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南海網名記專欄「姜飛調查」
【核心提示】4月19日上午,海口市工商局長流工商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在秀英區粵海大道富力盈溪谷項目附近,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加工膩子粉的廠房,現場查獲並封存397包成品膩子粉及大批原料。4月21日上午,南海網記者對現場回訪了解到,現場證據表明劣質膩子粉流向了省內部分高檔樓盤,記者趕到文昌調查證實,劣質膩子粉確實曾流向文昌逸龍灣和高龍灣1號兩個高檔樓盤,目前,文昌市工商局已經介入調查。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工商部門查獲的劣質膩子粉。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海口一非法工廠生產不合格膩子粉 流向文昌兩樓盤
4月21日上午,南海網記者與海口工商局長流工商所執法人員一起,來到海口秀英區粵海大道富力盈溪谷項目附近的膩子粉廠回訪發現,執法人員當天共查獲了5個品牌7個系列膩子粉。記者現場注意到,已經登記保存在現場的膩子粉包括「福康」、「愛家」、「金邦」、「卓邦」和「德邦」5個品牌。其中,「福康」牌膩子粉又包括內牆專用和外牆專用兩個規格。
海口工商部門4月19日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加工膩子粉的廠家,現場發現的送貨單顯示這裡生產的「福康」牌膩子粉大量流向文昌兩處高檔樓盤。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現場檢查看,『福康』這個牌子的銷量最好。」據長流工商所所長朱永升介紹,經初步核實,包括「福康」膩子粉在內,上述產品包裝上的廠名廠址,都是老闆自己隨便印製的,通過工商企業信息網站查詢,包裝上標註的生產企業名稱並不存在。另外,該廠確實還沒有正式註冊。
無證加工廠內發現的送貨單顯示,部分劣質膩子粉流向文昌逸龍灣項目。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南海網記者在工商部門從現場發現的進出貨單據上注意到,該膩子粉廠從2015年12月9日開始,陸續向文昌市一名「吳老闆」供貨,僅當天就向「吳老闆」發送了「福康」牌膩子粉16噸,其內牆用膩子粉6噸(每噸價格600元);外牆膩子粉10噸(每噸價格800元)元,一直到案發前一天(2016年4月18日),該廠還一次性向「吳老闆」賣出外牆膩子粉10噸。
據粗略統計,該廠先後向「吳老闆」供應膩子粉上百噸。而現場單據顯示,「吳老闆」購買的膩子粉用於文昌逸龍灣樓盤,另有單據上標明,部分膩子粉供應給了文昌另外高檔樓盤:高龍灣1號。
半年購買上百噸劣質膩子粉 老闆稱「買了但沒用」
4月21日下午,為了搞清上述劣質膩子粉是不是真的流向了文昌兩個高檔樓盤,南海網記者趕到了文昌進行暗訪調查。
記者對文昌逸龍灣樓盤走訪發現,該項目屬於當地重點項目,樓盤一期已經售罄,二期正在銷售,三期還在建設。
據售樓員林小姐介紹,整個樓盤房屋均價在14000元每平方米左右,算是當地最高端的樓盤。由於工作人員看管比較嚴,記者並未能進入工地探訪。
4月19日,海口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加工膩子粉的廠家。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為弄清項目使用的膩子粉都是哪些品牌,記者現場撥打「吳老闆」電話,當記者在電話中表明身份和採訪意圖後,吳某稱,他確實是逸龍灣項目施工隊的,至於是不是曾經從海口秀英大量購買過「福康」膩子粉一事,吳某坦承確實購買了,不過,買回之後沒有使用。
如果真的如吳某所言確實沒有使用,那麼,為何從2015年年底開始至案發,陸陸續續先後購買了上百旽劣質膩子粉,這些貨去了哪裡?吳某又是哪個公司的呢?記者提出疑問並表示想與其當面了解情況時,吳某自稱是「中天建設集團」(記者註:據售樓人員介紹,中天建設集團正是逸龍灣項目的工程總包方)下面的一個班組(負責人),並稱很快就到項目地與記者見面。過了約一個半小時之後,吳某又稱自己有事走了,匆匆掛掉了記者電話。
文昌高龍灣1號工地發現已使用的劣質膩子粉包裝袋
隨後,南海網記者又找到了文昌高龍灣1號項目地。
文昌高隆灣1號項目工地上發現已經使用了的「福康」膩子粉包裝袋。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通過對項目工地暗訪,記者在項目工地上發現了已使用完的,多個品牌膩子粉、塗料等包裝袋,其中就有「福康」牌內牆和外牆環保膩子粉包裝袋。
高龍灣1號項目購買了多少這種劣質膩子粉?已經使用了多少呢?帶著種種疑問,記者來到開發商設在項目地一側的辦公區採訪時,公司一名分管工程的負責人彭先生表示,得知有假冒的膩子粉流向工地後,公司非常重視,在記者趕到之前,已經組織項目工地全部3個施工隊,對使用的膩子粉情況進行了排查。經初步調查,工地上並沒有使用「福康」牌膩子粉。
4月19日,海口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加工膩子粉的廠家。圖為工商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而記者接下來在辦公區一樓,發現了一包沒有使用的「福康」牌外牆環保膩子粉。如果沒有使用,工地上出現已經使用了的包裝袋哪來的?開發商辦公區一樓發現的沒有開封的「福康」牌外牆環保膩子粉又是怎麼一回事?
經過工作人員之間溝通,高龍灣1號項目工程總包方中建一局現場負責人沈斌接受了南海網記者採訪。沈先生坦承,之前確實購買過「福康」牌膩子粉,不過,數量不多只有1噸。
4月19日,海口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加工膩子粉的廠家。圖為工商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沈斌稱,公司專門的採購人員對市場走訪中,發現「福康」牌膩子粉價格低於市場價,於是購買了1噸,產品送到文昌後,他們把產品送檢發現,該品牌膩子粉粘合度不夠,屬於不合格產品。「因為數量不多,所以就沒有在意。」沈斌說,記者在工地上看到的已經使用完的空包裝袋子,裡面的膩子粉部分用在了民工臨時住的工棚上。
如果沈先生說的屬實,他能不能向記者提供產品檢驗不合格的報告呢?對此,對方稱回頭可以找一下。當晚,記者離開現場時給沈先生留下聯繫方式,讓其把檢驗報告拍圖發給記者,但截止22日下午記者發稿止,對方一直未能提供產品不合格的檢驗報告。而另一名負責人則稱,由於產品入場時無法提供合格證,就已經被退回,並沒有送檢這回事。
就在記者21日當晚離開現場時,一名工作人員在記者再三拒絕下,給兩名記者塞了3千元紅包(已交紀檢部門)。
文昌工商:調查結果出來後第一時間向媒體反饋
海南省裝飾裝修協會相關人士22日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稱,不合格的膩子粉可能有毒有害,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流向市場後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嚴重侵害解消費者合法權益,監管部門應當予以嚴厲打擊。
4月19日,海口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加工膩子粉的廠家。圖為現場發現的加工生產設備。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4月22日中午,南海網記者從文昌市工商局了解到,接到海口工商部門通報案情後,已經及時組織執法人員到上述兩個樓盤,對其使用的膩子粉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會儘快將檢查結果向社會公布。據了解,此事件已引起了文昌市政府有關領導高度重視。
4月19日,海口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家無證生產加工膩子粉的廠家。圖為現場發現的加工生產設備。南海網記者 姜飛 攝
文昌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劣質膩子粉使用之後可能會導致脫落、開裂,甚至是汙染等不良後果,存在一定的隱患。因此,企業應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如果確實使用了,有問題就不要迴避和推諉,積極回應公眾關切,該整改的及時整改。該負責人稱,文昌工商部門對此事高度重視,調查結果出來後會第一時間向媒體反饋。
(南海網文昌4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姜飛 實習生 孟莉莉)
》》相關評論
查查百噸假冒膩子粉有多少流向高檔樓盤?
為了證實假冒膩子粉的流向,記者深入文昌調查,發現劣質膩子粉確實曾流向文昌逸龍灣和高龍灣1號兩個高檔樓盤。然而,面對記者的調查,涉事樓盤紛紛表示沒有使用,比如在文昌逸龍灣樓盤,施工隊「吳老闆」聲稱確實購買了,但沒有使用,卻對大量購買的假冒膩子粉用途和去向躲躲閃閃,甚至乾脆拒絕記者進一步追訪。
而在文昌高龍灣1號工地,開發商的一名分管工程的負責人彭先生表示,得知有假冒的膩子粉流向工地後,公司非常重視,在記者趕到之前,已經對使用的膩子粉情況進行了排查。經初步調查,工地上並沒有使用「福康」牌膩子粉。可是,記者卻在工地上發現已經使用了的包裝袋,在辦公區一樓發現沒有開封的膩子粉。
更加弔詭的是,面對記者對諸如檢驗報告等細節的深入追問,一名工作人員更是在記者再三拒絕下,給兩名記者每人塞了2千元紅包(記者已上交紀委)。種種怪象讓人更加確信,這些假冒膩子粉不僅流向了文昌的這些高檔樓盤,更是被大量使用。若非如此,為何不能坦然交代,卻要躲躲閃閃,甚至乾脆賄賂記者,不是為了掩人耳目又是為了什麼?
正如文昌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所說,劣質膩子粉使用之後可能會存脫落、開裂,甚至是汙染等不良後果,存在一定的隱患。對開發商而言,不管是在建普通樓盤,還是建設高端樓盤,都應該使用正規渠道的膩子粉,這既是其道德良知的要求,也是作為企業講誠信的表現。遺憾的是,透過文昌這兩家企業,我們看不到起碼的道德良知和一絲一毫的誠信。
如今,工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我們期望能夠徹查那100多噸假冒膩子粉的真正去向,好好查查流入的樓盤尤其是那些高檔樓盤,究竟使用了多少,除了使用假冒膩子粉,在建築材料中還用了哪些假冒偽劣產品,除了這些樓盤,不妨全面檢查所有在建樓盤,深挖「豆腐渣」現象。而對於那些失去誠信的開發商、施工單位,希望給予包括法律和拉入黑名單等嚴懲,涉及違法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寇振寧)
》》相關新聞:百餘噸假冒膩子粉流向高檔樓盤 文昌逸龍灣和高龍灣1號中招
「你要什麼牌子膩子粉,我們就能生產什麼牌子的。」在海口市秀英區粵海大道的一家膩子粉生產黑窩點,工人如此高調地介紹自己的產品。生產現場有10多個國內膩子粉品牌的包裝袋、攪拌機、打包封口機以及堆積如山的成品半成品。
19日上午,秀英區工商局查處該涉嫌冒用其他膩子粉品牌的生產窩點,397包「問題」膩子粉被就地封存。帳本顯示,這些涉嫌假冒偽劣的產品曾流入文昌「逸龍灣」和「高龍灣1號」商品房項目。【詳細】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