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論是在瀏覽很多手錶文章,還是在自己選購手錶時,都會遇到一個名詞」十大名表「,但對於」十大名表「有哪些品牌入圍、品牌從1-10如何排列眾說紛紜。」十大名表」第一次出現在哪兒?又是誰做的排序?今天還以「十大名表」確定手錶品牌高低正確嗎?
1「十大名表」從何而來?談及「十大名表」不能不提的是鍾泳麟先生。鍾泳麟先生是當之無愧的鐘表大師,為中國今天的鐘表文化氛圍奠定了基礎。這樣說很空洞,舉個例子,真力時品牌的華語命名就來出自鍾泳麟先生之手,「真力時」三個字簡潔、易上口、力量感強,又含有「真實、力量、時間」的涵義。鍾泳麟先生逝世於2012年10月8日,鍾泳麟在中國香港創立的《名表論壇》雜誌影響了倆岸三地的華語鐘錶圈。
在1999年《名表論壇》雜誌根據品牌調性、市場規模、表友喜愛程度,經過收藏家、鐘錶類媒體、表友三方票選出,2000年發表的。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被引用最多的排名: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寶璣、萬國、伯爵、卡地亞、積家、勞力士、芝柏,需要注意的是排名分先後。
2今天「十大名表」說法還對嗎? 我們知道了「十大名表」的由來,很明顯其誕生擁有特定的時間背景(瑞士高端手錶品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判定條件(《名表論壇》制定的幾個評選標準),當時為國人接觸高端手錶品牌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如今已經18年過去了,「十大名表」一說就顯得很局限了。那麼,「十大名表」要怎麼排名呢?實際上單純地為手錶品牌排名並不正確,手錶品牌涵蓋的維度很多:生產規模、品牌層次、影響力等等都是參考標準,舉個代表性的例子:百達翡麗與勞力士的對比。
毋庸置疑,百達翡麗品牌定位要高於勞力士,這在兩者現在市場上的產品(古董手錶不算)價格可見一斑,但不可否認的是勞力士品牌感召能力與百達翡麗不相上下,在全球範圍內勞力士變現能力、品牌認可度,又強於百達翡麗的。所以說,不限定條件的名表的排名是很不專業的錯誤觀點。
3合理的排名是什麼?實際上我們通常所說的手錶品牌排名往往是以品牌定位為標準的,但即使這樣也並不太建議1、2、3、4……的劃分排名,很多東西無法量化。我個人心中的階層如下(每階層排名分先後),這是個人意見,品牌只抓大眾熟悉的,大家可以再討論:
No.1: 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朗格、寶璣、愛彼;
No.2:羅傑杜彼、積家、寶珀、雅克德羅、伯爵、勞力士、沛納海、格拉蘇蒂原創、萬國、蕭邦、卡地亞、真力時、芝柏;
No.3:歐米茄、萬寶龍、泰格豪雅、柏萊士、名士、浪琴、豪利時;
No.4:雷達、美度、天梭、漢米爾頓、雪鐵納。
這個階層劃分我是有取捨的,做一下說明:
沒有包含梵克雅寶、尚美、Graff、海瑞溫斯頓等一些主業是珠寶的品牌;沒有把精工放入其,精工產品系列細分很到位,因此既有千元的5號,又有和勞力士一爭高下的Grand Seiko系列,以GS系列為論,是可以進入第二階層的真力時附近的;沒有放入大火的億萬富翁入場券Richard Mille,Richard Mille傾向於創新,雖然貴但產量、品牌影響力、認可度與以上品牌相差太多,並且實際上此類手錶品牌不要太多(高鉑富斯、MB&F、亨利慕時、豪朗時、柯籟天音+各種獨立制表人品牌……),只不過出現在大眾眼前的是這一個。
最後福利圖上一張,祝福大家早日買到自己的Dream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