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文化這玩意兒,這幾年已經成精了。
圈內的人變得越來越狂躁,殺傷力十足,還特有正義感。
圈外的人,卻越來越瞧不起這個圈。
番位之爭,也成了一個充滿戾氣的話題,流量交集的地方,就不可能友好相處,至少在粉絲層面如此。
當《這就是街舞3》4個新隊長官宣之後,我就有不祥的預感。張藝興、王嘉爾、王一博這三個90後隊長都是當紅流量,而46歲的鐘漢良,其實也擁有龐大的人氣,只是粉絲總體年齡偏大而已。
番位之爭,說來就來。
舉個例子,《街舞3》官微前幾天發了一條視頻,公布4個隊長的選人標準。
這條微博的評論區,立刻淪為粉絲控評的陣地。
微博評論是按點讚數排行的,對粉圈來說非常方便操作。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是,排在前40條的評論,全是支持王一博的,全是!
雖然王一博現在人氣確實很炸,但這人為控評做得也太明顯了吧……
到了40條以後,才開始看到支持王嘉爾和鍾漢良的內容。最奇怪的是,關於張藝興的評論幾乎看不到。
這就完全不正常了,張藝興的流量就算不及王一博,也是相當能打的呀,這只能理解為張藝興的粉圈是刻意在玩「罷工」。
深入了一下,找到一個「這就是街舞過河拆橋」的超話,總算搞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具體我就不想說了,大家自己看截圖。
說白了,還是因為「番位之爭」。
作為路人,我對此表示深深的無語。
節目正在錄製當中,前期宣傳也在按部就班,節目組怎麼就成了「惡意消費張隊長」?
像粉絲反應的這些問題,也許真是節目組的小失誤,但有必要升級為萬惡不赦的罪過嗎?
在某些粉絲眼裡,自家愛豆什麼都好,比其他流量都好,除了第一名其他都不接受,這種自欺欺人什麼時候是個頭?
我來簡單分析一下邏輯,能聽懂的自然懂,聽不懂的也不強求:
節目組請張藝興,除了認可他的街舞實力,肯定也是覬覦他身上的巨大流量,無需隱瞞。與此對應,製作方會給張藝興非常可觀的出場費,張藝興也可以通過這個爆款節目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和影響力,可謂雙贏。
既然選擇了合作,節目組就沒有任何理由和必要去「針對」張藝興,除非張藝興方沒有履行合同裡的義務。
對於其他3個隊長,節目組也是一視同仁的。記住,這個節目的重點是街舞比賽,而不是什麼番位之爭,這都是粉絲們自己YY出來的。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看到節目組和張藝興團隊有鬧出任何的不愉快。另一邊粉絲們卻瘋狂抵制《街舞3》,恨不得愛豆立刻退出這檔「垃圾節目」。
這,是不是管得太寬了?能不能稍微考慮下張藝興本人的感受?
張藝興挺好的,街舞跳得尤其棒,很期待他在《街舞3》發光發熱。但粉絲的奇葩操作除了給人添堵,還會連累他不斷丟失路人緣……
真的支持自家愛豆,還是關注節目本身吧,別再鬧了,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