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王母娘娘蟠桃宴上4大美食:龍肝鳳髓和熊掌,罕見的猩唇是啥
兼有「孔孟之道」的孟老師,曾一聲感嘆: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愛吃的,但二者不可以同時得到,於是,舍魚而從熊掌。
不僅如此,熊掌成為了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王母娘娘群宴各路神仙的四大美食之一。
「又是一年三月三,瑤池蟠桃宴群仙」。民間傳聞,每年的農曆3月初3,王母娘娘都會在瑤池舉行場面盛大的蟠桃宴會。
取名「蟠桃宴會」,可見王母娘娘招待群仙的招牌美味之一就是:「蟠桃」。
《西遊記》神話作品中,孫悟空上天受封齊天大聖后,玉皇大帝命他看管王母娘娘的蟠桃園。
「左可樓臺並館舍,盈空常見罩雲霓。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
土地神在向孫大聖介紹蟠桃園的仙桃果樹情況時稱,前後中共有4600株,最長的九千年才一熟。人吃了可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
蟠桃成熟的周期最短也要3000年,而蟠桃會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可見很多神仙,也無緣吃上蟠桃。
那麼各路神仙大伽均以參加蟠桃宴為榮的蟠桃會上,除了蟠桃,還有哪些美味佳餚呢?以至於,齊天大聖孫悟空一聽說蟠桃會上,王母娘娘沒有邀請他,便勃然大怒,便大鬧蟠桃宴。
結合《西遊記》原著,「源易緣」今天就為大家逐一盤點蟠桃宴上的「四大美食」:
一、排名之首龍肝
中國的傳統《周易》文化,稱一方風水寶地,往往需要具備「四象」: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在華夏大地上,無不以龍為祥瑞,以龍為圖騰,認為龍是上古最為吉祥的神獸之一。
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神話作品中,龍的代表——四海龍王,掌管著浩瀚的海洋世界,可在天庭的地位卻不是太高。
於是,神話作品中孫悟空和哪吒等人在成神前,都有大鬧龍宮的情節。甚至連八仙過海時,也曾與龍王有過大戰。
民間傳說中,張果老留下: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後使得驢肉享譽民間。
可見,不僅龍肉是天庭宴請的一道美味,龍肝更是一道「硬菜」。
二、鳳凰的骨髓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神話作品中稱,王母娘娘由混沌道氣中的西華至妙氣所化而成,是神話傳說中重要的人物。
蟠桃宴的畫面中,雲霧繚繞,仙樂飄飄中,王母娘娘便會乘著五彩鳳凰徐徐降落。
《山海經》裡稱,鳳凰所在的地方,位於禱過山東500裡的丹穴山。
鳳凰是神鳥,更代表了高尚的德行,展翅高飛的鳳和盤旋飛舞的龍,還被合稱為「龍鳳呈祥」。
成語「龍肝鳳膽」,往往被比喻成極為難得的珍貴美味。
「鳳髓」卻很少見到,《西遊記》裡,龍肝和鳳髓卻雙雙上了蟠桃宴的桌面上。
三、難得的熊掌
熊是食肉類的兇殘動物,種類很多,代表著著威猛與兇險好鬥。
《山海經》裡對熊也有記載:時山往西的320裡處的嶓冢山,有許多熊和羆(pi)。
羆又被稱為人熊。相傳,羆在鯀治水失敗後,被赤帝祝融所殺,死後便化身為熊。
由於熊十分兇猛好鬥,不好擒獲,熊的足掌便很難尋到。
物以稀以為貴。清朝以後,熊掌成為「佳餚」的代表之一,與鹿茸、象鼻、駝峰、果子狸、豹胎、獅乳、猴腦共稱為「山八珍」。
四、鮮有的猩唇
如果說,龍肝與鳳髓只是傳說中的美食,魚和熊掌難以兼得,那麼猩唇,更是世間鮮有。
據說,猩猩能知道過去,不能預測未來,卻是十分的貪心,喜歡美酒和草鞋。
據說,猩唇的味道甘美,是珍貴的食材之一。
古人還認為,吃了猩猩的唇部,就會將猩猩的力量和靈氣吸收到自己身上。
「樂超六欲界,美過八珍盤」滿清入關後,權貴們以食用猩唇為榮。使得猩唇也成為動物中的「八珍」之一。
「宴設蟠桃猴攪亂,安天大會勝蟠桃,益壽延年能易體,有緣食者自非常」。
為了慶賀如來佛祖收降孫悟空,玉皇大帝又召集群仙,召開了一次級別更高的「安天大會」。
聖人孔子說:民以食為天,大羅天仙也概莫能外。
這一次的宴會上,同時又安排了龍肝鳳髓、瓊漿玉液,蟠桃仙果等……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中國禮儀大全》、《西遊記》、《山海經》、《中華傳統民俗五千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