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設海洋牧場6萬餘公頃 居全國首位

2020-12-14 齊魯網

魯網1月22日訊(記者 王琦崴 徐英淦)1月2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登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山東在海洋牧場建設方面主抓5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一定成果。

首先是堅持規劃引領,深入謀劃海洋牧場發展戰略舉措。《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規劃》確立了「一體兩帶三區四園多點」的空間布局,2018年啟動實施了山東省海洋牧場示範創建新一輪三年計劃。根據不同自然屬性,制定了5種類型海洋牧場建設標準,差異化推進牧場發展。目前建設海洋牧場6萬餘公頃,創建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83處,其中國家級32處,佔全國的37%,居全國首位。

其次是堅持綠色發展,提升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行多營養層級生態循環模式,開展生態嚴重退化海域的人工魚礁建設,科學投放10餘類具有庇護水生生物、增加水域基礎生產力作用的礁體1600萬空方。據測算,人工魚礁區投礁後3年內生物量增長6.7倍。同時定向投放水生生物苗種,增加海洋生物資源量。選劃了235處省級海洋增殖站,累計增殖放流魚蝦貝藻各類苗種783億單位,主要增殖資源綜合直接投入產出比達1:17。

再次是堅持科企協同創新,打造海洋牧場合眾發展模式。充分發揮我省科技優勢,引導科研教學機構與重點企業對接,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戶+科研單位」的「大漁帶小漁」模式,形成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全省參與海洋牧場建設的規模以上企業達130餘家,省級以上科研院所10餘家。

然後是堅持全產業鏈打造,培育海洋牧場「新六產」。堅持海陸統籌,推行海洋牧場「一廳、一室、一院、一館」的「四個一」建設,提升海洋牧場建設的可見性和可控性。按照「礁、魚、船、岸、服」五配套的建設思路,培育基於海洋牧場的休閒海釣產業,創建了15處省級休閒海釣示範基地,帶動了海洋休閒旅遊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據測算,休閒海釣活動拉動的消費總額是所釣魚品價值的53倍。精心設計了「漁夫垂釣」品牌,「到山東、有魚釣」成為業界共識和山東旅遊新熱點。同時,以海參、海藻、海洋貝類三大品種為骨幹,大力發展海洋牧場產品精深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提升產品增加值。

最後是堅持信息裝備支撐,建設「智慧海洋牧場」。推進海洋牧場觀測網建設,布設23處海底觀測站,打造「透明海洋牧場」,對海洋牧場水質和水動力等生態環境參數實施在線監測,實現了對海洋牧場的「可視、可測、可控」。探索建設集資源管護、氣象水文觀測、安全保護、物資補給、特色旅遊、環保治理、海洋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海上多功能平臺39座,成為離岸海洋牧場建設的現代化支點。2017年以來,我國首艘4800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和首座自主研發的全潛式大型智能網箱「深藍1號」相繼建成下水,開赴黃海冷水團水域養殖三文魚等高價值冷水魚類,推進海洋牧場走向深藍。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山東預計今年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 居全國首位
    2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委、省政府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攻堅、強力推進,各級累計投入資金57億元,發展省級及以上海洋牧場7.9萬公頃,國家級海洋牧場達到44家、佔全國的40%,預計今年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居全國首位。
  • 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現場會召開 東方海洋國家級牧場示範區獲觀摩
    上證報訊 10月25日,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現場會在煙臺東山賓館舉行,會議由現場觀摩與集中會議兩部分舉行。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發表致辭,來自山東省、浙江省、廣東省,江蘇海州灣、大連海洋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作典型交流,會議還舉行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授牌。
  • 山東海洋牧場今年綜合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梁文躍介紹,山東省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攻堅、強力推進,各級累計投入資金57億元,發展省級及以上海洋牧場7.9萬公頃,國家級海洋牧場達到44家、佔全國的40%,預計今年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居全國首位。
  • 山東國家級海洋牧場達44家,今年綜合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梁文躍介紹,山東省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攻堅、強力推進,各級累計投入資金57億元,發展省級及以上海洋牧場7.9萬公頃,國家級海洋牧場達到44家、佔全國的40%,預計今年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居全國首位。
  • 我省海洋牧場數量全國居首
    農村大眾報濟南訊 (記者王星)11月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山東加快推進「海上糧倉」建設,海洋漁業的優勢地位不斷鞏固提升。2019年我省漁業經濟總產值為4123.2億元,佔全國的15.6%。
  • 山東:12條新舉措支持海洋牧場健康發展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11月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2019年漁業經濟總產值為4123.2億元,佔全國的15.6%,其中漁業產值為1474.0億元,佔全國的11.4%。水產品總產量823.3萬噸,佔全國12.7%。漁民可支配收入2.3萬元,比全國高2413元。
  • 山東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 打造海上「綠水青山」
    山東陸地海岸線3345公裡、約佔中國的1/6,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中國首位,近海棲息和洄遊的魚蝦種類達260餘種,是中國海珍品的主產區之一,有發展海洋牧場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圖為全國首座深海漁場深藍1號智能網箱和全國首艘深遠海養殖工船魯嵐漁61699。
  • 【權威發布】山東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領跑全國
    「去年7月份,第二次魚苗投放共13萬尾,現在長勢良好,已經有六公斤重了。」海是山東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未來所在。漁業是山東海洋經濟的傳統主導產業,從「獵捕」到「農牧」,山東海洋牧場正在綠色、智慧、多元融合的近淺海和深遠海協調發展中闊步前進。在黃海冷水團建海洋牧場養三文魚,就是全球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創舉,也是我國在開放海域規模化養殖三文魚的嶄新探索。
  • 山東2020海洋牧場綜合收入將超2500億
    發布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梁文躍介紹,山東陸地海岸線3345公裡、約佔全國的1/6,15.95萬平方公裡的毗鄰海域,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藍色寶庫,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海上糧倉;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全國第一,近海棲息和洄遊的魚蝦種類達260餘種,是我國海珍品的主產區之一,為發展海洋牧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 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會走進東方海洋
    10月25日,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會議在煙臺召開,來自山東、浙江、廣東、江蘇、大連等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代表進行了交流,並對國內海洋牧場建設的先行者、海產品養殖企業代表東方海洋進行了參觀考察。  據介紹,2008年東海洋就率先建設了海洋牧場,截止目前累計投資10億餘元,建設面積5萬畝。
  • 「十三五」期間 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人民網濟南12月1日電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海洋產業)主要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發布會現場(攝影:許瑾) 山東省水產品產量、產值等主要統計指標連續20餘年位居全國首位。「十三五」期間,掀起海洋牧場建設的熱潮。
  • 「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人民網濟南12月1日電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海洋產業)主要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發布會現場(攝影:許瑾)山東省水產品產量、產值等主要統計指標連續20餘年位居全國首位。「十三五」期間,掀起海洋牧場建設的熱潮。海洋牧場,即在一定海域內,基於生態學原理營造多營養層級的海洋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開展生物資源養護和海水增養殖生產的漁場。
  • 海洋牧場數量全國居首!山東打造海上「綠水青山」
    原標題:海洋牧場數量全國居首!山東硬核舉措打造海上「綠水青山」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5日訊 11月5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敬東介紹,作為漁業大省,近年來,山東在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打造海上「綠水青山」下功夫,目前建成海洋牧場多功能管護平臺
  • 權威發布|穩居全國首位!山東省國家級海洋牧場44處,佔全國40%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
  • 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已有105處省級以上示範區(項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目前,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項目)達到105處,其中國家級44處,穩居全國首位。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總體情況到2019年底,煙臺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808億元,位居全省第2位,佔到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6%,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海洋工程裝備與製造、濱海旅遊、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等產業產值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 權威發布丨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化海洋牧場穩步...
    全省現有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15家,居全國首位;全國「育繁推」一體化現代漁業種業示範場11家,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總保有量80個。我省被國家審定公布的新品種達到40餘個,培育了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現代種業企業。我省在種質保存、品種創新、繁育推廣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為水產品穩產保供提供基本保障。三是打造生態漁業發展新模式。
  • 青島已建成11處海洋牧場總面積5890公頃 新業態呼之欲出
    作為我市最早打造的海洋牧場之一,嶗山灣海域龍盤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如今已經發展成為超過1萬畝的大型海洋牧場。青島龍盤國家級海洋牧場負責人王金霞指著一片遼闊的海域告訴記者,由於建設海洋牧場修復了生態環境,養護了海洋資源,海洋牧場出現了生物種群的劇增。作為全國知名的海洋科技名城,這裡曾發端過以海帶、對蝦、扇貝、海水魚、海參與鮑魚為代表的『五次海水養殖浪潮』和海水增殖大發展。
  • 「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全國媒體聚焦,煙臺海洋牧場佔C位!
    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爭相報導煙臺海洋牧場建設的經驗做法,刊發稿件40餘篇,網絡點擊量近千萬……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召開前後的宣傳大數據出爐。亮眼的數據顯示,煙臺海洋經濟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 山東:夯實海洋牧場「雙體系」建設,提昇平臺安全運營水平
    山東:夯實海洋牧場「雙體系」建設,提昇平臺安全運營水平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2020-10-29 22:05:0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作為海洋大省,山東海洋牧場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據了解,我省已成為全國唯一的現代海洋牧場綜合試點省,已建成海洋牧場平臺48座,數量居全國首位,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但同時,海洋牧場平臺安全風險問題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如何形成有效的監管機制,以提升海洋牧場平臺企業安全營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