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生物分類學中脊椎動物一般常見有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哺乳綱等,而哺乳動物作為我們經常討論的一個大綱,被常被認為是較為高級的一種動物,哺乳擁有特定的器官,龐大的體型,恆定的體溫,在哺乳動物中也有相對較為特殊的一些個體,例如唯一一種會飛翔的哺乳動物蝙蝠,還有以卵生形式存在的針鼴、鴨嘴獸等較為原始的哺乳動物,而跟針鼴、鴨嘴獸一樣分布在澳大利亞地區的還有一種較為特別的哺乳動物,那便是有袋類哺乳動物,這種動物因擁有育兒袋得名,現生的有袋類動物均分布於大洋洲及南美洲的草原地帶,其中袋鼠作為有袋類廣為人熟知的代表,袋鼠這一詞也時常整個指所有的有袋動物,而下面介紹的這棟動物便是分布在澳大利亞的一種非同尋常的袋鼠,叫做麝袋鼠。
麝袋鼠是一種在1876年命名的動物,是袋鼠目下的一種動物,袋鼠目也就是雙門齒目,其目下有袋鼠亞目、袋鼦亞目、袋熊亞目等,而麝袋鼠無疑便是屬於袋鼠亞目的一種,它們是微型的袋鼠之一,它們體長僅在15到20釐米左右,行動起來就像是一種野兔或者大老鼠,而麝袋鼠科其實是一種遠古時代就存在的動物科,曾經地球上出現過非常多的麝袋鼠類的小型動物,但現如今僅有麝袋鼠一種遺存了下來,而且它們的外貌跟遠古時期差別並不大,是一種動物」活化石「。
麝袋鼠對環境頗為挑剔,一般只在熱帶雨林中活動生存,由於它們對棲息地的依賴性強,一旦氣候變化或者人為破壞嚴重使其失去了原本的棲息地,那麝袋鼠便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境況,因為人們迄今都沒有發現這現存唯一的一種麝袋鼠有過遷移棲息地的現象,可見其環境破壞對其影響之嚴重程度,甚至可以導致其走向絕滅。
麝袋鼠生性十分靦腆膽小,都是單獨行動,是一種孤僻的動物,雖然它們是袋鼠的一種,但其嬌小外形實在讓人很難跟袋鼠聯想到一起,而且它們身上帶有很多有別於袋鼠的特徵,例如足部第有反向腳趾、卷尾等,其走路的形態也更像是一隻兔子,跟我們印象中蹦蹦跳跳的袋鼠有所不同。
麝袋鼠如今面臨最大的威脅便是來自於環境的變化或者氣候的變化,而這一切可能均來自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動物的生命來源於環境,生長於環境,又回歸於環境,麝袋鼠作為對熱帶雨林環境依賴極強的物種,其環境的變化給它們的威脅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人類在保護動物的同時,也應該著重保護珍惜生態環境,那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