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京都300年老店,匠人精神的傳承,一生一定要吃一次的懷石料理

2020-12-03 HI符益榮

看天下

See The World

Takeshigero Koyto

美濃吉竹茂樓

懷石料理

Kaiseki-Ryori

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

懷石來自於禪道;為了在長久聽禪中抵制飢餓,肚子抱石一塊,稱為「懷石」;後來就有了給聽禪僧人的茶點,再後來有了最負盛名的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就連日本當地人也認為要到一些老店中去用餐,一邊觀賞美麗的庭院,一邊飲茶,享用懷石料理,才稱得上地道。

相對於與酒一起品嘗的「會席料理」,懷石料理量少而更精緻,最初形態為「一汁三菜」,以湯品、生魚片、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組成。規格高的可能有十數道,從先付(開胃菜)開始,然後是御碗(湯品)、向付(生魚片)、八寸(下酒菜)、燒物、揚物、焚合(燉菜)、醋物、蒸物、御飯、止碗(味噌湯)、香物(漬物),最後以水物(甜品)結束一餐。

懷石料理重在尊重自然、表現自然,運用食材與烹調技巧,調和對氣候及環境的變化感受,進而端出合乎時節的料理。菜餚與器皿、餐桌的呈現,加上諸多細節的堆砌,為懷石料理注入最簡單也最難能可貴的款待之情。

懷石料理保留日本飲食獨有的優雅儀態,並被登錄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席懷石饗宴,如同深入日本文化。

竹茂樓

Takeshigero

美濃吉始建於1716年,作為江戶川時代京都奉行所指定的八個鮮魚料理飯店之一,到今天位置在傳統日式料理界依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美濃吉原址在東海道線的終點三條大橋附近,1950年由於擴店需要搬遷到了現在的地址。

1992年,美濃吉更名竹茂樓,意為「竹林繁茂的餐館」,這也就是為什麼院內滿是竹子。

竹子是象徵著繁榮昌盛的三大吉祥植物之一,只需要數月便車長到足夠的高度。

三個世紀以來,優質的菜品和出色的服務,是的美濃吉聲名顯赫,舊時更是有達官顯貴經常出入。

我們到達餐廳的時間尚早,餐廳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每日開餐前例行的給地面衝水或灑水的工作。

前廳

Foyer

進入前廳後,有一為專門負責接待客人的服務員穿著傳統服飾在此等候,核查客人的預訂信息,協助客人換鞋。

幕簾的正中寫著「川魚生洲」,這便是意為受到幕府時代京都政府認可的以加工河魚為主的料理店。當初受到認可的店鋪只有8家,其開創了京都懷石料理的歷史。

美濃吉並沒有收入到米其林三星的餐廳,這其實並不妨礙美濃吉在業內的地位。政府的認可加之300年的堅持,和匠心傳承也足以讓人來此用餐。

換過鞋子之後,餐廳會通知專門的服務員前來領座。

竹茂樓的餐廳,有山下兩層,一層有廚房還有一個大型包間,可提供會席料理

由於是提前預定,所以就算是兩個人還是給我們安排了一個比較大的包間。

包間裡的椅子數量都會在用餐前根據客人預訂人數調整好。

另外每一個包間都包含了備餐間以及衛生間。

包間裡還有一個小的陽臺,供客人小憩,窗外就是竹茂樓的標誌「竹林」。

每間包房會有兩位服務員,一位提供餐前服務,另一位負責傳菜。

菜品

Japanese Traditional Dishes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秋季菜單,一共十道菜,其中一道由於食材關係未能提供。

我們的選擇的是18000円+/人的菜單,更高級的菜單還包含了八寸(下酒菜)、揚物、焚合(燉菜)、醋物、蒸物。

用餐前,餐廳會提供清酒用以清除口腔異味,方便食客品嘗後面的菜品。

先付:

第一道選用了秋季的銀杏果,配以醬料拌勻,口感清爽。銀杏果事前用水焯熟,除去了杏果部分的苦味且口感軟糯,結合醬料口感適中。

先付的第二道菜品是秋茄子,茄子煮熟調味,搭配豆花+蔥絲,口感極為清爽,非常好吃(小益最愛)。

椀:

松茸鰻魚湯,山珍+海味的結合自然是妙不可言。8-11月是松茸絕佳的適用季節,而秋季的鰻魚肉質肥美,搭配上好的柚子皮,清香四溢。

柚子皮的選材也很講究,不能苦也不能澀,竹茂樓這道菜裡的柚子皮即使空嘴吃口感也很好。松茸鰻魚湯的精華全在湯裡,非常推薦。

向付:

這道菜是鰹魚+鯖魚刺身,在傳統的芥末醬油外,還搭配了椒鹽。個人比較推薦和椒鹽一起食用,更能凸顯魚肉的細膩甜美。這道菜顛覆了我對生魚片的認知,第一次知道生魚片可以如此好吃

向付所用的魚類正是秋季的應季食材鰹魚和鯖魚,先來說說鰹魚。鰹魚是為數不多的一年二旬的魚類之一,產卵期在夏和冬。日本近海的鰹魚北上洄遊,魚苗和幼魚期以浮遊生物為食。

提到洄遊,就得說說初鰹和回鰹。鰹魚春季從出生地菲律賓海乘黑潮北上,遊經土佐灣時(3~5月左右)捕獲的鰹魚稱為「初鰹」(初鰹),秋季洄遊魚群折返,再次回到土佐灣時(9~11月左右)捕獲的鰹魚稱為「戻り鰹」(回鰹)。

日本本地人更偏愛初鰹,但是竹茂樓選用了回鰹。回鰹的油脂更豐富,口感更為鮮甜,最適合生吃。

由於海水變冷的緣故,鯖魚中秋至冬季間最為美味。鯖魚的油脂會變得豐滿,藉以保持溫暖,因此這個時期的鯖魚會更為多汁、肥美。

這就是為什麼向付中的生魚片回如此好吃的原因。

燒物:

子持鯰鹽燒是秋季的時令燒物,鯰即指香魚。產卵香魚一月魚一寸,十月而至。初夏的小香魚可做天婦羅,而秋季的香魚正值產卵季節。將香魚沿腹橫切,烤制後魚卵自然排出,專食魚卵。

這道菜味道特殊,個人非常不喜歡,聽說北大路魯山人也很不喜歡自持香魚。

進餚:

松茸+黑毛和牛,黑毛和牛是日本頂級和牛,要求高產量稀少。這道菜廚師會在現場烹飪,小益覺得煮製沒有烤制好吃。

對全世界的美食家來說,和牛象徵著最奢華的味蕾享受。細密分布與牛肉間的脂肪給予和牛肉優越的口感和味道。

烤制的和牛在加溫的過程中,細布和牛肉的條紋狀的脂肪很快融化並燒焦,烹調適當的和牛排嫩軟味道鮮美,口味猶如上等牛油,回味無窮

強餚:

炸物老海芋+蓮藕,隨是油炸但不油膩,老海芋綿軟細膩,口感好。

這裡的老海芋並不是號稱「滴水觀音」的海芋,是一種日本產的芋頭。芋頭為秋季的當季菜蔬,營養豐富。而秋天的藕又被稱作秋藕,坊間都說秋藕最養人,秋天一定要多吃,一半蓮藕一半它,比肉還好吃。

御飯:

這是美濃吉的招牌,當年美濃吉便是靠此立世。確實比普通的鰻魚飯更好吃,但卻不如秋茄子、松茸湯和刺身來的驚豔。

鰻魚飯搭配了「香物」,也就是漬菜。

水物:

秋季食材製作的甜品選用了脆柿+梨配上類似於重慶的冰粉,作為結尾菜式算是合格,同時搭配了冰淇淋球,冰淇淋不如人意。

脆柿是秋冬季節最常見的一種水果,一般在十月份就開始上市,其跟軟柿不一樣,既有柿子的香味,又有蘋果的香味。

秋梨是滋陰潤燥的好食材。《本草綱目》記載,秋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秋梨酸甜適口,汁多爽脆,醇香怡人,二者的搭配可謂妙極。

用餐結束後,菜單和餐補均可留作紀念帶走。

我們用餐結束後,負責傳菜的小哥哥還給我們送上了竹茂樓京懷石的定製款「京洛名所圖」

由於客人不多,小哥哥還帶我們參觀和介紹了竹茂樓,最後送我們離開餐廳。

總結

Summary

美濃吉沒有收入米其林指南,但是按照小益的踩雷經驗,米其林指南中國和日本的準確度簡直堪憂,不必可以追求米其林,好吃的食物要我們自己善於去發掘。在京都一眾的懷石餐廳中美濃吉的性價比很高,同時品質和服務均尚可,值得一去。

美濃吉竹茂樓

Takeshigero Koyto4分(5分制)

相關焦點

  • 餐廳測評:京都300年老店,匠人精神的傳承,一生一定要吃一次的懷石...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就連日本當地人也認為要到一些老店中去用餐,一邊觀賞美麗的庭院,一邊飲茶,享用懷石料理,才稱得上地道。相對於與酒一起品嘗的「會席料理」,懷石料理量少而更精緻,最初形態為「一汁三菜」,以湯品、生魚片、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組成。
  • 細品傳統京都韻味,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分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知名的懷石料理店有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京都被認為是懷石料理的集大成之地,有許多百年以上的名店、老店等待食客探訪。
  • 刷爆朋友圈,京都性價比最高的懷石料理都在這裡了!
    京都的懷石料理名店全年吸引著各國遊客慕名前往,想要順利吃到美味,有時要提前數月預定。除了傳統的懷石料理,來到京都一定要嘗嘗當地特色豆腐宴——也稱為「素懷石料理」。湯豆腐料理打破了我之前對豆腐的認知,原來豆腐還能做得比肉好吃!南禪寺順正書院創業於1839年,環境清幽,是日本湯豆腐最佳的三家老店之一。湯豆腐鍋料理現做現吃,新鮮的湯葉(腐竹)蘸少許醬油口感濃鬱美味。
  • 京都美食,不只懷石
    有人說食在大阪,東京的米其林最多,京都只有貴到要死的懷石料理,我一個黑人問號就能回答你???說來很多人會感到詫異,我們現在熟悉的日本料理體系,主要形成於江戶(東京)時期,後直到現在。「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會」則意味著僅有一次相會,即意味著每次的茶聚都是獨一無二的。京都南部的宇治是抹茶的故鄉,據說日本第一棵茶苗便在山清水秀的京都宇治種下的,難怪一提到日本茶首先想到宇治抹茶。位於京都附近的宇治田原町Harima家族有機茶園是日本最早的有機茶園之一。
  • 京都美食攻略(懷石料理、豆腐料理、和果子、抹茶等)
    說到京都美食,懷石料理、豆腐料理、和果子、抹茶等,總有一款能打動你。
  • 隱世幽園中品鑑懷石料理,Mizai(未在)京都米其林3星攻略
    在這裡,你可以享用到如同藝術品一般的懷石料理。何謂懷石?關於懷石料理,也許很多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毋庸置疑,懷石料理是日本最頂級的料理,它價格不菲,卻是一生應嘗試一次的美食,或者說是美食境界。而懷石料理就是在聽道品茗之前用來緩解飢餓感的簡單輕食。比起會席,品嘗懷石料理需要帶著禪思。尊崇節制精神,懷石料理每一道的量都很少,讓你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其中的滋味,也有足夠時間來充分回味。它不僅是吃的藝術,更需要達到禪宗境界來品味。
  • 細品傳統京都韻味 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直到江戶時代的元祿時期,茶前料理逐步演變成燈花佐酒、載歌載舞的風格。之所以叫懷石,據說當時京都寺廟裡的僧人為了修行悟道,每日飲食少而清淡。一些年輕僧人為能抵禦飢餓,便將溫暖的石頭捂入懷中,通過熱量減輕由於飢餓引起的不適,所以民間稱之為「懷石」。精緻淡雅的懷石料理。
  • 懷石料理:用餐禮儀的最高境界.京都之美
    【紀錄片.京都之美.懷石料理:用餐禮儀的最高境界.Core.Kyoto.2013】懷石料理是京都料理的集大成者,充分地調動了人們的各種感官。京料理老字號-瓢亭的第十四代店主高橋英一認為懷石料理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
  • 人類味蕾的革命—懷石料理
    很多中國人來日本點名要吃懷石料理,但你真的懂懷石料理嗎?我們都知道日本壽司師、從學徒到可以在客人面前手握壽司、需要整整學10年。要想成為一名可以做懷石料理的料理職人,需要的時間更長。說是學,不如說是在修行。
  • 日本料理與匠人精神
    ○思鬱(書評人) 前幾天看高曉松的談話節目,有一期去京都拜訪著名的料理大師,說他吃了一次料理名家精心製作的天婦羅,那種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感,就像要「丟了」。這個形容詞也夠別致的,讓一個男人差點吃出高潮來的美食,大概已經是極致了吧。
  • 舌尖上的日本: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
    有一千二百年歷史的日本京都,好山好水,孕育出內涵豐富的飲食文化。這次特別介紹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們,一定要看一看!懷石料理本來是日本茶道中,由主人招待客人喝茶之前的菜式。為了不讓客人等待時餓肚子,也要避免濃茶傷胃,所以在飲茶前奉上簡素的料理;一般來說是一汁三菜、強餚、八寸、湯。發展至今,已不限於此,轉變為高檔日本料理的代名詞。懷石料理講究季節性與食物原味的展現,「春懷石」即是選擇春季最鮮美的蔬果魚肉做成的菜餚。
  • 在京都的庭院裡享受懷石料理!這幾家寶藏級餐廳,又要被吃貨攻陷
    日本,文化多樣的國家,就在在喧鬧的城市中,有一個地方和這個社會好像顯得格格不入——懷石料理,在這裡,你能找到最治癒的感覺。不少人認為,要品嘗真正的日本傳統美味,只有在京都的老店內,一邊觀賞美麗的庭院,一邊飲茶和享用懷石料理,才稱得上最傳統。
  • 懷石料理,味與神的境界
    懷石料理最近一次在上海引發話題,還是在2010年世博會的時候。當時3000元一位的用餐費用使得一家名為「紫」(Murasaki)的臨時餐廳成為世博園區最貴的用餐地點。人們在咋舌驚嘆之餘,也開始發出疑問,懷石料理究竟有什麼?
  • 京都食工房 |「吃丟了」的懷石料理
    所以我和大部分人一樣,通過高曉松的一句「吃丟了」,在京都找到了這家板前懷石餐廳——食工房 ひろさき.完全預約制,沒有菜單,3月末的晚餐價格15000日元每位,不含服務費。按約定時間到達,大概晚上7點左右。非常低調素雅,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一個正方形招牌上寫著店名,字體透著一分可愛。
  • 京都,舊時風情裡清淡好物的匠人之心,京都的引人之處太多
    京都的引人之處太多,在歷史積澱與人文風貌的影響之下,美食也更具藝術氣息與匠人精神,京都的很多美食都精緻的猶如是藝術品,在京都的獨特風貌環境下彰顯出別具一格的獨特氣質,京都多好川得以豆腐鮮美而聞名;京都多匠人得以百年老店多而知名;京都多藝術家得以懷石與米其林多而盛名,不得不提,在京都吃食也會因櫻舞楓落而沾染上別的風韻
  • 這16家老店,吃過的才算去過京都
    除了欣賞美景外,旅行的意義還有吃吃喝喝,而京都的美食,絕對是把美字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不論是京懷石料理,湯葉料理,還是寺院的精進料理,無一不令食客感受到視覺之美,以及料理人的執著精神。美食撰稿人戴踏踏推薦的這16家老店,如果沒去過的話,壓根不算來過京都。
  • 去京都不吃這五家料理,就是在浪費機票!
    很多人去日本,都會想到出名的日本料理,而說到日本料理,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壽司,但是日本其實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除了壽司,還有不得不去的五家料理店。交通:京都祗園四條站步行10分鐘到達。③——懷石瓢樹一家1921年就創業於祗園的老店,然後在10年前搬到了這裡,曾經是日本畫家今尾景年的住宅,無論是別致的庭院,還是建築內的設計都十分講究。店裡的食材烹飪和擺盤都和季節變化有關,非常精緻。
  • 美食丨第一次吃懷石料理,怎麼才能看上去吃的很專業?
    一種解釋是,古代日本僧人修行時,必須遵循「過午不食」,只能在懷裡抱著溫熱的石頭以抵禦飢餓和寒冷,於是將提供給僧人聽禪的茶點稱為「懷石料理」。另一種解釋是,「懷石」暗合「聖人被褐懷玉」之道,蘊含了謙卑的精神,它的理念相比外表而更強調內在價值。
  • 尋味關西米其林餐廳 最巔峰的懷石料理
    而在日本,懷石料理其實指的不僅僅是一餐飯,而是囊括了出品、食器、環境、服務在內的一場3D秀,令你可以領略到日本美學中獨有的「禪與空寂」意味。   如果近期你有赴日旅行計劃,不妨跟著我們展開一場京都和大阪的米其林三星之旅,看看什麼樣的懷石料理才有資格站在世界之巔。當然,其中不少餐廳可是價格不菲。
  • 尋味京都,懷石入夢,品一品日式百年老鋪的古早味
    兩次去京都,一次是在「祇園祭」,另一次為了盂蘭盆節五山送火的儀式。想來古都風物,千年平安京有太多可以傳頌的驚奇與美麗。而在這些神秘莫測背後,是郊野老鋪古舊灶臺上一點點馨香,山林楓晚靜謐庭院中一口茶湯,祭典人潮湧動的方向伴著歡聲笑語的醬油糰子與炸雞便當。京都太美了,美到可以將四時入味,做成好味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