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己裝修比較省錢,我認為需要在施工和效果呈現兩方面同時「入手」,以下是我的建議及觀點:
裝修施工過程中的省錢「大法」
在我看來想要在裝修的施工過程中省錢,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各工種獨立尋找,省去工長利潤
不找裝修隊,因為裝修隊的工長肯定也會從中掙取一定的利潤,木工、瓦工、油工、水電工、做防水的工人等都獨立尋找,這樣工費就可以是「一手價格」,省去了工長的利潤。
注意事項Ⅰ:這種方式施工質量無法保障,除非自己各方面都基本掌握;完工「售後」無法保障,獨立的工人流動性較大,施工完再想找到人較難,遇到需要維修的情況會一拖再拖,甚至找不到人,除非是自己較熟悉的人。
2.材料自己購買,消除「中間差價」
各工種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和「面層材料」都要自己購買,這樣可以避免被掙取「中間差價」,降低裝修費用,但前提是你要對這些材料的質量、價格、規格尺寸都有一定的了解,多轉幾個商家進行比較,警惕材料以次充好、假貨、要價過高、尺寸不達標等情況。
各工種需要購買的材料大致如下,自己裝修需要了解一下:
木工:石膏板、板材(種類和規格需要根據用途、造型尺寸、現場尺寸而定,大芯板、OSB 板、密度板、夾板、歐松板等較常用),吊頂使用的龍骨及配件(通常包含主龍骨、次龍骨、收邊龍骨、邊龍骨、吊件、掛件、連接件、吊杆、轉角連接件等,根據木工要求購買)、新建牆體使用的龍骨及配件(通常包括沿頂地龍骨、豎龍骨、通貫龍骨、減震龍骨、空氣龍骨、支撐卡等)、紋釘、鋼排釘等。
油工:牆固、膩子、美紋紙、粉刷石膏、繃帶、嵌縫石膏、防鏽漆、輥子、羊毛刷、砂紙、小桶、網格布、陰陽角條等。
瓦工:水泥、沙子、瓷磚膠(可用於牆面瓷磚粘貼)、鋼絲網、108膠等。
水電工:水管、線管、電線、90度彎頭、過橋彎、三通、線盒、管卡、直通、管堵、截止閥等。
注意事項Ⅱ:以上材料只為列舉及說明,並不代表在該工種施工時一定會用到或只使用這些材料,具體以施工要求為準。
可能需要購買的「面層材料」:
乳膠漆、牆磚、地磚(注意廚房、衛生間或陽臺地面磚和其它空間地面磚的尺寸區分)、木地板、過門石、壁紙(或壁布)、木質踢腳線、瓷質踢腳線、石材踢腳線、石材、牆板、金屬線條、頂角線、頂面造型線、銀鏡等,裝修風格、裝修預算、家庭主人喜好等會產生「面層材料」的不同。
3.了解裝修流程,避免返工增加費用
裝修的施工過程有較「嚴格」的流程,「先、後」順序錯亂很有可能造成返工,材料費、工費等就會有所增加(比如衛生間、設置洗衣機的陽臺應該先改完水電,再做防水,如果先做了防水再改水電,已做好的防水就會被破壞,失去「防水功能」,需要完全重新做,工費和材料費都會增加),所以為了避免費用的增加,我認為了解甚至掌握裝修流程是很有必要的。
在我看來家庭空間室內裝修流程通常如下:
施工流程:
物業手續(包含繳納水費、電費)——陽臺封閉、窗戶更換、入戶門更換尺寸測量——工程交底——牆體拆除——櫥櫃初步測量(櫥櫃初步測量之後需要製作出水電路圖,以滿足在水電改造中使用;如果牆體的拆改涉及不到廚房區域,櫥櫃的測量可以在辦完物業手續後就進行;待到廚房的牆、地磚鋪貼完成後再進行定製尺寸的測量)——水電改造——做防水(如果牆面、地面的平整度較低,做防水之前需要瓦工進行牆、地面的修整)——窗戶、入戶門安裝——瓦工(牆、地磚鋪貼,衛生間管道砌築,拆改牆體修補、新建等)——木工(牆面、頂面造型結構「搭建」,面層材質的「襯底」製作)——油工(牆面、頂面的基層找平處理)——「鋪貼」(牆面或壁紙,或壁布,或石材,或牆板等飾面材質「鋪貼」)
安裝及修補:
安裝1(門、木質踢腳線、頂面扣板)——安裝2(潔具、櫥櫃、補裝木質踢腳線、現場製作或定製的衣櫃、入戶鞋櫃、陽臺櫃、床等「固定」物體進行安裝,開關、插座、燈具也可同時安裝)——保潔——窗簾安裝、家具進入(購買的成品家具搬入)——修補(後期施工及家具搬入時對牆面、頂面產生的磕碰、劃破、裂紋等「面層」受損的情況進行修補)
4.盯工地,減少浪費,杜絕「隱形附加費」
自己裝修想要省錢,我認為盯工地是必須的,可以減少「浪費」的現象,也能及時杜絕不必要的「隱形附加費」,比如有的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省事,可能會有兩袋打開但都剩餘較多的膩子出現,不能退,也再無「用武之地」,就會產生浪費;
瓦工師傅或做防水的師傅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小石塊、水泥渣等垃圾,為了方便可能會直接丟進馬桶的下水管內,硬化之後就會造成堵塞,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疏通,產生「隱形附加費」;
做防水時一般都會在地面區域的「邊緣」做高出地面的「擋水坎」,在瓦工師傅進行大面積的地面找平時,有的師傅可能會覺得這個位置較高從而打掉,這是一定不可以的,擋水坎的作用是為了「阻止」從「面層」滲入「底層」的水較多後流到相鄰區域,敲掉之後就會帶來隱患,需要做防水的師傅補做,嚴重時還要將已經鋪好的地面磚進行拆除,帶來「隱形附加費」……這些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其實也許什麼都不懂,但去了工地也是一種「震懾」作用,而且自己裝修再沒有工長管理,工地是一定要去盯的。
5.省錢小技巧
介紹幾種可以省「小錢」的小技巧:
①櫥櫃地櫃「佔用」牆體。廚房櫥櫃的地櫃所「佔用」的牆體部分因為不會「裸露在外」,不用「計較」「顏值」,所以可以選擇不同於大面積牆面的、價格相對較低的瓷磚進行鋪貼,省錢。
②櫃體「依靠」牆體。現場製作或成品定製的櫃體一般都是固定在某一個位置不再進行移動,其所「依靠」的牆體我認為可以省去乳膠漆、壁紙、壁布等「面層材質」,省錢。
③沙發「依靠」牆體。沙發通常處於「靜止」狀態,移動的次數較小,並且如果更換沙發,靠背的高度尺寸也相差較小,當牆面採用鋪貼壁紙處理時,沙發背後的部分可以不考慮紋理或圖案的「拼貼」,使用剩餘的壁紙(比如門洞、窗戶位置剩餘的壁紙,由於單卷壁紙長度與層高的「尺寸差」產生的剩餘壁紙等)進行鋪貼,減少壁紙的購買面積,省錢。
④「固定櫃體」下方不美縫。櫥櫃、現場製作或成品定製的衣櫃、陽臺櫃等「固定櫃體」下方可以不美縫,省錢。
效果呈現的省錢「大法」
在我看來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在效果呈現方面省錢,但結果可能較普通,所以結合家庭成員喜好考慮,簡要說明:
1.家具、配飾以經濟實用為主
家具、配飾的選擇「犧牲」「顏值」,捨棄「華而不實」,以經濟實用,滿足家庭功能需求為主,降低裝修費用的支出。
2.減少「造型」
在牆面、地面、頂面儘量減少或不採用造型,可以較有效的降低裝修成本,達到省錢的目的,但呈現的最終效果可能會較普通,考慮在內。
3.飾面材質降低要求
飾面材質在滿足環保、易擦洗、防滑、密度大、耐磨、可擦拭等「必要」條件之外,降低對材質的「好看」要求,價格也會有所降低。
小提示:自己裝修,在達到比較省錢的目的時也要保證一定的質量,但想要真正完全掌握施工工藝對於「外行人」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認為可以採取「多了解,重點掌握」的原則,對隱蔽工程如水電改造、做防水、對管道的隔音處理、牆頂面的基層處理方法等重點掌握,對木工工藝、「面層」處理等進行大致了解,最起碼不能讓工人亂弄。
以上是我對於自己裝修怎麼裝比較省錢的建議及觀點,自己裝修是會比找裝修公司省錢的,但會耗用大量的時間和心力,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綜合考慮,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PS: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