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全家人都務農,生活過得緊巴巴的。現在好了,家裡8口人,除了上學的小孩,7人都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工作,收入是以前的許多倍,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家裡還蓋了新房,又買了2輛新摩託。」26歲的柬埔寨籍員工索提拉開心地說道。
索提拉口中所說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以下簡稱西港特區),曾受到中柬兩國領導人的稱讚。西港特區是中柬雙邊政府協定的經貿合作區,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合作共贏的樣板。
在紅豆集團的四大業務板塊中,西港特區無疑是其傾力打造的重要組成。自2008年2月奠基以來,經過十多年發展,已有來自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的165家企業在西港特區這個平臺上實現了共贏發展,已生產經營的企業達到140家,創造就業崗位近3萬個。
「『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中國為解決當前世界局勢提供的一條解決之道、破局之道。」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表示,與股東、員工、顧客、供方、合作夥伴、政府、環境、社會(社區)等八方建立共贏關係,就是我們發展西港特區持之以恆的「八方共贏」理念。
匯聚產業打造國際合作新引擎
早在2007年,紅豆集團響應國家 「走出去」 號召,開始著手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與中柬企業合作建立經濟特區。
西港特區距離西哈努克港12公裡,總體規劃面積11.13平方公裡。紅豆集團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產業,對西港特區作出定位:實行產業規劃與當地國情的深度融合,把企業走出去實現跨國發展的意願,與柬埔寨工業發展的階段性需要有效對接,確保特區建設可持續發展。一期以紡織服裝、箱包皮具、木業製品等為主要發展產業,二期將發揮臨港優勢,重點引入五金機械、建材家居、精細化工等產業。
在2008年2月,西港特區舉行奠基儀式。
然而,西港特區的建設並非一蹴而就。特區原始地塊是一片最大落差70米的荒蕪之地。面對艱苦條件,西港特區公司硬是將一片荒地打造成了一塊投資熱土。
如今,區內6平方公裡已初步實現「五通一平」,建有一個大型汙水處理廠,並配套建設了綜合服務中心大樓和員工公寓、鄰裡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設施。為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的運營環境,特區內還引入了柬埔寨發展理事會、海關、商業部、勞工局、西哈努克省政府代表入區辦公,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建立了勞動力市場,協助企業招工;聯合無錫商院共同開展培訓工作,為區內員工提供語言及技能培訓;成立法律服務中心,提供專業法律諮詢服務。
由此,來自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包括工業、服務業在內的165家企業實現了共贏發展。據統計,2007年西哈努克省全省只有18家工廠企業(不算手工類小型企業),2018年達到160家,其中西港特區內的企業佔比超過80%,工業產值對西哈努克省的經濟貢獻率已超過50%。
西港特區對當地帶來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距西港特區最近的布騰村便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十年前,布騰村大部分被樹叢覆蓋,村民主要靠種植農作物和打獵為生,基本沒有其他收入。最近幾年,村民開始到西港特區工作,極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水平,原來的「窮鄉」變成了人們蜂擁而至的「寶地」。
這只是見證特區發展的一個縮影,西港特區的發展使一大批「靠天吃飯」的農民轉變成了產業工人,使一大批家庭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富裕的生活。2018年,西哈努克省年人均收入3358美元,躍居柬埔寨全國前茅。
(責任編輯: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