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魚(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花杈魚,桃花魚,山鱤,坑爬,寬口,大口扒,扯口婆,紅車公。產於南盤江、元江、滄江等水域。是一種雜食性偏肉食淡水魚。
秋意漸濃,襯著寒風還沒有席捲而來,正是不錯的路亞馬口時節,那麼路亞馬口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馬口魚大多數生活在溪流中,特別是水流較急的淺灘還有以砂石為主的江河小溪,一般馬口魚會集體行動,雖然體形不大,但習性兇猛,以水中的小型魚型和水生昆蟲為食,在我國分布較廣,深受廣大釣友喜愛。
1、裝備的選擇
即使在盛產巨馬的東北地區,最大的馬口魚也不過一斤有餘,路亞馬口這種小型的目標魚,想要享受其中的樂趣,並提高釣獲機率,路亞竿需要選擇UL、L調性的慢調竿,長度則在1.6到2.1米之間即可,硬度較軟的路亞竿,在中魚之後,可以快速的感知魚訊,並且在中魚後可以較容易的控魚,同時即使目標魚是馬口這種小型魚種還能感受彎弓釣大魚的快感。
漁輪的選擇上面,因為路亞馬口需要軟竿細線,那麼如果使用紡車輪,選擇500--1000型的小型紡車輪就可以,水滴輪也需要選擇適合微物操作的輪型。
路亞上pe線出場的機率會比尼龍高,但是路亞馬口你可以選擇尼龍線,因為面對小體型的目標魚,尼龍線在反應速度上會優於pe,線號也無需選擇過大,一般0.5--1號之間就可以。
路亞馬口時假餌的選擇,亮片無疑是首選,不過如果當使用亮片反覆探索沒有收穫的時候,可以使用小克數的米諾去搜索水層,再用VIB搜底,也許會有不錯的收穫。
2、標點
不管釣哪種魚,尋找一個正確的標點都很重要,只有找到魚,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準備,馬口一般生活在溪流,和水流急的淺灘,還有水壩下遊處,急緩水流交界處,大型水域的深淺交界處,都是路亞馬口需要重點注意的地點。
不同季節,天氣對標點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影響,初春,向陽處的淺灘,夏季,激流之中,秋季,大水面的深淺交匯處,冬天深水處,都可能是馬口活動的範圍。
3、技巧
馬口是一種警惕性非常高的魚,這也就是很多釣友在路亞馬口時,會保持安靜靠近水邊的原因,在同一釣點如果連續收穫之後,再去拋餌很大概率會一無所獲,這時候就需要更換釣點。
路亞馬口的手法以均速慢收和小幅度抽竿為主,如果魚的活性較高,那麼不用刻意控制收線的速度,但是如果目標追餌但是不咬餌,那就需要快慢速結合,在作釣過程中不需要太過拘泥刻板,亮片一時沒有效果,就果斷換其它的小型硬餌去多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