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首家舊衣服分揀中心開始營運 揭秘舊衣去哪兒了

2020-12-16 湖南頻道

  所有舊衣服經過分揀後,分成幾大類依次處理,實現低碳循環。均為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分揀出來的汗衫襯衣等舊衣經過再加工後,變成手套、熱水杯墊等再生產品。

  長沙晚報記者 謝春年

  由長沙晚報和衣舊情深環保促進中心共同發起的「衣舊情深·愛滿星城」舊衣服循環利用公益環保項目上個月已在長沙啟動。不少居民小區主動與長沙晚報聯繫,希望了解如何讓自己的小區也能安裝幾個「舊衣小屋」,目前已有400多個「舊衣小屋」在長沙居民小區安家。另一方面,不少向「舊衣小屋」捐贈了衣服的社區居民對於自己的衣服去了哪裡存在好奇。記者日前來到位於天心區暮雲街道的衣舊情深舊衣服分揀中心,對整個處理過程進行了一次探訪。

  每天可回收舊衣物約3噸

  衣舊情深舊衣服分揀中心位於暮雲街道的一處工業園內,分揀中心的面積有1200平方米,平均每天可分揀和處理8噸舊衣服。

  記者14日上午進入分揀中心,眼見一個很大的車間內,大包大包剛運過來的舊衣物正等待拆封分揀。衣舊情深長沙項目負責人駱桂軍介紹,分揀中心於8月9日開始營運,現在舊衣小屋已在長沙布點400多個,每天回收的舊衣服大約在2噸至3噸。按照長沙市區布點2000個舊衣小屋的規劃,未來年回收量在1000噸至2000噸。

  不符合分揀要求的製成保溫材料

  在臨近的一塊區域,一輛分揀機器正在運轉,八名工人分別站在兩旁,對已解封的舊衣服進行分揀。記者現場看到,工人們根據新舊、種類、材質等標準將衣物初步分成冬裝、毛衣、牛仔服、汗衫襯衣等八類,然後再對每個類別的衣服再細分揀,比如毛衣按材質又細分揀出腈綸、滌綸等。

  「牛仔服可以用做建築用的布料,汗衫襯衣可分解為手套原材料。」駱桂軍說,分類出來的衣服都將加工再生產,其他很舊、不符合分揀標準的衣服,約佔總衣服的55%~60%,不再分揀,而是通過粉碎加工,製成農業蔬菜大棚用的保溫毯等農業或工業材料。

  10餘種棉織品都是再生產品

  進入另一個房間,記者被牆上掛滿的各種棉織品吸引,這些產品中有手套、熱水杯墊、文件袋、毛巾等,據介紹,這些都是分揀出來的汗衫襯衣等棉製品進行破碎、分解再加工後的各種再生產品。這些原料約佔回收衣服的30%左右。

  然而,這些產品在哪裡生產呢?駱桂軍介紹,目前這些符合標準的舊衣服都是運往廣西梧州進行加工處理。在那裡,衣舊情深公益項目建立了廢舊織物再生研發基地,通過技術創新,引進國外分揀、開發設備,每天可生產處理10噸再生產品。

  毛衣和羽絨服消毒打包後用於捐贈

  進入捐贈衣服陳列區域,記者看到,擺列的毛衣和羽絨服,經過消毒處理後,看起來跟新衣服沒什麼差別。

  「用於捐贈的衣服必須要九成新,符合這個條件的要佔回收衣服的一定比例。」駱桂軍說,用於捐贈的衣服主要是毛衣和羽絨服。

  在捐贈區域靠近牆角處,一臺衣服消毒處理機正通過臭氧和紫外線,同時對200件衣服消毒。

  在捐贈區內,記者還看到了一些嶄新的襯衣和長褲陳列著。據介紹,這是一些企業想通過衣舊情深這條愛心捐贈渠道,將自己的愛心獻給需要幫助的人。

  採訪期間,長沙市民政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長沙慈善會秘書長伍仁華來到長沙衣舊情深環保公益項目分揀中心進行調研。在參觀了分揀中心的生產加工全過程後,他認為這個舊衣回收公益項目符合國家發展低碳環保經濟的方向。作為民間資本參與的公益項目,在堅持公益透明度的同時,公司還必須進行項目運作,以保證公益項目投入的持續性。他希望衣舊情深環保公益項目能堅定走公益環保之路,迅速在各社區鋪開舊衣回收工作。

  舊衣捐贈需求量仍很大

  按照國家的標準,到2013年底還有82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參考國際標準,還有兩億多人生活在偏遠、自然環境惡劣的地方。駱桂軍說,城市淘汰的舊衣服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好衣服,尤其是兒童及老人,冬天有一件保暖的衣服是很多人的奢望。另一方面,由於捐贈渠道少,信息不暢通,以及對於舊衣服有特殊要求等原因,熱心人士的捐贈難度非常大。

  駱桂軍告訴記者,城市的弱勢群體也需要關愛。比如街頭流浪者,救助站、福利院、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等。他們也許一年都買不起一件新衣服,被廢棄的舊衣服也許比他們家中任何一件衣服都要好。

  據了解,衣舊情深在處理舊衣服的同時,還有一條成熟的愛心捐贈渠道和一群熱心公益的志願者隊伍。對於符合捐贈標準的舊衣服,他們將通過自己的途徑,向本地、本省甚至省外的貧困家庭捐贈,他們還會積極參加民政部門相關的愛心活動。

  相關連結

  舊衣服如何實現再利用?

  舊衣服是如何分揀回收利用,以實現垃圾變資源的有效轉化?記者從長沙衣舊情深環保公益項目分揀中心了解到,舊衣服的處理流程為:

  1 衣服投放:社區居民將不需要的舊衣服投入小區舊衣小屋內進行回收。

  2 衣服回收分揀:專用回收車輛將舊衣小屋內的衣服進行定期回收,裝運到分揀中心進行初步分揀。

  3 捐贈通道:將達到捐贈標準的衣服進行專業清洗、消毒,做到可直接穿戴標準,然後將這些衣服進行分類包裝,作為捐贈物品放進倉庫。

  4 製作紡織產品流程:將達到紡紗標準的舊織物,初步進行破碎化處理,然後再進一步加工,做成可以紡紗的原料棉,然後將短纖維原料棉混合優質纖維棉後進行紡紗加工,最後製成紡織產品。

  5 其他:對達不到紡紗標準的舊織物,進行破碎細化,鬆開加工,開花加工,最後將之製成大棚保溫毯、路基毯等農業和工業領域紡織品。

  據悉,作為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舊衣服處理得當,可實現多元化的二次利用。其一是捐贈,實現社會價值;其二是通過循環再生利用,實現經濟價值;其三是處理好廢舊積物,保護環境,實現生態價值。中國紡織工業《「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廣循環型生產方式,促進清潔生產,控制源頭減量,實現能源級別的用途。未為五年,中國將初步建立起廢舊紡織服裝類再生纖維加收循環利用體系。

相關焦點

  • 如何處置舊衣服 ?
    塞進回收箱的舊衣去往何方?    「衣服舊了,花了半天時間清理了出來,都疊整齊了。」54歲的章芝提著兩大袋舊衣物,從所住的5-6棟,走上200米,就到了綠色鐵皮箱捐衣點。在橫崗振業城花園小區內,數個印有「舊衣物回收」字樣和標識的舊衣物回收箱擺放在道路一側。每逢周末,不時有市民把家裡的廢舊衣物帶過來投放。
  • 回收箱裡的舊衣物 都去哪兒了
    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回收的舊衣服   北京不少小區都設有舊衣回收箱,許多市民將過季或者再也不穿的衣物投放進去,以期給予舊物「第二次生命」。那麼您知道,這些舊衣物都去哪兒了嗎?一個小男孩在媽媽的幫助下,正往衣物募捐箱裡投放裝有舊衣物的塑膠袋。   高師傅從衣物募捐箱裡拿出幾十件居民捐助的衣物,他說,「這些衣物會經過消毒、分揀、裝袋後運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上午10點,完成回收工作後,北青報記者跟隨運輸衣物的車輛來到朝陽區金盞鄉皮村的一座倉庫內,工作人員李師傅將裝衣服的包裹打開,攤在倉庫內的一個專門用於消毒的房間裡。
  • 免費修補、回收舊衣,靜安嘉裡中心這家快閃店很特別!
    免費修補、回收舊衣,靜安嘉裡中心這家快閃店很特別!從2020秋季開始,Patagonia已經有84%的滌綸面料使用可再生滌綸。同時,他們的棉類產品為100%有機種植。有機農業實踐支持生物多樣性和健康的生態系統,有機棉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合成農藥、除草劑、去葉劑和化肥。
  • 散文,舊衣服
    比起新衣服,舊衣服是有歷史、有內涵的「過來人」。遇到舊衣服和穿舊衣服的人,由不得就要多看幾眼。一件衣服從新穿到舊,與你肌膚相依,漸漸由陌生而熟悉,由隔膜而熨帖,由一件商品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經歷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氣息的一部分。
  • 第八屆「衣舊情深」公益活動陸續開始發放衣物
    由嘉善縣新聞網絡愛心志願者團隊組織的第八屆「衣舊情深」捐贈閒置衣物活動已經開展一段時間,收到很多愛心人士捐贈的衣物。上周六,志願者們分別來到幹窯鎮和天凝鎮發放衣物,為那裡的困難群眾送去關愛。「這個活動很好,衣服都不錯,我很滿意。」在幹窯鎮文化中心一樓的活動室裡,不少市民過來挑選衣物。
  • ...平米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舊衣成噸出口非洲,在二手市場僅售幾元
    回收來的舊衣都去了哪裡?未來舊衣回收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對此,記者進行了探訪。舊衣服堆積如山,流水線作業精細分揀11月18日10時許,記者來到了位於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河北倫奇舊衣分揀廠,足足有4000平米的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紅黃藍綠各種顏色的衣物都有,有還未分揀雜亂堆放在一起的,有分揀完畢用罩單包好整齊摞在一起的,還有用黃色的包裝袋和綠色的綑紮繩打包好的。
  • 舊衣服是塊唐僧肉 年賺幾十萬非難事 舊衣物回收應進行規範管理
    關注舊衣服回收之思考篇南國早報記者 趙敏 羅暘 實習生 趙琪琳 文/圖被大家視為淘汰品的舊衣服,在某些回收公司或個人心中,卻是一塊唐僧肉。目前在廣西,僅有3家是取得公開募捐資質的慈善組織,且募捐方案經過備案。然而,卻有上百家機構、個人在回收舊衣服。
  • 有人去農村收購舊衣服,那些舊衣服都做什麼用了
    後來有人說,那些收舊衣服的人,不一定是在做公益 ,有一些人打著做公益的旗號 ,弄來一些舊衣服 ,然後把這些舊衣服整理一下,好的挑出來翻新 ,當作新衣服賣,然後把舊衣服做成絨棉 ,然後再加工成各種物品 。也有一小部分人,確實在做公益 ,但是那些心地善良的農民不,能準確分辨 這些情況 。這些收去的舊衣服,被他們做什麼了呢 ?
  • 回收舊衣服,原來這麼「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年入百十萬
    現實生活中,想必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一個「難題」,那就是去年買的衣服,放到今年就不想穿了,總感覺不好看。所謂「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了。然而,現在的衣服質量都普遍不錯,想讓它「自生自滅」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丟了吧,又捨不得,感覺很可惜。
  • 回鄉創業之後,在農村去回收舊衣服,這個行當可以做嗎?
    所以現在在農村裡,基本很少看到有年輕人,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想回到農村,就要首先考慮自己在農村可以幹什麼養活自己。農村創業,基本就離不開種植業、養殖業這些,而關於舊衣服回收生意,確實很少有人在做。那麼,現在去做舊衣服收回,能不能掙到錢呢?
  • 爛菜葉爛水果裡混著舊衣服啤酒瓶 環衛工人:沒精力分揀
    中國寧波網7月16日訊 2014年海曙、江北、鄞州個別菜場開始試點垃圾分類,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菜場加入了這個行列。在許多人看來,相對於居民家中的生活垃圾,菜場的垃圾除了泡沫箱、紙箱、塑膠袋等包裝物外,餘下的幾乎都是廚餘垃圾,分類應該更容易施行。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 藍箱灰箱「小黃狗」 舊衣該往哪裡投
    原標題:藍箱灰箱「小黃狗」 舊衣該往哪裡投   7月25日,金華市民朱女士反映,她家裡整理出一大包舊衣物,小區裡參與回收舊衣物的有「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有標明「舊衣物投放口」的灰鐵皮箱,小區邊上還有一種直接標明「舊衣物回收箱」的藍鐵皮箱,她弄不清楚舊衣物到底該往哪個地方投。
  • 衣「舊」有愛!瑞寶街開展舊衣回收公益活動,讓山區孩子溫暖過年
    ·「溫暖的迴響 衣舊有愛」舊衣回收綠色環保公益活動。活動期間,不少居民拎著打包好的舊衣物,陸續前來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捐贈,路過的熱心街坊看到熱鬧的活動現場,也紛紛趕回家在短時間內整理出舊衣服,並送到黨群服務中心捐獻愛心。
  • 恐怖故事:複印店裡的舊衣服
    ,小趙每天下班很晚,為了不當誤買複印文件,明知道那家複印店冷冷清清,陰氣森森,也只有常常去附近那家複印店複印文件了,有天晚上,他進到複印店看到店裡堆了一大堆舊衣服,像座小山一樣高,就問老闆,你店裡怎麼那麼多舊衣服,老闆詭異的笑了笑說,這些舊衣服都是一些熟人和快遞送來的,我在朋友圈發了個帖子,想做點公益,收集一些舊衣服發給需要的人和貧困戶,你若想要,就挑一件吧。
  • 如何處理舊的衣服?
    現在的人生活和物質的水平提高了,每年都會更換新的衣服,自然舊的衣服就下下架了,那麼面對那麼多的舊衣服,扔了也可惜,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分類整理衣服。
  • 舊衣服送這裡!南海超200個舊衣回收點,就在你家門口!
    舊衣服送這裡!南海超200個舊衣回收點,就在你家門口!在佛山,有超過700個舊衣回收點,覆蓋五區,南海就有202個點,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門口的?編號595 596南海區桂丹西路96號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學院2個南海區丹灶桂丹頤景園頤錦苑1區南海區丹灶鎮桂丹西路22號桂丹頤景園正門南海區丹灶鎮金寧社區金興路7號02座金寧社區活動中心一樓南海區鹽秀路1號領地海納天河花園其餘區回收點可戳☞-知多D-舊衣物回收後會去哪?
  • 舊衣服等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前景分析
    舊衣服等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前景分析 2017-03-31 15:50:30 來源:變寶網    我國是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大國,是世界快速增長的服裝消費市場,
  • 舊衣服不穿了怎麼辦?鐺鐺一下,低碳回收一鍵搞定!
    你是否也在整理衣櫃時,因為壓箱底的舊衣服而發愁呢?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時尚節奏的加快,我們的衣服從「不夠穿」變成了「穿不夠」。又或是因為家裡的小寶寶茁壯成長,親朋好友送來的各種可愛的小衣服根本穿不了多久。
  • 揭秘!在杭州,垃圾分類後,都去哪兒了?如何處理?
    揭秘!在杭州,垃圾分類後,都去哪兒了?如何處理?這些分類好的垃圾,都去哪兒了呢?杭小微給你揭秘!二次分揀後的可回收物將會進入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杭州計劃到2020年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網點2000個,建設分揀中心48萬平方米。
  • 農村舊衣服回收市場前景廣闊,你們知道舊衣服有什麼利用價值?
    衣服更新換代迅速,基本上現在很多人穿衣服都不會穿的太久,半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去重新購買新的衣服。當然這個現象在城裡會比較多,而在農村的衣服也不會太少,農村老人都是比較節儉的,衣服基本上有得穿就可以了,沒有太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