時,回國的機票一票難求,家長們更著急了。這些小留學生們年齡普遍偏低,在國內過著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還難以獨立面對困難。
  • 英國1.5萬滯留小留學生回國已成定局,背後如何引導更值得深思
    一、4月1日,英國留學生的小學生,已經確定包機回國了。此次回國,相關費用全部自理,回國後,孩子們也將在集中點隔離。據了解,此次包機只給孩子乘坐,家長不能跟著一起乘機,總人數不到200,第一批回國的小學生將在濟南的統一隔離,然後回家。
  • 中國包機接回的小留學生,現又鬧著要回英國,網友評論炸鍋了
    在英國疫情暴發時,感染人數也成倍增加。這些小留學生的父母也擔心他們的孩子會在英國受到感染,所以他們共同寫了一封信,希望中國能派包機去英國接成千上萬的英國留學生,中國還向英國派出了兩架飛機,並接待了數百名留學生回國。在中國登陸後,在被隔離14天之後,他們被父母帶回了家。
  • 「五星機長」領銜,接小留學生回家
    當下海外疫情蔓延留學生是否應該回國國家是否會包機撤僑在海外的你(東航 供圖)4月2日9時30分,前往英國撤離小留學生們的東航飛機已經起飛,東航一架波音B777-300er大型寬體客機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直飛英國倫敦,預計在當地時間14時12分(北京時間21時12分)抵達倫敦希斯羅國際機場。這是東航按照國家統一決策部署,執行的首班赴海外接留學人員的臨時航班任務。
  • 中國為什麼忽然決定接回滯留英國的1.5萬小留學生?體現大國擔當
    中國為什麼忽然決定接回滯留英國的1.5萬小留學生?體現了大國的擔當目前,英國疫情不斷惡化,關於滯留英國的1.5萬個小留學生回國問題,也成了國內吃瓜群眾關心和熱議的問題。終於在今天上午,我國駐英國大使館發出了搜集信息,安排包機接小留學生回國的消息。
  • 英國封國,剛到英國的小留學生還好意思讓祖國派包機接他們回家嗎
    這一次,剛到英國的小留學生還好意思讓祖國派包機接他們回家嗎?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在危險面前生命第一,其它一切都無所謂。英國再次爆發嚴重疫情這是小留學生家長沒想到的,更是他們不願看到的,但殘酷的現實讓他們不得不再次面對。
  • 1.5萬小留學生要回國,留學英國還有這層原因,網友:不值得同情
    因為疫情,我們才知道,僅英國留學生就高達20萬,其中居然有1.5萬小留學生。現在英國疫情日益嚴重,孩子們滯留英國,父母急了,集體請求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網友質問:憑什麼?一位媽媽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自己沒錢,看不慣別人有錢送孩子出國留學!
  • 留學生父母:你們就是仇富,英國淪陷,今年還能再次包機嗎
    2020年3月,1.5萬英國滯留小留學生包機回國很多人都還記得,今年3月,疫情期間,英國滯留的1.5萬名小留學,這些孩子年級都較小,據說最小的僅有10歲,當時在英國舉目無期,家長十分著急,於是聯名寫信要求國家幫忙,最後,國家分批用包機將這批孩子接回了國內。
  • 為何大家現在如此反對接小留學生回國?原因讓人淚目
    為何大家現在如此反對接小留學生回國?原因讓人淚目如果不是國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可能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在英國有數量如此眾多的中國中小學生留學。現在英國受疫情影響,也做了學校無限期停課的處理,並且取消了本國2020年的中高考。
  • 「包機」父母操心的事,12歲男孩獨自辦成了:回國的路說難也易
    近幾天來被炒得沸沸揚揚的1.5萬小留學生申請包機事件,引發網友們怒懟,「那麼小的孩子就被送到英國留學,這是怎樣的父母?」、「被小孩子到英國留學的家庭非富即貴,自己打飛的回呀!」、「國家有難時,父母是不是為孩子不在國內而開心過,現在國外不安全了,憑什麼要國家出手相救?」「國家建設你不在,萬裡投毒你最快!」。
  • 致英國小留學生:國家再次展示大國情懷,請你珍惜中國身份!
    最近,一個類似撤僑的話題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那就是滯留在英國的約1.5萬名中國小留學生國家是否應該幫助他們包機回國。這些小留學生的平均年齡大概在14歲,父母從小就把他們送到英國留學,無非就幾個目的:一是在英國居住十年就可以拿到綠卡,做一個合法的英國人,可以每天都欣賞又大又圓的月亮;二是避開國內巨大的學業壓力,避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要知道985高校在國內的錄取率只有
  • 一位中國留學生困守英國抗疫記:40萬買回國機票無果,囤了200包火雞面
    看著第7張回國機票的航班再次被取消,英國留學生周子瀟感覺自己簡直像「中彩」了一樣。 4月13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布公告,將繼續協助在英處境困難留學人員搭乘臨時航班回國。機票和回國隔離費用等自理,合計約4萬至7萬元。 即便票價比平時貴,不少人仍然歸心似箭,排隊等待包機回國。當然,也有一番折騰和考慮後,打算留在海外安心等待疫情好轉的,周子瀟便是其中一員。
  • 「我們不是仇富」,小留學生回國難背後,有值得所有人反思的內幕
    前不久,一位未成年留學生家長聯合上百名家長,給中國駐英國大使寫信,希望可以通過包機將滯留在英國的孩子接回國內,一時間就成了當前最火的話題之一,1.5萬名小留學生也首次走進大家的視野之中,圍繞這件事也產生了諸多的爭議。那麼這件事到底該如何解決,作為國人,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待呢?
  • 1.5萬留學生回國引熱議,媽媽直言「仇富」,背後的原因不可忽視
    文丨豆苗媽媽相信最近幾天大家也都知道英國小留學生滯留,家長請求國家包機將他們送回國內的消息。1.5萬個小留學生確實數量較大,很多父母也和自己的孩子分離。在國外疫情嚴重的情況下,不得不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回到國內,可是大家也都知道,這些小留學生的數量這樣大,如果國家真的這樣做,所造成的影響也比較明顯的。對國內很多人也持反對態度,並且希望能夠正確的解決,面對這樣的問題,大使館也告訴了國外小留學生到底如何做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 在美小留學生包機回國最新進展...
    4月6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發布公告稱:考慮到有一些留學人員、特別是未成年的小留學生面臨無法解決的實際困難,需要返回國內,經駐美使館和各總領館協商,現就搭乘臨時包機意願進行摸底調查。
  • 是否會包機接回海外華人?教授為海外華僑留學生解答了哪些問題?
    是否會考慮包機接回海外華人?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給予了回應。記者:此時民航局對國際客運航班進行進一步的調減,僅保留一司一國一線,是基於怎樣的考慮?答:近日,境外輸入病例連續多日保持兩位數,無疑對國內疫情防控成果、復產復工節奏和人民生命健康帶來嚴峻挑戰。
  • 乘包機回國的西班牙留學生:大使館一對一溝通,隔離點送生日蛋糕
    「收到大使館說國家要組織包機來接我們回家的時候,我真的激動的不敢相信,」西班牙留學生李雅慧告訴南都記者,「當時西班牙各個航班都被取消了,我都以為回不去了,感謝祖國把我們接回家。」目前,李雅慧與同乘本次包機的西班牙留學生一同在杭州隔離。就在他們隔離的第二天,隔離點的工作人員還貼心地為當天過生日的留學生準備了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