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的腸易激症候群,是什麼疾病?如何有效預防呢?

2020-12-20 熊貓醫學

如今社會,很多人因為不良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導致腸胃不舒服。很多人都以為是小毛病,沒有重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若腸胃總是不舒服,可能是患了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是什麼疾病呢?腸易激一共由三個關鍵詞組成:便秘、腹瀉、腹痛。患有腸易激症候群的人,有時拉肚子、有時便秘。肚子疼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廁所,才會舒服。所以很多腸易激症狀的患者,每當吃完飯就會先找廁所。嚴重的時候都不敢出門,就擔心肚子痛的時候找不到廁所。

腸易激屬於功能性腸胃病,什麼是功能性疾病?就是做了一大堆檢查卻查不出病因,也就是沒有病理改變的疾病。這類人群,往往他們看了很多醫生、做了很多檢查、吃了很多藥、花了很多的錢,但是醫生們仍然無法給一個確切的答案。腸易激病人經常還會伴有焦慮、抑鬱等問題。這就會讓消化內科的醫生們更加無法下手,腸胃的好壞跟一個人的情緒也有著很大的關聯。那麼如果患上了腸易激,我們該如何有效預防呢?這3個方法可有效改善。

1.藥物治療

腸易激的三個症狀我們該如何對症用藥呢?便秘我們應該食用乳糖果,也可以使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但是會引起腹脹。腹瀉可以用蒙脫石散,腹瀉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排便頻繁,糞便稀釋。腹痛可以使用得舒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身體突發疼痛時候,先不要想著緩解症狀,慢慢調理,治療疼痛才是硬道理。

2.使用益生菌製劑

目前有醫療表明益生菌可以抑制腸易激的發作,但這並不是說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良好的效果。腸易激的發生和平時的飲食作息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是因為平時所吃的東西無法被腸道菌群所消化,所以就會引起腸胃的不舒服,導致最後腸易激的發生。這樣看來調節腸道菌群是抑制腸易激的根本所在,但是目前對腸道菌群的研究還沒有精確到個體,因為我們只能知道大概哪些菌群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目前市面上出現的益生菌製劑是很多的,但是目前比較多的就是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酵母菌。可以多吃酸奶酪、酸白菜等食品來作為主要的益生菌來源。

3.調整飲食

飲食也是引起腸易激發作的主要源頭,在飲食方面我們要注意不要食用刺激性過大的食物,辛辣食物對於腸易激患者不友好。患有腸易激的朋友要注意合理飲食,避免過多攝入細菌發酵物,引起肚子不舒服,腹脹等腸胃問題。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媛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腸易激症候群是什麼疾病?有什麼特點?該如何治療?醫生給你科普
    有的人甚至被風一吹就會出現腹痛、腹瀉、腹脹、噯氣、打嗝等全身不適。很多人都會把這些症狀歸咎為緊張或是吃壞了肚子,實際上這是一種功能性腸胃病,腸易激症候群。什麼是腸易激症候群?第二個就是患者本人沒有變瘦、臨床上的檢查結果都沒有問題;第三個就是晚上沒有因為腹脹、腹痛被迫醒來上廁所的表現。如果符合以上三條,就可以初步確診為患上腸易激症候群了。腸易激症候群有什麼特點?
  • 腸易激症候群:一種困擾很多人,且中醫療效很好的疾病
    其實不少人都受過腸易激症候群(簡稱IBS)的困擾,因為統計數據表明,在亞洲,腸易激症候群的發病率在5%~10%左右,也就意味著每10~20個人中就有一個IBS患者。不信的話您仔細回憶一下,是否有過腹痛,腹瀉,稍微進食寒涼、油膩、辛辣就會腹痛、腹瀉加重,上完廁所後腹痛又能夠減輕?
  • 腸易激症候群飲食指南
    什麼是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IBS)是一種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主要症狀表現為腹痛、腹脹、腹瀉、大便性狀改變。得了腸易激症候群,患者會反覆出現或間歇出現這些症狀。2.若為便秘性腸易激症候群,自測方法為:第一糞便幹硬、排便疼痛、排便後腹痛症狀減輕;排便情況異常,一周排便少於三次;排便後有不盡感和不適感。自己不知如何自測,可到專業的醫院檢查。檢查後,如確診疾病,應在醫生指導下對症治療,同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多運動,增強體質,才能實現儘早康復的目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心腸易激症候群作怪
    「望梅止渴」,他們就是腸易激症候群患者。  但是,從臨床患者數據統計來看,韓鈞凌並不認為大腹便便者更容易患上腸易激症候群。減肥成功後的小李,其腸易激症候群的症狀並未減輕的案例也證實了這一點。  腸易激症候群的發病原因是什麼?如何預防該病?患者飲食應注意些什麼?  韓鈞凌表示,腸易激症候群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精神抑鬱、腸道感染、氣候突變、食物過敏、飲食不規律等都有可能引發或加重該病。
  • 惱人的腸易激症候群
    有急事卻突然有了便意且無法忍耐;吃了冷辣生鮮等食品後,馬上拉肚子……多數人並沒有把這些症狀當回事,往往簡單地將其歸咎於腸胃不好。殊不知,這些症狀的出現,可能源於一種功能性胃腸病——腸易激症候群。
  • 突然拉肚子小心是腸易激症候群
    突然拉肚子小心是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屬於一種腸道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
  • 科普: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屬於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指的是一組以長期、反覆發作性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粘液便為特徵,又缺乏形態學和生化學異常改變可解釋的症候群。過去稱為粘液性腸炎、結腸痙攣、結腸過敏、過敏性結腸炎、易激結腸等。
  • 甘肅醫衛丨腸易激症候群,你知道多少?
    而有些人的腸道功能就和心理有關,受心理因素刺激,情緒緊張,會立刻表現出腹痛、腹瀉或便秘,上廁所之後會有所緩解,但每次檢查又查不出什麼器質性變化,這就是很容易被忽視的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會有哪些具體的症狀?病因和發病機制有哪些?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敦煌醫學脾胃病方向副主任醫師段永強,為大家聊聊腸易激症候群那些事。
  • 腸易激惹症候群與大腸癌有何關係
    腸易激症候群是指一組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或糞便性狀異常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患者常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且有很多與大腸癌相似的症狀,那麼如何區分腸易激症候群和大腸癌呢?腸易激症候群被認為是一種功能性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大約為5%—10%,患者常受到各種消化道症狀的困擾,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 怕是「腸易激症候群」,做好這4點,減少尷尬
    到底為什麼呢?許多人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遇到考試、面試等情況的時候,就會因為緊張感到肚子疼、拉肚子。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腸易激症候群,顧名思義,就是體內的腸子受到刺激而激動,它包括在重要場合引起的緊張焦慮、食物不耐受還有生理期的激素變化等。在中國,腸易激症候群的患病率為10%左右,以中青年居多,其中女性的比例更大。
  • 腸易激症候群是怎麼回事?
    按照大便的性狀將腸易激綜合症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種臨床類型,我國以腹瀉為主型多見。腸易激症候群的症狀:1.腹痛和腹脹:這是腸易激症候群的主要症狀,多數病人腹痛和腹脹症狀可在排便後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和情緒激動的時候出現腹痛腹脹加劇。
  • 甘肅醫衛丨腸易激症候群, 你知道多少?
    而有些人的腸道功能就和心理有關,受心理因素刺激,情緒緊張,會立刻表現出腹痛、腹瀉或便秘,上廁所之後會有所緩解,但每次檢查又查不出什麼器質性變化,這就是很容易被忽視的腸易激症候群。&nbsp&nbsp&nbsp&nbsp腸易激症候群會有哪些具體的症狀?病因和發病機制有哪些?
  • 鬧肚子10%—15%人患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症狀是什麼
    消化內科醫生表示,無論是曉北,還是林女士,他們患的是同一種病——腸易激症候群。這種疾病表現為胃腸道系統出了問題,但歸根結底是心理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不僅考試前、工作緊張時容易發生,有的人只要吃了稍微有點問題的食物就比別人更容易鬧肚子。
  • 腸易激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如何檢查、診斷?
    三、疾病症狀及檢查診斷 1、腸易激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1)腹痛,IBS的主要症狀。伴有大便次數或形狀的異常,腹痛多於排便排氣後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後出現,腹痛可發生於腹部任何部位,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見。
  • 科普:腸易激症候群的症狀、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腸易激症候群,也叫功能性腸道症候群、腸功能紊亂等,是一組以反覆出現腹痛、腹瀉腹脹、便秘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它多發於20-50歲的中青年,其中女性多於男性。腸易激症候群的症狀!可發生於任何位置的腹痛,是腸道易激症候群的主要症狀,且腹痛多在進食後出現、在排便後緩解。
  • 總是腹瀉,是腸易激症候群麼?專家的答案是……
    鳳凰大健康在4月5日播出的《致命的腹瀉》中介紹了三種重要的腸道疾病:腸易激症候群、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Emma瀏覽後臺觀眾留言發現,有很多觀眾都非常的關注腸易激症候群,並且留言寫下自己的症狀,想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腸易激症候群。
  • 原是腸易激症候群在作祟
    原是腸易激症候群在作祟   在很多場合,為了掩飾自己的緊張,我們都會故作鎮定,但在這些時候身體已經開始反抗了--比如說拉肚子!一緊張就會拉肚子,沒毛病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生理反應呢?   記得最清楚的是上學的時候,臨近考試還有10分鐘,肚子就變得格外不爭氣,非催著自己往衛生間裡跑,造成多憋一秒就會拉在褲襠裡的錯覺。別掩飾了,你肯定也遇到過!
  • 專家告訴你高考期間如何應對腸易激症候群
    她說,老師髮捲前問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她不得不趕緊舉手,說大便憋不住了。浙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鄭培奮主任醫師表示,這些其實是腸易激症候群的表現。不僅考試前容易發生,有的人只要吃了稍微有點問題的食物就比別人更容易鬧肚子。受情緒影響明顯「從這個名字你就可以想像出這個病,就是腸子容易被激起症狀,但是它的病因又不太清楚,所以我們叫腸易激症候群。」
  • 一考試就拉肚子,濱州市人民醫院專家教你如何應對腸易激症候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董浩 郭慶花 記者 郗運紅高考臨近,濱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近期接診了許多腹瀉型腸易激症候群的同學。他們一想到要考試了就想上廁所,有的同學一場考試下來有可能要去二到三次,不僅身體受到影響,還打破了原有的答題思路。
  • 你可能得了腸易激症候群
    如果您有以上症狀,可能得了腸易激症候群。 什麼是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IBS)是消化科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主要表現是慢性腹痛和排便習慣的改變,但是內臟沒有什麼器質性的病變。什麼導致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的病因還待進一步的研究,但下面幾個因素都與它密切相關。1、胃腸動力異常腸道的細胞太「興奮」引起腹痛和排便習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