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2020-12-19 瀟湘晨報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陳星竹 記者 覃霞)5月7日報導藍色鼠尾草花開正豔,金雞菊朵朵向陽,歐洲月季迎風搖曳,德國鳶尾在草叢中爭相綻放,一米多高的繡球花散發出陣陣芳香……5月的簡陽平泉街道荷橋村,儼然成了花的世界。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圍繞公園城市形態大力培育公園城市示範區

踏上悠然島,在綠樹與花草掩映下的木屋竹窗讓從城市喧囂中脫身而來的遊客找到了鄉村的靜謐,湖畔花廊融入山水美景,前來拍照「打卡」的人絡繹不絕。不遠處的藍劍·牧馬島超級農場,「一畝田」內散發著四季花香,生長著瓜果蔬菜,啼叫著生態土雞,身臨其境感受到的是「採菊東籬下」的田園詩境。

視線從郊野移到產業園區。「一平方公裡」核心區、人才公寓及配套住房、仙女灘溼地公園項目……在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的規劃藍圖中,傳統產業園區的面貌正被生態公園融化,新業態新場景相得益彰,「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公園城市美麗格局初露端倪。

從「產—城—人」到「人—城—產」,折射的是公園城市建設思路的改變。

「城市建設要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促進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在高質量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個共融共生、「人城產」融合的現代產業新城正在加速呈現。

未來公園城市將形成以綠色為底色、以山水為景觀、以綠道為脈絡、以人文為特質、以街區為基礎的「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據悉,圍繞「人、城、境、業」四大維度,簡陽市正在充分大力培育沱江兩岸綠道型、菠蘿村郊野型、葫蘆壩產業型、荷橋村郊野型4個公園城市示範區,提升公園城市示範區發展品質。

圍繞城市生活「溫度」加快推進公園項目建設

5月,隨著在公園、綠道等場所遊玩的市民越來越多,簡陽又恢復了往日的煙火氣。

位於沱江畔的簡陽市人民公園,草木林立、流水潺潺,已經改造完成的「簡州八景」之一「應第蓮池」有著濃鬱的人文氣息,吸引不少家庭帶著孩子前來遊玩。市民王先生說:「現在綠色成為了簡陽的主色調,公園、綠道越來越多,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人民公園不遠處,天星公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站在天星公園展示中心往外看去,一個總用地面積330畝,以道路為中心軸、呈半圓形對稱的項目已初具雛形。據悉,天星公園項目包含城市公園和市政道路建設,其中城市公園建設含綠化面積10.6萬平方米、溼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硬質鋪裝面積約5.3萬平方米,以及改造溼地人工湖、地下車庫、給排水系統、照明設施、配套建築、園林等附屬工程;市政道路建設包括天星東路及兩條支路的建設約1.5公裡。

據悉,圍繞「三類郊野公園和三級城市公園」建設體系,簡陽市正在強力推進天星公園、楊柳公園等公園項目建設,營造形式多樣的公園城市生活方式、生活場景,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讓城市建設符合公園化的環境要求,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不斷提升公園城市感知度和市民獲得感。

圍繞城市消費場景完善綠道驛站設施配套

彩虹色的絢爛廊橋、拼出簡陽英文字母的船身白龍……如今,簡陽市沱江河河東濱江公園南段綠道已經成為簡陽又一新晉網紅打卡點。「五一假期我們全家沒有去旅遊,幾乎每天都會帶著孩子來這裡走一走,這裡不僅能欣賞沱江水景、草木花海,還有一些兒童遊樂設施,孩子非常喜歡在這邊玩耍。」正帶著家人在綠道遊玩的市民李女士說。

「當市民和遊客們遊玩的時候,我們則要認真觀察,了解市民需求。」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認真分析哪裡遊玩的人多、有多大密度?要選點提供商業服務設施。分析哪裡還缺少配套設施?要及時進行優化。」

事實上,除了「美景」之外,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建設綠道還應該融入更多的業態和場景。「綠道對生活方式的詮釋不只是審美,更重要的是體驗,是場景。」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他們圍繞人的需求,從使用者角度積極建設多樣場所、策劃多種活動,通過設施嵌入、功能融入、場景帶入,全面營建城市場景。「我們學習借鑑先進地區成功經驗和案例,探索綠道周邊多樣性生活消費場景,設置『書吧+水吧』『咖啡+簡餐』『精品特產展示』等無噪音、無油煙汙染的生活消費場景設施,並優化完善生活消費場景設施的設置,豐富便民惠民的消費內容,不斷提升綠道綜合效益和市民的幸福感、認同感。」簡陽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目前,簡陽市已在沱江河河東濱江公園南段綠道、城區防洪及生態溼地走廊工程G段綠道等營造了多種生活消費場景,為市民運動、娛樂提供了場地和方便快捷服務驛站。

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簡陽市將重點推進簡陽市城區防洪及生態溼地走廊工程(F、H段溼地景觀工程)等項目建設,預計年底建成25公裡綠道,並在綠道周邊完善驛站等設施配套,大力營造多樣性生活消費場景,不斷提升宜人宜居宜業的城市品質。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城市公園,讓綿陽更加美麗宜居
    元通公園鳥瞰圖安州區遼安公園開園(安崢 攝)城市公園,是市民遊樂、休閒、健身、社交的重要場所,更是現代城市的重要標誌。近年來,綿陽城區除對原有的人民公園、西山公園、富樂山公園、南山公園進行大力改造外,還新建了小梘溝生態溼地公園、安州區溼地公園、安州區遼安公園,還有科創園區元通公園、經開區體育公園等正在建設中。
  • 「建築界」以城市更新引領公園建設,溫江區不斷構建公園城市新場景
    溫江區正加快推進公園城市示範區加速成型,規劃建設50條「回家的路」「上班的路」「上學的路」「旅遊的路」社區級幸福綠道,不斷構建公園城市新場景。在成都市溫江區,一段「向左走向右走」的文化牆成為了新的網紅打卡點。
  •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咋個建?這份問卷調查等你來填……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咋個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市民在天府綠道三環內休閒。孫琳 攝無論您是普通市民、「蓉漂」一族、來蓉遊客……都是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和推動者。您的意見,能讓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熊貓綠道東林二路口處。孫琳 攝您希望城市公園建成什麼樣子?
  • 廣安市前鋒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城市
    鮮花綠樹扮靚城市風景,文明新風豐富城市內涵,環境治理守住城市生態底線……近年來,(廣安市)前鋒區不僅大力實施城市提質,提升城市「顏值」,同時還注重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和城市整體文明水平,讓城市「內外兼修」,並以生態為後衛,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讓美麗公園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宜遊。
  • 見證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築景、成勢、聚人、興業」
    同時,以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東湖當代都市藝術群落為核心,公園內植入先鋒劇場、域上和美藝術館、藝術長廊等文化產業,培育文化消費新場景,推進多維場景複合疊加,以文創產業價值創造平衡生態建設投入,探索提升彰顯公園城市核心價值的實踐路徑,初步呈現「一街一世界、一區一人文」的文創產業聚集地、文化消費新場景的公園城市新形態。
  • 南通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方案出爐
    凸顯綠色生態特色,展現城市魅力,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讓人民群眾更有幸福感、獲得感,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通提供有力支撐。到2022年,建成一批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樣板項目,積累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到2025年,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全市建成更多可觀可感的美麗宜居住區、街區、小城鎮,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市域治理紮實推進,南通成為長三角創新創業新首選、百姓幸福宜居新天地。
  • 成都發布「雙百」新場景新產品 以綠道串起公園城市美好新生活
    4月29日,場景匯「天府綠道 蓉繪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舉行。發布會以「現場路演+雲直播+雲連結」的方式,將位於成都市江灘公園的主會場和青龍湖溼地公園等3個分會場有機連結,線上線下同步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其中場景釋放投資需求達612億元。
  • 2019年我市推動城市公園建設,為市民營造更多綠色空間
    夏升權 攝9月29日金鐘湖公園壩上區域開放,11月15日樹木園三期開放,11月30日小欖西北組團兒童公園開始試運營……筆者從中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建成開放一批公園,為市民營造了更多的綠色空間和活動空間。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發展新階段和人民新期待,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成都創造更多公共空間和綠色空間
    昨日,出席論壇的國內外政策制定者、城市管理者、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們走進成都規劃館、成都新經濟活力館、中國—歐洲中心、熊貓基地,分享成都經驗,共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大家紛紛表示,成都構建包容開放的城市發展環境、踐行綠色低碳的城市理念、完善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實現城市治理的共享與創新,積極探索和踐行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實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的樣板。
  • 以場景營造為基底 城市之美宜遊宜憩可感可及
    一條條綠道,通向家門口一條條綠道,串聯起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生態之美,構築起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綠道,正創造出一個在公園城市裡詩意棲居的生活場景。當前,我市正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引領,以大運會城市森林綠化景觀建設為抓手,深化公園社區共建共享,推進綠色空間與社區生活有機融合,全面提升社區人居環境,展現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良好形象。
  • 以國家級溼地公園為「生態核心」建公園城市示範區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新津縣規劃總顧問匡曉明教授就新津公園城市規劃提出了「城市建在公園裡,城市無處不公園」的規劃願景,這就需要新的生活場景、新的創新場景、新的消費場景最終落地才能實現。
  • 「小」公園 「大」民生 ——銅陵積極推進城市「口袋公園」建設
    連日來,市廉政主題公園內人氣滿滿,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遊玩打卡。家住逸佳苑小區的市民湯奮延就趁著晴好天氣,帶上家人到這裡一邊享受觀景之樂,一邊感受清廉之風。廉政主題公園毗鄰銅都大道,南起太平湖路,北至鵲江路,設置「左光鬥」、「盛度」、「廉鏡」、「廉田」四組雕塑,是全市首個廉政主題公園。廉政主題公園是我市大力推進城市「口袋公園」建設、把公園建到居民家門口的重要縮影。
  • 鏡頭| 生活在一座公園城市是什麼感覺?
    4月22日,首屆公園城市論壇在成都開幕,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的成都,獲得現場多位與會專家稱讚:成都是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人、城、境、業在這裡融合共生,生態宜居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名片。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論壇發言中說,16世紀的「烏託邦」、17世紀的「太陽城」、18世紀的「理想城市」、19世紀的「田園城市」、近代的「生態城市」「綠色城市」等理論,代表了各個時代人們對城市的理想追求。而「公園城市」這一全新命題,是成都率全國之先提出的新理念,也是一次有關新時代城市發展模式轉型的積極探索。
  • 你的街區上新了!成都35處公園城市示範街區亮相
    從「最差街道」之一到公園城市示範街區,這條街經歷了怎樣的蝶變?……如今,走在成都大街小巷,不少街道已換了「新顏」。今年初,成都市啟動了園林綠化建設行動,在全市打造了35處「公園城市示範街區」點位。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目前這35個街區均已打造完成。12月16日,記者走進了成華區、武侯區等「公園城市示範街區」點位,實地感受「新街區」帶來的全新體驗。
  • 「潮」玩城市定向 郫都菁蓉湖畔感知公園城市新場景
    一場潮酷的菁蓉湖城市定向挑戰賽,吸引了郫都區市民代表、在郫企業產業人才代表等組成的20餘支隊伍齊聚湖畔。各隊伍以菁蓉湖為坐標,或開車或打車,或坐有軌電車、公共汽車、或騎共享單車,步行……依次尋訪菁蓉湖及周邊任務點標並完成挑戰任務,解鎖公園城市「新玩法」,感知公園城市新場景。
  • 看得見公園城市感受到美好華陽
    城 市 承 載 讓 生 活 更 美 好 價 值 取 向 ,彰 顯 讓 人 民 更 幸 福 使 命 方 向 看得見公園城市感受到美好華陽 攝影王麗福   綠水環繞,詩意棲居……為追求更好的宜居環境,人類探索理想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今天的華陽正在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為提升人居環境,改善生活品質,華陽街道以城區環境治理、垃圾分類、市容秩序、綠化增量提質為著力點,全面助力「美好華陽」建設。
  • 虎林:建設文明美麗城市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2推進環境綜合治理打造宜居好家園虎林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多年來,大力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實施了百裡生態長廊工程,退耕還林還草還溼3萬多畝,造林綠化8.9萬畝,森林覆蓋率升至31.64%。實施了穆稜河水資源綜合保護等6項生態工程,珍寶島溼地列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017年,虎林成為黑龍江省唯一入選的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 成都:春色滿園宜居城 美麗建設正當時
    2018年,成都市「兩會」審議通過《成都市總體規劃(2016-2035)(送審稿)》,「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概念正式被提出,逐步讓規劃成為現實。 綠色,如今已成為成都的底色。在思考城市可持續發展、讓市民生活更美好的過程中,成都正在為世界提供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 探索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成都有著獨特的歷史基因。
  • 信豐縣匠心打造美麗宜居城市工作紀實
    城區變美麗了!各個角落綠樹成蔭,花園廣場花團錦簇……街頭公園的蒼色蔥翠下,三三兩兩的市民在樹蔭下乘涼散步,享受著生活的愜意。信豐城區的這些變化讓市民讚嘆不已,正是信豐建設美麗宜居城市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該縣以開展城市網格化管理活動為抓手,以治理揚塵為重點,以整治「髒、亂、堵」問題為突破口,高舉生態宜居大旗,匠心打造美麗宜居城市。生活在城區的人們,每天都能切身體會到身邊的點滴變化。
  • 舟山:改造提升公園 城市更宜居宜遊
    原標題:回眸2019實事聽民聲|改造提升公園 城市更宜居宜遊 公園作為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市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2019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全年舟山共建設、改造、提升5座公園,讓民眾生活越來越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