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42篇原創文章。
仔細觀察,我們發現,現在學英語的理論越來越多,輔助工具也層出不窮,導致的結果是,孩子們不是進步了,而是茫然了。
先從眾說紛紜的理論說起,最早的翻譯教學法,後來又流行起情景交際法、聽說教學法、雙向式英語教學法、三最法、看電影學英語等,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出現一個新的流派。
以上幾乎都是有關成人學英語的方法。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國外有關英語啟蒙教育的理論也不斷被引入,豐富了中國父母們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了大家對英語啟蒙教育的認識。
尤其是這兩年,在各種有關英語啟蒙的自媒體的推廣普及下,中國父母對英語啟蒙有了全面的了解。從語感啟蒙、音素意識、TPR(全身反應法)、phonics(自然拼讀)、sight words (視覺詞/ 高頻詞)、可理解性輸入、分級閱讀、橋梁書、章節書、英文閃卡等。
經過多年的實踐,苗爸認為,在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之後,大聲跟讀是一個相對重要的英語啟蒙訓練方法。面對五花八門的訓練方法,我秉承「簡單才是王道」的理念。
01
正音
因為大多數兒童的周圍缺少英語母語者(native speaker),所以,模仿音頻或視頻,就成了唯一可以糾正發音的有效途徑。Learn to speak English through imitation. 通過模仿學說英語,幫助很多英語愛好者實現了夢想。
只要帶孩子專門實踐過正音訓練的父母,都一定對這一訓練過程的枯燥深有體會。不要說是一個孩子,就是一個成年人,也很難堅持下來。
有些機構甚至是父母,為了追求完美,在一開始,就要求孩子的模仿達到與原聲100%相同,如果沒有做到,就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值得完美為止。
高標準嚴要求沒有錯,但是,在幼年時期,興趣比「完美」更重要。如果為了追求「完美」而扼殺了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則得不償失。
苗苗小時候學漢語,也不是一開始就說得非常標準,是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隨著孩子的標準英語發音的輸入越來越多,自己再不斷地模仿,就能夠逐漸糾正個別不正確的發音。
在不同年齡段,設定不同的標準,更符合孩子心智的發展。
02
重複
堅持大聲朗讀,對英語口語的提升有較大的幫助。只要輸出量足夠多,英語口語就會越來越流利。
英語和漢語的許多音的發音位置不同,這時候,重複能幫助孩子鍛鍊不同的口腔肌肉,通過肌肉記憶以保持英語發音的到位和英語口語的流利。
人們常說,只要大量閱讀,就能寫出好的文章。這句話不完全對。在現實生活中,每天堅持閱讀的人很多,但真正作文寫得好的人寥寥無幾。說明只有大量的泛讀是不夠的,還需要大聲朗讀,不斷重複,甚至背誦,才能真正模仿和吸收英語語言的精華,然後再開始有效地輸出。
豐子愷學英語時,每篇課文熟讀22遍。新東方俞敏洪談到學英語的時候,強調堅持每篇文章跟讀背誦200遍。在猶太人的母語希伯來語中,「學習」就是「重複」。在猶太法典《塔木德》裡有記錄:「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可見重複的價值非常巨大。
有的理論強調大聲朗讀或背誦的速度,如「三最法」,對於兒童來說,不可盲目模仿。孩子小的時候,是訓練辨音能力的關鍵期,發音清晰準確是第一位的。如果一開始讀得速度過快,勢必導致發音模糊,有害無利。
03
簡單才是王道
《論持久戰》的核心,也是全書的理論精華:「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學英語也不例外,不能僅僅痴迷於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app工具,最終學好英語不是靠這些工具,而是孩子本身。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