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廚師送外賣,餐廳主管進盒馬,導購做分揀……共享員工怎麼樣了

2020-12-19 騰訊網

《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了在疫情期間有過「共享員工」經歷的三位中小企業員工,他們講述了自己的這段特殊經歷。

沒工作的日子,每天早上醒來,想到房租要交,還有生活費,感到很焦慮。共享員工的新工作,沒想像中那麼美好,但人生百態,他們多了一段難忘的奮鬥經歷。

文|高婧婧編輯|米娜

攝影|鄧攀

共享員工,是國內新冠疫情暴發期間催生出來的一個新名詞。

在受疫情衝擊的日子裡,這些「共享的員工」通過「換位工作」得以體驗一段短暫的不同的人生,雖然有擔憂和焦慮,但亦是一段難忘的奮鬥時光。

《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了在疫情期間有過「共享員工」經歷的三位中小企業員工,他們講述了自己的這段特殊經歷。以下口述根據記者採訪整理,有刪減。

「做了四天騎手,掙了500多塊錢。」

姓名:文明

年齡:28歲

本職工作:日料店廚師

共享工作:外賣騎手

共享時間:4天

我是內蒙古通遼人,在北京一家日料店任職廚師。我們店春節後營業了幾天,一個顧客都沒有,沒辦法就暫時停業了。

疫情給我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閒下來了,從來沒有這麼閒過。我們店供吃供住,雖然沒有房租壓力,但是躺在公司宿舍的床上,呆得很煩,總想幹點什麼賺點錢。我就想起前幾天口碑的人給我們發來的傳單,上面有個二維碼,註冊一下就可以成為眾包騎手,於是我就在2月10號那天完成了註冊,答一些題就通過了。

▲文明所在的餐廳目前已經營業,但絕大多數的生意是外賣訂單。

2月13號那天,我開始跑外賣,2月18號,餐廳復工,我又回來當廚師,所以我一共幹了五天騎手,還有一天趕上下雪沒跑,所以我只做了四天的騎手。

我有一輛電動車,不用加入團隊,可以隨意支配時間。我一般都是中午和晚上飯點出來跑,其他時間回宿舍休息一會兒。第一單是去工體那邊送炸雞,路上看不到什麼人,然後送到小區門口。

▲穿上外賣服裝的文明,這身衣服陪伴了他四天。眾包騎手接單自由靈活,收入一日一結,疫情期間,口碑餓了麼以此形式幫助很多人成為短期外賣員,以渡難關。

印象深刻的有一單是,繞著小區找了好幾圈也找不到,很著急,就一邊聽著電話一邊找,不過這時候點外賣的人都很體諒騎手。

這四天送過奶茶、炸雞,還送過幾單飯菜,但沒送過日料。平均每天能跑12單,算下來,掙了500多塊錢,一個最大的驚喜是,不知道我做了什麼,平臺送了我10塊錢獎金,當時很高興,似乎是受到了肯定。

▲文明在餐廳負責炸臺,他正在做炸豬排的準備工作。

18號那天老闆通知上班,因為餐廳可以接外賣訂單,我就回來了,3月16日餐廳接了14單外賣。我以往的月工資有六七千,這個月的工資還不知道怎麼發,但我相信老闆不會虧待我們。

我來北京將近四年了,一開始就是學的做菜,做炸物,炸這個挺講究火候。

▲文明所工作的日料店,位於北京工人體育館附近。餐飲業正漸漸復甦。

我是挺有好奇心的一個人,疫情期間體驗了一把當騎手,感覺做廚師和做騎手各有利弊。但是我覺得做騎手更辛苦,還是喜歡廚師這份職業,以後會繼續做這行。

「來之前沒聽說過盒馬,疫情結束後最想回趟家。」

姓名:王軒

年齡:19歲

本職工作:餐廳前廳主管

共享工作:盒馬鮮生分揀員

共享時間:28天

我今年19歲,16歲開始出來打工,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雲海餚,從餐廳基層一點點做起,目前在藍色港灣的雲海餚做餐廳前廳主管。

我們這個店是1月開業的新店,那時正臨近春節,我想著餐廳會很忙,還在糾結要不要回河北老家,結果疫情一來,回不去了。

▲王軒在餐廳的日常工作,是在前廳負責接待客人以及其他一些雜務,每天要站8小時以上。

疫情嚴重的時候,由於餐廳生意不好,我們沒事可做。有一天,公司給大家發了郵件,說可以去盒馬上班,一開始我都不知道盒馬是什麼,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出去上班也感到害怕。為此店長和我特意跑到實地考察了一下。最後店長安排了我們店裡五個員工去盒馬上班,包括三個前廳員工和兩個後廚員工。

我是2月4號那天去報到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培訓,熟悉環境和工作流程。盒馬分配給我的工作是在後倉做分揀,主要針對外賣訂單。簡單地說,就是分配給我的外賣訂單裡有什麼,我就把訂單裡的貨物找好,然後裝進袋子裡。

▲在盒馬每天面對的是各種各樣數不清的貨物。

這份工作其實很容易上手,沒有覺得不適應,關鍵是要熟悉庫位。我在盒馬一天工作8小時,差不多能接60-70單,聽說有的熟手一天能做到100多單。盒馬按照時薪支付給我們工資。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訂單裡點了四十多件貨,我要反覆確認有無遺漏。疫情期間,經我手的外賣訂單裡,點的最多的是蔬菜和消毒用品,基本每單都有菜,出現概率最高的是黃瓜和胡蘿蔔。

▲疫情期間,雲海餚餐廳設置了隔離桌,隔離桌是不允許客人使用的,目的是拉開桌與桌之間的距離。

3月2號,隨著一些企業的復工,餐廳外賣的需求量變大,我就回到了餐廳原崗位工作。這一個月,最大的收穫是在盒馬認識了幾個朋友。現在回到餐廳了,每天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工作,雖然顧客不多,但還是回到了正軌上,等疫情結束後,我很想回趟家。

「沒工作就意味著沒有了收入,可房租還要交。」

姓名:屈齊毅

年齡:20歲

本職工作:鞋店售貨員

共享工作:物美超市分揀員

共享時間:2月11日至今

我原本是一家鞋店的售貨員,目前在北京順義區的一家物美超市店做共享員工。

2018年,我從河南來北京投奔表姐,那時起就一直在這家鞋店工作。由於疫情,春節期間店裡基本沒什麼客人,撐到了初七,直接暫停營業了。我這個工作是幹一天活,掙一天錢,鞋店關門就意味著我沒有收入了。

▲小屈工作的鞋店,目前還未營業。據物美超市店長介紹,疫情期間,賣場是對商戶免收租金的,什麼時候重新開張,由老闆自己決定。

疫情帶來很大衝擊,沒工作的日子持續了十幾天,我每天早上醒來,想到房租要交,還有生活費,感到很焦慮。

我們鞋店和附近的其他商戶是屬於物美超市的租戶,商戶有一個微信群,有一天招商經理在群裡發布了一個消息,大意是物美超市推出一個共享員工招聘計劃,其他公司上不了班的員工可以去物美超市暫時工作。我馬上就打了電話諮詢了一下,然後準備相關資料,大概過了四到五天,物美的人就通知我可以去上班了。

▲小屈剛剛接到一個新的線上訂單,正在前置倉揀貨。

我在物美主要負責多點APP訂單揀貨工作,一般就呆在前置倉,針對到家的單子,這個工作最重要的是細心,別把貨弄錯或者漏掉,還有易碎的要多注意。很感謝平臺給了工作機會,這邊的人挺好,有不明白的都願意回答。我現在每天上午工作4小時,這邊按照時薪支付我工資,我在這邊的時薪比鞋店的要高。

▲小屈還沒有復工,在超市當共享員工的薪水是她唯一收入來源。

上午工作完我就回家做飯,現在租的房子是一個小公寓式的,房租500多,還好房租不高,我也挺宅的,目前的收入可以維持生活。鞋店的老闆沒通知什麼時候可以開張,等開張了我還是要原崗位上班。

共享員工這一創新機制,能讓急需用工的企業與其他公司閒置的員工之間實現某種程度的互助,使人力資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目前看來,隨著大部分企業的復工,許多共享員工已經回到原工作崗位,但共享員工卻有常態化的趨勢,首創共享員工模式的盒馬已在開發共享員工平臺,預計4月份上線。而在疫情全球爆發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公司亞馬遜,也效仿了這一機制。

不管怎樣,企業在逐步復工,這也意味著那些共享的員工們將重回正軌。春暖花開的日子,希望儘早看到他們如往昔繁忙的樣子。

相關焦點

  • 日料廚師送外賣,餐廳主管進盒馬……共享員工怎麼樣了
    但是我覺得做騎手更辛苦,還是喜歡廚師這份職業,以後會繼續做這行。「來之前沒聽說過盒馬,疫情結束後最想回趟家。」姓名:王軒年齡:19歲本職工作:餐廳前廳主管共享工作:盒馬鮮生分揀員共享時間:28天我今年19歲,16歲開始出來打工,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雲海餚,從餐廳基層一點點做起,目前在藍色港灣的雲海餚做餐廳前廳主管。
  • 共享員工怎麼樣了:日料廚師送外賣 鞋店導購做分揀
    我是挺有好奇心的一個人,疫情期間體驗了一把當騎手,感覺做廚師和做騎手各有利弊。但是我覺得做騎手更辛苦,還是喜歡廚師這份職業,以後會繼續做這行。" 來之前沒聽說過盒馬,疫情結束後最想回趟家。"姓名:王軒年齡:19 歲本職工作:餐廳前廳主管共享工作:盒馬鮮生分揀員共享時間:28 天我今年 19 歲,16 歲開始出來打工,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雲海餚,從餐廳基層一點點做起
  • KTV店員變成了盒馬鮮生的分揀員 杭州首批「共享員工」上崗
    這是朱超在盒馬鮮生杭州東新東路店當分揀員的第三天。他的身份是溫莎KTV湖墅店店員,三天前,以「共享」的形式,變成了盒馬的一名「共享員工」。一邊是企業遲遲不能復工,面臨著房租、員工工資等各種成本壓力;另一邊因為線上訂單爆增,盒馬的打包員、分揀員、上架員等遠遠不夠。疫情之下,杭州第一批「共享員工」誕生了。
  • 盒馬和雲海餚共享員工,共享員工能否成為餐飲渡過難關的妙招?
    在這個時候,正所謂急中生智,餐飲業開啟了另一個強大的模式:共享員工?2月3日,盒馬宣布聯合知名餐飲企業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雲海餚、新世紀青年飲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廳),合作解決現階段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和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挑戰。
  • 雲海餚員工到盒馬「上班」!新零售平臺和線下餐廳聯手抗疫
    原標題:雲海餚員工到盒馬「上班」!新零售平臺和線下餐廳聯手抗疫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餐飲業影響仍在持續,不少餐廳甚至已處在停擺狀態。
  • 盒馬鮮生的商品怎麼樣?配送及售後服務是怎樣的?
    不知什麼時候,盒馬鮮生成了網紅們爭相打卡的生鮮超市之一。為什麼盒馬鮮生如此受大眾歡迎呢?盒馬鮮生的商品怎麼樣?配送及售後服務是怎麼樣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盒馬鮮生,就是鮮盒馬鮮生,字如其名,「鮮」是盒馬鮮生最重要的主題。
  • 海底撈、盒馬:「未來餐廳」已來!
    之前盒馬在上海開出的機器人餐廳,也一樣引起了轟動。盒馬據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透露,盒馬新版機器人餐廳,已實現日翻臺率6次、人均消費100元!顧客可在機器人餐廳掃碼點餐,也可在盒馬鮮生超市買完海鮮等食材,讓廚房加工,在餐廳用餐。顧客買完的食材,將由盒馬的傳送帶,送至中央系統。
  • 盒馬鮮生「共享員工」的模式是自救:實際卻忽視了這些潛在的問題
    在此期間,線下實體店基本沒有人流量,有外賣業務的餐飲店可能稍好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員工不得不考慮自身就業問題。由此,「共享員工」模式應運而生。根據人民網新聞報導,早在2月3日,阿里巴巴旗下著名新零售平臺公司盒馬鮮生就提出了「招工令」。因為在肺炎疫情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採取了封閉式管理,商場、超市的線下實體店雖開著,可是人流量卻比較少。
  • 盒馬互助餐飲:吸納雲海餚等員工來上班 並在談更多餐企
    同一時間的盒馬,卻在疫情的當前,加上春節的原因,原本返鄉過節的門店員工,未能及時到崗。而盒馬的整個營業訂單暴漲,尤其是生鮮食品部分,出現用工和訂單的嚴重倒掛。很多原本屬於大倉、業務等後方盒馬員工,春節期間也不得不抽調到前店支援,幫助門店的貨架理貨、APP訂單的撿貨。
  •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怎樣的模式
    「共享員工」招聘受歡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王軒工作的雲海餚餐廳門店仍然處在歇業狀態。然而「待業」不久,他就收到公司通知,可以通過自願報名「共享員工」臨時調往盒馬鮮生工作。「一方面可以增加個人收入,另外現在投入到工作中積極復工,也能為社會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談及報名「共享員工」的初衷,王軒告訴記者。
  • 溫莎KTV員工成了超市裡的分揀員!杭州第一批「共享員工」上崗了
    這是朱超在盒馬鮮生杭州東新東路店當分揀員的第三天。他的身份是溫莎KTV湖墅店店員,三天前,以「共享」的形式,變成了盒馬的一名「共享員工」。一邊是企業遲遲不能復工,面臨著房租、員工等各種成本壓力;另一邊因為線上訂單爆增,打包員、分揀員、上架員等遠遠不夠。疫情之下,杭州的第一批「共享員工」誕生了。
  • 緊急向餐飲企業「借了」500名員工後,盒馬鮮生的電話被打爆
    (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2月3日,盒馬宣布接納近500名來自雲海餚、青年餐廳(北京)的員工到盒馬旗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門店「上班」,並向其他餐飲企業發出了「招工令」。每個月光員工工資都要花1.56個億,「即使貸上款發工資,我覺得撐不過3個月。」出不了門了,人們轉向線上消費,盒馬等平臺的線上訂單飆升,不止運力緊張,門店分揀、打包的壓力也很大。胡秋根說,春節期間,在不少城市,盒馬線上訂單要靠搶,可能一個上午的訂單量就佔滿了全天的配送運力。
  • 雲海餚、青年餐廳員工到盒馬「上班」聯合抗「疫」
    DoNews2月3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3日,盒馬宣布聯合知名餐飲企業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雲海餚、新世紀青年飲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廳),合作解決現階段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和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挑戰。
  • 疫情期間的「共享員工」,是權宜之舉還是未來趨勢?
    戴柏榆說,幸好火鍋店和盒馬鮮生有合作,可吸納待崗員工兼職。 因為在餐飲店工作的關係,戴柏榆持有健康證,又熟悉各種蔬菜、肉類,很快通過了面試。「從事的工作很容易上手,挺適應新工作。」他告訴記者,「火鍋店主管的崗位還保留著,復工了就會回去。」
  • 如何運用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共享員工」模式化解疫情期危機?
    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盒馬鮮生超市為代表,線上業務量激增的大型商超等零售業員工缺口達幾千人。 盒馬與雲海餚合作「共享員工」,圖為雲海餚員工接受上崗前培訓。
  • 他們對盒馬「上癮」,上海女老闆還搬到了「盒區房」!
    Chris住在盒馬鮮生金橋店三公裡配送區內。她第一次用盒馬APP下單,買了總價二三十元的零食,像點外賣一樣很快便送到家了。區別於普通外送服務的是,盒馬三公裡內免費配送且無需起送費,便捷快速的線上購物體驗讓她記住了這個品牌。
  • 特殊時期的智慧和擔當|500多名餐飲企業的員工要到盒馬「上班...
    和她一樣「遭遇」的,還有盒馬的馬先生。&nbsp&nbsp&nbsp&nbsp2月3日,盒馬聯合一些餐飲企業宣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雲海餚、青年餐廳部分休業員工將經面試、培訓、體檢、確認勞務合同後,分別入駐盒馬各地門店,參與打包、分揀、上架、餐飲等工作。
  • 日賠5000,空養員工的日子終於熬過去了,日料餐廳艱難穿越低谷
    面對「扶不起」的堂食,陳自強還是決定召集後廚團隊商討外賣的可行性。儘管團隊中近半的廚師不支持外賣,但在「等死」與「開通外賣」之間,陳自強選擇了開通外賣,但前提是改變原有的產品架構,尋找適合外賣的包裝。「普通的打包盒肯定不行,我們買了錫紙打包盒;針對蘸料,我們特意買了小盒包裝,並認真貼上了標籤。」
  • 餐飲業待崗員工有活幹了!盒馬聯手餐企合作「戰疫」
    一邊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商超人手不足,一邊是部分餐廳打烊大批員工待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2月3日獲悉,盒馬將與餐飲企業合作解決現階段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和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挑戰。
  • 盒馬開到進博會:餐廳內機器人服務,展館內享30分鐘外送
    記者發現,盒馬已經將各種進口生鮮商品和配送服務搬進進博會,包括帝王蟹、波士頓龍蝦等生猛活鮮,還帶來了首次面世的2.0版的機器人餐廳。送餐機器人據了解,今年進駐國展中心的餐飲單位達到80多家,盒馬成為館內唯一提供外送服務的餐飲單位。盒馬通過在會展中心設置8個「空投點」,對館內通過盒馬App下單的用戶施行定點配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