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感,莆田旅遊新動能

2020-12-16 中新網福建

2018年12月27日 09:36:42 來源:福建日報

媽祖文化旅遊節夜景 許武 攝

  今年,莆田市加大旅遊新業態建設,著力開發文化體驗遊、研學等旅遊新形式,在旅遊產品的升級改造中,極力改善旅遊體驗,卓有成效。

「禪武耕讀」研學夏令營的學生在抓魚。(資料圖片)

  品禪齋,悟禪道

  玉米茶樹菇麵筋湯、淮山炒木耳、百合西芹腰果……19日,廈門市莆田商會500餘人匯集於莆田市會展中心,共享「禪齋宴」。「廈門離這裡不遠,但回到家鄉,能嘗到富有莆田特色的美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商會副秘書長阮洪鋒感慨,「禪齋宴」用餐環境安靜肅穆,讓來賓體驗到神聖莊嚴的氛圍。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過後,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原莆田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積極創新旅遊產品,將「千僧齋」轉換為「禪齋宴」,連同「媽祖宴」,申請定製標準化,作為莆田特色餐飲納入旅行社團隊行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11月3日,還是在會展中心,由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遊莆田、品禪齋、悟禪道」莆田佛教文化旅遊節在此啟動。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旅遊推廣聯盟成員城市旅行社代表、高鐵沿線城市旅行社代表、莆田旅遊主要客源地旅行社代表及全國各地遊客代表2000多人,在這裡共賞舞臺劇,齊品「禪齋宴」。

  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調研員溫訓新告訴記者,宗教文化與旅遊具有天然的耦合性,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留下的「千僧齋」,成為莆田旅遊資源中寶貴的一個因子。「我們將富有宗教特色的飲食轉化為『禪齋宴』,由製作『千僧齋』的廚師團隊,為與會的2000多名遊客原樣烹調,通過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宴席,展示莆田多樣的飲食文化,讓廣大遊客體驗莆田文化旅遊的魅力。」

  「禪齋宴」啟動儀式上還有另一樣精品——莆田南少林寺精心打造的情景劇《禪武南少林》,呈現南少林禪武合一的佛韻雅境。「以往我們帶隊來到南少林,前後頂多兩小時就出來了。如果增添一個常態化的內容,比如武術表演,讓遊客有期待,拉長在寺院內遊玩的時間,那最好不過了。」這是江西省撫州市康輝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強於11月提的建議。不承想,這與南少林旅遊發展的計劃不謀而合,12月就實現了。

  明年正月初二,《禪武南少林》情景劇將正式對外演出。莆田南少林寺門正法師介紹,《禪武南少林》融合了南少林的三大特色,即茶葉、佛教供燈與武術。

孩子展示研學中的成果。(資料圖片)

  研學遊,體驗行

  「快,快看,我抓到了魚!」國慶期間,來自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廣州基地的學生,正在逸林農莊自然教育基地的池塘中抓魚,他們是「禪武耕讀」研學夏令營的小行者。小行者有3天2夜的時間,到鄉村體驗農耕生活,領略田園風光,學習野外生存,手工製作工具,邊玩邊學,記錄成長收穫。

  2016年,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逸林農莊副總經理林冰勇介紹道:「在那之前,我們正好開始摸索『農業+學生』的模式,有了政策,就放開膽嘗試。」「禪武耕讀」研學夏令營採用「45%鄉村撒歡遊樂+40%野外生存考驗+15%行走課堂」的課程比例,讓學生貼近自然,感受什麼是「生活本來的面目」。

  林冰勇說,研學,簡而言之,就是「研究性學習,體驗式旅行」,一個背包,一本筆記,就上路了。

  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最自然最豐富的知識洗禮,是研學的關鍵。比如,逸林農莊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去林中撿松果,採集過程也是科普的過程。松果帶回來後,怎樣讓它們發揮最大的效用?給它們上漆,掛上小鈴鐺,拼成米老鼠、變形金剛模型。這就誕生了「林間松果匯」這一課程。又如,逸林農莊的課程研發人員設計了桑田識(拾) 葉、蠶繭抽絲、傍桑種瓜等環節,讓學生採桑椹,識桑葉,拿鋤頭,種瓜。實踐下來,學生們表示:「課本熟稔在我心間,作家文辭浮於眼前,原來,學以致用竟是如此美妙傳神的境界。」

  逸林農莊正在建設一座1000平方米的玻璃房。「這將是一個蝴蝶園,我們對它的課程設計是,讓一隻蝴蝶停在你的手上,了解它的生長過程,而不是一窩蜂地參觀,發出驚嘆聲之後就結束了。」林冰勇強調。截至12月,逸林農莊已經開發了近300門課程,近5萬名學生參與當中。

媽祖文化旅遊節開幕典禮 許武 攝

  提服務,留得住

  莆田的旅遊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末。在這近30年的時間裡,莆田形成了成熟的媽祖信仰、九鯉湖祈夢及南少林的佛教旅遊資源。今天,莆田旅遊產業形成了以媽祖文化為核心、佛教文化為延伸、南少林禪武文化為亮點、工藝美術為特色、荔林水鄉為紐帶、域內風景名勝區為依託、美麗鄉村為補充的全域生態旅遊產品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市接待遊客3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3%;旅遊總收入達350億元,同比增長31%。成績背後,歸功於政府對旅遊市場的有力監管及大力投入。

  4月25日,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與城廂區人民法院成立了莆田市首家旅遊巡迴法庭,跨出探索建立旅遊綜合協調及旅遊聯合執法等監管機制的第一步。

  半年多來,「一口受理,分頭辦理」的旅遊服務質量投訴受理機制已經形成,「先行賠付」服務承諾和文明旅遊出行倡議也得到廣大遊客積極響應,踐行「放心遊福建」服務承諾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今年,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受省文化和旅遊廳委託,對全市旅遊從業人員進行大規模培訓,成功舉辦導遊及景區講解員提升培訓班等,組織參與接待酒店的廚師赴江蘇無錫、廈門南普陀等地學習培訓,促進全市旅遊接待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同時,成功承辦全省旅遊安全培訓及應急演練觀摩活動。

  11月19日,廣化寺的南湖公園廣場上,剛從湄洲島歸來的導遊張志強對記者說:「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結束了,但這次在島上的體驗,卻叫人難忘。」遊客中心、整潔的電瓶車,以及消失不見的佔道經營、違規拉客現象,都讓他感受到一股「島上清風」。

  今年,莆田市大力提升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推動莆田火車站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涵江汽車站、文甲碼頭、仙遊古典工藝博覽城等3個遊客集散服務中心,「快行漫遊」的自駕車、自助遊服務體系也上了新臺階。目前,一批綜合配套服務設施齊備的自駕車房車營地正在建設中。這些,都讓遊客更好地吃住行遊購娛。(記者 俞靚)

相關焦點

  • 2020媽祖文化和旅遊國際傳播論壇在莆田湄洲島舉辦
    為做好媽祖文化和旅遊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進一步提升媽祖文化和旅遊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11月1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莆田市政府主辦,中國旅遊報社、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2020媽祖文化和旅遊國際傳播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莆田市湄洲島舉辦。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封立濤,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林守欽,莆田市副市長陳惠黔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 莆田旅遊特色餐飲最具代表性的莆田餐廳
    下面小編就來盤點莆田最有莆田味兒的餐廳,記好了!【聯繫方式】0594—2691777【門店地址】莆田市城廂區荔城南大道新世紀廣場130號老蒲鮮喜歡指數:5星 人均消費:120作為一個莆田人,提起老蒲鮮總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這大概就是老蒲鮮所提倡的有故事的莆仙菜給人的感覺。
  • 「旅遊+」為龍井發展添動能
    為拉動消費、促進旅遊業發展,龍井市多措並舉,在「旅遊+」上下足功夫,將農業、醫療健康、體育等與旅遊相融合,挖掘旅遊潛力,延伸產業鏈條,為全市旅遊產業注入新動能。近日,龍井市海蘭江足球小鎮舉辦了一場「五彩周周樂」全民文化系列活動暨朝鮮族端午節慶祝活動,不少遊客在節日的歡聲笑語中,過了一把踢足球的癮。此外,龍井市建設的多個露營地也成為很多城區居民出行遊玩的首選。
  • 莆田華亭埔柳村:發展生態休閒旅遊農業 建設富美新農村
    為深入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意義和總體部署,積極展示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和階段成果,中國文明網·莆田、莆田市共建美麗鄉村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莆田市委網管辦、莆田市通聯站、東南網莆田站聯合舉辦「共建美麗鄉村莆田行」大型直播活動。
  • 莆田秀嶼區埭頭鎮建設濱海旅遊 打造秀嶼「後花園」
    閩南網5月12日訊 一億年前因地殼運動造就的「大蚶」上,可遠觀滄海、靜聽石語,亦可虔誠祈夢,「大蚶」腳下,那片藍色的海域不僅建起海上漁村、海上花園,在金黃的沙灘帶附近,一座濱海旅遊名「城」正悄然崛起。莆田東南沿海的埭頭半島,緊抓省級試點小城鎮和幸福家園建設,巧打「旅遊牌」,在藍色濱海旅遊帶中大有作為,不斷打造出山海旅遊精品點。
  • 上林縣推進全域旅遊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堅持生態優先 做足綠色文章——上林縣推進全域旅遊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上林縣以「生態為本、綠色崛起、旅遊興縣、共享小康」為目標定位,依託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強化「旅遊+」聯動機制,豐富旅遊產品文化內涵。自從被評為「世界長壽鄉」和「廣西特色旅遊名縣」,該縣便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鞏固和提升「創特」成果的有力抓手,開啟全域旅遊的發展模式,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近幾年來,該縣旅遊總人數和旅遊總消費穩步增長。
  • 智慧旅遊:小康旅遊時代的新期待
    新冠疫情讓遊客更加關注目的地的安全和旅遊服務的品質,私人定製帶動了小眾旅遊目的地的興起。以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為代表的科技應用,將人們在空間移動過程中的文化休閒、旅遊體驗的碎片化需求,與從戲劇場到菜市場的分散化供給做了即時有效的連結。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相當一部分購物、休閒和度假需求從境外轉向國內。從可以監測的數據來看,傳統的旅遊供給尚無法有效滿足這些新需求。
  • 崑山:激活夜間經濟新引擎 注入城市發展新動能
    中國網4月10日訊 4月9日晚,市委書記吳新明率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周莊古鎮調研夜間經濟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蘇州市委、市政府關於發展夜經濟的決策部署,弘揚崑山特色,激活夜間經濟新引擎,在促進消費回補和全域旅遊發展上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 首屆廣西汽車旅遊大會全力打造旅居、消費、出遊新體驗
    汽車旅遊大會現場2020年廣西汽車旅遊大會為期兩天,相繼安排了廣西汽車旅遊大會、汽車旅遊生活場景展示、房車和露營住宿體驗、廣西旅遊產品推介會等「四大主題」活動。現場還舉行美食節、啤酒音樂節、汽車尾箱集市、汽車電影院、戶外競技活動等「五大配套」活動。
  • 2019.01: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統計測度
    >   內容摘要:本文立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框架,結合國家統計局最新頒布的新經濟統計方法制度,在科學構建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基礎上,深入考察我國農村經濟新動能發展態勢,甄別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影響因素,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 轉出新動能贏得新優勢
    站在融入省會、爭先進位的關鍵之年,萊蕪區接連交出精彩答卷,由此,實力萊蕪再添新動能。萊蕪是以鋼鐵、煤炭資源為主的傳統工業區,傳統產業佔比重、產業結構單一、轉型壓力大。實現破題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必由之路,也刻不容緩。
  • 福建莆田校園文化活動繽紛多彩:以青春為舟讓成長致遠
    學習非遺文化,感受匠心精神;彰顯藝體特色,豐富校園生活;歌聲迎元旦,築夢新徵程;向青春禮敬,向成長致敬……連日來,福建省莆田市開展了一系列有溫度有力量的校園文化活動,其豐富的情懷內涵和創新的表達形式吸引了莘莘學子的目光,繽紛多彩的校園活動猶如和煦的春風,滋養著學生的思想素質和人文修養,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 莆田旅遊推介帶來漁家俚歌和美食(圖)
    莆田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8℃~21℃,一年四季都是旅遊絕佳目的地,是個旅遊資源豐富、旅遊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的新興港口城市。莆田,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歷史悠久,自古是閩中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是中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
  • 文旅融合 釋放發展新動能——昌吉州打造文旅產業旗艦
    近年來,昌吉州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潑墨庭州山水,釋放發展新動能。如今的庭州大地,文旅產業發展生機盎然。■融合為軸 打造全域「旅遊圈」5月2日,在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幸福村鄉村葫蘆園,幾位遊客帶著孩子正在體驗葫蘆烙畫。
  • 激發產業新動能 民宿經濟推動河南旅遊進入發展「快車道」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  實習生 鬱晴)為激發民宿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河南旅遊產業加快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7月12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省內外知名民宿創始人及運營團隊、民宿專家、旅遊投融資公司負責人等一行走進鞏義開展「民宿發展走進鞏義
  • 「全福遊有全福」2020雪津荔枝啤酒旅遊 美食季在莆田正式啟幕
    2020年7月11日,「全福遊·有全福」2020雪津荔枝啤酒旅遊美食季在莆田綬溪湖畔正式開啟,誠邀廣大市民共享為期5天的精彩美「荔」之旅。本次啟動儀式得到了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和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共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吳立官、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傳芳、市委常委、秘書長沈伯麟、副市長陳志強、陳惠黔,百威中國東南事業部總裁何建平、阿里巴巴福建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良西、明星主播葉一茜共同出席開幕式。
  • 福建文化旅遊「紅黑榜」出啦!看看莆田誰家上了!
    新晉品牌紅榜 2019年,福建省文化和旅遊系統著力打響生態福建、「清新福建」、「全福遊、有全福」品牌,全面提升福建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取得新成效。
  • 增強生態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新動能
    增強生態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新動能為積極推進可持續發展,我市將構建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列為建設清潔高效的低碳之城的主要內容。圍繞此目標,我市今後將以輕資源為特徵,大幅度提高資源產出率,增強生態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全力促進經濟實現更具活力、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 蜈支洲島「海豚潛艇」等時尚型產品受喜愛 海島旅遊釋放消費動能
    國慶黃金周蜈支洲島迎客流高峰時尚海島遊產品受熱捧 海島旅遊釋放消費動能重點提要國慶假期第二天,正值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創新富有海島特色的旅遊吸引物,滿足遊客嘗鮮體驗為提升景區服務質量,增強海島旅遊吸引力,滿足遊客嘗鮮體驗,蜈支洲島旅遊區先後引進了集科技感、運動感於一身的「海豚潛艇」項目及推出了具有年輕化、時尚化、輕奢化的「超級島主玩家」產品。
  • 濟聲遠|「濟味十足」激活雲端富民新動能
    此次市縣領導組團開播,文化味特濃、舌尖感十足、專業性倍強,亮相的是滿滿乾貨、帶出的是消費活力、趟出的是致富新路、激活的是全新動能,為我們呈現一場舌尖和視覺盛宴的同時,也為當地的企業和農戶注入「強心劑」,為各級領導幹部了解當地產業發展現狀、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