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現代教育產業集群,「武清模式」雛形初現?

2020-12-10 芥末堆

打造現代教育產業集群,「武清模式」雛形初現?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打造現代教育產業集群,「武清模式」雛形初現?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芥末堆大衛 10月18日報導

10月16日上午,在天津武清區楊村第十一中學體育館內,十幾臺無人機在北航老師以及學校學生的配合下,在空中有序變換著隊形,從參與過國慶閱兵的機器人也在舞臺上展示舞姿,而好未來等幾十家教育科技公司在館內等待著向觀眾展示他們的科技創新產品。

這是武清區教育局主辦、未來教育研究會和中國移動協辦的一場教育科技嘉年華活動,旨在提高老師和學生對科學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認知,而嘉年華的背後,是武清希望藉助行業協會、學校等各方力量,引進教育科技的相關機構,謀劃打造現代教育產業集群。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擁有區位和政策優勢的武清區正在進行產業集群園區的打造,相關配套設施正在逐步落實。先期已有2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品類各異的教育企業入駐。武清的土壤能否孕育出新的教育生態,實現教育產業的協同發展?在智慧教育產業集群的打造上,武清又會為教育企業提供多大的想像空間? 

從PPT到3D、AR技術

在楊村第十一中學八年級的AR地理課堂上,學生四到五人一組分組教學,涉及到地勢地形等內容時,通過AR和3D技術呈現在ipad及大屏上,學生的作業也可以通過ipad拍照後傳到大屏上,供老師點評。而在另一堂示範課上,學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操作無人機穿過不同的障礙物,隔壁的楊村第十三小學則有老師通過教育企業研發的教學平臺工具上著數字科學課堂……

學生在上AR地理課堂

素質類科目在增加,新的技術被引進,校園黑板也進行了智能化更新。這是這兩個學校近期最顯著的變化,而僅僅在一周前,楊村第十一中學的地理課程還只是老師搭配ppt進行講解。

楊村第十三小學的校長張克福在看了嘉年華的科技展示後直言,過去沒機會與這些教育企業及其產品有過接觸,對科學課程的投入時間及資源不足。

而近幾年,國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日益重視,政策層面上屢有規定,如要求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倡導跨學科學習方式。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也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

為彌補短板,此次嘉年華前後,楊村第十三小學一共採購了20萬元的課程和設備。楊村第十一中學則從電子白板開始逐漸體驗新科技,現在已列出採購30臺電子白板的計劃單,相關機器人、無人機等課程內容也已進入學校。

 「每堂課AR技術呈現一遍,老師再講一遍,會記得更快」, 一位上了AR地理課的學生表示,新技術提高了學習興趣,分組教學也加強了互動。地理老師王洪婉通過AR地理課堂教學後,認為在教育企業提供的AR地理內容與教材的匹配度還可以再加強,內容呈現也可以再豐富一些。

據楊村第十一中學校長張士光透露,此次教育嘉年華上,機器人舞蹈、無人機編隊飛行等表演,也有該校的部分學生參與。目前,相關科學課程也納入到兩校每周的計劃中,楊村第十一中學每周都有一節45分鐘的科學課。

據天津市武清區教育局蔡玉海副局長介紹,武清區處於京津冀核心區域,下轄2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有152所,早在兩年前,區教育局要求在下午三點半後引進科學素養課,目前全區學校已將科技課等納入到教學科目中。部分對此重視的學校已跟科協合作,開展科學素養提升的專項工程,甚至有了專項資金。

「科技課程的引入提升了學校的科技創新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教育資源的引入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甚至未來要實現對諸如實驗過程進行考核、評價」,蔡玉海表示,舉辦嘉年華的目的,要「再次強化從校長、學生層面認識科學,愛科學的意識」。

打造產業集群,先撬動行業資源

在嘉年華的背後,武清區對教育還有更長遠的布局。

據武清區相關領導幹部在嘉年華上發言,武清區目前正緊跟科技創新、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正在構建智慧教育產業集群。

學校學生和機器人合唱歌曲

蔡玉海表示,嘉年華的另外一個目的,是希望通過聚合國內領先的教育科技企業助力武清的發展,對此,武清區也成立了未來教育研究會,「希望將優質的教育科技公司納入到協會中形成集團效應,讓他們在各自的優勢領域中強強聯合」,同時促進政府、學校、教育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

「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教育產業集群,也沒有針對教育的政府引導基金」,未來教育研究會會長黃向偉說道。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龍之門教育董事長兼CEO,同時也是未來之星創業營(好未來和騰訊聯合發起的教育行業學習交流平臺)的學員。

黃向偉認為,過去教育產業上的協同相對鬆散,「只是找了一些連結,沒有真正形成平臺,機構之間更多的是競爭關係」。武清具備區位優勢、有一定的教育資源,加上有政府扶持,協會具有形成平臺的機會,成為嫁接教育科技與政府之間的橋梁。

平臺呈開放性,未來會匯聚多方資源進入,機構、學校可以在平臺上試驗,「讓學校也積極參與到打磨產品的環節,而不是簡單的作為消費和生產的甲乙雙方」。

這種協調需要的是教育科技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基於「未來之星」創業營學員之間的關係,這種信任基礎前期便可發揮作用。相互間的優勢可以補充,「不同方案可以做不同的試點,推動競爭有序化」,從而減少市場風險,降低試錯成本。

參與過未來之星創業營、已進入武清2所學校進行產品試點的北京捷特盛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孔靜怡向芥末堆表示,對於toB或toG的教育企業來說,通過該協會平臺,可以嫁接到政府和校方,減少每家機構單獨找學校和政府所花費的人力、精力和財力成本,且平臺能夠使目標用戶更加集中,各家機構提供的豐富的產品本身也為學校和政府提供了更多選擇。

黃向偉介紹,研究會在推動武清現代教育產業集群上,將發揮兩方面作用:1、參與政策研究、機制創新、統籌規劃、建言獻策等為政府服務的智庫作用;2、為入住武清區的教育科技公司提供交流合作、信息共享、資源整合、活動組織等服務。

創新機制,想像空間會有多大?

在國家大力鼓勵智慧教育發展的背景下,環顧全國,不少省市已在進行智慧教育產業園區的建設,比如位於鎮江國家高新區核心區的睿泰數字產業園聚焦內容製作、版權交易、科技展示、創業孵化和人才培訓等領域。而寧波教育科技產業園也在搭建教育、產業和資本的互融互通平臺,為社會化教育資源構建專業化的孵化服務平臺。另外、成都等地也在進行智慧教育創新產業園的建設。但基於區位、資源等各方面的因素,聲量和對全國人才的虹吸效應有限。其智慧教育所創造的生態仍有待考察。

不過,在吸引教育人才、承接北上廣深在網際網路行業的產業鏈條轉移上(比如在線教育機構的相關部門),不少二線城市的園區也在費盡心思。

以武漢光谷為例,其對進入光谷的教育科技機構在稅收優惠、辦公場所等方面進行支持,通過頒布相關政策,以設置落戶獎、投資獎、經營貢獻獎等來招攬外地總部企業來漢落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光谷已經吸納了110餘家教育企業,其中,包括尚德機構等在內的近30家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在光谷設立第二總部。

吸引教育企業落戶武漢,決不僅僅只是錢的問題。產業配套資金、政策支持之外,一位落戶光谷的機構負責人表示,當地豐富的人才資源以及光谷的營商環境是其落戶的主因。

孔靜怡的機構,已進入北京和上海將近400所學校,她在意武清對教育產業的扶持和重視程度,「很多地方政策沒有配套資金,toG端企業又常被押帳,走的流程很漫長,資金壓力很大」。

當天上午,武清區相關領導也與未來教育研究會會員企業家等進行了座談,聽取教育企業落戶武清的意見。

孔靜怡比較了全國不同地方的產業園區,各自的發力點並不一樣,「有的側重高科技產業,有的是物聯網, 武清則非常明確,要打造現代教育產業集群,扶持智慧教育」。

蔡玉海分析,武清區打造現代教育產業集群有自己的優勢。

一來武清是天津離北京最近的區縣,高鐵20分鐘就能到達,其處於京津雙城連接地帶,是京津發展軸的重要節點,也是中部核心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來教育資源基礎良好,2016年便實現了「三通兩平臺」建設。且在教育質量上底子較厚,更重要的是,政府層面高度重視。

孔靜怡透露公司已經落地武清將近半年,在武清發力做好樣板校。其他企業夥伴正在進行對接,相關人員招聘都在跟進。

目前,未來研究會已推動30餘家未來之星企業入駐武清,還有幾十家正在接洽,各家主營的業務品類多樣,橫跨創客、steam、人工智慧等。中國移動天津分公司也在區內63所學校部署了5G網絡。相關產業園區已在武清開發區的國際企業社區落成,配套設施正在逐漸跟進。

國際企業社區是武清開發區此前以打造「協同創新門戶、生態科技園區」為目標,重點開發的3個載體功能區之一。規劃5平方公裡,建築面積600萬平米。主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研發、文化創意、現代金融、高端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其中自建國際企業社區佔地300畝,建築面積40萬平米,目前一期17萬平米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並獲國家住建部綠色建築三星級標識認證(國內綠色建築最高等級),二期在建。

武清招商宣傳部分政策內容

據武清開發區官網介紹,入區企業可享受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疊加政策,並享受武清區「六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和獎勵政策,開發區已引入50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5400餘家,其中不乏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及國內外龍頭企業,形成了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現代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

黃向偉認為,從企業的市場機會來講,武清區有數百所中小學加幼兒園,「但區市場遠不是真正目標,產業集群希望能夠創造新的可複製的模式、機制,比如創建針對教育的政府引導基金等,預留的空間充滿了想像力」。

據了解,後續武清區將以爭創全國智慧教育示範區為目標的發展設想,加快制定完善智慧教育產業發展規劃,集中力量推進創新創業、投融資、科技研發等平臺建設,全力促進教育事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現代高端產業融合發展。

不過,在武清區打造產業集群,出臺相關政策吸引企業和人才時,還需要考慮人才遷移背後必然涉及到的家庭,這將對武清當地的教育、醫療等基礎配套提出要求。一位教育企業負責人表示,對有心招商引資的政府來說,這不是先後的問題,而應未雨綢繆,同時納入決策議程。

附武清招商聯繫方式:

招商郵箱:dalianggongye@163.com  電話:022-22152722

武清宣傳片: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天津武清:大項目帶動產業集聚發展
    未來,武清將以機器人研發中心為依託,打造國際水平機器人產業鏈,力爭率先在華北地區實現機器人產業新業態。與此同時,其他先進位造業也在眾多優質項目的帶動下,已呈現發展優勢。項目正式投產運營以來,新一代聚酯纖維連續聚合直接紡絲、耐高溫纖維熔體紡絲等國內頂尖紡織技術在這裡進行中試轉化,醫用海藻纖維、超仿棉聚酯纖維等新材料產品已投入生產,一個面向全國的纖維新材料技術研發和轉化基地已現雛形,並將帶動武清形成產值近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在武清汽車產業園內,忠旺項目數百米長的巨大廠房震撼人心。
  • 天津武清區:打造高端化高新化產業集群
    根據區位優勢,武清確立了新城的規劃定位:京濱綜合發展軸上的重要新城,京津之間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生態宜居城市。  2009年武清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2億元,比上年增長26%;三級財政收入71億元,增長2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5億元,增長43%;農民人均純收入10600元,增長10.4%。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預定任務。
  • 打造三大產業集群種養殖產業融合發展
    記者從市農牧業局了解到,我市農牧業在招商引資中,將瞄準國內同類別發展強勁企業,主動對接、尋找合作方向和模式,分類建立招商項目庫,主動走出去、真正引進來,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全力打造種養殖和三產融合發展三大集群,高質量發展現代農牧業。
  • 浙江紹興現代紡織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
    柯橋供圖27日,記者從浙江省紹興市經信局獲悉,紹興市現代紡織產業集群近日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從該市紡織產業數量、產業鏈布局等方面可印證該產業集群的優勢。為促進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國家工信部於2019年啟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旨在通過競賽的方式從全國遴選培育一批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
  • 山西將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打造「平遙牛肉」「上黨驢肉」「雁北羊肉」等區域公用品牌,創建一批肉製品自主知名品牌。果品產業集群:打造海紅果冰激凌等高端果品果品產業集群以蘋果、梨、紅棗、核桃等鮮乾果資源優勢為依託,打造休閒乾果、罐裝水果、果脯蜜餞。
  • 蕃茄田藝術品牌全面煥新,兒童素質教育產業雛形已現
    蕃茄田藝術品牌全面煥新,兒童素質教育產業雛形已現 2020/09/25 16:50 來源:未來網 瀏覽:688
  • 打造千億產業集群!邀你一起來「尋味東莞」
    由此衍生的食品飲料加工製造業,經過幾十年的沉澱和發展,更成為我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東莞作為一座展會城市,聚集了巨量的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作為東莞五大支柱產業之一的食品飲料加工製造業,正傾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第五屆中國國際食品配料博覽會,10月15日-20日在東莞市隆重舉行。
  • 合浦月餅小鎮初現雛形,會展中心、展示廳、月影湖等景觀驚豔亮相
    經過三年多的精心營造,合浦月餅小鎮初現雛形,小鎮景觀道路、烘焙會展中心、月餅文化展示廳、月影湖等驚豔亮相。2016年,合浦「月餅小鎮」正式動工。「月餅小鎮」將被打造成宜工、宜業、宜居、宜遊的現代特色小鎮、國際知名休閒食品產業城、中國最美鄉月文化傳承地和華南首座烘焙製作體驗園。目前,合浦月餅小鎮已投入資金45億元,核心區基礎設施、景觀道路、烘焙會展中心、月餅文化展示廳、月影湖等工程項目已有序復工復產,正抓緊完成收尾工程。
  • 廣西將發展糧食水果千億元產業 提升打造產業集群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打造糧食、水果、蔬菜等產業集群,打響廣西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特色鮮食玉米打造「南方鮮食玉米之都」。
  • 唐山打造「9+N」新興產業集群
    2、新材料產業集群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曹妃甸區為主,以建華實業集團石墨烯材料製備及應用,烯潤科技石墨烯潤滑油、航天萬源石墨烯與儲能技術研發、瑞木鎳鈷(中冶)新材料、曹妃甸海清源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等為重點,推動新材料及其上下遊產業鏈的研發應用與產業化,著力打造華北地區重要的集生產、研發、應用、檢測於一體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 北大荒集團瞄準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這為北大荒集團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叫響「北大荒」品牌增添了有分量的砝碼。近年來,北大荒集團依託蔬菜產業基礎、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優越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產業,成效顯著。但在產業體系建設方面還相對薄弱,亟需補齊短板。
  • 英德九龍鎮金雞村:打造產業集群 助推鄉村振興
    歷經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陣痛,金雞村藉助「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契機,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著力打造農產品產業集群,成效初顯。陳觀水表示,「現在,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求產業興旺。那麼,我們就從產業振興著手,利用整合後的土地連片開發種植,努力打造農產品產業集群。」目前,金雞村以大窩、鍾屋、冷水田、樓仔、江屋等村小組為村集體發展經濟項目試點,主要打造了澳洲堅果和鷹嘴桃兩大龍頭產業。澳洲堅果種植基地是鍾屋村小組的村集體經濟項目,由村民理事會牽頭,在經過整合清理後的連片土地上大規模種植。
  • 瑞安在天津武清打造威尼都 預計年底試營業
    即使「環首都經濟圈」規劃尚未正式出臺,武清的未來卻已信號頻頻,多條公交線路的開通、旅遊公交專線的設立、北大附校、京企的遷移……憑藉成功商業運作模式及多種利好動態,威尼都項目勢必能夠成為當地商業的標杆之作。  瑞安等港資房企領銜商業地產  大數據時代,商業地產也要用數據說話。
  • 九江:扶持鎢銅等新材料產業 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原標題:九江:扶持鎢銅等新材料產業,打造千億產業集群來源:搜狐新聞近年來,九江市圍繞工業強市「百千萬」目標,不斷加大對鎢、銅、矽等新材料產業的扶持力度,相繼出臺了《九江市打造「5+1」千億產業集群實施方案》、《九江市培育新動能推進工作實施方案
  • 雲南省花卉和蔬菜兩個產業集群建設項目各獲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雲南網訊(記者 楊抒燕)近日從雲南省財政廳獲悉,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全國共批准建設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雲南省花卉和蔬菜兩個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獲得中央批准,分別得到中央財政獎補資金1億元。
  • 江蘇興化:「中國味道在興化」 調味品集聚區初具雛形
    今年以來,以產業、城鄉、治理三大轉型為抓手,當地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興化經濟開發區健康食品產業逆勢上揚,特別是調味品集聚區表現搶眼,產業開票銷售、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6.8%、58.6%。在興化,有1萬多人從事調味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產業規模達300億元;在全國,有5萬多興化人從事調味品產業,產業規模佔全國的1/8。
  • 延安市傳統優勢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產業集群) 「十三五」發展規劃
    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是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大舉措,對於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間的協作配套、提升產業豐厚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龍頭企業缺乏,帶動能力不足通過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與中小企業,部分行業中龍頭企業開始初現,但從總體上看,我市傳統優勢產業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還非常不夠。
  • 河北唐山:打造焊接產業集群
    7月16日,唐山松下產業機器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電焊機零部件生產線上工作。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焊接產業龍頭企業為帶動,著力打造焊接產業集群,產品涵蓋了焊接設備、機器人及其系統、切割設備、焊接材料及其輔助機具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焊接產業體系。
  • 榕城:北中南部三大商圈初具雛形
    劉曉欽 攝  階段來,榕城區狠抓城市產業發展,並以特色街區全面鋪開為基礎,發展城市商圈。其中北部以東方盛世項目為基礎,打造黃岐山大道商圈;中部以東方康寧綜合性時尚購物廣場成功轉型為基礎,打造進賢門大道商圈;南部以幸福城、幸福裡、清溪園項目建設為基礎,打造紫暉新城商圈。目前各商圈正在逐步加快發展中,將進一步加快榕城產業集聚,推動產業發展。
  • 雲南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開啟花卉世界合作之窗
    一場聚集15萬人的線上「花樣」直播;一堂別開生面、乾貨滿滿的助農培訓講堂;一場引領花卉流行風向標的國際新品發布會;一次遍覽國家級產業園的專業遊學……雲花產業集群——「雲花」品牌打造項目讓國內外花卉同行聚焦開遠,見證開遠花卉產業的規模化、組織化、專業化、綠色化、市場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