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要選擇什麼樣的浮漂?摒棄舊觀念是釣好魚的第一步

2020-12-26 小飛的釣魚閣

釣魚沒口是一件挺讓人無奈的事,可是當浮漂有了信號卻始終出不了穩健有力的下頓動作的滋味也不好受。沒口或有口不中魚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可能性較大的是餌料不對路、調釣不當導致,而現實中大家確實也喜歡往這兩個方向去調整

當換了餌料、改變了調釣以後情況依然沒有好轉你打算怎麼辦呢?明明有魚卻釣不起來,十次起竿九次空僅有的一條還是稀裡糊塗上的,這樣的問題你是否也曾經遇到過?

如果實在沒招了,不妨換一支浮漂試試,也許沒口的原因是你的浮漂吃鉛量太大了,也許頓感不強、信號雜亂是因為浮漂的穩定性不夠、漂型選擇有問題

釣魚要選擇什麼樣的浮漂?摒棄舊觀念是釣好魚的第一步

我覺得有三種情況下需要正確選擇浮漂,第一是在購買時,第二是釣魚之前,第三是釣況不順需要作出改變的時候。這三種情況都很重要,但凡有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大大降低垂釣的效率,接下去我來說說自己的經驗供大家參考,其實選漂並不難,只是需要大家摒棄掉一些舊觀念,這也是釣好魚的第一步

舊觀念一:一支浮漂打天下

一根竿子釣不了所有的魚,一支浮漂也打不了天下,釣魚的裝備是需要隨著魚情的改變而調整的。就浮漂而言,在深水淺水、大魚小魚、長竿短杆、釣浮釣底以及風浪大小和是否走水等不同情況下,有不一樣的選擇

在購買的時候我建議至少購買兩支以上,一隻用一隻備用,若條件允許多買幾支當然更好

大家不要曲解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一支浮漂就不能釣魚了,出釣率低、針對的魚情單一、以娛樂為主時沒那麼多要求,喜歡怎麼選就怎麼選

反之,如果你釣的水域比較複雜,魚種豐富、個體不一,那麼準備幾隻不同類型的浮漂則變得很有必要

買的時候不能光看自己喜不喜歡,得結合魚情選,畢竟咱們的目的是垂釣而並非觀賞

買浮漂需要仔細了解的參數有吃鉛量、漂型、尺寸、材質,以及大家最關心的價格

以我的經驗,浮漂的吃鉛量應當排在第一,因為魚的大小、魚竿的長度(決定拋投性)、水深、走水、雜魚鬧窩這些常見的問題,都與吃鉛量選擇有莫大的關係

4.5以下的杆子,3米以下的水深,釣鯽魚一般用1~2克的浮漂就差不多了,如果魚竿5.4以上,水比較深,釣大鯽魚、鯉魚最好用1.8~2.5左右吃鉛量的浮漂,長竿粗線釣大物三四克起步吧,湖庫水深守大青可選擇七八克!

這個不是標準,而是個人用法

漂型方面我覺得備一隻長身細腰的傳統底釣漂和一隻用於捕捉接口的棗核型行程漂就好了,棗核漂目前比較流行,主行程兼底釣,身子越短粗,扛走水性、頓感會比細長身的浮漂更強

尺寸也就是浮漂的長度(整體長度與漂尾漂身漂腳三者的長度都要關注),此參數會影響浮漂翻身的速度、穩定性,野釣的大部分水域我認為30~45公分左右就可以滿足,像湖庫等深水區或者釣黑坑為了夠的更遠,可能會選擇一些超長的「流氓漂」,尺寸可達到50甚至更長

最後的材質,性價比最高的當屬納米浮漂,保證靈敏度的同時還不吃水,總體性能要優於同價位的其他材質浮漂,如果是夏季守大物,我也會考慮巴爾衫這種以信號穩定見長的超輕木浮漂

舊觀念二:浮漂的靈敏度高,魚獲就會好

有些人嘴上說不能過於追求靈敏,但一下竿身體就變得很誠實總會習慣性地拿出吃鉛量最小的那一隻浮漂。我就經常看到一些人夏季用1克左右的細長身蘆葦漂釣鯽魚,一邊釣還一邊抱怨雜魚鬧窩嚴重餌料下不了底,我也有問過為什麼明知小魚多還依然用這麼小的浮漂,可得到的答案是,鯽魚吃口很小,浮漂太大信號就反映不出來

冬季魚口弱用靈敏點的浮漂很正常,魚少魚小用小漂也合情合理,可是這個季節咱真的不必太過糾結,哪怕是釣鯽魚我覺得只要餌料對口,浮漂大點沒關係,如果一定要考慮入口性與頓口,還不如用小一點的鉤、細一點的漂尾

相較大吃鉛量的浮漂,使用小號漂會讓餌料下沉更慢,從而招來更多中上層水域的雜魚,雜魚越多餌料越下不了底,加上頻繁地起竿,這些都是影響大魚進窩的重要因素

舊觀念三:出口不利索只認為和調釣有關,而不考慮浮漂本身的問題

調釣確實能夠影響信號,可前提是浮漂本身要能夠符合基本的魚情吧,如果釣麻將鯽用三四克的浮漂,哪怕你調的再靈也是鈍,如果釣十幾斤的大鯉魚用一二克的浮漂,哪怕你調的再鈍也是靈,即使重鉛到底大魚進窩後甩尾引起的水流也足以讓小漂大幅度晃動,導致我們過早起竿

浮漂頓感不強烈,經常出現陰漂、點動等信號時,我建議在排除餌料、調釣的可能後儘快換一種不同種類的浮漂

而在寫第一個觀點時,我說條件允許最好多準備幾隻不同款式的浮漂,它們的作用正是在此時體現出來了,試想你在垂釣中感覺到浮漂有問題想要更換時,如果漂盒裡全是差不多形狀、吃鉛量的浮漂時,換上去還有什麼意義

最後再說一句

浮漂並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你肯不肯花時間去了解它、讀懂它,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是土豪,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才是真正的釣魚老司機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冬釣輕口魚,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你怎麼選?
    釣魚前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是獲得好漁獲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浮漂選擇一定要得當。不同魚情,不同水域,不同季節,垂釣不同魚種,浮漂的選擇套路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浮漂怎麼選,還是考慮性價比,價格高的未必適合休閒釣。其實一支好的浮漂是什麼樣的?
  • 冬季釣魚,浮漂選擇很關鍵,選擇硬尾還是軟尾,魚口完全不一樣!
    冬季魚不好釣,因為魚口輕,如果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出釣,完全可能沒口。所以冬季釣魚天氣選擇很重要,要選擇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小的天氣出釣。釣位也重要,因為講究人找魚,找到魚窩事半功倍。線組搭配也重要,魚竿要輕軟,線組要細。浮漂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因為浮漂是需要反映魚進食動作的,魚口輕,浮漂應該怎麼選呢?
  • 釣鯽魚選擇浮漂很簡單,不管黑坑還是野釣,有這兩種浮漂就夠用了
    很多釣魚人都非常喜歡釣鯽魚,也將長問我釣鯽魚該選擇什麼樣的浮漂,其實鯽魚的魚情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不管是黑坑還是野釣,一般我們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生口的鯽魚,一種是滑口的鯽魚,基本上就涵蓋了鯽魚的基礎魚情了,我們以此為基礎來選擇浮漂,就會非常有針對性,也會非常好用。
  • 釣魚怎麼選擇浮漂?新手怎麼選擇浮漂
    新手無論是在黑坑還是野外水域作釣,總是用一直用一隻浮漂作釣,這樣對很多釣友產生誤解,因為不同的水域適合不同的浮漂,今天就來講講浮漂的理解和認識,先來講講材料,目前來看市面上遊四種常見的浮漂,巴爾沙木浮漂、孔雀羽浮漂,蘆葦浮漂,納米浮漂。
  • 釣鯽魚,應該選擇什麼形狀的浮漂?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釣魚人通過浮漂的起伏動作判斷魚的吃口狀態,再決定是提竿刺魚,還是放口等待,與魚能否上鉤關係密切,所以浮漂的性能至關重要,這就延伸長出一個問題,選擇什麼樣的浮漂。釣友的問題是關於釣3/4兩的鯽魚,該用什麼形狀的立漂。
  • 釣魚技巧,湖泊水庫池塘釣組選擇,美式釣組
    請記住,最好的釣魚釣組是那些能吸引你想要的魚的釣組。一、靜水釣組靜水釣魚(英文Still fishing)是一種簡單的淡水釣魚方式,因為它有多種用途,可以在碼頭、橋、拋錨的船或岸上釣魚。1.1 尋魚釣組 FISH FINDER RIG1.2 基礎的浮漂釣組 BASIC BOBBER RIG對於靜水釣魚,初學者應該嘗試基本的浮漂釣組。按照這些步驟來組合基本的浮漂釣組。
  • 【釣魚技巧】冬釣輕口魚,從這幾方面下手,提升中魚率不難
    冬季氣溫比較低,因此魚的活動量也就小了,所以給出的魚口都比較輕,因此垂釣起來難度很大,對於經驗豐富的釣友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可對於新手就比較難了。所以老曹今天給釣友們分享一些知識,只要釣魚的時候從這幾方面下手,提升中魚率是不難的。老曹長話短說了,大家耐心往下看吧!
  • 釣鯽魚時浮漂定海神針紋絲不動,是窩裡沒魚嗎?別被假象欺騙了!
    除了浮漂的吃鉛量之外,浮漂漂尾的粗細也會對浮漂信號產生影響,漂尾越細浮漂出現信號的幅度就越明顯,所以在釣鯽魚的時候應該優先選擇短竿搭配細尾長漂目浮漂。02線組搭配不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釣魚也是同樣的,在線組搭配上可以儘量兼顧大魚和小魚,但是面對吃口較輕的鯽魚還是應該優先選擇小號線組,如果使用較粗的主線
  • 釣魚新手初釣魚,要從作釣鯽魚開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小編也是在釣魚的圈裡聽過一句流傳很廣的話,要是學會了怎麼樣釣鯽魚,對於作釣其他的魚類也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都是可以做到的。那麼我們要了解清楚,為什麼新手釣魚朋友要從鯽魚開始釣起呢?釣魚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很難也很簡單。關鍵是你的基本功是不是紮實。小編認為,一方面是對於魚竿的選擇使用。怎麼樣來選擇一支順手好用的魚竿?
  • 釣魚應該準備幾支浮漂?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卻大有學問
    季節對浮漂吃鉛量的影響從魚的個體大小來選擇浮漂的吃鉛量僅僅只是一個大致的劃分,之所以至少要準備兩到三支吃鉛量不同的浮漂,是因為還要考慮到季節對浮漂吃鉛量的影響。如果經常遊釣於不同的水域之間,並且水深存在較大差異,那麼就必須多準備幾支吃鉛量大小不同的浮漂。漂尾粗細與魚竿長度的匹配在選擇浮漂時除了要考慮吃鉛量大小之外,還應該結合使用的魚竿長度考慮漂尾的粗細。使用短尺寸的魚竿可以搭配漂尾較細的浮漂,使用長尺寸的魚竿就必須搭配漂尾較粗的浮漂,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視目清晰。
  • 釣魚:浮漂的軟尾硬尾長短在釣魚中到底有啥區別
    經常釣魚的人都知道浮漂現在是五花八門,不像最早只有達摩浮漂的時候,浮漂基本上都是一個樣子,唯一不同的是表面的圖案有精美之分,現在從材質上蘆葦、巴爾杉木、孔雀羽毛、碳素越來越多,還有一些高科技複合分子材料更是了不得。
  • 釣魚記住這8要素,新手一樣可以釣到魚
    釣魚人恰恰新手剛接觸不懂,所以想釣得好,並沒有那麼容易。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套速成秘籍,只要大家牢記這幾點,新手一樣可以釣到魚。當然我所說的秘籍,並不是什麼「武功秘籍」,就是幾個釣魚要素。一無論釣友在什麼水域垂釣,首要掌握的就是,水裡面有沒有魚。如果沒有魚,窩料用得多餌料用的精,這些都沒有用。釣到魚的前提就是保證水裡面有魚,那麼如何判斷有沒有魚呢,可以看水面的情況。如果水面時不時有魚跳起,或者是水面魚泡比較多,這都說明水中有魚。
  • 釣鯽魚調幾目釣幾目中魚率高,試試調平水釣一兩目
    釣魚浮漂的調釣都是釣魚愛好者必須經歷和熟悉掌握的一門必修課,浮漂調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中魚率和魚獲量,有時候一點點的誤差都可能讓您第一時間失去提竿中魚的機會,所以說調漂非常重要必須熟悉掌握並且根據魚情,水深。環境,等靈活運用。
  • 晚秋初冬釣魚,水溫低魚口輕,浮漂選擇是基礎,調漂方法是關鍵!
    晚秋初冬氣溫低,多數釣友會以鯽魚為目標魚,此時也是一年中難的最容易收穫大鯽魚的時候。雖然鯽魚全年可釣,最好的季節在春秋兩季,但是釣大鯽魚在秋季還是要晚秋時節。不過此時氣溫不高,常有寒潮來襲,時機上一定要注意寒潮之前、降溫第一天是晚秋難得的爆護時機。氣溫不高,鯽魚的進食會受到影響,浮漂的選用和調漂方法就更需要注意。
  • 美國用的撥水釣組和中國浮漂釣結合更加好
    路亞釣中,使用幾十年的釣組風採依舊-撥水釣組。投釣組加上浮漂釣組的合體,魚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是聲音和動作。中國釣法大量浮漂使用,如何釣技結合會更好!
  • 什麼樣的浮漂靈敏度最高?靈敏的浮漂都有這5個特徵,記牢了
    相信大多數釣友的手裡都不止一支浮漂,有吃鉛量大的有吃鉛量小的,有長身的也有短身的。很多新手釣友在選擇浮漂的時候都面臨一個問題,今天我選什麼浮漂好,哪支浮漂更靈敏?其實老釣友釣魚,並不會單純的看所謂的靈和鈍,他們會根據當前的魚情來選擇合適的浮漂。有時候靈一點好,有時候卻鈍一點好。
  • 釣魚初學者選擇浮漂別犯難,掌握這幾點技巧買到好漂還省錢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在所有的釣具中,浮漂的重要性幾乎可以排在第二位,僅次於魚竿。對於目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浮漂,幾乎所有的釣魚初學者都會產生眼花繚亂的感覺,其實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並不難。魚情對浮漂的要求在選擇一支浮漂之前,每一個釣魚初學者都必須明白不同的魚情對浮漂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不同的魚情環境下,魚吞餌的力度大小是完全不同的。垂釣鯽魚等小體型魚種對要求浮漂的品質更好,靈敏度更高。
  • 冬季釣魚口弱,漂像小。這4招讓浮漂信號變大好幾倍
    冬季釣小鯽魚口真是太小了,有時候小小的下滑半目,魚就已經把餌吃到了嘴裡。有時候都沒有感覺到浮漂有動作,提竿卻中魚了。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冬天都是正常的。首先,我們要理解冬季釣魚為什麼浮漂信號弱,然後根據原因做出具體的調整讓我們的浮漂信號變大。
  • 冬季釣魚,別說氣溫驟降魚難釣,這些技巧記住了,天冷未必魚難釣
    過了大雪之後氣溫「一蹶不振」,持續走低的天氣讓釣魚不那麼愜意。有的釣友認為氣溫低,所以魚難釣。不過冬季釣鯽魚為主,冰下都能釣鯽魚,所以如果釣不到魚,往往也未必是氣溫低導致的。所以氣溫低不是釣不到魚的原因,氣溫低其實對釣大鯽魚反而是有利的。大雪之後鯽魚應該怎麼釣?匯總一些釣魚老手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收費魚塘釣魚,熟記這5條心得,有個好釣獲不難
    當然看起來很不錯,但實際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開設魚塘的人也要生活!他們在建設之初,花費了大量的金錢!而且水裡面的魚也是花錢買的,所以要想釣走魚,還真沒有那麼容易。如果真想釣好魚,就得繳納一定的學費!當然我們所說的繳納,並非是真的交,而是釣友去一次,吃一次虧慢慢的就得到了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