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在吃東西這方面不是很講究,一般不是選擇吃外賣就是選擇吃食堂,可能因為他們覺得只管填飽肚子就可以了,但總有一些人吃東西的時候會很挑剔,不吃大眾口味,專門吃稀罕的,認為吃是一種享受,特別在意菜色的口感和營養。
而且,由於氣候特徵、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國在原料、口味、烹飪方式以及飲食習慣上都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對我國而言,燕窩是一種昂貴的食物,但外國人卻認為是一種唾液賣出了高價而已,就像是西班牙賣出天價的幼鰻,真是讓中國人大開眼界。
要知道,幼鰻曾經在中國是豬飼料,但是在西班牙卻是非常昂貴的食物之一,竟然賣到了1萬一斤。幼鰻很不起眼,捧在手中像粉條一樣的透明狀的生物,細長如小蛇,其實仔細看的話,肉眼可以看到它的內臟和骨頭,看起來像似玻璃做的一樣,一經過烹飪後幼鰻就會變成白色,跟我們平時吃的魚肉看起來沒啥兩樣。
幼鰻無色無味,甚至連腥味都沒有,跟喝白開水沒有什麼區別,加上幼鰻的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對養豬能起到催肥的作用,所以在中國才會被用來餵豬,而且幼鰻價格很便宜,只有窮人才會偶爾食用它們。有些人覺得幼鰻淡而無味非常難吃,但就是偏偏有人喜歡吃,說幼鰻吃進嘴裡很滑溜,甚至還帶點嚼頭。
正是有人覺得幼鰻與眾不同而更加美味,就這樣被帶上了餐桌,一些富人品嘗過覺得非常好吃,從而吃幼鰻變成了一種身份,走上了上流社會,甚至以食用幼鰻為炫富的方式來相互攀比。不過,由於生存環境愈加惡化,導致幼鰻的數量減少,同時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漸漸地幼鰻就成了搶手貨,自然它的價格也往上漲了。
如今幼鰻被賣到1萬一斤,這樣的價格有人認為值,也有人覺得不值,覺得食物好吃與難吃,可能只是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飲食習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