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人們餐桌上經常會見到的一種食材,其中,有一種魚叫「羅非魚」,刺少、便宜還味美,但是被一些人劃為「垃圾魚」,這是為什麼?
羅非魚,又叫作越南鯽、南洋鯽、金鳳魚、吳郭魚……其實,羅非魚是因為它是在上個世紀,從越南引種而來的。後來,被稱為羅非魚,是因為在引進來的時候,人們根據越南語的發音音譯而來的「羅非」一詞,因此,將其稱為羅非魚。後來,又被廣東一帶的人們稱為福壽魚。
羅非魚之所以被人們認為是「垃圾魚」,想必原因是這樣的。
羅非魚是一種容易成活的魚。而且,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只需靠水中的小魚小蝦,或者是水生植物、浮遊生物,都可以活得很好。外加這種魚繁殖能力也極強極快,使得其在剛進入我國時,就快速繁殖生長,成為我國產量較大的淡水魚種之一。
在二十世紀後期,我國廣東沿海一帶的經濟開發比較早,工業的發展導致一些水域都受到或大或小的汙染。但是在這樣的情形下,也沒對羅非魚的繁殖和生長造成破壞,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人們發現在一些汙染嚴重的河道以及臭水溝裡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這種情況見得多了,人們便將其稱為「垃圾魚」,自然而然,也就不太願意吃了。
不過,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了人工養殖魚類。在專業養殖者對魚類健康的把關下,不僅對其生活的魚塘中的水質有更高的要求,也對投放的魚飼料也層層把關,使得羅非魚有逐漸成為人們喜歡的一種食材。
當然,羅非魚之所以能成為人們喜歡的食材,還是因為它的口感與營養。
羅非魚是一種肉質緊實肥美的魚,而且魚刺少,無論是給老人吃,還是給小孩吃,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羅非魚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魚,其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胺基酸,很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因此,還有「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之稱。
由此看來,羅非魚並不是真的如同人們所說,是一種「垃圾魚」。相反,羅非魚是魚類中的一種優質魚種,被很多資深美食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今,養殖羅非魚的養殖場非常多,在我國最多的要數廣東省了,因其養殖並產羅非魚的數量巨大,還有著「中國羅非魚之都」的美譽。此地的羅非魚,不僅賣給全國各地,還會大量加工成魚片,出口國外。
不過,羅非魚雖營養,但其體內有這麼兩處,一定要注意。一是羅非魚的膽,會分泌一種特別的有毒物質,如果不慎被誤食,會損害人體健康;二是羅非魚體內的那層黑膜,這層膜的作用是將一些髒東西隔絕在肌體之外的,這樣,吃進去的髒東西就不會被身體吸收的。因此,這兩處一定要在清洗魚時處理乾淨。
當這些都處理妥當後,羅非魚無論是被清蒸,還是紅燒,都是非常美味的。