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孩子不懂的單詞註明中文?擔心孩子不理解英文怎麼辦?

2020-12-14 巫寶小兄弟

(本文為原創,約3500字,完整閱讀需花時10分鐘,希望有此疑問的家長能耐心讀完)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完全不需要註明中文意思,註明中文意思不但對孩子習得語言沒有正作用,而且還會產生巨大的負作用。

首先,你給孩子註明的中文意思不一定準確,你以為從翻譯軟體查到的就是準確的嗎,很多都不完全準確的,甚至有些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翻譯軟體並不知道你查找的單詞是用在什麼環境裡,有些是翻譯軟體根本就沒有這個詞,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很多時候你要去看例句,在現實的應用中去尋找它比較準確的用法和意思,但即使是例句你有時也很難找出哪個才是現實生活中真正會去使用的,有時候準確的那個並不代表是現實中會去使用的那個,經常是輸入一個單詞,跳出一大堆中文意思,或者輸入一個中文,跳出一大堆英文,你選擇哪個,有時你選擇哪個都不對,因為你要找的那個意思翻譯軟體裡面根本就不存在,依賴翻譯軟體就像機器在講話,如果你標註給孩子的中文意思就是錯誤的,那後果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不是不存在,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發現自己之前搞錯了意思的情況,每種語言都有它自己的語境,有時是很難完全對譯另一種語言某個固定意思的,同一個詞會有很多用法,在不同的環境裡有不同的意思,有些甚至只可意會很難言傳,就好像中文的成語,你是沒辦法用四個英文單詞講明白的,因為它有背後的典故,而英語換到中文時也有這種情況出現,一個英語單詞可能要用一大段中文才能解釋明白,因為這個單詞可能包含一整套的動作或者完整的一個場景。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這不是孩子習得語言的自然方法,孩子是靠圖畫,場面,情景,動作,聲音等的結合自然習得語言意思的,不需要通過任何的翻譯,通過翻譯來理解對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會產生巨大障礙,會讓孩子對中文產生極大的依賴,對孩子的英文閱讀也會產生極大的阻礙,甚至孩子閱讀每句英語的時候都是用中文在理解,碰到新單詞就去找單詞的中文意思,這樣跟孩子自然習得語言的方法已經相去甚遠,那怎麼讓孩子去理解英文意思呢,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幼兒英文繪本有大幅圖畫,這就是叫繪本的原因,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要結合音頻觀看圖畫,不要只看句子,要仔細觀看圖畫(很多時候,以前看過的圖畫後期又返回去看的時候都能發現之前沒發現的細節),大腦會自動獲取圖畫對應的聲音信息,從而達到理解的目的,當然這種獲取在孩子初期的積累階段是非常零星的,你並不能馬上見到效果,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持續大量的有聲畫面輸入後,會遇到特別多同一種聲音在不同的場景,事物描述上出現,孩子的大腦自然就會融會貫通達到自然理解,這樣就會形成真正的英語思維理解。

孩子的心聲

什麼叫真正的英文思維理解,就是能用英語直接理解英語,就是孩子知道在講什麼,孩子能看明白聽明白,但是孩子沒辦法用中文解釋給你聽,孩子會跟你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跟你說,反正我知道是什麼意思」,如果孩子這樣回答你,恭喜你,因為孩子是用英文理解的,為什麼會出現孩子理解了英文意思,但是沒辦法用中文解釋給你聽的現象呢,因為翻譯是一種專業技能,在孩子還比較小的年齡,孩子的這種技能還是很弱的,別說看了英文的東西要用中文解釋給你聽,就是看中文母語的東西,很多東西孩子也沒辦法用中文解釋給你聽啊,但這種現象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強,所以,作為家長你不用去問孩子,「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你懂了嗎」,特別是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對孩子習得英語沒有任何好處,只有壞處,因為從理解到不理解,從懂到不懂,是沒有明確分界線的,是漸變的過程,是一個融化的過程,在不懂到懂的過程是一大片模糊區域,哪天孩子習得英語了,你去問孩子,「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就能聽懂了,能看懂了?」,孩子是沒辦法回答你一個具體時間的,因為這是一個模糊的過程,漸變的過程,沒有明確的分界日期,孩子會回答你「我也不知道啊,我哪裡知道我什麼時候就懂了,我哪裡記得」,因為這些問題我都問過孩子並觀察過孩子的反應。

藍色為孩子理解英語的開始,紅色為習得

所以要特別注重孩子有聲英語畫面的輸入,有聲影音視頻的輸入,既然不懂的單詞都不需要註明中文意思,那麼影音視頻的輸入同樣不需要中文字幕,因為一旦出現中文字幕的話,孩子就不是在學英語了,變成看中文了,特別是已經認識中文的孩子,眼睛毫無疑問會自動被認識的中文吸引,大腦會完全100%用中文進行運轉並觀看,英語的聲音會被大腦自動屏蔽,英語的聲音根本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大腦,最多進到頭皮層,連左耳進右耳出的效果可能都達不到,一個英語節目看下來,英語聲畫面的輸入近乎零,都是在輸入中文信息,因為大腦是用中文在工作啊,那沒有中文字幕孩子又如何理解呢,首先,初始階段你得讓孩子觀看幼兒節目視頻或動畫,裡面的情節是比較簡單的,都是專門針對孩子的內容,裡面的人物有畫面,有動作,有表情,有聲音,在大量觀看的情況下,就會遇到前面說的情況,會遇到特別多同一種聲音在不同的場景,事物描述上出現,孩子的大腦自然就會融會貫通達到自然理解,從而形成真正的英語思維理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動畫裡面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pull over(靠邊停車),說這句話的時候,肯定會有對應的動作畫面出現,當孩子多次遇到這個聲音在不同的動作畫面中出現,孩子就能自然深刻記住並理解這個聲音代表的情景,這個時候就是英文思維,那麼當孩子遇到相同情景時孩子就會直接用這個詞來表示,而不是先用中文在思考「靠邊停車」的英文單詞是什麼,又得重複上面說過的話了,當然這種獲取在孩子初期的積累階段是非常零星的,你並不能馬上見到效果,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持續大量的有聲畫面輸入後,會遇到特別多同一種聲音在不同的情景,事物描述上出現,孩子的大腦自然就會融會貫通達到自然理解,這樣就會形成真正的英語思維理解。

從聲畫面中獲取英語從而形成英語思維

有些朋友可能又會說,英語裡面也有很多東西是抽象的描述,無法通過畫面去獲取理解的,還是得讓孩子看中文意思。

朋友們!那英語為母語的人又如何去理解抽象的描述?因為他們可沒有中文意思可看啊,難道孩子永遠都停留在最簡單的繪本上嗎?難道孩子永遠都是七八歲嗎?難道孩子的學習永遠都停留在一個階段嗎?學習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只要持續的接觸,該理解的都會理解。

朋友們!世界上只有更好的方法,卻沒有完美的方法,去掉中文,通過聲音畫面去獲取理解是孩子打下英語思維的地基,只要打下了這個英文思維的地基,可以說基本上就已經習得了這門語言的思維方式,有了這個地基,上面你怎麼建都行了,有了這個地基之後,只要你有足夠的精力,你把每句英文都註上中文意思又何妨,你把每部英語影視劇都帶上字幕都行,但那時孩子的大腦會在兩種語言中自由穿梭,大腦已經不會屏蔽英文了,孩子會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你在單詞上註明的中文意思對孩子來說也沒有什麼作用了。

從沒有告訴過孩子中文意思

看孩子是否習得了這門語言的思維,不是看孩子認識多少單詞,而是看孩子能不能直接用這門語言聽懂這門語言(好繞腦),另一個是看孩子在講這門語言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加思索脫口而出,如果是的話,就算用的詞彙再簡單,就算只認識幾百個詞彙也相當於孩子已經習得了這門語言,因為此時孩子是可以用這門語言進行思考的,就算是幾百個詞彙也是可以無限組合的,可以在生活中進行所有的表達,也能把那門語言說得超級溜,這種語言就叫孩子的語言,孩子的語言跟成年人的語言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你看國外小孩的視頻,你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用Stuff這個詞,因為所有他們不確定的東西,都可以用Stuff表示,一個Stuff代替了成千上萬個單詞,但是孩子是會成長的,最後都會成為成年人。

判斷孩子是否習得了一門外語,不是看孩子能不能寫,能不能看,是看孩子能不能聽,能不能講,能不能直接用英文思考,能寫能看但不能聽不能講就是聾啞英語,這跟習得是兩碼事。

朋友們!不用去擔心孩子在接觸英語的過程中不懂,不理解或者懂了多少,理解了多少,這不是你要擔心的問題,你只需要做的事就是堅持不斷讓孩子接觸到英語的聲畫面,所有你想得到的收穫都會如期而至,一樣都不會少!你心中所有的謎團,日後都會自然解開!

最後,在文章末尾回答第二個問題:擔心孩子不理解英文意思怎麼辦?

答案是:請參閱第一個問題的解答,也就不存在擔心孩子不理解英文意思怎麼辦的問題了。

謝謝朋友們的閱讀,以上均為本人帶領孩子在習得英語上的親身實踐和體會,每字均為本人手打輸入,我會陸續毫無保留分享孩子學英語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帶給家有學英語的朋友們一些幫助,謝謝大家關注。

再次感謝朋友們的閱讀!歡迎轉發!

(孩子寫給爸爸媽媽的信)

親愛的爸爸媽媽:

在我學英語的過程中

請不要問我「看懂了嗎?」

請不要問我「聽懂了嗎?」

好嗎?

相關焦點

  • 和孩子在閱讀英文故事時,碰到不認識的單詞該怎麼辦?
    現在孩子們學習的東西後會有很多,不僅要學習我們中文的博大精深,現在的英語也都很是普遍的,而且,現在有的父母長時間沒有去接觸到英文,也導致自己的英文都會大部分的忘記了。而且,最尷尬的是,當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閱讀英文的故事書,也會碰到自己不會的單詞,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聽不懂英文,到底能不能翻譯?
    英語思維是靠大輸入量、水平高實現的,不是靠親子閱讀時「絕對不說中文」實現的。具體到在家帶孩子看分級或繪本的的情景,如果孩子不懂,我們可以藉助畫面、藉助動作,可以調整選書的難度。但是如果依然不懂,我們也無法用孩子能聽懂的英文解釋的時候,口語化地用中文講一下,最起碼是可理解性輸入,孩子不至於聽天書。
  • 英文親子閱讀 家長要不要給孩子做翻譯?|外語達人|安娜子桐媽|網易...
    ,正確了孩子才是理解了,這種觀念是不對的。有好多家長以為讀了某一句話,讓孩子翻譯過來,正確了孩子才是理解了,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孩子理解來自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不是字面的翻譯,那不又變成單純的急功近利的英文學習了,想想我們十幾年被毒害的不就是中式翻譯嗎?還有的媽媽認為只有翻譯成中文了,孩子才會理解,這樣也是不對的,會越來越讓孩子依賴中文,從而喪失有效的英文語言習慣。
  • 孩子單詞都認識,連成句子就不認識了?趕緊用這些方法吧...
    孩子單詞都認識,卻不懂句子的意思;有些孩子更嚴重,單詞都認識,連成一句話他就聽不懂,更說不出句子。由此可見:家長一味追求孩子缺乏語境的「單詞至上」的英語啟蒙方式,顯然有誤。    我們這一代學英語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早讀課時我們每人捧著課本背誦單詞,單詞都認識,但一到閱讀理解時怎麼也看不懂。  如何避免曾經在我們身上發生的情景,不會在孩子身上重演呢?
  • 孩子單詞都認識,連成句子就不認識了?趕緊用這些方法吧……
    孩子單詞都認識,卻不懂句子的意思;有些孩子更嚴重,單詞都認識,連成一句話他就聽不懂,更說不出句子。由此可見:家長一味追求孩子缺乏語境的「單詞至上」的英語啟蒙方式,顯然有誤。我們這一代學英語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早讀課時我們每人捧著課本背誦單詞,單詞都認識,但一到閱讀理解時怎麼也看不懂。
  • 不懂英文也能教孩子英語的三大秘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不懂英文也能教孩子英語的三大秘訣 2012-10-18 10:32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 對症下藥:是什麼讓孩子的英文閱讀出現了問題?
    詞彙量的突破只有靠積累,強化突擊記憶尤其不適合孩子,簡單易行有效的方法是除了上課,讓孩子堅持每天家庭閱讀,配合《劍橋初級(還有中級和高級)英語詞彙》(外研社中文第二版),每天一頁幫助梳理詞彙。 而且閱讀也是孩子枯燥學單詞的調節劑,一方面閱讀本身的內容吸引孩子,學習是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的,趣味性強。
  • 21天讓4歲孩子掌握200個英文單詞!我是怎麼做到的?
    靈兒寶今年4歲半,很小的時候,擔心同時教兩種語言孩子會混淆,於是基本上只和她說中文,幾乎很少說英語。等到大一點會說話了,可孩子對英文又開始有一點牴觸了。因為我平時和她都是中文溝通,所以每每我想教她英語的時候,即便她聽懂了,她也一定要用中文回答。萬幸還有她喜歡的蝸牛英語,於是乎,她就每天聽蝸牛叔叔講英文繪本。
  • 背英文單詞可不可以既簡單又高效呢?不妨試試聽故事記單詞的方式
    背英語單詞對我們來說其實不是太容易,鼓譟乏味,有時候會和拼音記混,尤其是小孩子在初學英語的時候,有時候部分字母順序會記顛倒。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也有這樣的苦惱,那就不妨試試這種「聽故事記單詞」的方式。我們先舉個慄子:比如旅行這個英文單詞(travel)單詞沒什麼規律,比較難記,而且很容易把字母的順序記顛倒。下面:我們可以把這個單詞拆開,tra為「討人愛」的拼音首字母。
  • 陪孩子寫單詞作業,英語發音差的媽媽怎麼辦,……
    大象君邀您,閱讀前思考:學單詞是各個年級段孩子學習的主要任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幫助孩子學好英語單詞,一直是爸爸媽媽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小朋友學習英語,接觸單詞,有時候會怕讀錯,總是會問我們,這個是不是這麼讀?發音對了嗎?這個單詞寫的怎麼樣?英語大多數媽媽發音比較不標準,這時候怎麼辦?
  • 3-6歲英文原版動畫片大全
    這個時期聽力素材的提供和3歲以前尤其是2歲以前有很大不同:這個時期孩子對自己喜歡的內容即使語言難度較大也會願意看下去,但是如果不感興趣的內容則往往說自己看不懂而拒絕接受。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中文已經開始強勢,用中文理解素材的需求直接導致對英文的排斥。因此素材選擇上充分尊重他們的個人喜好直接關係到他們是接受還是排斥英文。
  • 英文原版閱讀,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聽了多次,讓我反思起了身邊人的閱讀現狀,以及學生們的英文閱讀。本文將重點討論英文原版閱讀在中小學生習得英語中的重要角色。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孩子「讀不懂句子,不理解語法,開不了口,作文寫不出」?這些問題都是思維的差異產生的,而大量的英文原版閱讀恰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大辦法。
  • 練習英語聽力不需要把每個單詞都「摳出來」
    英語語音是重要的,但是是不是在聽的時候要把每一個單詞都摳出來?對於小孩子,一長句話、一大段文字,大人聽著都混沌不清,孩子能聽懂嗎?這樣的聽是不是無效輸入呢?這是我最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用中文來對照著思考一下就可以。想想孩子在會說話之前,他們的聽力積累從哪裡來?是不是需要我們把他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轉化成他能理解的話語?
  • 美國主持人: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文比英文要複雜100倍
    對於國內的孩子來說,英語已成為一門必修課,尤其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中,英語作為全球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無論出國旅遊或者是工作都離不開英語,所以學習英語已成為一種趨勢,然而,英語對於國內的孩子來說,英語就像噩夢一般存在,隨著學習英語的時間越來越早,這場噩夢也來的越來越早,所以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 不請外教,你的孩子一樣可以學好英語!方法都在大衛熊英語這裡!
    例如,可以給孩子買帶英語單詞的玩具,可以在日常給孩子放英文兒歌,又或者如果你口語還不錯,也可以在生活中跟孩子用英文交流。3.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由父母完成很多父母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好,但是又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報興趣班、請外教就成了首選。但是,請外教真的有用嗎?從大衛熊英語教研Suki老師個人學習經驗來看,未必是管用的。具體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不能保證效果。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讀英文繪本
    ,Norman這時候突然以標準的中文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替您都事先設想好了,這是我們的中文業務推廣計劃書。」 坐在Norman旁邊的我,驚訝不已。當會議結束後,我拜讀一下他的企劃書,雖然只能看到前面的兩頁,但看得出他中文的流暢度與詞彙的使用已經達到相當優異的水平。而他所體現出對中英文雙語的精通程度,讓在這場客戶爭取中,我們原本所具備的中文優勢也蕩然無存。
  • 人工智慧搶飯碗的時代, 孩子該如何學英語?
    試想這樣的場景,一個完全不懂英文的中國人和一個完全不懂中文的老美相遇,他們交談甚歡,原因是都攜帶了一個特別的裝置,這個裝置能讓說中文的一方還是繼續說中文,而且聽到的回應也是中文,說英文的一方繼續說英文,聽到的回應也是英文。只要語音識別、解析、翻譯這幾個功能足夠強大,雙方的交流基本是沒問題的。這個裝置就相當於第一層次裡的那個解決聽說讀寫問題的工具,我相信實現起來不會太久。
  • 這些英文單詞來自中文!你竟然不知道!
    我們都知道有很多英文單詞來源於法語和阿拉伯語,但你知道嗎,其實還有很多英文單詞來自中文!什麼?Ping pong?錯啦!不能只根據讀音來判斷這個英文單詞是否來自中文,而要考察起源。比如桌球是駐印度的英國軍官發明,原名是 table tennis,20世紀初一個美國製造商用擬聲詞申請了 ping-pang 作為商標名。後來傳到中國,桌球兩個中國字,原有其字,也是象聲詞,正好借用,這才有了"桌球"。什麼?"
  • 西安一家長買來印滿英文單詞的衛生紙 督促孩子利用時間學習
    11月27日,李女士說,孩子今年小升初之後,課程難度比之前增大,她本來就擔心孩子英語跟不上,碰巧看到這種有單詞的捲紙,覺得挺好,可以讓孩子把上廁所的碎片時間合理利用起來。「我一共買了三卷衛生紙,拆開了一卷,扯下來不到一米,基本上單詞都是不重複的,還有音標。讀一讀、背一背,上完廁所知識也學到了,紙也就用了。」
  • 沒有英文環境,如何有效學習英文?
    眾所周知,英文環境很重要,中國學生長期接受並學習了一些很奇怪的或者是很單一的英文內容,native speakers(外國人)不懂或者不常用。我舉幾個例子:WC (water closet), 這是很古老的對廁所的叫法,現在已經沒有人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