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水立方」經營奧秘何在?——揭秘破解「後奧運時代」場館...

2020-12-16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題:「鳥巢」「水立方」經營奧秘何在?——揭秘破解「後奧運時代」場館運營難題的中國方案

新華社記者張驍、汪湧

奧運場館是奧運盛會重要的承辦基礎。回顧世界奧林匹克史,幾乎歷屆奧運會主場館都在賽時階段呈現出精彩非凡的「A」面;但也由於建設資金多、建築規模大、維護成本高,破解奧運場館賽後利用問題的「B」面成為世界難題。

北京奧運會開幕11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以及正在建設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找尋破解世界難題的「中國方案」。

(小標題)「鳥巢」「水立方」亮出「錢袋子」

儘管距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有11年,但在8月的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每天仍有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而來。作為近14億人口大國的奧運地標,這裡從不缺少人氣。

然而,作為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場館的「鳥巢」和「水立方」建設成本高昂,保障場館高品質維護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在世界大型奧運場館普遍經營艱難的情況下,這兩座場館的「錢袋子」能否撐得住?

記者從國家體育場公司獲悉,2018年「鳥巢」經營收入為2.68億元,完全覆蓋固定資產折舊費、運營維護費、銷售和管理費等運營成本,連續多年實現自主盈利。國家遊泳中心公司則表示,2018年「水立方」實現營收1.24億元,連續多年實現場館盈虧平衡。

(小標題)經營「鳥巢」「水立方」的「三大奧秘」

「鳥巢」「水立方」有怎樣的經營之道?記者深入採訪了解到,讓兩大奧運場館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是場館品牌活動的創新和品質的提升。

——承接重大國際賽事。北京奧運會後,「鳥巢」和「水立方」開展全面市場化運營探索。「鳥巢」憑藉一流的場館設施和運營優勢,成為舉辦頂級體育賽事的專業場所。國際泳聯旗下的許多高水平單項賽事則落戶「水立方」。

——建立多元化開發體系。「鳥巢」和「水立方」已形成包括大型活動、旅遊服務、商業開發在內的綜合業務體系。以「鳥巢」為例,一是加強有形資產開發,鳥巢文化中心不僅成為首都公共文化空間,也在孵化文體產業的創新創業項目。二是無形資產開發,不斷推進廣告贊助、文創產品開發。三是延伸場館產業鏈,圍繞「鳥巢」成立票務、商業、活動、傳媒、文化等5個子公司,使「鳥巢」具備場館管理輸出條件。

——培育自主品牌項目。「水立方」打造了藝術展覽子品牌「藝術水立方」和文化演出子品牌「夢幻水立方」,從體育場館「變身」文化藝術交流平臺。在國家發布「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後,兩大場館還打造了「相約2022」冰雪文化節等群眾性體育活動品牌,讓奧運場館「上得了國際舞臺,入得了百姓生活」。

據統計,兩座場館開放後共接待中外遊客和觀眾超5600萬人次,舉辦各類賽事、演出、展覽以及全民健身活動等3400餘場次。

(小標題)體育場館賽後運營是逐步產業化、企業化的過程

「鳥巢」「水立方」曬出亮眼「成績單」,背後得益於場館業主單位的有力主導和科學研判。

作為北京市最早進入文化體育產業的國有企業,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結出破解奧運場館賽後利用難題的「中國經驗」。

「體育場館賽後運營應該是逐步產業化、企業化的過程,但很多場館的賽後運營仍然是純政府行為。一旦大型活動結束,場館很難平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北京國資公司副總裁武曉南點出問題「癥結」所在。

武曉南表示,「鳥巢」和「水立方」的運營經驗證明,特大型體育場館需要引入大型平臺類企業,特別是綜合性投融資平臺作為場館經營方,為場館發展帶來文化、體育、金融、創投等方面產業整合發展的資源,而不是簡單地將體育場館變成一個公司。

為運營好兩大場館,北京國資公司放眼整個文化體育產業進行布局,將旗下首都文化體育產業旗艦企業、數字視覺技術及服務供應商、國家A級資質專業演出機構的優勢力量協同作用於奧運場館,同時由金融板塊的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公司成立國家文創實驗區企業信用促進會,通過打資源互補的「組合拳」推動奧運場館長期運營。

「事實證明,這種模式有利於發揮大型國有企業作用,在保證完成重要任務的同時,通過企業化經營、多種業態融合互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武曉南說。

(小標題)「冰絲帶」建設之初就考慮賽後利用問題

為建設北京冬奧會標誌性新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北京市組建「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兼任國家速滑館公司董事長的武曉南介紹,「冰絲帶」在建設之初就充分考慮賽後利用問題,除賽時將成為速度滑冰項目競賽場館外,賽後可滿足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等6大類冰上運動競賽需求,還能實現3000人同時上冰的全民健身需求。

今年底,國家速滑館22條飄逸流暢的「冰絲帶」將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飛舞,與雄渾的鋼結構「鳥巢」、靈動的膜結構「水立方」共同組成「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群。

北京國資公司董事長嶽鵬表示:「通過『鳥巢』『水立方』『冰絲帶』的建設與運營,希望為國際社會提供奧運場館賽後『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國經驗,這是『四個自信』落實到實踐中的生動體現。」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評價:「中國完全有理由為自己的奧運遺產感到自豪。」

業內人士認為,北京奧運場館的賽後運營與可持續利用,樹立了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和區域良性互動、共贏發展的新典範,使民眾長期受益。延續這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奧運特大型場館可持續發展之路,將向世界展示更多中國精彩。(完)

相關焦點

  • 破解奧運場館持續運營難題 「鳥巢」「水立方」走出探索之路
    破解奧運場館持續運營難題 「鳥巢」「水立方」走出探索之路 發布時間:2020-02-28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田潔 字體:
  • 【奧林匹克營銷】破解奧運場館持續運營難題 「鳥巢」「水立方...
    由於體量巨大、維護成本高、功能開發難度大等原因,大型奧運場館的賽後運營成為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在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中「賽時風光無限,賽後難以為繼」似乎成為奧運盛會難以走出的怪圈。作為「雙奧之城」,北京因此備受關注。
  • "傳承奧運·展望2022"奧運文化主題展今日在鳥巢開幕
    中國經驗破解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的世界難題對歷屆主辦城市來說,奧運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龐大唯美的奧運主場館,是每一屆奧運會獨有的標誌。回首北京奧運會後的十年,人們驚喜的發現,擔負北京奧運會五大奧運場館建設任務的北京國資公司,在後奧運時代,積極探索奧運場館賽後合理利用及市場化運營,克服困難破解了「蒙特婁難題」,實現了鳥巢、水立方賽後的穩定運營和持續繁榮。如今的鳥巢和水立方,已經成為了國家5A級旅遊景區,成千上萬來自海內外的遊客慕名而來,參觀北京市的新地標。
  • 奧運場館平民化轉身:鳥巢成為民族精神圖騰
    去年10月起兩個場館同時對外開放,「鳥巢」也始終是媒體和旅遊觀光客的焦點,而與風光的「鳥巢」不同,「水立方」其實一直就不是那個「鳥巢」旁邊的附屬,無論對外承租場館、提供長期演出點,還是對民眾開放,「水立方」都進行得比「鳥巢」要早、要頻密,在結果上也更成功。去年9月,國家體育場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一曾對媒體表示,「今後『鳥巢』最主要的用途是體育比賽和文藝演出」。
  • 破解奧運場館客戶體驗難題,看鳥巢如何打造「中國名片」
    「後奧運時代」場館運營奧運場館的再利用一直都是運營過程中的難題,賽前花費重金建造的各種場館,在盛大狂歡後幾乎都會陷入沉寂。為了破解場館賽後的運用難題,鳥巢從體育場館逐漸轉型,採取多元化運營模式,承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引進文藝演出活動,以及各類公益活動的開展,享譽各界。
  • 鳥巢水立方下半年開放(組圖)
    只接團隊遊客 境外遊客先嘗鮮晨報訊(記者劉春蕾)「正在建設中的奧運場館鳥巢和水立方下半年有望向遊客開放  據杜江介紹,為了讓更多遊客及時了解北京奧運會的籌備情況,下半年正在建設中的鳥巢和水立方外圍將對遊客開放。「奧運場館的開放針對團體遊客,首先從境外遊客開始。」杜江說,開放奧運場館的主要目的是讓更多的境外朋友了解北京奧運會的籌備情況。有關部門將制定既能確保遊客的安全,又不影響施工的遊覽線路。場館建成後,遊客還可以進入場館內部進行參觀遊覽。
  • 北京9個夏奧場館將服務冬奧 場館賽後高利用率創造世界奇蹟
    回看後奧運時代的十年間,這些曾經為人們帶來無數震撼與感動瞬間的奧運場館和設施,不僅創造了「奧運遺產」賽後高利用率的世界奇蹟,其中絕大部分「奧運遺產」還將在2022年冬奧會中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科技手段實現「華麗變身」,繼續在服務冬奧中煥發新的生機。
  • 後奧運時代鳥巢前景引關注 餐廳婚宴生意火(圖)
    困擾  沒有大型演出時  樓道難見幾個人  「去年曾經帶親戚來逛過,感覺今年鳥巢裡的遊人更少了,這麼大的場館這麼空,真覺得有點可惜」,家住海澱的趙魏從奧運結束至今一共來鳥巢參觀過三次,但作為一名曾經的奧運志願者,趙魏還是對鳥巢的門庭冷落有著特別的關注和感受
  • 「鳥巢」「水立方」被納入北京「一日遊」行程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張舵)記者從北京旅遊集散中心獲悉,從5月1日起,「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將被正式納入北京「一日遊」的行程。    北京旅遊集散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結合北京奧運,北京「一日遊」新增了三條市內觀光遊線路,「鳥巢」「水立方」正式被納入行程。
  • 北京冬奧開閉幕場館鳥巢2020年翻新 水立方11月改造
    水立方資料圖新京報訊 (記者沙雪良)奧林匹克公園幾萬延米長圍欄將統一設計,體現奧運文化元素。昨天,朝陽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備工作協調會,朝陽區副區長劉海濤通報了上述情況。據場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水立方擬於今年11月啟動改造,明年11月舉行測試賽;鳥巢將於2020年起實施改造。國家體育館2020年達測試賽要求繼2008年北京夏奧會之後,奧林匹克公園又將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核心區和主承載區。
  • 奧運場館首次公布地點 鳥巢瘦身節省四億(組圖)
    這是北京奧組委和北京市2008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今年首次就奧運場館建設舉行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  新建場館9月底前全開建  據北京市2008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金焱介紹,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26個項目的比賽,共需建設31個比賽場館(新建11個,改擴建11個,臨建9個)。按照計劃,11個新建場館今年9月底前要全部開工,目前已開工8個。
  • 奧運場館如何生存 「鳥巢」用一場賠一場
    圖/CFP   奧運會結束後,北京的各奧運場館面臨著一個現實的問題:沒有高密度的大型賽事它們將如何生存。在北京賽區的31個場館中,有8個臨建場館,其中包括五棵松棒球場。在2008年的最後一天,五棵松棒球場的拆除工作已經啟動,那裡將建成一個商業場所。而鳥巢、水立方也在想方設法依靠商業賽事養活自己。
  • 冰雪文化節來襲,快來鳥巢水立方提前體驗「奧運冰」!
    本屆冰雪文化節聯動雙奧場館鳥巢、水立方及慶典廣場,通過文化推廣、科技展示、冰雪體驗、公益活動等方式,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全空間的冬奧文化體驗目的地。據悉,冰雪文化節自12月2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將一直持續至2020年2月8日結束。「我很喜歡看冰壺比賽,對規則手法也很熟悉,這次是特意過來體驗標準比賽場地的。」
  • 北京奧運會場館現狀:鳥巢水立方很熱鬧,部分賽場已變荒地
    奧運會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體育活動之一,每四年舉辦一屆,從第一屆的雅典奧運會到如今的東京奧運會,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如今,東京奧運會即將來臨,各國運動員都在積極備戰,準備在明年的7月份上為國爭光,在這裡也祝福我們的奧運健兒們能取得優異成績。
  • 鳥巢餐廳試營業 "水立方"主題樂園開業
    鳥巢(資料圖)體壇網訊國家體育場「鳥巢」餐廳已開始試營業,國家遊泳中心內新建的亞洲最大、最先進的室內主題水上樂園今天正式開門迎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部場館群賽後改造興建的體育園也於今天向公眾開放……今天是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兩周年的紀念日,作為北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的主會場所在地,奧林匹克公園不僅聚集了包括「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等在內的44%的奧運會比賽場館和主要配套服務設施,而且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奧林匹克文化展示區。
  • 12年過去了,當初花巨資修建的奧運場館鳥巢,現在怎麼樣了?
    而舉辦奧運會新建的體育場館,則成為了奧運會之後最大的重資產。很多國家因為舉辦一場奧運會之後。場館的利用並不充分從而荒廢,成為舉辦奧運會虧本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麼12年過去了,北京奧運會的當初花巨資修建的場館如今又怎麼樣了呢?我們今天一起去看一看。
  • 官方稱鳥巢水立方免費開放3天消息不實
    千龍網北京8月7日訊 (記者 呂崢) 針對個別媒體發布的「今起鳥巢水立方免費開放3天」的消息,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今天上午發布聲明「闢謠」。聲明稱,媒體報導免費開放屬不實消息,鳥巢、水立方等場館需正常購票參觀。今天本市多家媒體都在顯著位置刊發《鳥巢、水立方從今日起至8月9日免費開放三天 》的消息。
  • 鳥巢水立方免費開放消息不實 仍需正常購票參觀
    八月六日, 許多遊客在北京鳥巢參觀。適逢八月八日2009義大利超級盃比賽在此舉行,遊客紛紛在比賽場地邊合影留念。中新社發任海霞攝  八一建軍節,北京奧體公園「鳥巢」 免費為軍人、武警官兵和部隊離退休幹部免開放,以表達擁軍之情。 中新社發 繆青民攝  中新網8月7日電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管委會今日發表緊急聲明,對有關媒體「奧運一周年之際,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場館免費開放」的消息予以澄清,稱此屬不實消息,鳥巢、水立方等場館仍需正常購票參觀。
  • 奧運場館商標價值開發邁出第一步
    本報訊(記者王劉芳)被暱稱為「水立方」的國家遊泳中心竣工了。在前天竣工儀式上,不少與會嘉賓品嘗到了口感獨特的「水立方」牌冰川水。昨天,記者從國家遊泳中心有限公司了解到,「水立方」牌冰川水即將上市,它不僅是以「水立方」作為商標的首個商品,也是國內上市的首個以奧運會比賽場館為商標的商品。
  • 奧運場館探訪:水立方變冰立方 耗時僅1個月
    原標題:奧運場館探訪 速滑館全冰面設計可兼具多功能 國家遊泳中心克服水轉冰難題——水立方變冰立方 耗時僅1個月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徐邦印 )今天(12日)上午,記者先後來到國家速滑館工地、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首鋼單板滑雪大跳臺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