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裡爾斯克市日前發生一起嚴重的柴油洩漏事故,俄羅斯6月3日宣布事故發生地進入聯邦級緊急情況,並要求有關部門採取措施處理洩漏的柴油。俄羅斯作為能源大國,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進口國,近年來卻多次出現事故,這又會給兩國能源領域合作帶來什麼影響呢?
據新京報報導,5月29日,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裡爾斯克熱電站發生柴油洩漏事故,約2萬噸柴油洩漏,給當地土壤和水體造成汙染。目前洩漏的柴油造成的汙染面積已經達到10萬平方米左右,汙染物濃度超標數萬倍,為俄近代史上第二大漏油事故,僅次於1994年持續數月的科米漏油事故。
法新社引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專家卡尼茲可夫(Alexei Knizhnikov)的說法表示,此次緊急事故,對魚類和其他海洋資源的破壞可能超過10億盧布(1300萬美元)。而據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估計,事故造成的環境破壞或高達102億盧布(約1.5億美元),相當於俄羅斯一個大城市一年的財政預算。
俄羅斯諾裡爾斯克鎳業公司發布消息表示,截止至6月4日,已將熱電站附近受汙染地區1450立方米土壤運走處理,抽出了201噸柴油,還從安巴爾納亞河河面回收了137噸柴油,只不過對比洩漏的2萬噸來說,這些回收的原油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近來已經不止一次發生能源事故了,據了解,在2019年4月的時候,由於俄羅斯石油商把混有高濃度有機氯化物的原油輸入「友誼」管道,汙染了大量原油。這條管道每天可以運送一百萬桶石油,佔全球原油需求量的1%,當時直接就導致國際油價上漲,首次突破75美元一桶的價格關口。
俄羅斯只得關閉這條輸油線路,一個月後這條管道的輸油才開始慢慢恢復,作為中轉站的白俄羅斯蒙受巨大損失,後來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達成協議,確定補充供應至多20萬噸原油。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和俄羅斯也有多條油氣管道,其中的中俄原油管道從2011年1月1日就已經開通,截至2017年5月19日,中國自俄羅斯經管道進口原油突破1億噸。如果俄羅斯在對華石油管道上也發生這樣的事故,那麼中國買家也將遭受不小的損失。
今年4月俄羅斯還取代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商,對華出口720萬噸原油,同比增加18%。未來隨著中國與俄羅斯能源合作程度的日益加深、中俄輸油管線的大力建設以及雙方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等情況的出現,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還會繼續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更得保障國內能源生產安全,才不會影響到對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