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目擊事件再次引發對「野人」之謎的關注●由「木頭經濟」向「旅遊經濟」轉型後,野人傳說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金字招牌
11月18日,從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傳來遊客發現「野人」蹤跡的消息。一個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持的調查工作隨即展開,經過一周左右的調查和訪問,調查小組認為:此次應為一起直立人形動物群體目擊事件。
或許是因為有了華南虎事件的教訓,此次「野人」目擊事件並未高調張揚,但沉寂數年的神農架野人之謎及延綿了數百年的「野人」有無之爭再次進入公眾視野。而對當地居民來說,有人信其有有人信其無,但他們又無一例外希望「野人」是有的,至少希望因「野人」而來神農架旅遊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
因為旅遊,已成為時下神農架的經濟命脈。
一切或許就如一位自稱為「野人探索者」的民間人士所言:人們「對野人的認識仍停留在直接經濟價值方面」———「假如野人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人們會如何對待它?」
□採寫/攝影(除署名外):《南方都市報》記者 佔才強 發自湖北神龍架
目擊「野人」
「以前我也不信『野人』,現在我信了。」「我們不想搞成第二個『周老虎』」
王東說他看到了「野人」。
這位在神農架居住了27年的藥農,表情認真。「以前我也不信『野人』,現在我信了。」
這是2007年11月28日。王東站在溫水林區他的家門口回憶。10天前的中午,一輛白色越野車載著5個人穿越神農架無人區,在裡叉河峽谷偶遇「野人」。王東當時就坐在車的後排。
駕車者是襄樊人張可健,越野e族湖北大隊隊員。旁邊坐著隨張勘踩越野線路的一位女性。王東說,兩個外地人駕車要去老君山,不熟悉路就拉他們一家當了嚮導。王東的右邊坐著妻子項燕和3歲的兒子王永煒。
當天12時至13時間,車駛入裡叉河峽谷。王東說,那一帶周圍幾公裡沒有居民。天剛下過小雨,有很薄的霧。車繞過一個緩彎後,車廂裡突然迸出張可健短促的叫喊:「野人哪!」
王東從後排立起。他說,他看到,右前方約50米的斜坡上,一高一矮兩個渾身黑色的「怪物」,似乎是手拉手正匆忙下坡。「快停車!」王東也喊出了聲音。
車駛離目擊物20米後剎住。一車人匆忙下車。張可健操起車上的DV,往回跑準備去拍。但留給他的只剩下路旁的雜草和灌木叢。「整個目擊過程只有兩三秒鐘。」
王東這樣描述倏然閃過的「怪物」印象:一前一後,一高一矮,高的約1.7米,矮的約1.3米左右;肩膀很寬,脖子比正常人要長,頭看上去非常大;渾身似黑色毛髮;身形矯健,反應迅捷,瞬間逃匿。
「是人嗎?」「不是。」「狗熊?猴子?」「都不是。」
27歲的王東,自稱經常深入高山採藥,見過野豬、老熊、蘇門羚等各種常見動物,但這樣的「怪物」第一次見。
「我抱著孩子坐在後面,我沒看到『野人』。」當時也在現場的項燕告訴記者。「當時好緊張,好害怕。」項燕補充說。
第一時間看到「野人」的張可健,事後回到襄樊,並謝絕任何採訪。其委託人、越野e族襄樊地區負責人薛斌告訴記者,張返襄樊後首先抵達他處,他與張徹夜交談,並仔細看過張所拍的錄像。
薛斌說這事牽扯到越野e族,不是簡單個人的事,經慎重協商,決定不對外發表任何信息。「我只能說,在沒有確鑿的證據、沒有專家的權威鑑定前,我們不能斷定那就是『野人』,我們對外稱也是『疑似野人』。」近日沸沸揚揚的陝西華南虎事件顯然影響到了這裡。「我們不想像陝西周正龍那樣,陷入輿論的風暴中心,很怕搞成了第二個『周老虎』。」薛斌說。
11月21日下午,神農架林區黨委外宣辦副主任羅永斌曾聯繫上張可健,並通過電話進行了問詢,「張的描述與王東如出一轍,互為印證。」
「野人」之爭
今年8月,46位專家聯名上書,呼籲重啟神農架野人科考。這次上書,將延綿了數百年的「野人」有無之爭再次推向公眾視野
神農架林區政府所在地松柏鎮。11月28日,羅永斌第4次從裡叉河現場歸來,他肯定地認為,目擊物就是傳說中的「野人」。
什麼是「野人」?羅永斌的概念裡有這麼幾個特徵:一種未知的神農架特有的動物;像人但不是人;能夠直立行走;無尾。
但作為林區政府的代言人,羅永斌的說法並不總被外界認可,他也坦言常陷入「目的論」的苦惱。「11・18」「野人」目擊事件發生後,是否向外界發布消息,會否招致「自我炒作」的嫌疑,羅永斌也猶疑過。向林區領導請示後的回覆是:以目擊者的說法客觀發布消息,政府不定論;迅速組織人員調查,充分搜集證據。
此後一周時間,羅永斌馬不停蹄四赴現場。分別陪同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成員徐曉光,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野考隊隊長姜勇,常年駐紮在神農架的「野人」考察志願者張金星等,前往實地調查。
調查小組在現場發現了落葉腐殖土上的兩隻腳印,一大一小,長度分別為30釐米和18釐米,並提取了石膏腳模;找到了事發現場被碰斷的樹枝等,與目擊者說法的細節相吻合;27日又在疑為被「野人」碰斷的樹枝斷茬內找到20餘根不明毛髮:白色,較細軟,約2釐米長。下一步將對毛髮進行鑑定。
徐曉光在考察後形成了一份報告,結論為:此次現場考察,目擊者對現場的敘述和現場勘察提取的腳模痕跡物證相吻合,現場周邊發現的可疑腳印和蹬踏痕跡有因果關係和驗證關係。調查小組認為:此次應為一起直立人形動物群體目擊事件。
但徐曉光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我們沒有說這個動物就是『野人』。」他認為,只能判定是兩個直立行走的動物。徐一再強調,對神農架「野人」的關注既沒有利益驅動,也不是獵奇,而是出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
徐的這份報告,以及現場提取的腳模、毛髮等物證,已送達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珍奇異動物專業考察委員會,目前尚無最後定論。
巧的是,這次神農架近年影響最大的「野人」目擊事件發生之前,今年8月,46位專家曾聯名上書有關部門,呼籲重啟神農架野人科考。對此,國家林業局和湖北省林業廳的表態是,「在未發現新的重大線索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對神農架野人問題組織考察。」
8月份的這次上書,將延綿了數百年的「野人」有無之爭再次推向公眾視野,而且參與辨論的都是國內知名專家學者。
屬於「贊成派」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袁振新認為,神農架林區很可能有殘存的巨猿後裔。古人類學認為以前有過巨猿,而且和人類遺骨在同一地點埋藏過,它的分布在當時也比人類多,通過調查和對所發現毛髮的分析,神農架發現的未知靈長類動物很可能是巨猿這一物種。
曾參加1977年「野人」考察的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員王善才堅信有「野人」存在。他回憶,當年科考隊曾將「野人」毛髮分送北京、上海、武漢三地醫學機構分析鑑定,得出的結論驚人一致:既不屬於猩猩、長臂猿、金絲猴等靈長類動物,也不屬於狗熊等哺乳類動物,而是接近於現代人的毛髮;比現在的四種大猿要高級,比人要低級或接近於人。已故的發現中國猿人頭蓋骨的賈蘭坡教授生前認為,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缺了一個環節,極有可能就是神農架的人形動物。
武漢標本館館長、知名動物學家唐兆子也曾參加過1977年的「野人」科考,他在接受採訪時卻堅決否定野人的存在:「我在科考期間就得出了結論,不可能有野人。」
唐兆子提出的質疑是:「人的進化是有條件的,猿從山林來到平地上,才能解放雙手直立行走,而神農架崇山峻岭、森林密布,本來直立行走的人進去都得匍匐和攀援,它有必要解放雙手嗎?」唐兆子說,他多次進神農架考察,注意到在山中行動自如的多是偶蹄目動物,如鹿、羚和山羊等,它們就可以輕鬆地站立。
武漢大學動物學教授胡鴻興參加過1980年湖北省組織的神農架資源綜合考察,他也是堅定的「反對派」。他認為,很多目擊者所稱見到的「野人」,應該是熊或體型較大的猴子,黑熊的可能性更大。至今為止尚未抓獲一個「野人」活體,甚至連屍體和骨骼都沒有發現。
這一說法,得到原中科院古人類所研究員、現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周國興的呼應。周有著40多年研究人類學的經歷,他表示:「目擊野人的消息不過是在重複過去的說法,並沒有可靠的地方。」「野人」是否真的存在,周的態度是95%表示否定。
在拿不出令人無法反駁的實體證據之前,神農架「野人」依然只是一個神秘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