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與哨子

2021-01-16 糠糠殼兒



我其實很早就知道,這世界上有一種生物叫槓精。重慶話把它叫做「咬卵匠」。

 

槓精嘛,顧名思義,就是精於抬槓。用「咬卵」來形容抬槓,傳神之至——咬得你蛋疼,看你還嘚瑟不。

 

而一個「匠」字就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精——百年匠心,吃飯的手藝。

 

槓精也好,咬卵匠也罷,臨床反應都一樣:

 

你說好,他偏說壞,你說東,他偏說西。哪怕他跟你在某件事上並沒有什麼原則性衝突,那也不行,他也不會讓你輕鬆過關。

 

就好比包不同,你要說今天出太陽了天氣真好,他必會跟你槓,說非也非也,因為子非魚也,安知魚也喜歡出太陽而不是下雨耶?

 

對這種以抬槓或咬蛋蛋為生的人,老實講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因為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是非對錯,只有立場。這個立場,就是他們自己。

 

他們自己,怎麼會錯呢?

 

你站在他面前,挺直了身板,比他高出了不止半個身子,現場圈粉無數,把他比得死死的;

 

那他也不會去反思自己,例如是不是個兒真的矮了點兒,或者姿勢是不是真的low了點兒,是蹲著、趴著或者是跪著的,總之沒有像個正常人一樣站著;

 

他必定會覺得是你不對,你被那些腦殘粉人為拔高了。你看,大夥都蹲著,雙手抱頭;都趴著,五體投地;都跪著,舒舒服服;

 

請問你為什麼要站著呢?

 

你為什麼要站得跟個人似的呢?

 

從這樣的心理出發,你就可以理解槓精們接下來的動作了:把你拉到跟他一樣的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擊敗你。

 

對,把李文亮吹過的那把哨子扯下來,踩到腳底下去。

 

這哨子還真不能讓他們給扯了去。你得讓槓精們知道:雖然他們總是對的,但那隻存在於他們的世界裡;

 

而我們的世界裡有一些道理,是我們必須堅持和堅守的。道理不多,就四條。

 

第一,什麼叫哨子?

 

哨子,是一種帶響的玩意兒。它靠聲波傳遞某種信息,讓人知道發生了事情。

 

只要你具備幼兒園大班以上的認知和學歷,就一定能理解聲波的特性,對吧?

 

用通俗的語言講,聲波的特性就是不在受眾裡區分三六九等,只要你聽力正常且不裝逼,那麼在它的影響範圍內,所有人都能聽到。

 

如果我們要用聲波來表達警示的意思,那麼哨聲響起,所到之處就不會只警示這個,不警示那個,只警示男的,不警示女的,只警示領導,不警示群眾。

 

所以從警示角度講,哨子,就意味著眾生平等,意味著對在場每個人的安全都負責,而不是只對某一個人,或某一個群體。

 

第二,什麼叫吹哨子的人?

 

講明白了哨子的特點,你就會發現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

 

因為它天然不具備篩選受眾的功能,所以就不能輕易吹,一旦吹響,這世界上也就沒什麼秘密可言了。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重大公共事件剛起頭的時候,或者某些不太方便讓公眾知情的事發生以後,吹哨可能引發的恐慌、騷動或混亂,是有可能比事情本身更糟糕的。

 

所以世界各國基本上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限制哨子被吹響。

 

凡事都有利有弊。上述做法雖然可能避免公眾利益受損,卻也可能會被濫用,以公眾之名不作為或亂作為,讓事情本身失控,最終損害公眾利益。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是完美的。全世界人民都一樣,每天都遊走在情與法、理與法的糾葛中。

 

所以說,吹哨子的人首先要有專業認知。他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一定是察覺並判斷出了某種危險;

 

其次要有良知。他一定是認為有必要吹響哨子,以便讓更多的人知道危險來臨;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他要有勇氣。他一定要意識到自己可能要承擔與規則對抗的風險。如果吹哨之後結果不能證明他吹對了,那就會身敗名裂。

 

如果一切都是在規則之內行事,就不會有上述風險。那又怎麼叫吹哨子呢?

 

第三,什麼叫吹哨子的李文亮?

 

講清楚了吹哨子的人,我們再回頭去看李文亮。

 

沒錯,這個人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現者。他也不是上報者。第一個發現者和上報者叫張繼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呼吸內科主任。

 

2019年12月26日,張繼先從自己手上幾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首先察覺到了疫情苗頭;12月27日,她便按法定程序,從本院逐級上報到了武漢市衛健委。

 

張醫生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她獲得記大功的榮譽,實至名歸。

 

但這不叫吹哨,這叫上報。張醫生的上報行為完全符合法律規定,完全在特定渠道中完成,沒有面向公眾,無須承擔吹哨子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那麼,病毒傳播蔓延的速度,會不會跟著我們的節奏走呢?會不會在原地稍事歇息,等我們按部就班走完所有合法流程、擺好架勢後,再跟我們光明正大地幹呢?

 

不存在的。它從盒子裡蹦出來後,每分每秒都在人傳人。你發現它之前就是這樣,發現之後它還是這樣。

 

那麼,從國家衛健委、疾控中心到湖北、武漢的相關部門和機構,就一點兒也沒意識到人傳人的危險嗎?

 

也不存在的。你從高福院士的論文或馮子健副主任事後的訪談中都能發現一個事實:

 

張繼先上報之後,很多國家級專家都覺得有人傳人的可能。但這是從未見過的新型冠狀病毒,分型檢測還沒有做出來,沒有人知道它的真實面目,更談不上搞清楚病原和傳播途徑了。

 

一句話,大家心裡其實都犯嘀咕,可並沒有確鑿證據。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發布了第一份疫情通報,按理說反應速度不慢,完全合乎法律要求。但它的措辭是這樣:

 

到目前為止調查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

 

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同樣一句話其實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而且也不會錯:

 

到目前為止,未發現明顯的不會人傳人的現象。

 

從12月8日到12月31日,同樣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例數從1例增加到了二三十例,而且增長趨勢明顯;其中固然不少人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可也有跟這市場毫無關聯的;

 

在分型檢測完成之前,傳人還是不傳人,都在兩可之間,全看你如何去認識和評估這個問題了,全看你想從最壞還是最好情況出發了。

 

你要說那會兒一點點實際證據都沒有,那不是事實。喏,12月30號,武漢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就拿出了臨床病原體的檢測報告:


 

什麼叫「檢出」?什麼叫「高置信度」?什麼叫「陽性指標」?什麼又叫SARS病毒?

 

SARS,非典,它的典型特徵,不就是要人傳人麼。

 

可惜這個檢測報告並不能作為發布疫情的依據。要向普通群體公開示警,還需要完成病毒分型檢測,還需要更多病例支撐,還需要國家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授權。這些是法定的規則和流程,一樣都不能少。


按規則,每個人好像都沒錯。

 

可病毒不會讓我們從容地走完程序的。在2019和2020之交的那段時間,我們就這樣陷入了一個情急於法、而法不容情的窘境。

 

吹哨人出現的時機和條件,就此成熟了。於是李文亮來了。老天選中了他,讓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那份檢測報告。

 

老天其實不需要一個膽大包天的英雄。它只需要一個不太在意人情世故、遇事首先考慮身邊同類的小人物就可以了。它只需要這個小人物在關鍵時刻,能做出一個正常人的反應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小人物要有一定勇氣,因為選中他來吹哨子,就意味著要與規則對抗,儘管他一點也不想這麼做。

 

12月30日,在李文亮微信群發聲之前,武漢市衛健委就發出了一份《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裡面明確規定:

 

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救治信息。

 

無法確定李文亮是否知道這個規定。唯一確定的是,12月30日下午5點43分,他在同學同事群裡吹響了第一聲哨子:

 

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

 

他並不想要讓全武漢的人聽到,只是想讓群裡的一百多個同事同學聽到,因為大家都是醫生,每天都在跟病毒零距離接觸,屬於高危人群。

 

他認為有必要提醒和保護這些身邊的人,沒有想按程序上報,報也不該他報,又不是他發現的,他還只會醫眼睛,不會醫肺。說拯救地球,那是鬧著玩呢。

 

我知道了。我覺得危險。我跟同事說一聲。因為連我都知道了,而醫院還沒有告知大家,也沒有做防護準備,這不太好。就這麼簡單。

 

當天晚上他就被醫院約談了。元旦節就喜提央視新聞。元月3號就被叫到派出所,籤署了那份著名的訓誡書。

 

李文亮明顯害怕了、認慫了。這是一個小人物的正常反應。但大家都是小人物,他選擇做了再怕,而我們則很有可能會選擇——


怕,所以不做。

 

小人物那麼多,吹哨子的人卻鳳毛麟角,原因就在這裡了。

 

第四,我們為什麼在意小人物李文亮?

 

有兩個質疑李文亮的意見,有必要拎出來說一下。

 

一個是說,李文亮被警方訓誡,是因為他沒有像張繼先那樣依法依規上報,所以警方沒有問題。

 

嗯,警方沒有問題,是說這話的人腦子有問題。建議他們好好研究一下那份訓誡書,看看訓誡李文亮的理由是什麼:

 

在網際網路上發表不實言論。

 

而警方的執法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法》。我認為只可能是第25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李文亮說病毒是SARS,雖然並不準確,起碼還有那份檢測報告作為事實依據。那麼說他不屬實,請問你手上又有什麼依據呢?

 

還說你沒問題。還說你智商夠用。

 

另一個是說,李文亮等8個人被抬到天上去了,其實他們私自發那些東西,對後面的疫情發展和防控沒起到任何作用。

 

請問你想要他們起到什麼作用呢?他們只是吹哨人,不是話事人,他們只能負責出聲,不能負責出路。

 

他們的哨音只有兩個價值:一,保護身邊能聽到的人;二,讓話事人儘快做出正確反應,從而保護所有人。

 

第一個價值在這裡:


 

第二個價值在哪裡?我也不知道在哪裡。也許國家監察委調查組會知道在哪裡。


所以說,我們如此在意李文亮,其實是在意我們自己。

 

大家都是平凡人,總被生活折磨,總是無力相抗。可是,我們仍然想要保護身邊的某些人,因為失去了他們,我們會更無力,更絕望;

 

這就叫無力者的有力。當你有勇氣把這種有力從構想變成行動,你也會成為那個吹哨子的人。

 

可是勇氣好比黃金,人人都會渴求,卻並非人人都能擁有。誰擁有了它,誰就會給我們一分希望,讓我們明白:努努力也能跟他一樣。

 

小人物們如果都這樣努努力,這個社會就會保持一種向上的姿態。

 

一個健康的社會,一個健康的規則以及掌握這規則的人,就應該對此表示寬容和克制,就應該在法律所能允許的最大邊界內,善待那些吹哨子的人。

 

因為他們是在說真話,雖然也可能忤逆規則,卻跟說謊話是兩碼事。

 

如果你硬要把他們打壓或是消解掉,那麼下次危險來臨,誰還敢去吹那個哨子呢?

 

誰敢保證,沒有哨音你也能做得更漂亮?誰敢信你?

 

這就是我們在意李文亮的原因:為自己,也為社會;為一個更完美的自己,活在一個更完美的社會。

 

借用朋友圈裡一句很潮的話來結尾吧:

 

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讓我們共勉。



文/糠糠殼兒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槓精的誕生出處介紹
    槓精是什麼意思?  「槓」是指抬槓的意思。而槓精是指那種抬槓成精的人,非常喜歡和別人抬槓,什麼都要槓上一筆,抬槓成癮的一類群體。  不管別人說的是什麼,他都先反駁了再說,先挑刺了再說,為了反對而反對,通過挑剔別人來顯露自認為的優越感,再加上「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句式的加持,基本上能成功惹毛所有人。  這種「抬槓」和單純的「表達不同意見」是有區別的。
  • 給槓精一個標點符號,他可以槓到你懷疑人生
    槓精準一個筋鬥雲空中翻轉兩周半跳到你面前說:我覺得很一般誒,而且她還有一堆黑歷史呢!網絡就是槓精的溫室,槓精在這裡面活得異常舒適。而且你無論說了什麼,槓精總能從清奇的角度切入,給你當頭一槓。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槓精和鍵盤俠有點類似?
  • 扒一扒抖音的沙雕槓精評論
    什麼是槓精?
  • 搞笑段子,那些年遇到奇葩的槓精,槓到你懷疑人生
    說起槓精,大家都在生活中遇到過,其實瘦子才能稱之為槓精,那些胖只配稱為槓鈴!槓精分為單槓,就是沒人理,自己槓!雙槓,杠人得到回應,就是互相傷害那種槓!小明點了一份外賣,外賣小哥打電話說,您好,你的外賣到樓下了,請麻煩到樓下取餐!小明說,樓下沒有人啊!快遞小哥說,我還沒有到,就是想讓你提前下去等我一下!
  • 打麻將要胡還是要槓?不要做槓精,槓牌秘訣了解一下
    打麻將可真是太難了,既要懂風水會暗語,又要會扣牌防點炮,結果還有「槓精」攪局,一槓再槓槓無止境,讓人心累,麻友們,你們打麻將遇到過「槓精」嗎?「槓精」釋義:形容玩家槓牌成癮,不管是什麼樣的牌,有牌就槓,根本就不管槓了會不會破壞牌型,有的時候就算不能胡也要槓。又被稱為「無敵槓牌王」。對於麻將「槓精」來說,有槓不槓真的是渾身難受,但槓牌導致可以胡的牌沒了,也是相當讓人糟心的事情。槓還是不槓?是個需要深思的問題。
  • 槓精:沒有人可以逼我講邏輯
    面對令人頭疼的槓精,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生活中這些看起來「不懷好意」的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即槓精的邏輯;而後,深挖槓精何以成為槓精;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槓精。槓精的邏輯一個神奇的事情是,槓精並非是沒有思想的存在。相反,他們是神出鬼沒的哲學家,是最不受歡迎的辯手。他們往往熟練掌握各類邏輯謬誤的應用,在他人每一段普普通通、平淡無奇的話中,都能迅速、準確地找出一個以上的「槓點」,從而站在制高點上,使用極具攻擊性的語言,指點和審視他人。
  • 洛基家的槓精頭像表情包匯總 槓精和洛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洛基家的槓精這個梗在網上經常能看到,這是大家很喜歡使用的一個評論梗,但是這個是什麼梗呢?很多朋友應該和小編一樣不知道吧,那麼就一起來看看洛基家的槓精頭像吧!洛基家的槓精頭像洛基是現在很出名的一位遊戲主播,但是最近確實經常出現在評論區裡,今天小編整理了一組很有意思的抖音洛基槓精專屬頭像。
  • 中國歷史的第一槓精,靠著抬槓被天下人熟知,槓到你懷疑人生
    槓精,是一種網絡流行用語,說的就是一群喜歡抬槓成癮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抬槓,為了反對而反對,從來不關心客觀的事實。雖然槓精是現代出現的一個用語,但是槓精可不是現代才出現的,早在古代就已經有槓精了。在戰國時期就有一位著名的槓精,這個人趙國人公孫龍,他曾經是做過平原君的門口,最著名的思想就是白馬非馬,說白了也就是強行抬槓。當時有一座城池正在戒嚴,上峰下達了命令,所有的馬匹都不能夠出城。而且每個城門都派了重兵把守,就算是外出辦公的人員,騎著馬也不能夠放行。
  • 張玉環案中,槓精們的三個混蛋邏輯
    但是,槓精無處不在,混蛋邏輯也無處不在。不槓一下,又怎能表明他們的存在呢。 這位槓精,把「疑罪從無」的重音放在了「疑」而不是「無」上,認定張玉環仍是「疑犯」。但是,根據無罪推定的原則,「疑罪從無」實際上強調的是「無」,而不是「疑」。
  • 致槓精:你TM能閉嘴嗎?
    3、某次坐動車,我還見識了野生槓精。一入座就有個女的找我換座位,並表示她們是一起的。請注意,當你在高鐵,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上,遇到有人以「我們是一起的」要求你換座位,那你遇到傻逼的概率是99%。跟槓精聊天,你必須每分鐘原諒她8678997766555555555次才講得下去!更可怕的是,很多事情自己都沒做過,很多東西自己都沒用過,你哪來的臉去指導別人啊,等你練出八塊腹肌,等你扔掉你的卡姿蘭大眼睛,用上海藍之謎的時候,再當別人的導師OK?
  • 韓國槓精到底有多槓?三歲的小孩都不放過,本特利一張照片也被罵
    但是這麼可愛的一家人,最近卻被韓國網友給槓上了。不得不說,這些韓國槓精的一系列鬼畜操作真的是驚到我了!事情起因很簡單,12月16日Sam在本特利主頁Ins上,上傳了和本特利、威廉一起製作聖誕節薑餅的照片,其中還放出了一張本特利脫掉上衣的照片。Sam的本意就是想分享一下和這兩個寶寶溫馨的日常,這真的是再正常不過了。
  • 和槓精有什麼區別
    簡單來說,槓桿和槓精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指不管你說什麼,都總有理由跟你抬槓的一群人!  槓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機械,作為網絡用語它的指的是指擁有高學歷和文化素養的槓精,他們是槓精界的標杆,不用髒話也不陰陽怪氣,簡簡單單一句話就你把你懟的心服口服。不同於槓精,只是單純想抬槓。
  • 不就說句「今天的西瓜甜」,怎麼就惹來那麼多槓精?
    往好的方面說,人人都得到了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但是另一方面,也為一些專門喜歡抬槓收穫樂趣和存在感的人提供了生存空間,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槓精」。舉個吃西瓜的例子,讓我們看看槓精會如何針對「西瓜甜」展開一場言語上的博弈。Round 1A:我剛吃了個西瓜,可真甜啊。
  • 在這個網絡槓精遍地的時代,到底什麼才是批判性思維?
    原創 劉雲飛師訓君評每天5G衝浪的你,一定對槓精這個詞不陌生,它已經被收錄進了網絡流行語,常常和鍵盤俠、噴子等詞同時出現。其突出特點就是「無論邏輯是否正確,槓就贏了」、「只為反駁而反駁」。有的槓精會說「我這是批判性思維」。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 槓精迷惑發言|百家故事
    寫在最後:每個槓精都是阿基米德的後代,是樓下小區健身房的常客,為抬槓而生,為氣死你而活。他們活躍在你身邊各個角落,自帶一秒鐘讓你氣炸的buff加成,遇事就槓,能槓就槓,槓上加槓。遇到這種人講道理是不可能講道理的,因為他們就是為了槓而槓,人生理想是想翹起整個地球。所以身邊一旦有這種槓精出現,我能動手就不吵吵,一邊動手暴打一邊翻著刑法,看自己打到哪個程度才不算犯法。
  • 槓精還是挑剔?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應對他們的方法其實是這樣的
    當這兩種負面特質結合在一起時,就會產生一種不顧及他人感受而抬槓挑毛病的因素,名為「抬槓因子」,當這些「抬槓因子」結合到一塊,產生質變時,就會誕生出一種神奇的生物,槓精。開個玩笑,接下來詳細分析一下。以一號完美型人格為主,四號自我型人格為輔的人,通常並不是人們口中的槓精,而是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嚴厲上司,將一切不滿意的「毛病」挑出。(注意,是指錯誤。)相反,以四號自我型人格為主的人不顧及他人感受,擁有一號完美型人格輔助,就會變得有些挑剔,有些偏執,容易挑出自己看不順眼的「毛病」。(這就是真挑事了。)
  • 「推薦閱讀」槓精男主三觀很正|快穿男主言情文
    推薦小說 :《我是槓精【快穿】》(作者:從南而生)內容簡述邵瑜這次獲得了槓精系統,通過與任務對象抬槓來獲得槓精值。被過度寵溺的兒子、偏心的母親、昏庸的帝王、卑鄙的髮小……邵瑜開始了他的槓精表演,務求通過言行讓三觀不正的人接受思想上的洗禮,讓冥頑不靈的人接受正義的制裁,讓無辜受害者擺脫苦難,獲得精彩人生。小說簡評槓精的設定讓人眼前一亮,主角邵瑜言辭犀利,三觀正,行事有一套準則,人設十分吸睛。
  • 《親愛的客棧》第三季證明:觀眾多槓精!
    原因很簡單:觀眾多槓精!細心的網友應該注意到了,十二期節目播出之後,幾乎每一位嘉賓的人設都被黑化了,只是多少不同而已,其中被黑最慘的是吳磊,最輕的是張翰,在其他綜藝節目中,根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明星的人設是很重要的,如果要犧牲他們的人設來換取收視率,他們一定不會買單!
  • 密子君吃鐵板自助,網友開啟「槓精」模式:老闆賠了還是賺了?
    密子君吃鐵板自助,網友開啟「槓精」模式:老闆賠了還是賺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很喜歡吃的,但是我們每次吃東西的時候,一般都吃不了太多,不過在網上看到了很多的大胃王,他們都特別能吃,一頓飯能吃我們好幾天的飯量,最關鍵是很多大胃王看起來都很瘦小,真不知道他們吃的東西都吃到哪裡去了?
  • 遇到槓精怎麼辦?教你用動漫裡的經典語錄回懟,斑是大師級別的!
    槓精,是一群愛抬槓的人,如果生活在古代,一定會成為很好的轎夫。但是在現代,他們就是那種很令人討厭的人。槓精有的時候很吹毛求疵,比如某位學生的成績上升了,在別人稱讚學生的時候,槓精會說,「還差得遠呢,你只提高了十幾名,隔壁班有個人提高了四十多名呢。」槓精有的時候很會潑冷水,有的人考上了好大學,發了條朋友圈,槓精就會在下面評論:「考上了好大學也沒什麼用,以後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現在的大學生都有點讀死書了。」即若有人找了好工作,槓精就會評:「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如富二代出生就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