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省鳥匯總:竟然有一種鳥類當選三省省鳥,猜猜它是誰?

2020-12-16 驚蟄興趣

序言

1983年時,國家林業部和中國鳥類學會就建議評出各省省鳥。至目前,我國已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了自己的省鳥。今天集中欣賞一下。

北京市鳥——雨燕

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隸屬於雨燕目雨燕科,比常見的燕子體形稍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細縱紋。它們外觀呈流線型,飛行速度極快,而且是著名的食蟲益鳥。每年4月到8月,遍布城區的雨燕還是一景。 1870年,英國人溫斯侯在北京第一次採到其標本,並命名為「北京雨燕」。

天津市鳥——海鷗

海鷗

海鷗:(拉丁學名:Larus canus)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鷗,屬於脊索動物門、鴴形目、鷗科。保護級別為低危。體長38-44釐米,翼展106-125釐米,體重300-500克,壽命24年。 腿及無斑環的細嘴綠黃色,白尾,初級飛羽羽尖白色,具大塊的白色翼鏡。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海鷗身姿健美,惹人喜愛,其身體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樣晶瑩潔白。分布於歐洲、亞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遷徙時見於中國東北各省。越冬在整個沿海地區包括海南島及中國臺灣,也見於華東及華南地區的大部分內陸湖泊及河流。

黑龍江、新疆省鳥——大天鵝

大天鵝

大天鵝:雁形目,鴨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繁殖鳥),在華中一帶越冬。既是一種縱天萬裡的飛鳥,也是一種浮弋的遊禽。由於新疆巴音布魯克是它的主要繁殖地,被新疆選為區鳥。同時,因為黑龍江省的版圖形狀酷似天鵝,所以也將它選為省鳥。

遼寧省鳥——大白鷺

大白鷺

大白鷺:由於全身白色,又名「白莊」 、「公子」 ,屬鸛形目,鷺科,常見觀賞鳥之一。背部有3列蓑羽直達尾部,前頸下部有矛狀飾羽,它的冠羽、肩羽、胸羽都可以做飾羽,遠銷國外,價格昂貴,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因為獵取過度,近年來大白鷺的數量明顯減少。

吉林省鳥——丹頂鶴

丹頂鶴

丹頂鶴:亦稱仙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鶴科。吉林向海自然保護區是它的主要繁殖地之一,是對溼地環境變化最敏感的指示動物,也是我國的文化名禽。體長120釐米以上,羽毛潔白,頭頂紅冠,鳴聲高亢,長頸修足,姿態蕭灑,極具君子之風。所謂「硃砂為頂雪為衣」 ,道岀丹頂鶴的特點。現有不足3000隻,繁殖在東北的三江平原和嫩江平原,到江蘇鹽城地區灘涂地帶越冬。我國在齊齊哈爾扎龍、吉林榆樹市向海建立了鶴類保護區和研究基地和主要繁殖基地。1984年選為吉林省省鳥。

山西省鳥——褐馬雞

褐馬雞

褐馬雞:我國獨有的珍稀鳥類,僅見於山西龐泉溝、蘆芽山自然保護區一帶及河北北部和西部山地(留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紅皮書的瀕危物種。雞形目,雉科。羽毛華美,姿態雄俊,自古就是著名的觀賞鳥,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尾羽,狀如馬尾,故得名褐馬雞,亦稱「鵑雞」 。雄鳥體長約1米, 雌鳥稍小。棲於高山宻林中,善疾走,勇武好鬥,為1984年選為山西省省鳥。

寧夏省鳥——藍馬雞

藍馬雞

藍馬雞:別名角雞、松雞。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四川。集中生活地在寧夏的賀蘭山中,壽命可達20年之久。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大型雞類,體長約90釐米,體羽青灰色,具金屬光澤,披散如毛髮狀。頭頂和枕部宻布黑色絨羽;兩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狀;面部裸露皮膚鮮紅色。飛羽帶褐色,具金屬紫藍色外緣。中央尾羽特長而上翹,羽枝披散下垂如馬尾,兩側尾羽基部白色,其餘為紫藍色。嘴淡紅色,腳珊瑚紅色。棲息於高寒山區,常集群活動於樹林及灌叢間。主要食植物性食物及昆蟲。4--6月間繁殖,此期間成對生活。產卵於蔭蔽樹叢下的地面上,毎窩6--12枚,孵卵期26--27天。198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定為區鳥。

陝西省鳥——朱䴉

朱䴉

朱䴉:又名朱鷺、紅鶴。屬鸛形目,䴉亞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經延續了2500多萬年的古老物種,一度曽認為已經滅絕。1981年,我國鳥類學家劉蔭増先生在陝西洋縣發現了朱䴉,據說現在已經有上百隻。它體態優美,長約80釐米,重1800克左右,性情溫順,是一種美麗的中型鳥類,全身羽毛潔白如雪,只有翅膀下和圓尾巴的部分羽毛呈現岀柔和的朱紅色,腿和爪色為朱紅。嘴長約17釐米,先端微向下彎曲。雙頰緋紅,宛如美麗的少女,在日本被稱為「仙女鳥」 。朱䴉的野生種群為中國獨有,而中國只有陝西有,所以朱䴉最能代表陝西的特色,2003年當選陝西省鳥。

海南省鳥——紅腳鰹鳥

紅腳鰹鳥

紅腳鰹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生活在西沙群島,紅腳鰹鳥體態優美,綠嘴紅腳,是極其珍貴的觀賞鳥。全長75釐米左右,通體大部呈白色。雄鳥兩翅黑褐色。雌鳥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臉側裸皮黃色。嘴灰藍,基部轉為粉紅或僅稍綴以紅色。腳紅色。2002年被海南省選為省鳥。

湖南省鳥——紅嘴相思

紅嘴相思

紅嘴相思:又名紅嘴玉、相思鳥、紅嘴綠觀音。留居在長江流域及以江南廣大地區。鳥體長約14釐米,嘴呈鮮紅色;上體橄欖綠色,臉淡黃色;兩翅具明顯的紅黃色翼斑,頦、喉至胸呈輝耀的黃色或橙色、腹乳黃色。性喜結群或與其它鳥混群,雌雄形影不離,動作活潑捷巧,不甚畏人。

青海省鳥——黑頸鶴

黑頸鶴

黑頸鶴:(學名:Grus nigricollis):大型涉禽,體長110-120釐米,體重4-6千克。頸、腳甚至長,通體羽毛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眼先和頭頂前方裸露的皮膚呈暗紅色,尾羽褐黑色。頭頂,三級飛羽的羽片分散,當翅閉合時超過初級飛羽。虹膜黃褐色,嘴肉紅色,尖端沾黃,腿和腳灰褐色。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除繁殖期常成對、單只或家族群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活動,特別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數十隻的大群。主要以植物葉、根莖、荊三稜、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繁殖於拉達克,中國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於印度東北部,中國西藏南部、貴州、雲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

廣東省鳥——白鷳

白鷳

白鷳:別名銀雞,屬於雉科,大型雞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雄鳥全長100--119釐米,雌鳥58--67釐米。頭頂及下體為藍黑色,帶金屬光澤。臉部裸露皮膚呈紅色。頸、背、翅均為白色帶「∨」形黑紋。中央尾羽為白色,兩側帶黑紋。跗蹠部為紅色。雌鳥全身棕褐色,枕部具黑色羽冠。棲息於海拔1400--1800米的密林中,尤其喜歡林下的竹林和灌叢。食昆蟲、植物葉莖、果實和種子。產於我國南部各省。因其體態嫻雅,外觀美麗,自古就是著名的觀賞鳥。在廣東分布廣、外形漂亮、機敏靈活、吃苦耐勞、生命力強,1988年被選為廣東省省鳥。

江西省鳥——白鶴

白鶴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2齡腳變紅色,3齡嘴亦變為紅色。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巖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薺等植物的莖和塊根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嫩芽和少量蚌、螺、軟體動物、昆蟲、甲殼動物等動物性食物。分布於中國、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會,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決定為白鶴為江西省省鳥

江蘇省鳥——喜鵲

喜鵲

喜鵲:(學名:Pica pica)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體長40~50釐米,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留鳥。棲息地多樣,常出沒於人類活動地區,喜歡將巢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全年大多成對生活,雜食性,在曠野和田間覓食,繁殖期捕食昆蟲、蛙類等小型動物,也盜食其他鳥類的卵和雛鳥,兼食瓜果、穀物、植物種子等。每窩產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個月左右離巢。除南美洲、大洋洲與南極洲外,幾乎遍布世界各大陸。中國有4個亞種,見於除草原和荒漠地區外的全國各地。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徵,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1]

山東、安徽省鳥——灰喜鵲

灰喜鵲

灰喜鵲:又名山喜鵲,屬雀形目,鴉科。在我國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北的廣大地區,是我國常見的鳥種之一,也是著名的益鳥之一,同為安徽省和山東省的省鳥。灰喜鵲在數量上遠比喜鵲多,它非常兇猛和極具攻擊性的鳥類,經常盜吃其它鳥的小鳥和卵。灰喜鵲是易馴養的野生鳥類,和人極親近且極較好地領會人的意圖。

甘肅、四川、貴州省鳥——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俗稱金雞,鳥綱,雞形目,雉科。是我國特有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在我國青、甘、陝、川、黔等省。頭上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且披散到後頸。後頸生有橙褐色並鑲有黑色細邊的扇狀羽毛,形如一個美麗的披肩。尾羽長,超過體軀2倍,羽色黑而密,雜以橘黃色點斑。紅腹錦雞常棲息在海拔500--1000米左右的山嶺灌木叢或宻林中。它體態優美羽毛燦爛華麗,是享有盛名的觀賞鳥。紅腹錦雞一直作為我國鳥類學界、非政府組織群眾團體的會徽。在我國民俗文化、特別是在國畫中深受國人青睞。在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上,出現在中國隊的引導牌上,有代國鳥之稱。

答案是紅腹錦雞,你們猜對了嗎?

相關焦點

  • 江西的省鳥、省花、省樹是什麼?原來竟是它們……
    、省花、省樹 更是一個省份地域風貌的生態標誌 是代表地方形象的個性化綠色名片 那麼你知道江西的省樹、省花、省鳥嗎? 江西省省鳥——白鶴 近日,江西通過一項決定,確定白鶴為該省「省鳥」。
  • 白鶴被確定為江西「省鳥」 98%的白鶴在鄱陽湖越冬
    (中新網資料圖 段長徵攝) 段長徵 攝  中新網南昌9月28日電(記者王劍)境內擁有「候鳥天堂」鄱陽湖的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28日通過一項決定,確定白鶴為該省「省鳥」。  根據江西省鳥類名錄顯示,江西省鳥類達22目84科280屬570種,佔中國鳥類的39.52%。今年5月,該省著手啟動省鳥評選工作。
  • 一種鳥代表南方一個省份,看看你家鄉的鳥
    白鷳在廣東分布最廣,又兼外形漂亮、機敏靈活、吃苦耐勞、生命力強被廣東選為省鳥。紅嘴相思鳥——湖南,紅嘴相思鳥又名紅嘴玉、相思鳥、紅嘴綠觀音。它羽色豔麗、鳴聲婉轉動聽,是世界各地著名的籠養觀賞鳥之一,喜歡結群飛行或與其它鳥混群,雌雄形影不離,動作活潑捷巧,在2007年的洞庭湖觀鳥節上被選為湖南省鳥。灰喜鵲——安徽,灰喜鵲又名山喜鵲,是我國常見的鳥種,也是著名的益鳥。
  • 廣東省內體型最大的鳥類,竟然是它!
    廣東省內體型最大的鳥類,竟然是它!純色啄花鳥,一種小型啄花鳥雄鳥體重5-8克,雄鳥體長6.4-8.9釐米雌鳥5-7.5克,雌鳥6.6-8.3釐米以昆蟲、植物果實、花、花蜜和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廣東省省鳥(白鷳)白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省鳥喜鵲與 森林衛士灰喜鵲(上)
    □達少華  喜鵲與灰喜鵲,一字之差,卻是同科不同屬的兩種不同的鳥類。在南通舊方志和新編《南通市志》中均有記載。
  • 男子誘捕800隻「三有保護」野生鳥換鳥食
    龍頭新聞訊(記者 王萌)五大連池市開展多部門聯合打擊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專項行動,26日,該市森林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在龍鎮村查處一名非法捕獵野生鳥類的嫌疑人。嫌疑人自稱,入冬後,野生環境食物匱乏,他利用這個機會撒食捕鳥,目的竟然是他自己喜歡養鳥,捕獲野鳥換錢買鳥食。巡護中,工作人員根據發現的線索,來到龍鎮村楊某家中,一堆堆鳥籠,一片片粘捕工具,一具具鳥類屍體,讓人觸目驚心。
  • 鳥的王國:北紅尾鴝,別稱又叫作火燕,一種美貌的鳥類?
    歡迎大家來到鳥的王國,我是你們的小編大牙妹呀。今天和大家一起認識一種新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北紅尾鴝。是一種顏值非常高禽鳥,它還有一個別的稱呼,叫做紅尾溜或者是灰頂茶鴝,火燕。這是一種顏色豔麗的鳥,雌雄異色,和其他類的紅尾鴝完全不一樣。這種美麗的鳥目前屬於無危的品種。
  • 三沙紅腳鳥是海南的省鳥?生有一雙紅色腳,把卵踩在腳下進行孵化
    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這樣的一個小島竟然還有一個淡水湖泊。我們這次來到東島上,光著腳丫,輕輕踩著綿軟的銀沙,走進了西沙這一靜謐的天堂。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沙灘上四處蔓延的厚藤,與厚藤同樣常見,但比它更魁梧的是一種直白避霜花。
  • 鳥的王國:慄斑腹鵐,俗名叫做紅肚麻雀,是一種珍稀的鳥類
    歡迎大家來到鳥的王國,我是你們的小編,大牙妹呀。現在和大家一起認識一種新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慄斑腹鵐,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俗稱叫做紅肚麻雀。這種鳥兒長得十分的貌美,冬天的它整個毛茸茸的十分像一個小小的玩具,體型十分的小巧與精緻。這種鳥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物種,它在全球屬於易危的品種。
  • 省樹、省花、省鳥及最可愛野生動物評選開始
    為了普及陝西生態文明理念,弘揚森林文化,建設「美麗陝西」,激發人們熱愛家鄉的熱情,增強人們植樹、護綠意識,營造崇尚自然、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社會氛圍,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理念,我省開展省樹、省花、省鳥及最可愛野生動物評選活動。
  • 有一種鳥,它被稱為「吉祥的象徵」 你知道是哪種鳥嗎?
    有一種鳥,它被稱為"吉祥的象徵"。你知道是哪種鳥嗎?下面為你了解一下。喜鵲,又名鵲、客鵲、飛駁鳥、幹鵲、神女,是鴉科鵲屬的鳥類。喜鵲是典型的黑白色鳥類,體形很大,羽毛大部為黑色,肩腹部為白色。喜鵲是雀形目鴉科數種長尾鳥類,又名鵲。在中國。喜鵲外形似鴉,但具長尾。體長435~460毫米。除腹部及肩部外,通體黑色並發藍綠色的金屬光澤;翅短圓;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雌雄羽色相似。幼鳥羽色似成鳥,但黑羽部分染有褐色,金屬光澤也不顯著。棲息於闊葉林內,在曠野和田間覓食,尤喜在居民點附近活動。鳴聲宏亮。
  • 江西「省鳥」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為今年越冬季首次發現
    26日上午10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賢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開展鳥類監測時,發現1隻江西省「省鳥」白鶴,這是今年鄱陽湖候鳥越冬季開啟以來首次發現。  當日下午14時30分,該保護區大汊湖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同步開展鳥類監測時,又於轄區發現17隻白鶴抵達。
  • 江西擬確定白鶴為「省鳥」:省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相關草案
    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9月26日的一場會議,涉及江西省「省鳥」的確定。據江西廣播電視臺消息,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26日在南昌舉行。其中,會議聽取了關於《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提請審議江西省「省鳥」的議案》的說明及關於該議案的審查報告,並提請審議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草案)。8月20日,《江西日報》發布了來自江西省林業局的《公示》稱,按照《江西省「省鳥」評選活動方案》安排,江西省林業局自2019年5月正式啟動江西省「省鳥」評選工作。
  • 什麼鳥?廣州市鳥和廣東省鳥,據說9成人都答錯!本土動物你認識幾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調查發現,儘管廣州動物園養有80多種本土動物,但能辨別出來的市民和遊客卻寥寥無幾。至於廣州市鳥和廣東省鳥,記者隨機抽查發現,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甚至有人不知道廣州有市鳥、廣東有省鳥。
  • 陝西藍田縣臧曉博:愛鳥護鳥更懂鳥
    所以學會了用耳朵聽,來辨別鳥的位置、判斷它的種類。」臧曉博參與的鳥類調查,從2018年9月開始,共設5條監測線路,覆蓋涇渭溼地3029.38平方公裡。定期調查可了解城市建設對西安周邊鳥的種類和數量產生的影響及其變化,從而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到了10時多,大家來到幸福渠下,這裡鳥兒更為聚集。此地無法開車,大家就冒著雨順著河道走。
  • 這種鳥被稱為「吉鳥」,深得農民喜愛,卻是鳥類中的一大禍害!
    春分時節,萬物回春,鳥類也從南方遷移回農村,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好不熱鬧的一幅春天景象。然而有一種鳥,它的叫聲特別,極易從其他一大推嘰嘰喳喳的鳥類中區分開來。「布穀,布穀。」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可以猜出來是哪種鳥了。沒錯,它就是大杜鵑,和杜鵑是同類,農民們也叫它布穀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 西湖邊一隻漂亮的鳥只剩下頭!它是誰?兇手是誰?
    發現點的位置比較偏僻,在省博孤山館區主管區後邊一處高地的草坪上,周邊有幾棵大樹。這個地方靠近孤山館區植被比較茂密的區域,是館區裡鳥類活動比較多的地方。 檔案管理員趕快去喊來陳水華——這位館長是鳥類學家出身。陳水華一看,有點意外,「大擬啄木鳥在城市裡比較少見,它們一般生活在山區裡,喜歡棲居在海拔高、有森林的地域。」
  • 鳥類大賞:東方大葦鶯,典型的東方鳥,別稱葦吒子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鳥的王國,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很多人喜歡餵養寵物鳥,但也有非常多的朋友喜歡野生的鳥類,這些鳥類因其奇特的外貌,十分吸引人的眼球。我們現在要介紹一些不常見的鳥類,今天要說的這個鳥的品種是東方大葦鶯,別稱叫做葦吒子,它的學名是: Acrocephalus orientalis。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鳥類名字十分的好聽,它一看就是典型的東方鳥類。所以它的分布地區也是主要以東方為範圍,這種鳥類外表十分的秀氣,獨具東方的一種古典美。那麼它究竟長什麼樣子,我們見了它要怎樣才能識別出它呢?
  • 朱虹、田信國創作江西「省鳥」之歌《藕遇白鶴》
    2019年10月,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白鶴也是一種極度瀕危物種,全球僅有4000隻左右,有鳥類「活化石」之譽。每年11月,98%以上的白鶴不遠萬裡,從西伯利亞飛抵鄱陽湖越冬,並在此棲息近半年時間。鄱陽湖是中國最大淡水湖、國際重要溼地,其優良的生態、豐富的食源、安全的棲息環境使之成為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
  • 日本國鳥是綠雉,法國國鳥是高盧雞,中國國鳥是啥?鮮有人知
    對那些擁有國鳥的國家而言,被選定為國鳥的鳥,一定是被這個國家的人民所喜愛的鳥,同時也是十分珍稀,或是具有特別價值和意義的鳥。此外,國鳥的誕生與環境汙染、人類的濫捕有直接關係。1960年,第12屆國際鳥類保護會議呼籲世界各國都選出本國的國鳥,以便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保護鳥類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