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為什麼叫狀元?探花、榜眼是怎麼來的

2020-12-17 太陽強烈211

大家好,我是貓眼。今天咱來把狀元這個詞的由來跟大家說一說,包括這科舉裡的那些名詞,什麼探花、榜眼、進士跟您來聊一聊。

科舉裡邊那些個稱謂我首先說這個進士,過去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明清兩朝,應考人就是想參加科舉的人首先得參加每年一度的鄉試、府試、院試,要參加三試。如果通過的話你就可以成為秀才,成為秀才之後你可以有資格參加三年一考的鄉試,這是省級的考試,秀才可以參加鄉試,要是考上了你就是舉人了,這個舉人比秀才高一階,中了舉人之後再轉年的二三月京城禮部專門安排會試,考中的話你就是供試,那麼考生供試之後一般都是在轉年的四月皇帝安排在大殿上考試。供試如果你能在這次考試當中考中的話你就進士,那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才能這個考上那個狀元?省級考試也就是鄉試考中的話你是舉人,考上舉人他也是有名次,舉人的第一名叫解元考試,考試你考第一名那麼之後是考會試,如果你是第一名你就是會元,接下來就是殿試,殿試是皇帝親自主持,考中了你就是進士,考進士的時候你如果是第一名就是狀元。這就是為什麼咱們過去說什麼連中三元,就是說在鄉試、會試和殿試都是考第一名,就是連中三元。

康熙王朝陳道明演那個,康熙還是在少年的時候在科舉的時候答了一份卷子,然後讓魏東亭給他塞進去了最後他是個榮登探花,考上探花了。其實這是胡扯,胡說八道,剛才說了考進士必須得參加殿試才行,那個殿試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完之後卷子拿過來給密封起來,最後就是正式的這個公布成績時候才會把密封條卸下來看是誰的。康熙爺考中了探花就等於說是他一邊給自己監考一邊寫卷子,寫完之後判自己第三名。

這探花是怎麼來的呢?先說狀元,隋煬帝的時候進士第一名就已經稱呼狀元了,是因為早期的參加考試的考生經由各地地區貢送到京城,在應試之前得先要遞送一個頭狀,頭狀其實就跟咱們現在考試的填寫的個人資料一樣,考試結束之後最高成績者是放在全部頭狀的最前邊,後來怎麼聽怎麼彆扭,覺得名字不好聽就改成叫狀元了。到了宋朝因為公布這個進士榜單的時候,這狀元的姓名是在這個榜單的最頂端還排在居中的位置,二三名當時是排在狀元的後邊兒,是一左一右是平行著的,遠處看這個榜單如果是個人臉的話,這個二三名就跟這個眼睛似的所以二三名起名叫榜眼。探花這詞是南宋才有的,把榜眼專屬給第二名,第三名改成了探花。但是探花這個名字出現是在南宋,真正誕生是在唐朝。好了貓眼今天就講到這裡,再見了。

相關焦點

  • 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當今是什麼文憑?
    在古代歷史上,有一個十分歷史悠久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稱之為科舉制度,在悠久的歷史上,這項制度可以說帶給很多人幸運,同時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尤其是在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榜眼、探花,就更是顯得不一樣了。正因為這三者的特殊性,所以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狀元、榜眼、探花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 古代考上狀元、榜眼、探花能當什麼官?
    通過殿試被錄取的考生被劃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稱號,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稱號。獲得狀元、榜眼、探花功名的學子,是科舉考試這個「金字塔」中最頂端的人物。尤其是狀元,真正可謂是精英中的精英。
  • 民間趣談——關於「狀元、榜眼、探花」這三種稱呼是怎麼來的!
    有的朋友可能張嘴就來,我知道啊:狀元、榜眼、探花。您說對了!可我想問問他為什麼叫狀元、榜樣、探花,你知道嗎?我告訴大家,狀元、榜眼、探花,雖然隨唐時有科考,但是前三名叫這三個名字是從南宋末年才開始,也被稱為三鼎甲這頭三名。怎麼來的呢?
  • 科舉考試前三名為什麼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通過考試來選拔合適的人才來做官,為國家服務。我們在電視上都經常能看到,前三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比如小李飛刀李探花就是科舉時候的第三名。那麼科舉考試的前三名為什麼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呢?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科舉考試有很多等級的。一般是四級,童生試,考過了就稱為秀才了。之後就是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
  • 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現代是什麼文憑?說了你別不信!
    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現代是什麼文憑?說了你別不信! 科舉製成熟後分為六級:童生(第一級縣試)、秀才(第二級府試)、舉人(第三級院試)、貢士(第四級鄉試)、進士(第五級會試)、探花(第六級殿試第三名稱探花)、榜眼(第六級殿試第二名稱榜眼)、狀元(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 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就知道了!
    狀元、榜眼、探花是我國古代考科舉考試中進士的前三名,並不是官職。你可以理解成現在的國考中的前三名,你也可以理解成全國高考成績的前三名。因此狀元只是進士考試的第一名,說明他取得了進士身份,可以當官了,至於當多大的官,視情況而定。
  •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狀元、榜眼、探花,這幾位區別是什麼?
    由高及地排名依次是 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貢士>舉人>秀才 。中國科舉制度,大致可以分為6級。依次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 、會試、殿試。鄉試是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明清時代,正常情況下,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貢士:會試錄取的人我們稱之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在明清兩代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時間在鄉試次年,即醜、辰、未、戌年春季,故又稱春闈。
  • 10位MVP一同參選,狀元、榜眼、探花如何選?不開天眼狀元選鯊?
    而狀元秀出現了太多的水貨,比如誇梅-布朗、奧登、本內特等。所以美國媒體the nba talk突發奇想,將一些MVP球員一同進入選秀,讓球迷們來選狀元、榜眼、探花。美國媒體the nba talk選了10位很多代表性的常規賽MVP,這裡面除了大前鋒位置沒有球員,其餘的四個位置都有球員。
  • 高考結束了,狀元經濟又要火,來看看古代的狀元能當個什麼官?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又到了各大商家瘋炒狀元的時間了,各大院校肯定也是摩拳擦掌,加入到爭搶狀元的行列中來。那麼在古代,要是中了狀元,到底能當多大個官?首先得明確一點,狀元並不是一個官職,所以狀元本身沒有品級,被欽點狀元,只是說明你有一個可以當官的資格證書,相當於現在的文憑!
  • 非理性討論:NBA有史以來最強的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是誰?
    但今天,我們不去討論這些沒有通過選秀進入聯盟的球星,我們討論的是那些通過選秀進入聯盟的球星中,究竟誰才是NBA有史以來最強的狀元、榜眼、探花?首先是狀元,NBA每年的選秀狀元都是頂著天之驕子的頭銜進入聯盟的,能夠以狀元的身份被選中,也說明這個球員確實有著非凡的實力,在這一個順位上,成材率也是非常的高。
  • 古人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
    所以古代大多數讀書人的人生最大目標都是考上狀元。但是為什麼古代中探花的人會比中狀元的人還高興呢?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科舉考試的考場上,屢屢失敗,屢敗屢戰的"高齡"考生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古代的科舉考試其實含金量比近代到現代加起來的所有考試都要高。因為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統計,在古代社會,文盲率高達90%以上。而不是文盲的人,大部分人認識的字也不多。可以知道,在古代社會讀書的人,其實是極少的!科舉考試分為四個等級,考中的由低到高依次分為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
  • 在古代,狀元究竟是多大的官?高中狀元後當多大的官?
    古代狀元這個名詞是最為榮耀的,成為狀元就是天子門生,要想成為狀元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古代的狀元可沒有現在的大學生那麼簡單。那時候選擇了讀書這條路之後,首先要通過縣試、府試兩場考試,才能確定你「讀書人」的身份,無論年紀大小,都叫「童生」。
  • 科舉考試前三名是狀元、榜眼和探花,清朝最後一科前三名過得如何
    不僅僅如今社會如此,古代的社會也是這般現實和殘酷。也正是因為如此,能夠在科舉考試的時候贏得頭籌,獲得前幾名的好名次是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清朝在1904年的甲辰科會試是清朝歷史上最後的一次科舉考試。在1906年開始,所有的鄉會試就停止了。那麼清朝最後一科的狀元榜眼探花是誰呢?他們之後又混得如何呢?
  • 狀元榜眼探花必有一水?非也!這三屆選秀打破定律
    在NBA有一個傳言,狀元榜眼必有一水,確實多次出現這種情況,不過也有那麼幾年的選秀不僅狀元榜眼都沒水,探花在聯盟也混的風生水起。 1994年 狀元:格倫-羅賓遜;職業生涯場均20.7分,6.1籃板2.7助攻1.2搶斷,1個總冠軍,2次入選全明星
  • 古代考上狀元郎是多大的官職?當上狀元後能當多大的官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可通向狀元之路絕不易於它!苦讀寒窗數十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出仕入相,光耀門楣。一旦殿試第一(狀元),新進狀元可受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機會比同榜者也快。
  • 康利是07年4號秀,13年過去了,狀元、榜眼和探花現狀如何?
    據悉,康利於2007年第4順位被選中,2016年拿到了5年1.53億美元的頂薪合同,既然他是07年4號秀,那麼你可知道,13年後狀元、榜眼和探花現狀如何?探花、霍福德第三順位是霍福德,大學時期,他曾幫助校隊兩奪NCAA冠軍,在當時可謂是小有名氣。
  • 歷史中,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狀元、榜眼、探花!各指什麼?
    我國古代自隋唐起,就採用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吏,也就是所謂的科舉制度。科舉制的應用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寒門學子也能通過努力一展抱負、為國效力,實現從「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轉變。
  • 古代人生科考答案是什麼 選什麼是狀元
    古代人生這款遊戲中採用的是一個答題的機制,本次要來介紹的是關於在古代人生中科考的答案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還有選擇什麼才能成為狀元。科考攻略1.一人兩人,有心無心善惡+虛實相生榜眼
  • 崇禎元年(1628年)的狀元、榜眼和探花都有誰?
    進士考試分兩場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分為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個階段。其中的會試和殿試,即是通常意義上的進士考試。其中一甲僅有三人,即狀元、榜眼與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 高考趣話:明朝的科舉,吉安府學子連續兩屆包攬狀元、榜樣、探花
    金榜題名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筆者今天的貼文,就講一個江西吉安府學子,連續兩次科舉,包攬狀元、榜眼、探花的喜慶故事。江西的吉安市,位于吉泰盆地,古稱廬陵縣、桓亭縣,後來升級為廬陵郡,吉州、吉安府。廬陵被譽為「文章節義之鄉」,出了歐陽修、楊萬裡、文天祥、解縉等才子。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主持了一次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