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霑化拉長水產品加工產業鏈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2020-12-15 海報新聞

今年以來,濱州市霑化區馮家鎮聚力攻堅落實,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大力推動「雙招雙引」,為企業發展開闢一站式「綠色通道」,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其中,去年籤約的昶昇水產品深加工項目預計今年11月份建設完成,在建成投產後,將進一步拉長霑化區水產品加工產業鏈,實現水產品傳統加工向高值化發展的轉型升級。

昶昇水產品深加工項目位於霑化區馮家鎮鎮西產業園,總投資1.2億元,項目遠期規划進行冷鏈物流配送以及電商運營,完善水產品深加工價值鏈。截至目前,一期項目現已完成土方工程,正在進行地基基礎工程。為確保該項目的順利開展,馮家鎮成立幫辦代辦工作專班,派出班子成員作為該項目助企服務員,靠上服務,跟蹤服務,開闢一站式「綠色通道」,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馮家鎮為拉長水產產業鏈條,還將加強與青島科技大學合作,建設好水產品高值化研發轉化中心,年內實現1—3項成果轉化,推動水產產業提質增效。同時,加快漁民文化特色小鎮建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配,提高城鎮商住檔次。確保各項目工程高效率、高質量完成。

相關焦點

  • 霑化漁字招牌引來6水產品精深加工項目
    原標題:「漁」字招牌引來6個水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濱州傳媒網-濱州日報霑化訊 8月4日,霑化縣馮家鎮王爾莊海蜇批發市場電子交易大廳主體工程完工,預計8月中旬可正式投入運營。立足產業特色打好「漁」字牌馮家鎮擁有王爾莊海蜇批發市場、魯北水產品批發綜合市場、渤海水產品批發市場、海豐水產品批發市場,這四大水產品市場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活力,形成了產業激活市場、市場延伸產業鏈的良性循環局面。
  • 山東霑化:有個漁業重鎮叫馮家!
    驅車來到魯北最大的海產品基地霑化馮家鎮。該鎮市場上常年有渤海灣的海產,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都來此地進貨!最近,漁民們正在晾曬馬口魚,而馬口鹹魚在guo bao魚中,屬於中上品,肉多、吃起來方便。剛進入這個小鎮,空氣中瀰漫著腥味,街頭海產品店林立!guo bao魚,是當地方言的叫法,但它並不是指某一魚類,而是一個統稱。
  • 霑化立足海洋特色向漁業二、三產業發展打造濱州藍色經濟帶
    同時,霑化蝦醬、蝦皮等產品更是享譽國內外。  9月6日,「強四力 走基層」2019·濱州網媒海疆行採訪團走進霑化,對當地海洋和漁業相關產業進行了實地觀摩。「近年來,霑化區不斷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水產養殖轉型升級,延伸擴展農牧漁綜合生產體系,著力打造現代化水產發展模式,提高產品附加值。」霑化區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呂振文在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
  • 山東省霑化: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 推進遠洋漁業
    (三)水產品貿易發展迅猛。漁業生產的持續發展,促進了水產品加工貿易的發展。2018年,全區實現水產品交易額近50億元。在馮家鎮經濟園區,相繼建成了王爾莊、魯北、付家、範莊等5個專業性水產市場,形成了功能完善的市場網絡體系。
  • 山東濱州霑化馮家鎮漁業年產值50億 水產品「買世界、賣全國」
    山東濱州霑化馮家鎮漁業年產值50億 水產品「買世界、賣全國」2019-09-09 10:27:00  水產養殖網水產品批發市場上的顧客絡繹不絕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9月7日訊(記者&nbsp孫佃瀟)濱州市霑化區馮家鎮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便利的水路交通以及宜商宜貿的區位優勢成為魯北重要的海產品生產、集散基地。
  • 「濱州對蝦」「霑化文蛤」 叫響濱州特色優質水產品牌
    「濱州對蝦」「霑化文蛤」 叫響濱州特色優質水產品牌2020-09-26 19 : 49 來源:大眾報業·海報新聞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爽 見習記者在現場提問環節,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勝林就打造對蝦品牌的措施及濱州首屆對蝦節的效果,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陳勝林說,2020年以來,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深入答「六問」、踐「八策」,圍繞「品牌之策」加快推動漁業產業提質增效,叫響濱州特色優質水產品牌。
  • 霑化馮家鎮魯北水產品批發市場
    霑化馮家鎮魯北水產品批發市場 2014-11-12 18:23:00    作者:於淋凡 郭九濤   來源:大眾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濱州;霑化;馮家鎮;水產品;市場 [提要]霑化馮家鎮魯北水產品批發市場位於霑化縣馮家鎮政府駐地,是馮家鎮水產品市場園區四大市場之一,主要經營產自渤海、黃海、東海及東南亞海域的蝦皮、海米、琵琶蝦、梭魚、鱸魚
  • 山東濱州「霑化蝦皮」等成功註冊地理標誌產品引發新效應
    山東濱州「霑化蝦皮」等成功註冊地理標誌產品引發新效應2013-11-25 15:56:00  水產養殖網  、霑化蝦皮和霑化蝦醬,看到包裝盒上地理標誌,就會知道產地是哪裡的,這些產品具有霑化地方特色,而這些水產品都是受到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
  • 福建省大力推進海洋與漁業經濟轉型升級
    做強舌尖上的千億產業鏈——福建省推進海洋與漁業經濟轉型升級紀實   福建是水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大省。預計2018年福建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3000億元,水產品總產量778萬噸,漁民人均純收入21417元。
  • 濱州高端鋁產業發展有了「最強大腦」
    廣東省有色金屬學會鋁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盧繼延,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劉源,蘇州大學—魏橋高端鋁材製造及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張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鋁業部主任盧建等業內知名專家被聘為我市高端鋁產業集群發展的智庫成員。他們將定期為我市高端鋁產業集群發展把脈問診,集聚鋁產業前沿智慧,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濱州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 冬棗、鴨梨、鍋子餅:打造「濱州三寶」新品牌
    有的還升級換代、推陳出新,如「東北三寶」(「舊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新三寶」:人參、貂皮、鹿茸)。  佔國土面積千分之一的濱州大地,依河傍海,特產豐富多樣,而冬棗、鴨梨、鍋子餅堪稱其中翹楚。在此,我建議整合濱州的特產資源,打造「濱州三寶」新品牌!
  • 山東霑化:小冬棗「吃幹榨淨」結出「產業致富果」
    霑化冬棗從56株「庭院棗樹」到50萬畝「冬棗園林」,再到現在初步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歷經30年長盛不衰,在拉動農民增收致富、解決重大民生問題、推動霑化經濟發展的實踐中貢獻了銘記史冊的功績,與此同時從業人員老齡化、現代農業發展緩慢、管理技術水平不高、深加工能力不足等問題逐步暴露出來,霑化冬棗產業當前正處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
  • 霑化:一尾小蝦苗盤活42萬畝大水面
    「這就是培育出來的新品種『渤海1號』,是我國北方第一代適應高鹽度海水的『濱州對蝦』本土品種,經過今年大面積外塘養殖試驗,該品種的蝦苗生產期縮短10天左右,放苗回捕率高達80%以上,畝產量由以前的60斤提高到200斤。」在霑化區濱海鎮,渤海水產育苗(濱州)有限公司霑化分公司經理李國治,邊說邊查看種蝦生長情況。
  • 讓霑化冬棗走出去!濱州霑化冬棗進駐高速服務區
    原標題:讓霑化冬棗走出去!濱州霑化冬棗進駐高速服務區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4日訊 金秋十月,迎來了收穫的季節,濱州市霑化冬棗進駐山東高速霑化服務區,來往的旅客在停車休息時,可以品嘗到皮薄肉脆、口感甘甜的霑化冬棗。
  • 濱州美食攻略:霑化最好吃的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附小吃一覽表!
    濱州霑化歷史悠久,是渤海灣中的一顆明珠,是秦口河、徒駭河、潮河等多條河流的入海口,不僅海產豐富,農業、林業、牧業也非常發達,是「中國冬棗之鄉」。良好的自然環境,多樣化結構孕育了不少特色的美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濱州美食攻略:霑化最好吃的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附小吃一覽表!
  • 濱州特產:霑化蝦醬
    以山東濱州、河北唐山、羊角溝、浙江和廣東出產最多,每年5~10月為生產加工期。濱州的霑化、無棣兩縣均出產蝦醬,且蝦醬的質量都比較高。特別是霑化縣的蝦醬,產銷量大、商品率高,在外地的知名也較高。  蝦醬的形狀略似甜醬,分一、二、三等。色紅黃鮮明,質細味純香,鹽足,含水分少,具有蝦類的特有鮮味,無蟲,無臭味者為佳。有的加工時混入小蟹、小蛤等,影響質量,顏色多是灰黃色,也不鮮明。
  •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工友創業園:助力鄉村振興的「霑化樣本」
    「娘家人」力量,打造了工會助力鄉村振興的「霑化樣本」。省級工友創業園——濱州復聖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工友創業園,坐落於美麗的徒駭河北岸,是以濱州市霑化區黃升鎮堤圈村為鄉村旅遊項目基地,集現代農業、採摘、水系小鎮、文化拓展、鄉村休閒於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區。
  • 50秒丨濱州霑化馮家鎮產業扶貧託起貧困群眾小康夢
    郭俊枝是濱州唯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普通員工,霑化區馮家鎮聯合當地企業對他們進行對點幫扶,給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在能夠照顧家庭的同時,增加家庭收入。霑化唯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員工郭俊枝說:「在這裡幹了三年了, 一個月兩千來塊錢, 在這裡幹累不著, 離家也近 ,在這裡幹的挺好。」
  • 枝江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枝江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5日 17:07 來源:三峽日報   2020年12月29日,由宜昌市工商聯主辦,枝江市工商聯、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聚民企力量 謀『十四五』新篇」會長之家活動在枝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