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在蹭課的 武漢大學 收錄於話題#武漢大學45個
不久前,珞珞珈珈帶大家「雲體驗」了
武大(點擊查看)
收到大家的「安利」後
我們為你整理了蹭課指南
那些武大通識教育選修課的「傳統藝能」
哲學核心問題、中華樂教導引……
我們都安排上了!
心急的你可以直接滑到底部
保存蹭課時間+地點
記得給珞珞珈珈「點讚」+「在看」哦
蘇德超 哲學核心問題
1-12周 周四11-13 教五411
@沙建宇:
說起武大有名的爆款公選,那就不能不提蘇德超老師的《哲學核心問題》了。
哲學,在大家的眼裡或許是一門高大上、難以接近的學科。但是,蘇德超老師有他獨特的魔法,讓哲學變得平易近人。究其原因,首先是蘇老師的語言幽默,能用適當的例子引起你對一個問題的注意,調動興趣;其次是活躍的討論,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在課堂上充分表達。展示時,蘇老師也會引導我們思考論證是否符合邏輯,如何做出一個「健壯」的論證,以及論證對應的反駁。如此,思考問題就會更深入全面。
在蘇老師的課堂上,不僅能收穫哲學大家的觀點,也能學會如何更理性完備地思考。
@蘇德超老師:
這門課開設8年了。最初開設這門課,就是想挑戰一下。形上學是哲學中的哲學,是哲學中最為基礎的分支,相當抽象晦澀,但它最能體現哲學的特點:研究一些看似虛無飄渺的主題,極大的拓展人的想像力。
教授這門課,是希望大家在課堂上能夠學習一些形上學的入門知識,學著討論一些常見的形上學主題,如物與人的跨時間同一性、自由問題、因果問題、身心關係、人生意義問題等;並在討論中熟悉批判性思考的技巧,挑戰他們的智商,激發他們的想像。
易棟 中華樂教導引
2-12周 周三 11-13 教五211
@墨爾本的大D:
一開始只是想蹭易棟老師的課(公選課群中有400餘人,而名額只有200個),但老師竟然給我補選了!老師真的人超好!
講《紅樓夢》時,我本持懷疑和反對態度,只因自己讀過幾十本紅樓相關書籍,直到老師說自己書架上一千多本紅樓相關書籍全部精讀過,我才釋然:或許我沒有那麼熱愛了解紅學,從此謙虛以待易老師所授。
聽說有年櫻花最盛時,易老師在教四爬山虎滿窗的大教室講《楚辭》,看昔日爆滿的課堂因為想看櫻花而多了幾分躁動,笑眯眯說:「如果櫻花常開、青春常在,這一切都不會這麼動人情懷。」我們關於武大的浪漫記憶,正來自這樣浪漫的老師。
易老師喜歡和學生談梅蘭芳與崑曲,分享詩詞歌賦,課餘還自己貼錢請學生們看戲。他曾經說:「我願意把一門公選課講得實在。」為師如此恪守,教書育人如此認真,平生未見。
總而言之,幸至武大,幸遇其師,幸受其傳道授業解惑,為易老師點讚!
@易棟老師:
2018年開始講授的《中華樂教導引》是對我此前15年講授的各門課程的凝練和升華。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中華禮樂文化具備悠久歷史、深厚底蘊、偉大智慧和非凡效能,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訴求、精神氣質與審美情趣。樂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組成部分,綿延數千年,是中國人內外修養的融匯,標舉優雅、高尚、詩意、美好的心靈境界和生活方式,對人格教育、心靈完善、趣味升華而言意義重大,在古代備受推崇、廣為踐行,在現代依然具有寶貴价值和巨大功效。
這是一門通識課程,既有形而上之「樂本」、「樂施」、「樂化」,又有形而中之「樂禮」、「樂情」、「樂理」,亦有形而下之「樂器」、「樂言」、「樂律」。對於通識課而言,通識之用是無用之用,卻為大用,關鍵就在於提升學生的人文涵養和幸福感,使課堂體驗成為學生雋永的記憶;對於教師而言,自身的價值也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出來。
校友事務與發展聯絡處 創業論壇
2-13周 周三11-13 工學部大創中心
珞珞珈珈溫馨提醒:
創業論壇課程都錄播了,
後續會在校友系統和校內慕課平臺上線哦~
@石永:
創業論壇,很多人顧名思義,會覺得是一門教創業的課程,但實際上比校友創業或者投資的經驗更加有趣的是各位校友的經歷。
你能聽見蹇宏師兄講述如何增進與客戶的關係,聽寇勤校友講如何用行業發展引領制度改革,甚至能聽見不同校友關於同一觀點的交鋒,這些內容比創業經驗帶給我的收穫更大。
@校友事務與發展聯絡處:
這門課的教師團隊全部由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組成,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當代集團創始人艾路明,中誠信董事長毛振華,宇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旭洲,原亞馬遜全球供應鏈副總裁、111集團執行董事長於剛,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木蘭匯理事長何振紅等39位業界舉足輕重的大佬級企業家校友先後走上講臺。在這裡,有人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有人講述目前各個行業的具體情況,還有人分享創業相關的法律知識。
作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一部分,這門課希望能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新意識,培育具有強烈事業心與開拓精神的創業型人格。
同時,這門課也是校友和學生接觸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通過邀請優秀的校友回校交流,不斷增進同學們對武大的感情。
洪一鳴 芭蕾藝術
1-11周 周二8-10 人文館303
@致遠:
「人總不能一直在吸氣吧,還是需要偶爾學會呼氣的」,在某個結束了一天忙碌疲憊大三生活的晚上,我這樣想到。而《芭蕾藝術》通識課於我,可能就是一連串急促吸氣中的一個呼氣,是無數個被學業壓得向下日子裡一個無憂無慮的「立」,是一個完全不同於我自己專業學習話語體系的心之歸屬。
芭蕾承載著我隱秘的舞蹈情懷,所幸從洪老師的第一節課開始我得到了超出期待的課程體驗,那時的我才意識到自己早已弄丟了跳舞時的自信,而是慢慢低下頭藏起寬大的臉頰,穿上深色衣服擋住身上的贅肉……於是重新跟著洪老師走進芭蕾的世界,學習怎樣站立,怎樣把腳跟併攏又怎樣打開肩膀,一招一式,與記憶中的芭蕾逐漸重合,像嚴謹的角的開合,也像鋼琴等一類由無數音符組合形成生動旋律的事物...
可以說這門選修課是當時的我每周最期待的課了。
Ps:洪老師對有無舞蹈基礎的人都極其友好~
@洪一鳴老師:
這門課從塑造形體為出發點,訓練人的良好氣質,優美體態,通過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感染學生思想,陶冶學生的情操。
我自己從學習到教授芭蕾近30年,受益良多,希望通過這門課程,帶領大家一同感受芭蕾藝術的美好,更要讓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進而提高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最重要的是,我的課程是讓大家忘記繁忙的實驗,來聽聽好聽的音樂,看看好看的作品,強身健體的同時享受藝術的!當有同學說每周最期待的就是這門課,聽聽音樂就陶醉了的時候,這門課的意義才顯現出來。
王淵 流行音樂的歷史、風格與審美
1-16周 周二11-12 教五408
@高爽:
初見老師,便被他與眾不同的音樂人氣質所吸引。多媒體裡播放的重金屬音樂,與他一頭灑脫的蓬鬆長發相映襯,老師用低沉但又剛勁的聲音講述著重金屬音樂歷史,還時不時用自己的電吉他給我們演示。周末還能和老師一起去學校排練廳練習,實在是沒有比這更酷的公選課了!
@王淵老師:
這是一門年輕的課程,今年剛剛開設。
在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和傳播模式的刺激下,流量經濟正在摧毀所謂的大眾審美,社會中充斥著低俗、庸俗的流行音樂作品,而年輕人似乎正在放棄對流行音樂作品從態度到能力的價值判斷。這門課希望為同學們在聲音與文化之間搭建橋梁,引導他們成為「積極的聽眾」,並由此建立其獨立的審美意識和鑑賞能力。
在課堂上,會談及西方流行音樂與中國流行音樂的主要風格與流派,同學們也會體驗流行音樂中涉及的主要樂器。在我看來,大學生的流行音樂審美中,一句簡單的「好聽」與「不好聽」是不夠的,因此也會引導大家對音樂作品從聲音到文化進行剖析。當然,我們也鼓勵創作,提交一首原創流行音樂作品,表演或賞析一首作品等,比起作品水平,自我表達更加重要。
劉丹麗&王珊 舞臺審美與藝術體驗
1-11周 周四3-5 人文館排練廳302
@夏雨:
強烈安利舞臺審美與藝術體驗!本來覺得藝術是離自己很遙遠的一件事,但老師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藝術就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連一個簡單的個人才藝展示,老師會耐心地教授我們一些唱歌發聲技巧和基本身體儀態。在這節課上,我不僅僅學到一些表面的藝術知識,而是真正地感受到藝術走進了自己的生活。
@王珊老師:
這門課程從2019年開始開設,將戲劇戲曲、聲樂、舞蹈以及器樂四種藝術門類融合於課堂,通過指導同學們完成選定的具體作品表演的藝術實踐,提升大家對於舞臺表演藝術的審美體驗,培養和提高藝術思維、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啟迪博雅精神與高雅情趣 。
聽說
有的課教漢繡,還拍了刺繡教學VLOG
有的課開了二十年
大家都說:
「沒上過這節課就不算上過武大!「
有的課被whuers稱為「永遠滴神!」
在推送留言中被反覆安利
還有的課讓人無端落淚
成為前輩口中「畢業前一定要聽的課「
你想知道這是哪些課嗎?
更重要的是
你想知道在哪裡「蹭課「嗎?
密切關注我們
珞珞珈珈下期為你揭曉
●
●
●
●
●
●
武漢大學
-luojia1893-
感謝各位同學
封面圖:黃夢蝶
採訪/文案:殷麗雯 餘法承 石昊
原標題:《座位有限,武大「爆款課」趕快蹭!蹭!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