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2020-12-1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起飛

這意味著將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跑出舉世矚目的精彩第一棒。

一箭穿雲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這是該型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飛行任務。它此前的一位「乘客」是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活動發射平臺承載火箭駛出垂直測試廠房

與發射火星探測器任務相比,受本年度地月關係等因素所限,此次探月任務的發射窗口更顯珍貴。對於火星探測任務,今年的窗口大約是14天,每天30分鐘;而嫦娥五號任務在今年的窗口總共只有3天,11月兩天,12月一天,每天僅50分鐘。

垂直轉運

為此,火箭研製隊伍採用了多軌道奔月發射方案,針對50分鐘的發射窗口設計了5條發射軌道,提高了發射的概率和可靠性。

器罩組合體吊裝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八院負責軌道器相關研製工作。該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4器組成,分為15個分系統,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雖然「重」,但嫦娥五號卻很靈巧,它要在太空中獨自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它的核心使命是:在月面工作約2天的時間裡採集約2公斤月壤樣品並帶回地球。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將經過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等階段,在月球風暴洋東北部地區著陸。

月面採樣示意圖

在完成月面工作後,經歷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和再入返回等飛行階段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將最終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示意圖

任務圓滿完成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已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嫦娥五號將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為後續月球及行星探測等任務奠定人才、技術、科學、工程基礎。

本次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3次發射。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據央視新聞報導, 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200 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濱海造「胖五」成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內容提要: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當晚,「胖五」用一場酣暢淋漓、盪氣迴腸的成功發射,一掃兩年多前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的陰霾,展現出「王者歸來」的英雄氣概。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視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文昌11月24日電 題:「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 嫦娥五號整裝待發!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完成垂直轉運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此後,火箭按照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
  • 長徵五號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
    長徵五號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2020-11-24 11:41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官方消息, 11月23日18時30分許,位於文昌發射場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嫦娥五號」發射任務。
  •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下旬擇機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為啥說嫦娥五號是今年中國最具「分量」的航天發射
    都鑫鑫/攝  11月24日凌晨,我國現有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此前,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成功首飛;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嫦娥五號整裝待發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長徵五號已就位 擇機實施嫦娥五號任務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辛如記 吳媚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章咪佳 陳偉斌 通訊員 高崇芮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包括長徵五號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長五B火箭是一款一級半構型的火箭,可以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水平,後續將用於執行空間站發射任務,還可以和遠徵上面級搭配,執行近地軌道衛星群發射任務。Q:這次嫦娥5號發射窗口特別短,為什麼?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今晚 20 時 58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 「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官方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 112 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 400 公裡處成功實施 3000 牛發動機點火,約 17 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長徵五號發射成功!美國航天局緊急求合作,中方回應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且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這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開啟對月球土壤的取樣今年的幾項發射任務都是在由長徵五號完成的。專家指出,有了長徵五號才有了後面的對月球的第三次探測、空間站建設、對火星的探測等項目。
  • 「奔火」又「探月」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已趨於成熟
    央廣網文昌11月2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媚苗 李子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4日早上,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胖五」第五次「問天之旅」。
  • 「天選之箭」: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
    此前,長徵五號火箭的四次飛行是研製型發射,屬於試驗性質,主要任務在於考核火箭總體及各分系統設計方案的正確性和協調性、驗證火箭技術狀態和可靠性。只要火箭發射成功,任務就算成功。而這一次肩負重任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第一次應用性發射,除了檢驗火箭的發射和飛行可靠性,主要任務轉變為完成工程任務目標,直接為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服務。除了要求火箭發射成功,載荷也要成功,這樣才能算任務真正成功。
  • 長徵五號發射成功有多重要?用「一發定全局」毫不為過
    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一發定全局 長徵五號遙三的成功發射有多重要?用「一發定全局」來概括一點也不為過。模塊化的長徵五號與現役長徵火箭相比,長徵五號的運載能力實現質的飛躍,與其他航天大國的現役火箭相比,長徵五號的運載能力也是出類拔萃的。因此,許多新一代太空飛行器只能通過長徵五號系列進行發射,如本次發射中實踐二十號衛星這樣採用東方紅五號大平臺的通信衛星,又如未來的空間站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