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勒布朗·詹姆斯同湖人續約2年,他將獲得8570萬美元。
詹姆斯職業生涯中第一次獲得每年超過4000萬美元的收入,儘管它仍然少於克裡斯·保羅、拉塞爾·威斯布魯克、約翰·沃爾、詹姆斯·哈登和史蒂芬·庫裡的薪水。
球迷不禁疑惑:為什麼在同等情況下,保羅·喬治得到4年合同,詹姆斯卻只籤了2年?
流行的答案是:布朗尼·詹姆斯(勒布朗兒子)應該會在2023年NBA選秀大會上被選中,勒布朗屆時將以自由球員身份加入到挑選布朗尼的球隊中,實現與兒子並肩作戰的願望。
這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但可能還有一個比較平淡、沉悶的解釋。
首先,讓我們先談談美麗的故事。
詹姆斯的主要目標是和兒子一起打籃球。年輕的布朗尼已年薪千萬,他被認為是未來的選秀狀元,且投籃比他父親還好。
「很高興,布朗尼高中畢業那一年,我將成為自由球員。我可以選擇接下來要做什麼,與家人更近,與兒子更近,或者繼續健康地生活和精神振奮地玩我喜歡的遊戲。」詹姆斯道。
他將在2023-24賽季年滿39,這可能是他進入NBA的第21個賽季。
但問題在於,布朗尼可能不會出現在2023年選秀大會上。不要誤會,沒有人質疑布朗尼的才華。只是按現行規定:美國本土球員必須高中畢業超過一年後才能參選。
這意味著在2023年選秀中談論布朗尼為時尚早。小勒布朗很可能會上大學一年,直到2024年他父親40歲時才進入NBA。
其次,再說平淡、沉悶的部分。
詹姆斯本可以將合同延長到2024年,但他沒有這麼做,為什麼?
NBA的年齡歧視是罪魁禍首,它包含了所謂的「38歲規則」。
什麼是「38歲規則」呢?
我們先舉一個案例:
NBA某俱樂部只剩500萬美元的薪資空間,希望以2年1000萬美元籤下36歲的老將小明。
小明表示不服:「500萬的年薪都不夠我吃飯!」。
俱樂部沒辦法,只能換個方式,對小明說:「那這樣吧,4年2000萬,你實際就幫忙幹活2年,實際上還是年薪1000萬,怎麼樣?」
小明欣然接受:「好的呀,老闆!反正我幹2年就退休養老了...」
上面的例子,俱樂部避免了工資帽,小明拿到了想要的薪水,一舉兩得。
NBA怕俱樂部躲工資帽、奢侈稅,故意與球員籤長約,把總額稀釋,推出了38歲規則:假定球員在38歲(最早規定是36歲)後會退役,如果球員在合同期間內超過38歲,就觸發了「38歲規則」,屬於違規操作,該球員超過38歲後的年薪將加到之前年薪中,一起計算工資帽。
那對于勒布朗來說,這是如何工作的?
詹姆斯現年36歲,如果續約到2024年,詹姆斯屆時已經超過38歲,觸發了「38規則」:
2023-24賽季的薪水必須按比例添加到之前賽季薪資中去。但在這些賽季,詹姆斯已經是最高薪水!因此它不能再增加,這意味著如果籤長約,就不能是頂薪。
真相很乏味。
也許,對勒布朗·詹姆斯這樣的球員來說,超過38歲的規則根本還沒有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