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飲食安全協會率長沙市眾多餐飲老字號企業代表,共同發起「萬碗壽麵慶國慶、紅紅火火新時代」倡議。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記者 彭團 攝
常德市民同吃常德米粉祝福祖國。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湘潭韶山村,家長餵孩子吃「福壽麵」。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喻名才 攝
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假日,喜慶而隆重。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各地餐飲協會和餐飲企業倡導發起「萬碗壽麵慶國慶、紅紅火火新時代」活動,倡議「用精心製作的國慶面,免費喜迎八方來客;用特色美味的國慶面,為堅守一線工作的人們送上溫暖;用愛心滿滿的國慶面,免費為身邊先進典型表達尊敬。」
在長沙老字號餐飲企業火宮殿,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一碗碗壽麵溫暖了市民遊客的心;在常德河街船碼頭廣場,細長圓白的米粉配上湯汁、「澆頭」端上桌來,鮮香濃鬱,贊聲連連……
據不完全統計,國慶期間,湖南14個市州有260多家餐飲企業,2100多個門店參與了「萬碗壽麵慶國慶、紅紅火火新時代」活動。三湘四水的父老鄉親和來湘遊客,在快樂的國慶節中,共同分享著「國慶面」,用新民俗創新愛國活動新實踐,表達一份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奉獻一份對人民群眾的情意,留下一份溫暖快樂的美好回憶。
特色「國慶面」喜迎八方來客
10月1日,在精準扶貧首倡地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同吃長壽麵,為祖國獻上美好祝福。視頻截圖
永州市民同吃國慶壽麵祝福紅紅火火新時代。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南嶽衡山景區,一碗碗麵條上面,拼出「喜迎國慶」「70周年」等祝福祖國的字樣,吸引市民及遊客紛至沓來。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文蘭 攝
10月1日清晨,湘西十八洞村「精準扶貧」廣場,人流如潮,紅旗飄飄。村民歡聚一堂,吃著長壽麵,共同為祖國獻上美好祝福。「我愛你,中國!」70歲的村民施六玉是共和國的同齡人,看到家鄉變化日新月異,日子越過越好,幹勁十足地說:「今年我70歲了,我要再努力奮鬥十年、二十年!」
像施六玉這樣的共和國同齡人,永州新田縣聚集了上百名,國慶這天,他們圍坐在一起,吃壽麵,看閱兵,共話70年來家庭生活的變化。「真心祝福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只有國家更加強大了,我們的日子才會越來越紅火。」77歲的鄭逢圭老人興奮地說。
景區攜手遊客吃「壽麵」,以新民俗方式為新中國慶生,是今年國慶期間湖南各地旅遊景區的一道新風景。
「面碼子用的是牛肉,祝福祖國越來越牛;面上全部撒上紅色剁辣椒,祝福祖國紅紅火火。」在毛主席家鄉韶山村,凌晨三四點鐘,村民們便來到村部大坪,架鍋的架鍋,燒火的燒火,切菜的切菜,各自一展所長。臨近六點,大家齊心協力做好了70桌福壽麵。村裡的老人、小孩、住在韶山沖的遊客聞香而動,共同品嘗象徵著「國泰民安」壽麵,用樸素的方式共享祖國榮光。
一碗「國慶面」,拉近了遊客與村民的距離。郴州汝城縣沙洲村「半條被子」雕塑前,不少遊客還和村民一起製作起「國慶面」。村民劉春香說:「現在沙洲搞得特別漂亮了,外來的遊客也多,我們在家門口也可以做生意,掙點小錢養活一家子,國家政策對我們這些老百姓真是非常好的。」
美味「國慶面」溫暖一線勞動者
婁底環衛工人同吃國慶面。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楊蕾 攝
國慶假期,有很多人依然奮鬥在第一線。湖南各地餐飲企業請他們免費吃國慶面,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10月4日,國慶假期第四天,懷化漵浦縣文明辦在維多利亞宴會城給100多名假期堅守一線的交警、城管和環衛工人送上了熱氣騰騰的麵條。55歲的環衛工人李啟高端起麵條,笑得格外燦爛。他說:「現在居民的素質越來越高,對環衛工人更加尊重,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讓縣城更美,讓大家生活得更舒適。」
「願祖國越來越好!」大家圍桌而坐,一邊享受美味,一邊分享喜悅,並互致問候。國慶假期,城管隊員翟路娜每天都要上崗工作。這麼多人一起吃麵還是頭一回,她十分激動地說:「吃上一碗『國慶面』,既是為祖國慶生,也為我們工作生活鼓足了勁!」
忙裡偷閒,婁底一線勞動執勤的環衛工人、交警代表國慶前夕在婁尚樓體育館店共進了免費午餐。午餐的第一道菜,就是精心烹飪的「國慶壽麵」。大家一邊吃一邊暢談著祖國這些年的發展,環衛工人紛紛表示,他們一定會堅守工作崗位,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心「國慶面」禮遇身邊好人
10月6日上午,懷化市身邊好人工作室組織10名好人代表為懷化市光榮院的抗美援朝老兵煮長壽麵。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通訊員 楊蕾 攝
紛繁食客中,還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先進典型。
益陽市資陽區鵝羊池廣場,桌子擺出「70」字樣,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抗戰老兵、環衛工人和群眾圍坐著同吃國慶面。98歲的趙膽石老人,曾在抗美援朝中做戰地記者,吃完麵條,激動地說:「祖國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才迎來了今天的富強,我祝福祖國越來越好!」
這邊市民們吃麵的歡喜,那邊前來參加活動的道德模範舉起了手中的紅旗,唱起了《歌唱祖國》。「湖南好人」龔衛民說:「這碗長壽麵不僅是為祖國慶生,也為我們今後為幸福生活奮鬥而鼓勁!」
好人在被社會溫暖的同時,也繼續溫暖著社會。10月6日上午,懷化市身邊好人工作室組織10名「中國好人」「湖南好人」為抗美援朝老兵煮長壽麵。當熱騰騰、香噴噴的麵條端到面前時,軍嫂劉紅芳奶奶豎起大拇指:「這一碗麵有幸福的味道!感謝你們在國慶節、重陽節之際請我們老人吃麵,現在的日子這麼好,我們感覺越活越年輕。」
同樣感受到「幸福味」的,還有衡陽市福利院的兒童。12名衡陽市「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驅車趕到衡山縣萱洲鎮天水村,摘下1000斤紅柚送到福利院給孤殘兒童,並和孩子們同吃祝福壽麵。當看到這些美味禮物時,孩子們樂開了花:「甜在嘴裡,更甜在心裡!」
「走,吃麵去!」國慶期間,伴隨著新民俗的倡議,湖南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拿出看家本領,在邵陽,秋月東江漁港的煮麵師傅在東方漫街廣場煮起「長壽麵」,還送上了本地特色小吃,市級「雙十最美」代表、環衛工人、市民近300人前來品嘗;在株洲,醴陵市瓷器口文化街,多名身穿漢服的青年和市民同食「國慶面」,載歌載舞歡度國慶;在嶽陽,居民自製湘陰傳統手工面,加上精心調製的湯汁和佐餐小菜,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在張家界,與新中國同一天生日的陳楊慧在特殊的日子裡吃上了一碗長壽麵,表示「我能以這種方式慶祝生日,感到很驕傲和自豪。」……在湖南各地,國慶節吃壽麵,祝願國運綿長、國泰民安,漸成一種新民俗。
記者手記
這碗「國慶面」,你品出了什麼味?
面與綿同音,生日吃麵,是為了討個好彩頭,為祖國吃碗慶生面,看似樸素,實則包含著悠長的愛國情懷。細細品味,「國慶面」裡有幸福的味道,關懷的味道,文化的味道,自豪的味道……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吃「國慶面」的新民俗正在湖南各地悄然興起;在以後的每一個新中國生日,我們都以一碗國慶面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來源:湖南文明網 記者 吳庠 彭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