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通過全域旅遊贏得脫貧攻堅的勝利

2020-12-25 澎湃新聞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騎著觀光自行車的遊客。 本文圖片 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義勒力特嘎查位於內蒙古烏蘭浩特市西北9公裡處,嘎查共552戶,總人口1872人,蒙古族人口約佔80%。是當地較為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傳統山村。

直到2015年,義勒力特嘎查還是個人均年收入僅有7500元的經濟薄弱村。通過文化旅遊等方式,不到5年時間,義勒力特嘎查不僅讓村民收入翻番,讓貧困戶全部脫貧,還打造出了自己的旅遊品牌,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小鎮」。

嘎查圍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發展理念和「興安有機部落、塞外浪漫花鄉」的設計概念,以產業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旅遊為功能,通過一系列措施推動農區變景區、農園變樂園、產品變商品,努力把旅遊業培育發展成為主導產業和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撐產業,打造了一個融「秀麗山水、人文景觀、休閒觀光、民族風俗、農耕體驗、綠色產業、親子實踐、度假康養」於一體的特色旅遊村寨。創新「合作社+農戶」、入股分紅方式,提供就業崗位50多個,輻射帶動一系列的文化旅遊產品帶動了嘎查經濟和近300戶村民的收入,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近年來,義勒力特嘎查獲評了「全國文明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全國生態文化村」「自治區級生態宜居示範村」等稱號,並於2019年7月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義勒力特是蒙古語,漢語譯為「勝利」。而這五年的變化,正是在述說著嘎查脫貧攻堅的「勝利」。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辛天喜站在自家的自行車隊裡。

辛天喜是內蒙古烏蘭浩特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村)的村民,家裡的二三十畝地曾是一家三口主要的經濟來源,看天吃飯,收成好的時候,一年能收入兩萬元左右。農閒時他也會在周邊城鎮打打零工,但一年到頭,所有收入加起來也不會超過3萬塊錢。

依託嘎查的旅遊發展,辛天喜從燒烤攤做起,雖然經歷了前期的低谷期,但現在一切已經轉好,除了燒烤攤等小食外,辛天喜還擁有著自己的自行車行,以供遊客們租用。以2020年的端午假期為例,他3天就賺了1.2萬元。如今,他的年收入能達到10萬。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義勒力特孔雀園負責人周海燕。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遊客在孔雀大院外拍照留念。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工作人員在餵養孔雀。

周海燕於2011年成立內蒙古烏蘭浩特市蒙雀養殖合作社,將南方孔雀引進到北方,通過畜養繁殖和手工藝品加工,幫助當地貧困戶就業增收,2019年合作社收入239萬元,今年以來已幫助95戶貧困戶就業。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陳愛平在自家的民宿內。

義勒力特的發展也吸引了在外的遊子返鄉。2019年8月,陳愛平離開生活工作了20年的城市北京,回到故鄉義勒力特。之前一直在北京從事藝術工作的陳愛平,回到小鎮後,將家裡的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一餐一宿一輩子」,他想讓更多的人在田園生活中尋找詩和遠方。像陳愛平這樣的人才返鄉創業,提高了當地民宿的標準,而且他們見多識廣,善於和年輕人打交道,善用網際網路營銷,管理得也非常好。這讓嘎查又有了足夠的信心在接下來打造民宿一條街。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白雙龍站在「開心果園」的葫蘆藤下。

2015年,白雙龍當選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時,義勒力特嘎查並不富裕,500多戶村民大都以種地為生,靠天吃飯。嘎查人均土地僅3.7畝,全村有89戶共有180名貧困人口。當地森林覆蓋率達46%,全年禁牧,村民僅依靠傳統農業收入低,長期摘不掉貧困村的「帽子」。

2020年8月,內蒙古興安盟義勒力特嘎查,在開心果園內遊玩的遊客。

依託義勒力特嘎查的區位優勢,白雙龍開始因地制宜做「旅遊+」,按照「農區變景區、農園變樂園、農產品變紀念品」的思路,嘎查鄉村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特色民宿、孔雀園、開心農場等旅遊項目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慕名而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嘎查的逆襲:一隻羊、一個人、一處旅遊...
    內蒙古烏蘭浩特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找到破題之路:搞全域旅遊。  不到5年時間,義勒力特嘎查不僅讓村民收入翻番,讓貧困戶全部脫貧,還打造出了自己的旅遊品牌,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小鎮」。圖為義勒力特嘎查「開心農場」內部。
  • 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嘎查:村富帶民富,打造脫貧樣板
    義勒力特嘎查的華麗蛻變,成為貧困村「脫貧摘帽」的新典範。從外出打工到家門口發家致富義勒力特,蒙古語意為「勝利」的意思。「其實這個名字說的也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日子越來越好,大家每天都在走向勝利的路上,反正挺滿足的,放到幾年前無法想像現在村民日子這麼好了。」
  • 【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融」出好風景
    近年來,義勒力特鎮憑藉自身生態優勢,借力「全域旅遊」,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特色民宿、孔雀園、開心農場、稻田畫等吸引很多遊客慕名而來。義勒力特鎮孔雀園負責人周海燕:隨著義勒力特旅遊業的蓬勃興起,我們孔雀園旅遊觀光事業也蓬勃發展,我們加大了技能培訓。現在已有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2名殘疾人,52名低保戶實現了就業增收。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義勒力特嘎查:「農旅融合」助貧困戶鼓起...
    近年來,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堅持以農帶旅、以旅興農,以農業、旅遊互動融合發展的新思路,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提升技能、增加收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盛夏時節,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內的開心農場裡百花盛開,蝴蝶添美。
  • 【幸福花開新邊疆】記者手記:「下單」呼倫貝爾
    8月2日記者隨「幸福花開新邊疆」採訪團走進呼倫貝爾,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下單購買了「張大媽一把木耳」「明花辣白菜」「笑順稻」等呼倫貝爾當地特產。這些特產背後,是呼倫貝爾當地幹部群眾脫貧摘帽、趕搭「數字快車」奔小康、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區域發展的生動事例。
  • 格桑花開幸福來!武警青海總隊精準發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格桑花開幸福來——武警青海總隊精準發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記事■張遠奮  南灝脫貧攻堅,產業致富。除小寺村外,海北藏族自治州俄日村建起了高原生態雞養殖場、有機肥加工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聯合村建成了現代化的枸杞烘乾、包裝車間……該總隊對口幫扶的各個貧困村,扶貧產業蓬勃發展。他們根據各村的特點、優勢,因地制宜扶持特色產業、發展鄉村農家樂、開發紅色旅遊項目。精準扶貧,關鍵在於精準。防止因病、因殘、因災致貧,是扶貧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
  • 【幸福花開新邊疆】逛新疆喀什古街夜市 探秘喀什味道
    【幸福花開新邊疆】逛新疆喀什古街夜市 探秘喀什味道 2020-10-21 21:09: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上猶縣:脫貧攻堅取得關鍵性勝利
    #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江西省上猶縣脫貧攻堅取得關鍵性勝利。通過脫貧攻堅工作,一大批幹部攻堅克難的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特別是青年幹部熟悉了基層、學會了做群眾工作,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劉宗貴表示,通過脫貧攻堅,廣大群眾深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切實體會到了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湖南日報|脫貧攻堅漣源觀察(二)幸福花開節節高
    幸福花開節節高 ——漣源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孩子們背著書包,跳躍在寬敞整潔的水泥路上,穿過一棟棟清新亮麗的新房子,歡快地奔向學堂……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一幅鄉村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鋪展開來。 近年來,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在漣源市每一個村鎮。
  • 【幸福花開新邊疆】北疆風光無限好 草原兒女追夢人
    8月初,「幸福花開新邊疆」採訪團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興安盟。在廣袤的祖國北疆,草原兒女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探索出了最適合自己的新路子。  重生態,守住亮麗風景線  烏蘭浩特市天駿山,藍天白雲倒映湖面,四周格桑花海迎風搖曳。誰也想不到,多年前這裡竟是一個連雜草都沒多少的廢棄採石場。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旅遊全面復甦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用這句話形容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再合適不過。今年冬天,受到疫情影響,義勒力特鎮的旅遊景點全部關停。現在,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義勒力特鎮的旅遊業也在5月1日逐漸復甦。5月13日,記者來到義勒力特鎮,看到這裡推出了文化、購物、民宿、體育、採摘等各類旅遊活動,熱度不減,旅遊人數超過去年同期。
  • 評論:脫貧攻堅是弘揚長徵精神的具體化
    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千難萬險,衝破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粉碎了蔣介石企圖消滅紅軍的反革命計劃,保存和鍛鍊了革命骨幹力量,勝利完成了戰略轉移,為開創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毛澤東同志說:「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脫貧攻堅時強調長徵精神,旨在發揮長徵精神在脫貧攻堅中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的作用,用長徵精神凝聚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並最終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徹底勝利。
  • 辛向陽:脫貧攻堅展現出來的偉大精神
    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穩步恢復,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黨的鄭重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頑強奮鬥,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完成了對中華民族、對人類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12月28日、29日21:20於央視科教...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我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脫貧攻堅地方行」甘肅碌曲:鍋莊之鄉的幸福新舞步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碌曲這顆草原明珠也在砥礪前行的路上探尋到了攻堅克難的治本之策。9月17日,「脫貧攻堅地方行」——看甘肅線下走訪活動首站走進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近距離傾聽碌曲的脫貧故事,感受藏區幹部群眾的脫貧幹勁和信心。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甘南專場實錄...
    ,咬定目標不放鬆,精準施策不動搖,盡銳出戰不餘力,以敢死拼命精神,力促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和巨大成就。依託「全域旅遊無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金字招牌,謀劃實施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為1449家農家樂、藏家樂、林家樂的成功開辦創造了條件,3.8萬農牧民群眾就地就近實現了旅遊增收,甘南旅遊扶貧減貧模式成功入圍「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把就業扶貧作為助推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重要出路,「十三五」時期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74.39萬人次,實現創收123.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