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國慶面」一份「愛國情」 國慶吃麵成湖南新民俗

2020-12-15 中國文明網

長沙市飲食安全協會率長沙市眾多餐飲老字號企業代表,共同發起「萬碗壽麵慶國慶、紅紅火火新時代」倡議。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記者 彭團 攝

常德市民同吃常德米粉祝福祖國。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湘潭韶山村,家長餵孩子吃「福壽麵」。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喻名才 攝

  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假日,喜慶而隆重。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各地餐飲協會和餐飲企業倡導發起「萬碗壽麵慶國慶、紅紅火火新時代」活動,倡議「用精心製作的國慶面,免費喜迎八方來客;用特色美味的國慶面,為堅守一線工作的人們送上溫暖;用愛心滿滿的國慶面,免費為身邊先進典型表達尊敬。」

  在長沙老字號餐飲企業火宮殿,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一碗碗壽麵溫暖了市民遊客的心;在常德河街船碼頭廣場,細長圓白的米粉配上湯汁、「澆頭」端上桌來,鮮香濃鬱,贊聲連連……

  據不完全統計,國慶期間,湖南14個市州有260多家餐飲企業,2100多個門店參與了「萬碗壽麵慶國慶、紅紅火火新時代」活動。三湘四水的父老鄉親和來湘遊客,在快樂的國慶節中,共同分享著「國慶面」,用新民俗創新愛國活動新實踐,表達一份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奉獻一份對人民群眾的情意,留下一份溫暖快樂的美好回憶。

  特色「國慶面」喜迎八方來客

  10月1日,在精準扶貧首倡地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同吃長壽麵,為祖國獻上美好祝福。視頻截圖

永州市民同吃國慶壽麵祝福紅紅火火新時代。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南嶽衡山景區,一碗碗麵條上面,拼出「喜迎國慶」「70周年」等祝福祖國的字樣,吸引市民及遊客紛至沓來。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文蘭 攝

  10月1日清晨,湘西十八洞村「精準扶貧」廣場,人流如潮,紅旗飄飄。村民歡聚一堂,吃著長壽麵,共同為祖國獻上美好祝福。「我愛你,中國!」70歲的村民施六玉是共和國的同齡人,看到家鄉變化日新月異,日子越過越好,幹勁十足地說:「今年我70歲了,我要再努力奮鬥十年、二十年!」

  像施六玉這樣的共和國同齡人,永州新田縣聚集了上百名,國慶這天,他們圍坐在一起,吃壽麵,看閱兵,共話70年來家庭生活的變化。「真心祝福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只有國家更加強大了,我們的日子才會越來越紅火。」77歲的鄭逢圭老人興奮地說。

  景區攜手遊客吃「壽麵」,以新民俗方式為新中國慶生,是今年國慶期間湖南各地旅遊景區的一道新風景。

  「面碼子用的是牛肉,祝福祖國越來越牛;面上全部撒上紅色剁辣椒,祝福祖國紅紅火火。」在毛主席家鄉韶山村,凌晨三四點鐘,村民們便來到村部大坪,架鍋的架鍋,燒火的燒火,切菜的切菜,各自一展所長。臨近六點,大家齊心協力做好了70桌福壽麵。村裡的老人、小孩、住在韶山沖的遊客聞香而動,共同品嘗象徵著「國泰民安」壽麵,用樸素的方式共享祖國榮光。

  一碗「國慶面」,拉近了遊客與村民的距離。郴州汝城縣沙洲村「半條被子」雕塑前,不少遊客還和村民一起製作起「國慶面」。村民劉春香說:「現在沙洲搞得特別漂亮了,外來的遊客也多,我們在家門口也可以做生意,掙點小錢養活一家子,國家政策對我們這些老百姓真是非常好的。」

  美味「國慶面」溫暖一線勞動者

  婁底環衛工人同吃國慶面。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楊蕾 攝

  國慶假期,有很多人依然奮鬥在第一線。湖南各地餐飲企業請他們免費吃國慶面,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10月4日,國慶假期第四天,懷化漵浦縣文明辦在維多利亞宴會城給100多名假期堅守一線的交警、城管和環衛工人送上了熱氣騰騰的麵條。55歲的環衛工人李啟高端起麵條,笑得格外燦爛。他說:「現在居民的素質越來越高,對環衛工人更加尊重,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讓縣城更美,讓大家生活得更舒適。」

  「願祖國越來越好!」大家圍桌而坐,一邊享受美味,一邊分享喜悅,並互致問候。國慶假期,城管隊員翟路娜每天都要上崗工作。這麼多人一起吃麵還是頭一回,她十分激動地說:「吃上一碗『國慶面』,既是為祖國慶生,也為我們工作生活鼓足了勁!」

  忙裡偷閒,婁底一線勞動執勤的環衛工人、交警代表國慶前夕在婁尚樓體育館店共進了免費午餐。午餐的第一道菜,就是精心烹飪的「國慶壽麵」。大家一邊吃一邊暢談著祖國這些年的發展,環衛工人紛紛表示,他們一定會堅守工作崗位,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心「國慶面」禮遇身邊好人

  10月6日上午,懷化市身邊好人工作室組織10名好人代表為懷化市光榮院的抗美援朝老兵煮長壽麵。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楊蕾 攝

  紛繁食客中,還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先進典型。

  益陽市資陽區鵝羊池廣場,桌子擺出「70」字樣,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抗戰老兵、環衛工人和群眾圍坐著同吃國慶面。98歲的趙膽石老人,曾在抗美援朝中做戰地記者,吃完麵條,激動地說:「祖國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才迎來了今天的富強,我祝福祖國越來越好!」

  這邊市民們吃麵的歡喜,那邊前來參加活動的道德模範舉起了手中的紅旗,唱起了《歌唱祖國》。「湖南好人」龔衛民說:「這碗長壽麵不僅是為祖國慶生,也為我們今後為幸福生活奮鬥而鼓勁!」

  好人在被社會溫暖的同時,也繼續溫暖著社會。10月6日上午,懷化市身邊好人工作室組織10名「中國好人」「湖南好人」為抗美援朝老兵煮長壽麵。當熱騰騰、香噴噴的麵條端到面前時,軍嫂劉紅芳奶奶豎起大拇指:「這一碗麵有幸福的味道!感謝你們在國慶節、重陽節之際請我們老人吃麵,現在的日子這麼好,我們感覺越活越年輕。」

  同樣感受到「幸福味」的,還有衡陽市福利院的兒童。12名衡陽市「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驅車趕到衡山縣萱洲鎮天水村,摘下1000斤紅柚送到福利院給孤殘兒童,並和孩子們同吃祝福壽麵。當看到這些美味禮物時,孩子們樂開了花:「甜在嘴裡,更甜在心裡!」

  「走,吃麵去!」國慶期間,伴隨著新民俗的倡議,湖南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拿出看家本領,在邵陽,秋月東江漁港的煮麵師傅在東方漫街廣場煮起「長壽麵」,還送上了本地特色小吃,市級「雙十最美」代表、環衛工人、市民近300人前來品嘗;在株洲,醴陵市瓷器口文化街,多名身穿漢服的青年和市民同食「國慶面」,載歌載舞歡度國慶;在嶽陽,居民自製湘陰傳統手工面,加上精心調製的湯汁和佐餐小菜,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在張家界,與新中國同一天生日的陳楊慧在特殊的日子裡吃上了一碗長壽麵,表示「我能以這種方式慶祝生日,感到很驕傲和自豪。」……在湖南各地,國慶節吃壽麵,祝願國運綿長、國泰民安,漸成一種新民俗。

  記者手記

  這碗「國慶面」,你品出了什麼味?

  面與綿同音,生日吃麵,是為了討個好彩頭,為祖國吃碗慶生面,看似樸素,實則包含著悠長的愛國情懷。細細品味,「國慶面」裡有幸福的味道,關懷的味道,文化的味道,自豪的味道……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吃「國慶面」的新民俗正在湖南各地悄然興起;在以後的每一個新中國生日,我們都以一碗國慶面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來源:湖南文明網 記者 吳庠 彭團 )

相關焦點

  • 吃「國慶面」成國慶新民俗
    在上海各地,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國慶面」,共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成為許多市民的選擇。吃「國慶面」正逐漸成為上海國慶飲食文化新民俗、新風尚。 視頻來源:今日閔行微信公眾號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編輯 何羽茜 實習生 呂奕霖(01:11) 或「五星紅旗」或「綠水青山」,簡單一碗麵透出濃濃愛國情 一碗碗透著濃濃愛國情的「國慶面」,好似簡單,其實大廚們在製作時花了不少心思。
  • 來碗「國慶面」!這些國慶新民俗,你「打卡」了哪些?
    今年國慶節期間,看升旗、唱國歌,觀賞燈光秀,吃一碗 「國慶面」……正演變成市民生活的新時尚。倡導國慶新民俗、打造愛國活動周,國慶節參加愛國活動,正成為和中秋賞月、春節團圓一樣的中華民族新民俗。倡導國慶新民俗打造愛國活動周10月1日當天,天安門國旗班首任班長董立敢來到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索家墳社區,飽含深情地為居民講述了他與五星紅旗的故事。
  • 國慶吃麵成新民俗,您也來一碗
    10個灶頭一齊開火,漁嫂們嫻熟地把新鮮到港的梭子蟹、小黃魚、龍頭魚、小白蝦、蝦蛄、花蛤各類應季的海鮮下鍋翻炒,加入大骨熬製的高湯,再將瀝過水的面放入鍋中,最後用蛋皮和番茄綴以「70」字樣,一碗碗鋪滿海貨、湯汁濃厚、油滑滋潤的「海鮮國慶面」便出鍋了。不少遊客還是第一次在碼頭邊上吃到這麼新鮮可口的海鮮面,不禁嘖嘖稱讚。
  • 郴州萬碗「國慶面」慶國慶
    紅網時刻郴州10月7日訊 「我們倡議用我們精心製作的『國慶面』,讓人們免費品嘗的同時,激發愛國之情,共享愛國榮光……」10月1日起,由郴州市文明辦組織的「萬碗壽麵慶國慶、紅紅火火新時代」活動,在全市11個縣市區陸續進行,郴州市民以同吃國慶壽麵的新民俗,在歡歌笑語中敘說家國情懷
  • 快閃遊園 賞燈光秀 吃「國慶面」,倡導新民俗打造愛國周
    昨天,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北京民俗學會向全市餐飲界發出弘揚「國慶吃麵,國泰民安」新民俗的倡議,倡導餐飲企業在國慶期間推出特色麵條產品及優惠活動,更是營造出一種為祖國慶生的熱烈喜慶氛圍。緬懷革命英烈,在致敬中感念美好生活;看升國旗、唱國歌,懸掛國旗傳唱愛國歌曲;遊園健身,看場燈光秀,再吃碗「國慶面」……國慶臨近,市民身邊這些事兒,正逐漸演變成為新中國慶生的新時尚。國慶節參加愛國活動,也正成為一項新民俗。即日起,北京市將在國慶70周年期間開展「倡導國慶新民俗、打造愛國活動周」實踐探索活動。
  • 「小面大愛 祖國萬歲」 北碚區「弘揚愛國情、倡導新民俗、同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9日10時14分訊(王小洪 李雪萍)昨(28)日,北碚區在朝陽小學開展了「弘揚愛國情、倡導新民俗、同吃國慶面」主題系列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極具教育意義。
  • 京城新民俗 多家餐企推出「國慶面」
    摘要:今年國慶節期間,恰逢中秋佳節,北京多家餐飲品牌開展以「國慶吃麵」的形式為祖國慶生,吃「國慶面」正逐漸成為國慶飲食文化新民俗、新風尚。
  • 佳節同吃重慶小面 市民追捧國慶新民俗
    大渡口:10月1日出生的居民免費吃一碗小面  連日來,為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市各地廣泛開展了致敬革命英烈、升掛國旗、傳唱愛國歌曲、國慶體驗旅遊、開發國慶美食、倡導全民健身、燈光秀煙花表演等各類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節日氛圍。其中,「吃重慶小面 慶祖國華誕」新民俗愛國活動,在各地都受到群眾的廣泛關注,大家都踴躍參與。
  • 同吃愛國面 共抒愛國情
    重慶小面、姜鴨面、牛筋面、白切雞面、泡椒腰花面等10種具有獨特重慶口味的麵條,一碗碗色香味俱全,讓大家讚不絕口。    南岸區一負責人表示,10月1日-10月7日期間,將組織150餘家餐飲企業開展南岸區吃重慶小面新民俗系列活動。
  • 國慶新民俗 吃碗「國慶面」
    都說食在廣州,在國慶期間,廣州的餐飲食肆也在「吃」上創出新意,推出「國慶面」「國慶宴」等意頭十足的美食佳餚,在這個舉國同慶的日子用吉祥的美食為新中國慶生。「國慶面」就是長壽麵,店家主要在環境、菜品、服務等方面全方位讓市民遊客感受到國慶的節日氛圍。
  • 普天同慶,吃「國慶面」嘍
    >傳遞的是綿長的愛國情懷在祖國生日到來之際大家同吃一碗祖國生日面是我們內心對祖國最真摯的祝福!節日想要儀式感 不如現在來一碗! 國慶新民俗➡吃麵!「國慶面」,表達對祖國的祝福之情。國慶吃麵祝福祖國在市政府第二辦公區食堂裡,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國慶面」被端上飯桌,大家用這種溫暖而熱情的方式喜迎即將到來的國慶佳節,向祖國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 上海:國慶面裡吃出的多樣情懷【倡導國慶新民俗 打造愛國活動周】
    9月30日中午,在上海市奉賢區奉浦街道生活驛站餐點,工作人員將麵條一碗碗盛好,馬不停蹄地端到前來用餐的老人面前。  從去年國慶節起,人們團坐一起品嘗美味的國慶面,為祖國慶生,成為上海民眾的國慶新習俗。  30日中午時分,記者一進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同仁醫院的職工食堂,便被撲面而來的節慶氣氛所感染。國慶面的分發窗口前排起長長的隊伍,一面面紅色的小國旗擺放在食堂餐桌上。
  • 西安 一碗國慶面吃出幸福感
    一碗長壽麵,祝福家庭幸福美滿;一筷國慶面,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在歡度佳節普天同慶的時刻,西安各地紛紛舉辦「國慶吃麵、國泰民安」新民俗活動,以吃國慶面的方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國慶面,唱響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大家共同祝福祖國生日,從內心發出對祖國最真摯的祝福!
  • 今天,同吃「國慶面」,長海路街道這樣祝福祖國好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之際,長海路街道舉辦「為祖國慶生,吃國慶面」主題活動,社區上下洋溢著「共享國慶喜面,同慶祖國華誕,齊祝國泰民安」的喜慶氛圍。「有幸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努力工作是我們熱愛祖國的方式」10月1日中午,國華廣場二樓的一家餐廳內熱鬧非凡,長海路街道文明辦策劃了一場「共享國慶喜面 共慶祖國華誕」的新民俗活動,請來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公交司機等因為堅守工作一線,無法在假期與家人聚餐的各行業代表一起同吃「國慶面」,共慶國慶節。
  • 「面面長情」,我與祖國共慶生
    「面」與「綿」諧音,自古以來,吃麵就有福壽延綿的寓意,生日吃麵,是為了討個好彩頭,為祖國吃碗慶生面,看似樸素,實則包含著悠長的愛國情。在國慶來臨之際,伊春市森林消防支隊積極響應「國慶吃麵,國泰民安」新民俗新風尚的號召,以「面」傳情,共享國慶喜面,同願國運綿長,齊祝國泰民安。
  • 國慶吃麵成新民俗 多家餐企推出「國慶面」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郭繽璐 )國慶吃麵逐漸成為新「食尚」 。10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多家餐飲品牌開展「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主題活動,推出了特色的麵條產品。同時,多家餐飲行業協會聯合向全市餐飲業發出弘揚「國慶吃麵、國泰民安」新民俗倡議。
  • 國慶二村社區:吃一碗「國慶面」為祖國慶生辰
    (記者 顧燦)國慶吃麵,國泰民安!9月29上午,市委宣傳部、文明辦聯合主辦,濟川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國慶二村社區承辦的「吃一碗國慶面,為祖國慶生辰」活動舉行,國慶二村社區的父老鄉親、街坊鄰裡歡聚一堂,提前分享中秋國慶闔家團圓的幸福時光。
  • 為祖國慶生 來碗國慶面 渝北開展「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主題活動
    為祖國慶生 來碗國慶面 渝北開展「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主題活動 2020-10-01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慶吃麵國泰民安——伊春市伊美區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活動
    9月29日,在國慶、中秋即將來臨之際,伊春市伊美區組織開展了「我和我的祖國」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國慶吃麵、國泰民安」新民俗等系列活動的開展,把過生日吃麵的傳統民俗融入到了國慶活動之中,用這種方式共同祝福祖國國泰民安。
  • 國慶吃長壽麵漸成新民俗 市民群眾通過這種方式慶祝新中國70華誕
    大家一起追憶「英雄小八路」往事,一起吃「國慶面」,一起看閱兵儀式。  「今天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按照我們過生日的習慣,要吃長壽麵,和孩子們一起吃麵為祖國慶生,讓他們記住新中國的生日,特別有意義!」何明全說,小小一碗「國慶面」,折射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滄桑巨變,和孩子們同吃「國慶面」,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