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與法國司法執達官代表團舉行民事執行制度中法圓桌研討會

2020-12-16 人大新聞網

2月27日,Patrick Sannino主席所率領的法國司法執達官協會代表團一行訪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並在明德法學樓725會議室舉行了關於兩國民事強制執行制度的圓桌研討會。代表團代表一行六人、法國駐華使館法律參贊Christine Da Luz與法學院肖建國教授、石佳友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劉東、碩士研究生任惠國、王亞璐等參加研討會。

研討會由石佳友副教授主持。他對代表團和法律參贊的來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法學院與法國合作的概況。他強調,與法國的合作在法學院的對外交流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今年法學院將與法國部分夥伴一起舉行數場高層次的學術活動紀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Da Luz參贊對法學院多年來所推動的中法法律交流表示認同。

隨後,法國司法執達官協會副主席Patrick Safar就中國民事執行體系的現狀、執行率較低的原因以及法國民事執行制度在中國能否適用等問題與肖建國教授進行探討。肖建國教授認為,我國的執行體系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有助於緩解當下中國的執行難問題,但隨著時代的推進,應當進行調整完善。當然,目前中國司法實踐中執行率低仍是比較大的問題,這主要是被執行人財產的難以發現性和保全程序在司法程序中的適用比率低而造成的。儘管法國的民事執行制度具有鮮明的特點和長處,但基於中國國情,無法直接移植該制度。

肖建國教授也就法國現行的執行法典、執達官查明債務的方法以及公民財產是否有統一的電子平臺等問題和法國司法執達官協會的代表們作了深入交流。執達官協會代表們表示,法國於2010年頒布了執行法典,對之前的法律進行了修正,成為實踐中的指導法典。執達官作為司法輔助人員,具有一定的公權力,同時受到嚴格的監管,在司法實踐中執達官有權要求各單位和個人配合工作,若不配合則會面臨賠償等司法懲戒。目前在法國基本上實現了個人財產的網絡平臺化,但是沒有統一,仍需單獨查詢。Da Luz參贊與石佳友副教授探討了中國信訪制度的問題及其改革。

在圓桌研討會的最後,石佳友副教授對會議進行了總結,法國執達官協會代表團成員對法學院組織本次圓桌研討會表示感謝,並邀請法學院師生到法國就民事執行制度進行交流參訪。雙方均同意在未來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

司法執達官在法國司法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屬於公務官員和司法輔助人員,是受到國家法律規範的自由職業者。其負責執行民事判決(包括保全裁決),籤發有關的執行文件;同時還可以負責債權債務的和解、起草私署文書、提供法律諮詢、管理不動產和從事司法拍賣等。法國國家司法執達官委員會創立於1942年,其成員均由司法部長任命。

相關焦點

  • 不可或缺的法國司法執達官
    法國的司法執達官是一種司法輔助人員,是設在法院專門從事送達法律文書和實施民事執行行為的公務人員。司法執達官在法國司法體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司法執達官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受法律的保護,所有針對他的粗暴行為均構成刑事罪行。
  • 法國民事強制執行法
    二、法國民事執行程序的原則  1.優先主義和平等主義的協調   德、日等國民事執行法規定,對債權人回收債權一般奉行先行扣押債權人具有優先受償權的原則,即民事執行實行優先主義。但法國民事執行法在傳統上卻推行平等主義的民事執行,只容許債權人對債務人的不動產和營業等實行司法擔保。
  • 域外民事執行機關設置對我國的借鑑分析
    一、大陸法系主要國家民事執行機關的設置  (一)法國  在法國,裁判作出以後,必須向受判決的人進行判決通知(notification),並經申請加蓋執行令印(formula execution ),才能交由執行機構或人員執行。
  • 第三屆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舉行
    本報訊 (記者李旭兵)12月18日,河南省法官協會聯合中國法官協會、鄭州大學法學院,與臺灣法曹協會、世新大學等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這是大陸司法界首次在臺舉辦高層次法學學術研討會。
  • 劉貴祥會見法國司法執達員協會代表團
    2018-07-11 21:21:49        7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劉貴祥會見了由副會長讓-弗朗索瓦·理察率領的法國司法執達員協會代表團一行
  • 法國個人破產懲戒制度的特點
    法國破產法採一般破產主義,但因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故而法國破產法體系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規定在《法國商法典》中針對商人債務清理的集體程序,二是規定在《法國消費法典》中針對消費者債務超負的處理程序。     《法國商法典》存在三種懲戒制度,分別是民事賠償責任懲戒制度、個人破產懲戒制度以及破產刑事責任懲戒制度。具體論述如下。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舉行私法工作坊第23期
    2020年10月7日下午,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第23期私法工作坊「民法的意義、功能和基本內容」在中央財經大學主教學樓913室舉辦。本期研討會由朱曉峰副教授、武騰副教授、徐建剛博士、王道發博士共同指導,在場各級學生共同讀書、研討。
  • 凱原法學院主辦2019年兩岸保險法研討會
    本屆研討會由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主辦,臺灣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合辦,安陽師範學院法學院承辦,大滄海律師事務所、河南興鄴律師事務所、河南永生律師事務所、河南國厚律師事務所、安陽仲裁委員會、安陽北方勝利燃氣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上海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上海市中天陽律師事務所共同協辦。
  • 吉林大學法學院首屆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交流訪學項目取得圓滿...
    俄羅斯法律與司法制度深受前蘇聯社會主義法系影響,近年來又復歸大陸法系傳統,與我國法律與司法制度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此次交流學習旨在通過對俄羅斯司法制度、俄羅斯法律體系、俄羅斯憲法、俄羅斯商法等多門課程的學習,對俄羅斯法律與司法制度具備基本的了解。我院師生通過與俄方授課教師積極互動,在比較法意義上充分探討中俄法律與司法制度的異同,加深了對兩國法律與司法制度的理解。
  • 中歐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研討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近日,中歐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研討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布魯塞爾隱私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旨在推動搭建中歐民間層面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溝通平臺,交流優秀實踐案例和經驗等。
  • 「第九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民商法碩博論壇」 在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召開
    澳門大學法學院博士生王星作題為《法人人格權在澳門民法中的規範模式與司法立場》的報告。澳門大學法學院碩士生趙丹作題為《完善民法典中人格權項下的個人信息保護》的報告。臺灣輔仁大學法學院碩士生羅大衛作題為《人格權新發展——個人數據權》的報告。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碩士生杜君彥作題為《我國涉外遺囑繼承的法律適用問題研究——以同一制和區別制為例》的報告。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後王毅純博士對三位報告人的報告進行點評。
  • 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召開「智慧司法研究與應用」研討會
    11月27日,由高瓴人工智慧學院、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和基於大數據文科綜合訓練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聯合主辦的智慧司法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執行院長文繼榮、副院長張國富、教授徐君,法學院教授劉品新、副教授郭銳,以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劉奕群,中科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何世柱,北京華宇元典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李東海,冪律智能創始人、CEO
  • 乾貨丨民事執行程序期限總覽表!
    ,既有財產保全,又有執行實施案件中的各種強制執行措施、財產查控以及評估拍賣,還有執行異議、執行複議,以及執行監督、司法賠償等諸多環節。》《財產保全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執行案件期限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
  • 【權威發布】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頒布實施,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解釋》注意貫徹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落實好民法典的具體制度,處理好民法典與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特別法之間的適用關係問題,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以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立法宗旨和目的。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附全文)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頒布實施,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解釋》注意貫徹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落實好民法典的具體制度,處理好民法典與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特別法之間的適用關係問題,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以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立法宗旨和目的。
  • 「黨內法規基礎理論與制度建設」高端學術研討會在暨大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傑)12月6日,「黨內法規基礎理論與制度建設」高端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召開。暨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任孫彧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廣東省委黨校、北京市委黨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深圳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和機構的專家學者共計30餘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研討會由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暨南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辦,暨南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宣傳部協辦。研討會開幕式由暨南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副院長高軒教授主持。
  • 【學習園地】法學匯:民事訴訟法學——多領域跨學科互動聚焦新問題
    民事執行規範與民法典的協調對接主要體現以下方面:首先,應當關注民法典中實體權利義務規範的變化,並對民事執行規範作出相應調整,特別是關注擔保制度的變化,擔保中抵押和質押的財產範圍直接決定民事執行的實施。民法典中新規定的實體權利義務要求民事執行予以有效的對接,隨著一些單行法律及司法解釋的失效,民事執行規範應作出相應調整,否則會造成規範的缺失,民法典對於擔保財產範圍的新規定也應得到體現。
  • 上海市法學會生命法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生物安全法律問題研討會在...
    2020年12月11日,由上海市法學會生命法研究會、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安全法研究中心(籌)、上海政法學院生命法研究中心、上海市律師協會醫藥健康業務研究委員會聯合舉辦的上海市法學會生命法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生物安全法律問題研討會在凱原法學樓召開。
  • 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影響
    民法典與民事執行息息相關。從民事權利的角度看,民法典規範當事人權利義務,民事訴訟程序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而民事執行程序最終實現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三者的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正因為如此,法諺曰:「強制執行是品嘗法律勝利的果實」。
  • 江必新會見法國司法執達員協會會長一行-中國法院網
    02-26 08:22:47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周玲玲   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會見了法國司法執達員協會會長帕德裡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