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人才打擂,鄉村技藝傳承!做掃帚入選技能大賽的背後

2020-12-14 大眾日報

「好把式」「老藝人」同臺競技。12月11日舉行的青島市第十六屆職業技能大賽——首屆鄉土技藝技能大賽萊西賽區比賽中,掃帚綑紮成為三個比賽項目之一,參賽選手要在60分鐘內,用竹竿、竹枝和鐵絲等原材料,做兩把長1.9米、重2.15公斤的標準掃帚。

做掃帚之所以別納入鄉土技藝技能大賽,給萊西市院上鎮有個「掃帚村」有關。

這個「掃帚村」叫長汀寨,位於院上鎮駐地東北,是遠近聞名的「掃帚村」,竹掃帚加工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村莊現有農戶151戶,人口440人。農閒季節,曾經家家戶戶從事掃帚加工。目前有60餘農戶從事掃帚加工,年加工掃帚10萬餘把,銷售收入達100餘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今年9月28日,萊西市鄉村技藝示範基地和萊西市鄉村技藝特色工作室名單公布,長汀寨掃帚加工鄉村技藝示範基地榜上有名。

鄉村技藝示範基地有4處,包括:萊西市長汀寨掃帚加工鄉村技藝示範基地、萊西市產芝麵食製作鄉村技藝示範基地、萊西市順聯達甜瓜栽培鄉村技藝示範基地、萊西市七岌克瑞森無核葡萄避雨栽培鄉村技藝示範基地。

鄉村技藝特色工作室有8家,分別是:萊西市院上利章烤雞鄉村技藝工作室、萊西市萬福生豬良種繁育鄉村技藝工作室、萊西市喜我我膠東花餑餑鄉村技藝工作室、萊西市日莊家門口老徐家五瓣火燒鄉村技藝工作室、萊西市馬氏七巧麵食鄉村技藝工作室、萊西市張大廚鄉村流水席鄉村技藝工作室、萊西市五子埠後割瓣火燒鄉村技藝工作室、萊西市張氏蟾宮酒古法釀酒鄉村技藝工作室。

據了解,這些鄉村技藝示範基地和特色工作室名不虛傳:

萊西市產芝鄉村麵食製作技藝示範基地藉助產芝村小麥長歌,麵食記憶,七巧工坊三個館,挖掘萊西小麥種植歷史,傳承萊西麵食文化,傳授麵食製作,與研學體驗、巾幗創業中心、麵食培訓、返鄉創業培訓的深度融合,教練農村好把式,給返鄉創業者提供了一個技術平臺;

萊西市順聯達甜瓜栽培鄉村技藝示範基地主打產品馬連莊甜瓜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其基地甜瓜產量高且品質有保證,年處理量達500噸,甜瓜脆而不幹,甜而不膩,爽而不硬,汁水豐沛。通過順聯達預處理中心和多級營銷,為本地閒散勞動力提供了臨時就業機會,單甜瓜高峰用工約20人/天,對培養本地選果技術能手、社會穩定和本地GDP穩速增長起到了積極帶頭作用;

萊西市院上利章烤雞鄉村技藝工作室領辦人周立章,從事烤雞製作30年,其傳承的院上利章烤雞被列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獲「青島特色小吃」、「齊魯名吃」、「萊西十大名吃」、 「萊西市十大地方特產」、 「青島十大伴手禮」等;

萊西市喜我我膠東花餑餑鄉村技藝工作室領辦人遲金豔,從事膠東花餑餑製作20年,饅頭做出花樣來,曾獲青島市創意面點大賽一等獎、萊西市創意面點大賽一等獎。

萊西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布萊西市鄉村技藝示範基地和萊西市鄉村技藝特色工作室名單,旨在充分發揮鄉村技藝人才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加快培養建設具有精湛技藝的鄉村技藝人才隊伍,讓從事從事釀酒、掃帚加工、葡萄種植、烤雞加工、饅頭加工等方面的「土專家」「田秀才」脫穎而出,成為鄉村技藝大師。

同時,也希望這些鄉村技藝示範基地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鄉村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希望鄉村技藝特色工作室在生產、生活中積極運用個人技藝開展傳幫帶、師帶徒和鄉村技藝培訓等活動,推動鄉村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提升本地特色產業競爭力,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民增收。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導)

相關焦點

  • 鳥籠、花邊、花樣饅頭、布老虎……青島首屆鄉村振興技藝技能大賽...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12月24日,青島市首屆鄉村振興技藝技能大賽啟動儀式在膠州市圖書館多功能廳隆重舉行。此次大賽設置了鳥籠製作、花邊製作、花樣饅頭製作等11個賽項,對在競賽中取得優秀成績的人員,按照規定授予青島市技術能手、青島市行業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並給予最高1萬元獎勵。
  • 第二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鮮魚湯製作大賽決賽舉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立慧 通訊員 李秀 李曉文 楊海生 呂靜為引導和發動各領域能工巧匠、民間藝人等鄉土人才帶領傳承傳統技藝技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及更多群眾增收致富,11月13日上午,由市人社局、市文旅局主辦,墾利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
  • 傳統技藝技能大賽見分曉!
    首屆東營區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  暨燒雞製作大賽預賽成功舉辦   匠心傳承,技能富民。為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傳統技藝,助力鄉村振興,8月9日上午,首屆東營區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暨燒雞製作大賽預賽在東營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功舉辦。
  • 首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燒雞製作大賽決賽成功舉辦
    為引導和發動鄉土人才帶領傳承傳統技藝技能,帶動產業發展以及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8月16日,由東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東營區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中的燒雞製作大賽決賽在東營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功舉辦。
  • 匠心傳承技能富民,東營市水煎包大賽決賽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31日上午,首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水煎包製作大賽決賽在利津縣皓月農場成功舉行。大賽以「匠心傳承·技能富民」為主題,經過前期報名、初賽等環節,共有來自5個縣區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12組選手衝擊水煎包製作大賽決賽。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需在90分鐘內完成一鍋兩餡共60個水煎包的製作,其中規定作品(韭菜肉餡)和自選作品(自選餡)各30個。
  • 【南京】聚焦鄉村產業,助力鄉土人才「破土飄香」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而產業興旺,人才力量必不可少。一直以來,江寧區江寧街道以「三帶兩助」為目標,聚焦發展現代農業,融合農村一二三產業,挖掘培養特色鄉土人才,取得鄉村產業與鄉土人才同頻共生的「聚核」效應,對鄉村事業蓬勃發展貢獻出積極的力量。精準分類鄉土人才,內培外引,凝聚鄉土人才合力。
  • 濟寧鄉土人才職業技能大賽上一決高下
    11月20日,首屆濟寧市「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在兗州區拉開帷幕。各縣市區預賽選拔出來的優秀鄉土人才精英圍繞農機駕駛操作、植保無人機飛防、農作物種植、農產品電商直播營銷四個競賽項目進行了激烈角逐。其中,像農產品電商直播營銷的競賽模式,更是國內首創,獲得了眾多電商直播達人們點讚。
  • 南京絨花走俏時尚界 傳統技藝急需年輕人傳承
    昨天上午,在江蘇首屆鄉土人才技能大賽的活動現場,趙樹憲和弟子展示著南京絨花的精美工藝,引得許多觀眾駐足觀看,紛紛打聽如何預訂購買,然而師徒一概拒絕。「因為整個工作室就3個人,這門傳統技藝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趙先生說。1南京絨花急需年輕人傳承10多年前,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趙樹憲入選省級非遺傳承人。
  • 秀技藝 比技能!安順市第四屆「瀑布毛峰杯」手工制茶技能大賽很精彩
    9月28至29日,2019年脫貧攻堅夏秋決戰安順市第四屆「瀑布毛峰杯」手工制茶技能大賽舉辦。安順市農業農村局、市總工會、市林業局、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鎮寧自治縣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各縣(區)茶產業工作專班人員、茶企負責人、制茶能手等150餘人齊聚江龍浪風關白沙茶業有限公司,展開比武競技。
  • 崑山錦溪鎮:人才賦能鄉村振興 為小康生活注入「活水」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汪宏勝)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崑山市錦溪鎮圍繞鄉村人才振興目標,堅定不移推進人才強農戰略,優化農業人才發展環境,強化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加速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為鄉村振興賦能,為百姓的小康生活注入「人才活水」。
  • 灌南縣人社局全業態孵化菌菇產業鄉土人才
    近年來,江蘇省灌南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推動人才政策和產業政策深度融合,圍繞菌菇種植、美食研發、商業藥用等方面,全業態孵化菌菇產業鄉土人才,堅持引進與培養並舉,提質與增量並重,持續推動「人才振興」優勢向「鄉村振興」優勢轉化。  廣開「引」的渠道。「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2021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材料:多措並舉 培養鄉土人才
    對經營效益好、產品質量優、帶動作用大的鄉土人才「示範標杆」,優先提供信息技術、融資支持、產品推介服務,在用地、用電、用水、金融保險、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扶持,通過加大培養力度擴大其示範效應;對具有「非遺傳承者」身份的民間藝人,支持其建設鄉村特色技能大師工作室、帶徒授藝,並給予專項資金獎勵,以推動非遺傳承活化、轉化、產業化;對擁有特色技藝的鄉土人才,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聘為科技特派員等方式激發其生產積極性
  • 水煎包、燒雞、剪紙等10項傳統技藝大賽等你來戰!
    《關於舉辦首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的通知》和《首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水煎包製作大賽公告》內容解讀東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長林: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導和發動我市各領域能工巧匠、民間藝人等鄉土人才帶領傳承傳統技藝技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及更多群眾增收致富,經市政府同意, 6月17日,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通知
  • 甘肅千年「鴛鴦玉雕」技藝:以「杯」促「薪」留鄉土人才
    (資料圖) 李亞龍 攝中新網蘭州5月7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用鴛鴦玉打造武山『光環』的夜光杯,以『杯'來提高整體手藝人薪酬,留住鄉土人才。」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山丹鎮鎮長汪耀林表示,通過連續舉辦玉雕技能大賽,在提升技藝的同時,還可吸納年輕人或愛好者加入「玉雕大軍」。
  • 209位中山石岐乳鴿製作技藝傳承人鄭耀榮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
    2019年11月27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廣東省中山市鄭耀榮同志申報的「中山石岐乳鴿製作技藝」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同意向鄭耀榮同志頒發榮譽證書(如圖),並向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紮根鄉土「揚家匠」 創業創新美名揚
    他們強調傳出技藝, 在全市高職院校、 技工院校開設玉器、 漆器、 烹飪、 美容美髮等傳統技藝專業; 從玉器、 漆器、 亂針繡、 烹飪、 修腳等傳統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中遴選出佼佼者, 優先申報國家和省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在5家批准成立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中, 設置技藝培訓班,專門從事創新創業型鄉土高技能人才培養,讓傳統技藝代代傳承。
  • 「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啟技藝傳承新模式—— 婺城「技能達人」這樣...
    「每款糕點背後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承載著古婺大地上的民風民俗。這也正是『金華味道』的精髓。」樓洪亮說。因此,傳承「金華味道」製作技藝,發揚古婺飲食文化,成了他「割捨不去的情懷」。  金華老街上做湯包的吳師傅,做糕點的方師傅……這些老師傅的好手藝承載了金華人揮之不去的家鄉記憶。然而,老師傅們紛紛步入花甲之年,手藝傳承成為壓在他們心頭的一樁大事。
  • 青島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推進暨「鄉村振興人才配置」現場會在萊西...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專班辦公室副主任劉傳華,各涉農區市人社局負責人,以及特邀嘉賓——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青島市技師工作總站站長周勇和全國交通物流行業技術能手、青島拔尖人才、青島市供應鏈協會秘書長段沛佑等人員參加了此次活動。先後到院上鎮、水集街道、經濟開發區觀摩鄉村人才配置工作開展情況,交流總結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情況。
  • 「趕海英才揚帆計劃」 讓鄉土人才「香」起來
    在他的帶動下,周邊村莊從事直播帶貨的「網紅」鄉土人才3000餘名,2019年贛榆區海鮮電商交易額突破70億元,海頭鎮在「快手」APP的直播點擊量達到165億次,位列全國第一。近年來,贛榆區緊緊圍繞省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以實施「趕海英才揚帆計劃」為依託,打出一套鄉土人才選、育、管、用「組合拳」。
  • 燒雞製作大賽已結束,一起看誰是狀元?
    首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燒雞製作大賽在東營區舉辦  匠心傳承,技能富民。為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傳統技藝技能,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8月16日上午,首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燒雞製作大賽決賽在東營區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