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炎熱的周末選擇了《龍珠超:布羅利》這部動畫電影,感覺好像回到了童年階段,無憂無慮,熱血,為那些奇妙的電影情節而痴狂。
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看「龍珠」系列的動畫片不太記得了,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角色的名字,「孫悟空」,「布瑪」,「烏龍」,「比克」,「龜仙人」等等,這些角色的故事依然在腦海中歷久彌新。
讓人最熱血沸騰的就是布瑪手中的萬能膠囊,小小一顆膠囊,一丟,啪的一下就能變成房子,飛機,潛艇各種大件的東西,真的太神奇了,小的時候就想著我要是擁有這個萬能膠囊就好了。還有最讓人心之嚮往的那七顆龍珠,指引著人們召喚出神龍,可以許各種各樣的願望。
即使在那個時候知道這些劇情都是虛構的,世界上並沒有神龍,也並不能許願成真,但是對於那個時候的我來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最美好的童年啊,天真,童趣,對於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青春裡的每一個男生都有自己追過的動畫片吧!「龍珠」系列就是其中一部。「力量大會」之後,和平的地球。悟空了解到宇宙中還存在著自己未曾見過的強者,於是每天都為了變得更強而不斷努力修行。
這樣的某一天,現身於悟空和貝吉塔面前的是,從未見過的賽亞人「布羅利」。本該隨著貝吉塔行星的消滅而近乎滅亡的「賽亞人」,為何會在地球?從地獄中再度歸來的弗利薩也被捲入其中,走上了完全不同道路的3名賽亞人的相遇,將會是一場壯烈的戰鬥。
日本動畫有很多類型,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熱血格鬥」類型的,因為日本是一個好戰的國家,比較著名的是其武士精神,武士也是日本高端身份的一個象徵。
由此很明顯的看出,其文化作品難免會帶上這一點成分。對於小孩子來說,動畫電影裡未知的冒險,各種技能,玄幻成分無一不吸引著這群孩子們趨之若鶩。就拿這部《龍珠超:布羅利》來看,影片中的大量打鬥戲份,非常的精彩,看完讓人直呼過癮。
小時候看到的「龍珠」系列只能滿足那個時候的我,隨著年齡的增大,我迫切的想要知道悟空是如何到達地球的,以及接下來動畫片裡沒放出來的結局。由此而催生出一系列動畫片的劇場版,又一次催生了一次電影革命。
小時候搬著小板凳在電視機前觀看《龍珠》,長大了在電影院吹著空調看《龍珠超:布羅利》,環境在變,可是我們追的那份心情沒變。
有人曾問我,為什麼連載至今35年的《龍珠》,仍能風靡全球?六個字,友情、熱血、勝利。這六個字其實是所有熱血漫都具備的基本要素,但為什麼《龍珠》能夠脫穎而出?因為它將每一個元素都發揮到了極致。
《龍珠》是純粹的。
那美克星與弗利薩一戰,便完美體現了《龍珠》的純粹。沒有陰謀詭計,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什麼鋪墊挖坑。在龍珠世界,實力就是一切,憑戰鬥力說話,憑拳頭講道理。
拉蒂茨第一次來地球,一個普通男性的戰鬥力是5,悟空剛去那美克星,戰鬥力20多萬,而弗利薩第一形態戰鬥力就達到了53萬,每變一次身,戰鬥力就成倍增長,一次變身,兩次變身,三次變身。與悟空交手,雙倍界王拳、四倍界王拳,怒髮衝冠超級賽亞人。
雙方打得天昏地暗、星球爆炸,悟空才贏得勝利。澎湃刺激的熱血,來之不易的勝利。那麼友情呢?悟空不遠億萬光年為什麼要去那美克星?因為他要憑藉那美克星身上的龍珠復活自己的夥伴。
悟空在那美克星又為何能夠打敗弗利薩?因為庫林被弗利薩殺死,悟空暴怒之下變身超級賽亞人。再配合以絕對的熱血和勝利,這才造就了《龍珠》暢銷35年的經典。
每一個劇場版的劇情都很抓人眼球,這一次的布羅利是整部電影的主角,他也就是傳說中的超級賽亞人,能量無法預估,發起狂來可以毀滅一個星球。布羅利的前半生是無奈的,很小就被人送去渺無人煙的星球,還好他的爸爸找到了他,這也是他悲慘人生的開始。
他在那個星球像一個野獸一樣生活,交到了一個朋友,卻被父親把朋友的耳朵割下來了,他沒有朋友了。日復一日的訓練,甚至被父親安上了類似《西遊記》裡孫悟空的金剛圈,以控制他的脾性。
重新回到有人氣的星球之後,他喝到普通的水,都感覺是瓊漿玉露。
布羅利是善良的,力量強大的,卻被父親訓練成了一個報仇機器,這個真的很可悲。同樣是被放逐,孫悟空從小也是一個人長大,但是他天真善良,活得開心,與布羅利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影片也不缺乏幽默元素,悟空與貝吉塔的合體那一段真的很搞笑,對於一個熱血好戰的戰士來說,寧願死掉也不願意去做那個傻乎乎的動作,但是當悟空問到:「為了你心愛的布爾瑪呢?」貝吉塔瞬間變得溫柔。
再強的王者面前,都會有內心柔軟的一面啊。最後,悟空找到了布羅利,他還是那樣善良,他給他們準備了物資,希望他們能正常生活下去,等待著來日再戰。動畫的世界永遠都是那樣單純,就算是反派都很可愛,不會讓人恨得咬牙切齒,這也是為什麼大人孩子都會愛看動畫電影的原因吧。
布羅利準備給出了龍珠粉絲想要在一部電影裡得到的一切,其他觀眾可能會覺得自己迷失在這個世界裡。而對於剛接觸《龍珠》的人來說,這部片則提供了一段耀眼奪目的動畫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